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基于2017年1月—2020年2月千岛湖大坝前水质高频监测数据与湖心区气象数据,使用Lake Analyzer(LA软件计算了水体稳定度指标(“施密特稳定度”和“浮力频率”)和热分层指标(“温跃层深度”和“温跃层厚度”),并与溶解氧垂向分布指标(“氧跃层深度”和“氧跃层强度”)结合分析。结果表明千岛湖存在时间长且稳定的热力分层和溶解氧分层,分层期为每年4—12月,根据结构变化可分为形成期(4—6月)、稳定期(7—9月)和减弱期(10—12月)三个阶段。水体稳定度指标、热分层指标和溶解氧垂向分布指标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水体混合状态是影响溶解氧垂向分布的重要因素,湖体存在热分层则是氧跃层出现的根本原因,水体稳定度升高与热分层结构形成均阻碍溶解氧的垂向交换,促进氧跃层的形成。基于回归分析,发现温跃层深度与氧跃层深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拟合精度高(R2=0.81, N=25),说明在千岛湖可通过温跃层深度推断氧跃层态势。研究结果同时证明LA在千岛湖的可适用性,以及在其它湖泊的可推广性,提供了水体稳定度和热分层指标定量化计算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2.
吴志帮  赵明德 《四川动物》1999,18(4):184-185
1 野生动物和家畜实验动物化的现状现有资料表明,新实验动物的开发实验动物化,在偶蹄类有微型猪,啮齿类有灰鼠、松花江仓鼠、田鼠等,兔类有鼠兔、墨西哥兔,灵长类有树、狨、猾、绿猴,食虫类有麝香鼠,有袋类有嵴尾袋鼠、狭足袋伶鼬。另外,小型马、小型狗、白剑小型猪、长瓜沙鼠等已在走向实验动物化。日本在野生动物和家畜走向实验动物化方面已经做了很长时间的尝试。1974年开始,以日本国立遗传学研究所所长吉田俊秀博士为代表,开始有了一支队伍进行野生动物实验动物化的研究,并有了研究补助费,有组织地进行研究,取得了…  相似文献   
143.
目的:为了解酵母甘露聚糖对小鼠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0 Co γ射线以82 Gy 照射 60 只小鼠,雌雄各半。其中 30 只在辐照前 10 分钟腹腔注射 400m g M an/kg,另 30 只注射生理盐水。结果:从比较研究项目:鼠的存活率,成活天数;40 天体重的动态变化;外同血 W B C、 R B C及 P L T 及脾指数等的数值差异上,均显示酸母甘露聚糖对60 Co γ射线辐射损伤有保护作用。同时也发现该保护作用存在性别敏感性差异。结论:酵母甘露聚糖是一种比较好的辐射防护剂;酵母甘露聚糖对雄性鼠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相似文献   
144.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GJ)是否参与同型半胱氨酸(Hcy)介导的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原代培养SHR VSMCs,细胞分四组:①对照组,②Hcy组,③缝隙连接阻断剂(18α-GA)组和④Hcy+18α-GA组。MTT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免疫荧光技术观察细胞中Cx43、Cx40蛋白表达及定位,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Cx43、Cx40蛋白表达,染料示踪分子传递法(划痕标记染料传输法)检测细胞的缝隙连接功能。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Hcy组MTT法测得A值及细胞周期测得S值增高(P0.05),18α-GA组降低(P0.05);与Hcy组比,TGFβ-1+18α-GA组A值及S值均降低(P0.05)。②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细胞中Cx43、Cx40蛋白表达呈阳性,两者共定位于胞浆。③与对照组相比,Hcy组Cx43、Cx40蛋白表达增强(P0.05),18α-GA组Cx43、Cx40表达均减弱(P0.05);与Hcy组比,Hcy+18α-GA组Cx43、Cx40表达均减弱(P0.05)。④与对照组相比,Hcy组缝隙连接功能明显增强(P0.05),18α-GA组缝隙连接功能明显减弱(P0.05),与Hcy组比,Hcy+18α-GA组缝隙连接功能显著降低(P0.05)。结论:Hcy通过上调SHR VSMCs Cx43和Cx40的蛋白表达,引起缝隙连接通讯功能的增强,促进了SHR VSMCs增殖。  相似文献   
145.
川西亚高山林牧交错区土壤动物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旭  张健  杨万勤  刘洋  闫帮国  胡方洁  苏江峰 《生态学报》2010,30(19):5161-5173
交错区复杂的生境常常导致相对较高的物种多样性。为探讨牧压条件形成的林牧交错区土壤动物多样性,研究了川西亚高山典型林牧交错区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在交错区5种生境下,共获得土壤动物49837只,隶属7门16纲33目126类。从草甸到针叶林的过渡生境中,土壤动物明显受到放牧干扰影响,其个体密度随干扰的减弱呈逐步上升趋势,而类群数则呈单峰型变化趋势;Shannon-Wiener、DG多样性指数都呈现逐步上升趋势;Wilson-Shmida多样性指数表明相邻干扰梯度下土壤动物类群替代率相近。大型土壤动物生物量在草甸最低,阔叶林最高。CCA排序显示凋落物厚度与中小型土壤动物存正相关,pH与其存负相关,不同类群对环境因子响应存在差异。这些结果表明农牧交错区不同干扰梯度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6.
目的对B病毒(B virus)抗体检测的3种方法进行比较,寻求准确、可靠、经济的检疫方法。方法对以HSV-1为抗原的玻片酶免疫法、B病毒为抗原的玻片酶法(E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的猕猴血清B病毒抗体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HSV-1为抗原的EIA与B病毒为抗原的EIA、ELISA检测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7.7%和95.5%。结论HSV-1为抗原EIA的检测结果与B病毒抗原EIA和ELISA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可以做为初筛手段,且检测效果较好,投入资金相对最低,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7.
为选育高产子实体和虫草菌素的蛹虫草菌株,从野生蛹虫草中分离单孢子并进行分型,之后进行产子实体实验;同时对蛹虫草子实体进行了产孢结构的观察,并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了子实体和培养基中的虫草菌素。结果表明,菌落背面颜色为橙铬色的菌株容易产生子实体;出发(原代)菌株所产子实体在形态上更接近野生蛹虫草,而角变株的子实体畸形;出发菌株产子实体能力要比该菌株未发生角变部分分离株和角变部分分离株都强。在虫草菌素的产量上也以出发菌株为高,表明表型多态性对蛹虫草产子实体和虫草菌素有很大的影响。这对于优势菌种的筛选和生产实践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8.
摘要:以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一个养殖群体中的100个个体为研究材料,分析了其GH基因第1外显子区域中微卫星座位的多态性,同时对各基因型与其体重、体长等生长性状进行了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外显子微卫星座位具有一定的多态性,共检测到3个等位基因(A、B、C)、5种基因型,这3个等位基因的频...  相似文献   
149.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以及辅助性T细胞(Th1/Th2)的比例的变化,探讨其在哮喘的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80例哮喘患者(哮喘组)按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发作期组(54例)和缓解期组(26例),同时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上述各组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CD4+IFN-γ+Th1和CD4+IL-4+Th2细胞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哮喘组CD4+CD25+Foxp3+Treg水平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急性发作期组Treg水平明显低于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而哮喘组Th1/Th2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在哮喘急性发作组中Th1/Th2比值显著低于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提示Treg和Th在哮喘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0.
N6-(2-羟乙基)腺苷[N6-(2-hydroxyethyl)-Adenosine,HEA],又名茧草菌素,是一种钙离子拮抗剂,具有抗紫外辐射、抗血小板凝结和镇痛等效用,是集医药保健、化妆品等多项开发潜力于一身的生物资源,也是衡量虫草制品质量的一个重要生物活性物质指标。该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菌丝体中HEA进行检测,以HEA的产量为指标,考察不同培养方法、培养基及其组分、前体物和氨基酸对粉被虫草(Cordyceps pruinosaPetch)cp菌株产HEA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沙氏培养基上,静置培养120 d,cp菌株HEA的产量明显优于摇床培养20 d和发酵罐培养3 d的产量,说明随培养时间的延长,cp菌株中HEA的累积会逐步增加。在静置培养条件下,cp菌株在查氏培养基上HEA的产量明显优于沙氏培养基和PD培养基,HEA的产量是沙氏培养基的3.7倍,是PD培养基的4.48倍。以查氏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静置培养120 d进行碳、氮源的筛选中,最有利于cp菌株产HEA的是蔗糖和硝酸钠;在无机盐的筛选中,K2HPO4是促进cp菌株累积HEA最主要的无机盐,其HEA产量较对照(不添加无机盐的查氏培养基)提高了58.2倍;在查氏培养基上添加不同前体物和氨基酸,发现其结构类似物腺苷、次黄嘌呤和腺嘌呤都有促进cp菌株累积HEA的能力,其中腺苷和次黄嘌呤的效果最好,能提高HEA产量60%以上;添加的14种氨基酸中有组氨酸、L-谷氨酸、甘氨酸、天门冬酰胺、丝氨酸、亮氨酸、L-丙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等9种氨基酸能促进cp菌株产HEA的能力,其中组氨酸是最有利于cp菌株累积HEA的氨基酸,其HEA产量较ck(查氏培养基)提高251.68%,HEA产量达到(45.56±2.8)mg/L,菌丝体中HEA含量达到(4 633.10±65.65)μ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