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0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PCR快速分析水稻cDNA文库构建质量方法的简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由水稻cDNA文库铺成平板的噬菌斑,采用tip吸头穿刺噬茵斑后在PCR反应混合液中吸打2次,直接作为PCR扩增模板进行PCR反应和电泳分析的方法,可以达到快速、简便地分析水稻cDNA文库构建的质量.此法无需提取噬茵斑DNA作为PCR扩增模板,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42.
藻红蛋白光敏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光动力学治疗法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方法,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从红藻中提取的藻红蛋白可以作为光动力学治疗法的一种新的光敏剂。本概述了我国红藻藻红蛋白资源概况、光疗法和光敏剂作用机理及其研究发展历史与现状,重点阐述了藻红蛋白光敏剂的应用现状、前景和发展趋势,并认为藻红蛋白是光动力学治疗法中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光敏剂。藻红蛋白在490nm有吸收光谱,而发射光谱位于560nm;藻红蛋白能特异性地聚集在肿瘤细胞周围,吸收周围环境光能并传递给氧分子,使氧分子转化为具有强氧化性的多线态氧,从而可以大量杀死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43.
根据GenBank发表的H1亚型猪流感H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出HA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pFastBacGP67B杆状病毒载体上,筛选阳性重组转座载体pFastBacGP67B-H1,转化含有杆状病毒穿梭载体(bacmid)的DH10Bac感受态细胞,构建杆状病毒表达载体获得重组转座子(rBacmid-H1),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BV-H1),再感染细胞,收获目的蛋白.通过血凝试验、免疫印迹法、免疫组化分析表明该蛋白得到表达,且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利用表达的蛋白作为猪流感间接ELISA的抗原,初步建立H1亚型猪流感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并对内蒙古、辽宁和黑龙江等地送检的93份猪血清进行了检测,阳性率为31.18%,为研制开发快速、准确、简便的H1亚型猪流感鉴别诊断试剂盒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4.
运用色素置换、单分子复合膜技术及方波伏安法测定, 研究了色素置换对紫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 601光合反应中心电化学性质的影响, 并探讨了相关机理. 研究发现, 紫细菌光反应中心在外加电位驱动下也可以产生电荷分离, 其效果等同于照光条件下的原初光化学反应. 在金电极表面上, 由2,3-二巯基丁二酸(DMSA)、聚二甲基二丙烯氯化铵(PDDA)与紫细菌光合反应中心(RC)组装而成单分子层复合膜(RC-PDDA-DMSA膜). 利用方波伏安法对RC-PDDA-DMSA膜进行了研究, 用低频率和高频率方波分别检测到紫细菌反应中心光化学反应不同的4个氧化还原电位对的参数. 通过非线性拟合, 获得了P/P+的标准电位(0.522 V)和电极反应速率常数(13.04 s-1). 植物去镁叶绿素(Phe)置换细菌去镁叶绿素(Bphe)后反应中心在- 0.02 V的氧化还原峰显著变化, 进一步分析后认为是色素置换降低了Bphe- / Bphe(Phe- / Phe)和QA-/QA电位对之间电子转移速率. 分析不同色素置换后的光谱及电化学性质, 并对不同的色素分子的功能基团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叶绿醇尾同卟啉环上的其他取代基团一样明显影响了色素置换的位点和效率.  相似文献   
45.
对大豆异黄酮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大豆异黄酮功能食品开发以及其他食品功能组分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6.
60Co辐照对水稻基因组DNA诱变的分子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水稻品种农林8号及其60Co γ射线辐照突变体农林8号m为研究材料,选用360个10碱基寡核苷酸随机引物,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技术筛选出1个引物OPG18在农林8号和农林8号m之间表现出共显性的多态性.通过对该共显性标记的克隆和序列分析表明,突变体农林8号m与农林8号相比有29 bp DNA片段的缺失.研究结果为60Co γ射线辐照导致植物基因组DNA缺失提供了一个最直接明确的证据.  相似文献   
47.
改变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学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作者通过生物学教学实践对探究学习目标、探究活动要素、探究学习方式,以及探究模式制约性的初步认识,限于篇幅删减部分个案。  相似文献   
48.
今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是我国进行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的首次测试 ,其命题思路及测试题能否体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理念 ,将会影响到高中学科教学改革。纵观 2 0 0 3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 )”的生物学试题 ,既有对能力测试的成功探索 ,也有面对困难的停滞不前 ,这种变化将对应届考生的学习与备考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一、对生物学测试题的分析在 2 0 0 3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全国卷 )》中 ,生物试题包括 :第 卷 (选择题 )的 1~ 5题 ;第 卷 (非选择题 )的 2 6~ 2 8题 ,共计 6 0分。为了获取对应届考生的学…  相似文献   
49.
郑春和 《生物学通报》2003,38(10):30-32
(续 2 0 0 3年第 38卷第 9期第 33页 )2 .4 分析数据 ,得出结论分析数据是指在实验操作完成后 ,对收集的实验信息进行整理和解读的过程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发展趋势或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 ,思考实验数据揭示的事实或规律 ,确定实验数据是否支持原先的假设 ,运用证据和逻辑分析对提出的问题做出答案或解释 ,从而得出最后的实验结论。由此可见 ,结论就是对实验研究发现的总结。绘制图表是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整理数据首先从实验研究主题涉及的概念开始 ,如果主题中有较多概念 ,可以绘制概念图来揭示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比较不…  相似文献   
50.
莱茵藻胞外碳酸酐酶分子定位与活性诱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胞外碳酸酐酶是藻类CCM机制和光合作用的一个重要组分 ,藻类从高CO2 转入低CO2 浓度培养时可诱导出胞外碳酸酐酶。应用金标免疫分子定位和pH调节对胞外碳酸酐酶分子定位和CO2 诱导机制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胞外碳酸酐酶主要分布于胞壁空间 (细胞质膜与细胞壁之间 ) ,且细胞壁上也有较多分布 ,细胞壁外分布较少。说明胞外碳酸酐酶能从胞壁空间穿过细胞壁。通过CO2 诱导和pH调节(升高 ) ,均可提高碳酸酐酶活性 ,且pH提高幅度越大 ,胞外碳酸酐酶活性也越大 ,说明胞外碳酸酐酶的CO2 诱导与pH调节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