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0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81.
滇中农区大面积灭鼠后褐家鼠种群动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窦秦川  奉勇 《兽类学报》1994,14(1):76-77
滇中农区大面积灭鼠后褐家鼠种群动态的初步研究褐家鼠是滇中农区主要危害种类之一。我们于1990年1月-1991年1月和1991年5月-1992年7月在云南中部通海县开展周年调查,以分析全县统一灭鼠对褐家鼠种群数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1.自然概况和调查...  相似文献   
282.
运用反转录-PCR技术,从黑色素瘤细胞中扩增出t—PA cDNA 5′末端460bp的片段,再经重组获得含完整5′-UTR的t—PA cDNA克隆,在兔网织红细胞裂解物中翻译和COS-7细胞中表达发现,t—PA mRNA 5′—UTR对其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将t—PA mRNA 5′—UTR用苜蓿病毒RNA 5′—UTR替换,使t—PA的表达水平提高3-7倍,mRNA翻译起始区二级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翻译起始区的二级结构与t-PA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83.
王贤舜  林斌 《生物学杂志》1994,6(5):38-38,12
我们在对BF7658α—淀粉酶菌种进行诱变筛选时发现:摇瓶发酵时通气状况的好坏对酶的发酵单位影响很大。而常规的三角形摇瓶和摇床给筛选工作带来许多限制,不利于取得稳定的发酵数据。经过多次摸索,我们对上述设备作了一些改进,不仅保证了发酵结果的稳定性而且发现能大大地提高α—淀粉酶的发酵单位。  相似文献   
284.
说明在综合技术教育的系统里面,学生所进行的农业劳动是跟科学原理的研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的。在一到四年级,学生对农业劳动的实际认识是初步的、粗浅的。在五到七年级,由於学习植物学课程和动物学课程,他们就必须通过学校教学实验园地的实习作业来获得比较系统的农业劳动的技能和熟练技巧。根据教学计划的规定,五年级学生在1954—1955学年全年内在教学实验园地里进行实习作业的时数是33小时。教学计划将来还要给六、七年级学生规定出实习作业的时数。学生必须通过教学实验园地的实习作业来获得农业劳动的技能和熟练技巧,并对栽培重要的农业植物的农业技术原理获得初步的知识。  相似文献   
285.
本文叙述了1962年徐州市韩山村三节吻库蚊夜间室外叮刺活动通宵观察的结果。 1.三节吻库蚊全夜都有叮刺活动,而通常具有明显的黄昏及黎明两个高峰。观察结果进一步证明微弱光线是影响蚊虫的群舞和叮刺活动的主要因素,这两高峰随微弱光线的来临而出现,又随微弱光线的消失而消失。因各个季节日落、天黑及黎明、日出的时间前后不一,使微弱光线出现的时间迟早不同,所以出现这两高峰时间也随季节而改变。黄昏高峰平均出现在天黑前9分钟,黎明高峰平均出现在黎明后26分钟。 2.月光的刺激可以增强蚊虫的叮刺活动。朔的阶段黄昏与黎明高峰间叮刺蚊数很少;上弦及下弦阶段叮刺蚊数明显增多的时间,分别出现在上半夜和下半夜;望的阶段两高峰间的叮刺蚊数可能一直颇多;有云的夜间,月亮时现时隐,叮刺活动也随之而波动,月现时蚊数明显增多,月隐时立即减少。 3.三节吻库蚊的叮刺活动与当时的温湿度变化无关,但黄昏高峰、黎明高峰及月光的刺激所引起的叮刺活动的增剧,必须在21-22℃这一气温界限以上才有可能表现出来,过低则使之削弱甚至消失。过高的气湿或降露对叮刺活动无明显抑制作用。 4.微风对叮刺活动无影响,风速超过2.0米/秒以上的大风,能明显削弱叮刺活动,甚至使高峰消失。 5.月亮既然增加三节吻库蚊的叮刺活动,有月光之夜在流行病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86.
目的 探讨益生菌联合铋剂四联疗法对不同分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根除率以及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为相关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因上腹部不适就诊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医院消化内科门诊,证实为H. pylori感染的9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完善胃镜、血清抗体分型检测,采集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粪便标本进行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及乳杆菌等优势菌群的培养。根据血清抗体分型结果将患者分为H. pylori Ⅰ型组(54例)和H. pylori Ⅱ型组(37例)。H. pylori Ⅰ型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7例;H. pylori Ⅱ型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9例)与对照组(18例)。全部对照组患者给予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克拉霉素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及枸橼酸铋钾胶囊口服,疗程14 d;全部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疗程14 d。治疗结束停药4周后行14C呼气试验,结果为阴性则判定为H. pylori根除成功。比较不同分型H. pylori根除率以及感染者肠道菌群的改变。结果 H. pylori Ⅰ型感染者中试验组患者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vs85.2%,P<0.05)。H. pylori Ⅱ型感染者中试验组与对照组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4.2%vs 55.6%,P> 0.05)。治疗前,H. pylori Ⅰ型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及肠球菌的数量均显著高于H. pylori Ⅱ型组(均P<0.05)。治疗后,H. pylori Ⅰ型和H. pylori Ⅱ型试验组中上述菌群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H. pylori Ⅰ型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及肠球菌数量低于同组治疗前,大肠埃希菌数量高于同组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H. pylori Ⅱ型对照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数量低于同组治疗前,乳杆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数量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中H. pylori Ⅰ型感染者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数量均高于H. pylori Ⅱ型感染者(均P<0.05);对照组中H. pylori Ⅰ型感染者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及大肠埃希菌数量均高于H. pylori Ⅱ型感染者,肠球菌数量低于H. pylori Ⅱ型感染者(均P<0.05)。治疗后,H. pylori Ⅰ型组和H. pylori Ⅱ型组中试验组患者上述菌群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在治疗H. pylori Ⅰ型感染者时添加益生菌不仅能提高H. pylori的根除率,而且有利于患者肠道菌群的恢复。在无严重胃部疾病时,对于H. pylori Ⅱ型感染者,选择定期随访有利于患者康复,若合并严重胃部疾病时可添加益生菌,虽不能提高H. pylori根除率但有利于调节肠道菌群,促使肠道微生态恢复平衡。  相似文献   
287.
温度对番茄潜叶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是一种对番茄具有毁灭性危害的世界性入侵害虫,本研究旨在探索温度对入侵番茄潜叶蛾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为预测番茄潜叶蛾的分布区域、田间发生动态提供基础。【方法】在室内测定了番茄叶片上番茄潜叶蛾在15, 20, 25, 30和35℃ 5个恒定温度条件下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和存活率、繁殖力和种群增长参数,并应用不同模型分析发育速率、内禀增长率和净生殖率与温度的关系,估计发育起点温度、发育极限温度、发育最适温度、有效积温和年发生代数。【结果】在恒温15~30℃范围内,番茄潜叶蛾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逐渐缩短。25℃下幼虫期存活率、成虫前期存活率、雌虫总产卵量、净生殖率、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均最大。在35℃下,卵的存活率骤降至11%,孵化的幼虫无法正常发育。卵期、幼虫期、蛹期、成虫前期、全世代的有效积温分别为104.17, 232.59, 129.87, 434.78和526.32日·度,该虫在新疆伊宁县和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理论发生代数为4~5代。基于发育速率与温度关系的模型与基于种群增长参数与温度关系的模型所计算的积温需求参数不同,基于内禀增长率求得的番茄潜叶蛾的发育起点温度、发育极限高温和发育最适温度分别为12.46, 30.40和27.36℃。【结论】入侵我国新疆地区的番茄潜叶蛾适温范围广泛,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具有极高的扩散风险。  相似文献   
288.
普通大蓟马聚集信息素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普通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豆科害虫,给我国豇豆种植产业带来巨大损失。开发利用基于聚集信息素的引诱剂是普通大蓟马的绿色防控措施之一,对于普通大蓟马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普通大蓟马雌雄成虫对其雌虫和雄虫气味源的嗅觉反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 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HS-SPME)和溶液浸提法提取普通大蓟马雌雄成虫挥发物;应用气质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对收集的气体挥发物和正己烷提取物进行活性成分分离鉴定;应用Y型嗅觉仪测定人工合成聚集信息素组分对雌雄成虫的引诱效果。【结果】行为学试验结果表明,普通大蓟马雄成虫气味源对其雌雄成虫均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而雌成虫气味源则没有。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溶液浸提法均可提取雄成虫挥发物主要组分,但顶空固相微萃取法获得的TIC图基线平稳,杂峰少,提取效果优于溶剂浸提法。GC-MS分析结果表明,普通大蓟马雄成虫挥发物中主要含有 1种化合物,为反式,反式-金合欢醇乙酸酯[(E,E)-farnesyl acetate],该化合物在雌成虫挥发物中不存在。室内行为学实验结果表明,特定剂量的人工合成的(E,E)-farnesyl acetate对普通大蓟马雌雄成虫均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结论】本研究证明了普通大蓟马雄成虫可以释放聚集信息素,并鉴定了其主要组分(E,E)-farnesyl acetate,为应用聚集信息素开展普通大蓟马的监测和诱杀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89.
为了研究影响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双胞胎生长发育的因素,以2013—2016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出生的22对大熊猫双胞胎幼仔及其母兽为研究对象,分析母兽孕期增重、双胞胎个体性别和双胞胎性别类型与大熊猫双胞胎幼仔初生体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双胞胎个体性别和大熊猫幼仔初生体质量与1~12月龄大熊猫幼仔体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双胞胎性别类型的大熊猫幼仔初生体质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但母兽孕期增重、双胞胎个体性别与幼仔初生体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7、P=0.170);双胞胎2只个体的初生体质量不同(χ^2=9.043,P=0.041),且双胞胎性别类型与幼仔初生体质量差异程度呈中等强度相关(Cramer s V=0.492,P=0.030),双雌性双胞胎初生体质量差异为20%~40%(调整后标化残差:2.30),双雄性双胞胎初生体质量差异小于20%(调整后标化残差:2.60);双胞胎个体性别和初生体质量对1~12月龄大熊猫幼仔生长发育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大熊猫双胞胎幼仔生长发育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大熊猫双胞胎的饲养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90.
为筛选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优良种质资源,对22份种质资源果实的表型性状、农艺性状、品质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火龙果种质资源果实的表型性状、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较高的变异性,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指数(H′)为0~1.04,品质性状为0.40~2.01;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CV)为0.06~0.38,品质性状为0.01~0.62。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距离为15时,火龙果22份种质资源可分为5类,说明不同资源间亲缘关系较远。这为发掘火龙果的育种潜力,筛选优异基因资源,改良种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