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1.
山西省爬行动物区系及地理区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萃文  王琰  连丽萍 《四川动物》2002,21(3):115-118
山西省属古北界华北区黄土高原亚区 ,根据动物区系组成、地理分布和自然条件 ,可把山西划分为 3个动物地理省。全山西共有爬行动物 2 9种 ,隶属 7科 15属 ,其中古北界 11种、东洋界 12种 ,广布两界种 6种。  相似文献   
112.
基于LIS/OTD格点数据的中国东北地区雷击火时空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是中国雷击火发生最频繁的地区,因此有必要研究该地区的闪电活动规律。本文根据美国NASA提供的LIS/OTD v2.2格点资料,并结合雷击火的时空分布,用东北地区的气象资料、DEM数据和植被数据,分析了雷击火发生的原因。结果表明,从空间上来看,闪电在呼伦贝尔盟和黑河地区活动频繁,而雷击火在大兴安岭、呼伦贝尔盟和黑河地区分布较多;从时间上来看,闪电7月最集中,而雷击火6月最多。可见,闪电与雷击火在空间分布上大致一致,大兴安岭闪电活动不多,但雷击火频繁发生,可能的主要原因是地形起伏大、受大气环流影响容易形成干暴雷、易燃物分布广泛;闪电与雷击火在时间分布上有明显差别,可能的主要原因是7月较6月降水多、相对湿度大、风速小,不容易着火。  相似文献   
113.
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对嗜热地芽胞杆菌(Geobacillus kaustophilus)DY115的普鲁兰酶基因pulA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克隆表达。该基因ORF全长为2 157bp,编码718个氨基酸。重组PulA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中能够有效表达,经Ni-Sepharose亲和层析获得纯化的重组PulA蛋白。PulA最适作用温度为70℃,最适pH为8.0,在65℃和碱性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K~+和Mn~(2+)对PulA活性有明显促进作用,Cu~(2+)和Zn~(2+)则强烈抑制PulA活性;PulA对普鲁兰糖水解能力最强,且其水解支链淀粉和糯米淀粉的能力明显高于直链淀粉;PulA可水解普鲁兰糖的α-(1,6)糖苷键生成麦芽三糖,属于I型普鲁兰酶。这是首次对来源于地芽胞杆菌属(Geobacillus)的高温碱性普鲁兰酶进行报道,由于PulA具有较好的水解淀粉支链的能力,因此其在淀粉加工业以及洗涤业上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14.
以东莞现栽14个荔枝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和叶片SPAD值等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果皮龟裂片尖突、平坦、隆起等3种类型中,尖突类型的3个荔枝品种的比叶面积显著大于平坦类型的2个品种;隆起类型的9个荔枝品种的比叶面积大小不一,其中5个品种的比叶面积大于平坦类型的‘黑叶’品种,另外4个品种的比叶面积小于‘黑叶’。14个荔枝品种中,除了‘黑叶’外,其余13个品种的比叶面积和叶干物质含量均呈负相关关系;‘水晶球’和‘大丁香’的比叶面积和叶片SPAD值间呈正相关关系,其余12个品种的比叶面积和叶片SPAD值间均为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5.
根田鼠对不同类型栖息地的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根田鼠(Microtus oeconomus)对不同类型栖息地的利用强度,于2002-2003年的7-9月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地区采用样方法测定了4种类型栖息地(人工耕作地、真草甸、沼泽化草甸、金露梅灌丛)中的3个根田鼠活动强度变量(跑道长度、跑道分叉数、洞口数)。除了跑道长度和跑道分叉数在真草甸和沼泽化草甸问差异不显著外,3活动强度变量在不同类型栖息地间均差异显著,而且变化趋势一致;根田鼠对4类栖息地的利用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金露梅灌丛、沼泽化草甸、真草甸、人工耕作地。整体上根田鼠表现为偏好利用食物资源丰富、没有竞争性啮齿类栖息、较为郁闭的栖息地。  相似文献   
116.
患者,男,80岁,农民,右前臂外侧浸润性红斑、结节、结痂1年余,糖尿病史10年。右前臂外侧可见浸润性红斑、斑块上间有小结节和疣状增生,上覆有黑色结痂,皮损面积5 cm×10 cm。刮取皮屑直接镜检发现菌丝,活检组织标本真菌直接镜检也发现菌丝。真菌培养均长出灰褐色绒毛状菌落,周围有灰白色边缘。玻片小培养可见分隔菌丝,个别节段膨大,分生孢子呈椭球形。表皮假上皮瘤样增生、真皮内可见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组织细胞以及多核巨细胞浸润的肉芽肿性炎症。过碘酸-雪夫(PAS)染色显示,真皮内有多个紫红色圆形芽殖孢子。分离菌株的分子测序结果与Microsphaeropsis arundinis的ITS片段序列100%符合。口服伊曲康唑胶囊400 mg/d,5个月后皮损得到明显改善,目前仍在治疗和观察中。回顾2000年—2021年M.arundinis引起相关感染的国内外文献,探讨M.arundinis导致暗色丝孢霉病的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17.
于海洋  张飞  王娟  周梅   《生态学杂志》2015,26(12):3849-3857
本文将土地经济生态位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到景观生态学当中,为区域景观格局表征提供了新的方法.选择典型的生态脆弱区精河县为研究对象,以1990、1998、2011和2013年4期Landsat影像为数据源,运用生态位态势理论计算研究区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地经济生态位,并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探讨土地经济生态位在县域景观格局分析中的应用.结果表明: 研究期间,精河县耕地、建设用地和草地的土地经济生态位与相应的景观斑块数、聚合度、破碎化指数和分维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土地经济生态位的变化对县域景观格局具有驱动作用,可表征精河县经济发展方向.土地经济生态位与可直接获得经济效益的土地利用类型关系密切,且与景观指数相结合能够很好地解释精河县景观格局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8.
The Qinghai?Tibet Railway (QTR) crosses the migration routes of the Tibetan antelope (Pantholops hodgsonii) in the Sanjiangyuan National Park (SNP) and the female antelopes have to cross the QTR by wildlife passages to continue their migrations. In this study, a remote monitoring camera was set up near the Wubei Bridge to record the utilization of the bridge by migratory antelopes. Based on the monitoring data of the returning migration period from July to September 2019 and the calving migration period from April to June 2020,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ibetan antelopes crossed the Wubei Bridge mainly in the daytime and mostly in the morning. The peaks during the calving migration and the returning migration were in 09: 00?12: 59 and 11: 00?11: 59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returning migration period, female antelopes gathered into smaller groups during the calving migration period, which was related to the sequence of roads to be crossed and the lower predation risk of calves in larger groups. We found individuals in larger groups spent less time crossing the Wubei Bridge. Larger groups could accelerate crossing speed and then reduce the average crossing time of individuals.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verage crossing time of individuals between the two migratory periods, indicating that the presence of calves had little effect on the speed and time of antelope groups. In conclusion,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group size of Tibetan antelope between the returning and calving migration periods and the group size affected the average crossing time of individuals. We also detected a temporal pattern in the use of wildlife passage by Tibetan antelope.  相似文献   
119.
大部分保护机构只有能力在特定种群层面上保护大型食肉动物, 而物种的灭绝风险却是在全球尺度进行评估的。因此, 要填补这一尺度断层, 多机构的工作与意见汇总非常必要。本研究综合了文献和18家中国雪豹(Panthera uncia)研究与保护机构共24位一线工作人员提供的信息, 经过两次集体讨论和填写评分表格的方式, 识别出21种威胁因素, 在全国层面和青海、西藏、新疆、四川和甘肃5个主要雪豹分布省区层面对威胁进行了排序, 并汇总了各保护机构实施的17项保护行动, 以及各项行动所应对的威胁。全国评分前三的威胁依次是基层保护部门能力不足(9.5分)、气候变化(8.0分)、当地社区保护动力不足(6.8分), 不同省区的威胁排序则体现出很大差异性。其中, 目前仍没有任何行动措施应对气候变化。虽然已有一些保护行动来应对基层保护能力不足和当地社区保护动力不足的问题, 如保护区能力建设、开展社区监测等, 但行动的覆盖尺度仍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120.
本研究整理了2015-2016年三江源区曲麻莱县、治多县和囊谦县的人兽冲突记录,并对主要肇事物种和人兽冲突的时间分布、地点分布以及受损类型的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主要肇事野生动物依次为狼(978起,64.13%)、棕熊(117起,7.67%)、雪豹(5起,0.33%)和野牦牛(3起,0.20%),其余422起冲突(27.67%)未记录肇事野生动物;(2)人兽冲突时间分布不稳定,其高发期在不同年份不同地区都有所不同,总体来看,每年的1月、2月和12月棕熊和狼引起冲突较少,高峰期通常为6-9月;(3)从地区分布看,人兽冲突热点区域是曲麻莱县和治多县,特别是曲麻莱县秋智乡和麻多乡,治多县治渠乡、多彩乡、立新乡和扎河乡,曲麻莱县和治多县交接区域是人兽冲突高发区,囊谦县人兽冲突整体相对较轻;(4)从受损类型看,对牛的攻击和伤害是最主要的受损类型(749次,79.94%),明显多于对羊(56次,5.98%)和马(24次,2.56%)造成伤害的冲突,以及对房屋和家具等其它财产造成破坏的冲突(108起,11.53%)。本研究结果为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国家公园建设制定更有效的预防和缓解人兽冲突的措施等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