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8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4(cyclin-dependent kinases 4,CDK4)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6(cyclin-dependent kinases 6,CDK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73例PTC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CDK4和CDK6的表达,分析两者与P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CDK4和CDK6在PT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9%和52.1%,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6.8%和11.0%。CDK4和CDK6在Ⅲ+Ⅵ期PTC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Ⅰ+Ⅱ期,在有淋巴结转移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包膜侵犯无关。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显示CDK4和CDK6具有密切正相关关系。结论 CDK4和CDK6在PTC中高表达,且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可能在肿瘤的恶性转化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2.
树突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分子(dendritic cell-specific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3-grabbing non-integrin,DC-SIGN)和肝/淋巴结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分子(liver/lymph node-specific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3-grabbing non-integrin,L-SIGN)是钙离子依赖的C型凝集素受体,通过识别病毒粒子表面含甘露聚糖或果糖寡聚糖的分子介导病毒进入细胞,但其在调节病毒复制中的作用较少被关注。本研究通过建立稳定表达DC-SIGN和L-SIGN及其功能域嵌合体的细胞系,分析两者过表达对鼠冠状病毒复制的影响。结果显示,L-SIGN比DC-SIGN更能显著抑制病毒复制,这种差异与两者胞内区序列和基序组成不同有关;鼠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信号通路分子磷酸化下调,过表达DC-SIGN和L-SIGN可抑制这种下调趋势。在没有鼠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mouse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related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mCEACAM1)存在时,DC-SIGN不能介导病毒感染。这些结果提示,DC-SIGN通过与mCEACAM1a分子相互作用和调节细胞信号通路分子功能以调控鼠冠状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93.
限制性内切酶及其它DNA与RNA修饰酶是分子克隆技术的基本工具。1限制性内切醉和DNA甲基化酶限制性内切酶能特异地结合于一段被称为限制性内切酶识别序列的特定的DNA序列或附近的序列,并在此切割DNA双链。它可以分成3类:Ⅰ类和Ⅲ类在同一蛋白分子中兼有修饰(甲基化)作用及依赖于ATP的限制(切割)活性。Ⅰ类酶结合于识别序列,但随机切割DNA;Ⅲ类酶能在识别序列位点切割DNA。在分子克隆中1类和皿类酶都不常用。D类限制一修饰系统限制性内切醇和修饰(甲基化)酶不在同一蛋白分子中,限制性内切酶能专一地切割识别序列,并不依…  相似文献   
94.
本工作在培养的自发民生高血压大鼠和对照WKY大鼠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上,观察细胞L-精氨酸转动转征,并观察脂质体作为L-Arg载体对L-Arg细胞转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
96.
LPS介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免疫调变的信号和机理是不清楚的.应用LPS和PMA处理抑制性巨噬细胞后,发现Ras下游信号分子Raf-1,MAPK和cPLA2均被活化,包括Raf-1的磷酸化,MAPK p44和p42磷酸化以及cPLA_2的活化,使花生四烯酸的释放显著增加,结合新近发现的LPS、PMA能诱导抑制性巨噬细胞PKC-α和PKC-ε同工酶的激活与转位,认为在LPS介导的免疫调变中,PKC信号通路的活化及其与Raf-1/MAPK通路的“连接”是主要信号传导通路.同时调变巨噬细胞也能分泌IL-12.  相似文献   
97.
巨噬细胞免疫调变信号:Raf-1,MAPK p44,MAPK p42和p38 MAPK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巨噬细胞免疫调变机理,我们应用LPS和PMA处理小鼠抑制性巨噬细胞,观察到Ras下游信号分子Raf-1,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 p44,MAPK p42和p38 MAPK均被活化,发现forskolin能增强p38 MAPK的活性,进一步提示PKC和PKA途径增强了p38 MAPK的磷酸化效应,为我们了解LPS如何激活p38 MAPK信号通路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  相似文献   
98.
二十世纪是生物学从描述的科学转向实验的科学的时代。许多学科象实验细胞学、细胞生理学、实验胚胎学等等都是在近三、四十年内建立的。在这些学科中有着大大小小的各种理论和假设,例如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运动和细胞质分割的理论,变形运动、纤毛运动和肌肉  相似文献   
99.
布雷内是分子生物学的大师和奠基人之一,他发现了遗传密码的特性,发现了mRNA,并首创利用线虫作为模型研究细胞凋亡领域.由于在线虫发育学方面的卓越贡献而分享了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是生命科学史上罕见的天才之一。  相似文献   
100.
EM菌中好氧菌,厌氧菌分离及固体发酵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EM是有效微生物群(EfectiveMicroOrganisims)的英文缩写,是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等于80年代初研制出的一种新型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组成复杂、结构稳定、功能广泛。EM主要由光合菌、放线菌、酵母菌、乳酸菌、发酵型线状菌等10属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