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3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91.
刘艳  司民真  李家旺  李伦  张德清 《广西植物》2016,36(10):1253-1258
红外光谱图峰形峰位大体一致,所含化学成分基本相同,是由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等生物大分子振动谱带构成。该研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结合聚类分析,对姜科植物姜亚科2族6属29种植物进行光谱测试,分析比较姜科同族不同属和同属不同种植物在红外谱图上表现出的差异。将1800~1000 cm-1进行二阶导数处理,并对差异较大的1750~1400、1200~1000 cm-1两个波段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用吸光度比值A1516/A3424、A1449/A3424来反映二苯基庚烷和姜辣素的相对含量,再将二阶导数据进行系统聚类。结果表明:姜科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姜辣素与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在族属间和属种间有差异,两种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在同族不同属植物中差别很大,在同属不同种植物中大体一致;姜科植物的糖类化学成分以单糖和多糖为主;在族属级的水平分类中,2族6属姜科植物的分类与传统分类结果基本吻合,并从光谱角度建议心叶凹唇姜的族级分类应该深入研究。通过研究可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结合聚类分析法可以应用于姜科植物的分类。该研究结果为姜科植物的分类系统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92.
司静  戴玉成 《菌物学报》2016,(3):252-278
对中国西南部的东喜马拉雅山地区进行了16次野外考察,共采集孔状木生真菌标本约2 440号。本文是对这些标本研究的总结。报道该地区多孔菌391种,给出了每种的寄主和生长基质。灰皮多孔菌Polyporus cuticulatus为新种,对该种进行了描述和绘图,并提供了ITS和LSU序列。  相似文献   
593.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骨髓内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其并发血栓事件的风险很高,尤其是MM患者静脉血栓(VTE)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另外,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证明新型的免疫调节药物(IMi Ds)在MM患者中的应用,如沙利度胺及其类似物来那度胺也可导致与治疗相关的静脉血栓发生的增加,特别是与大剂量的地塞米松和(或)蒽环类抗生素为基础的化疗药联合使用时,可进一步加剧静脉血栓的发生。目前,MM患者VTE的发生机制仍不太清楚,可能涉及凝血系统的激活,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异常,血流及血液瘀滞度的改变及与肿瘤细胞相关的炎症因子产生的增多,组织因子(TF)表达增加,内皮细胞损伤等。因此,仍需对在MM患者中VTE的发生机制做更进一步的研究。而本文将主要从多发性骨髓瘤本身及免疫调节药物的应用所引起的凝血功能异常而致静脉血栓形成这一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94.
微生境选择分化是生境相似的物种间共存的重要原因。社鼠和大林姬鼠为北京东灵山地区常见鼠种,生境需求、活动节律及食物组成等相似,但二者共存的原因尚不清楚。2016—2017年,我们对北京东灵山地区社鼠和大林姬鼠的微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不同季节和生境类型中,社鼠和大林姬鼠微生境选择存在明显分化。灌丛生境中,春季社鼠偏好于乔木密度、草本盖度更高和落叶盖度相对偏低的微生境,而大林姬鼠选择郁闭度、落叶盖度较高而草本盖度较低的微生境;主成分分析表明,地表覆盖物是影响二者微生境选择的主要因素;秋季社鼠喜好乔木种类多、灌木密度和草本盖度更高的微生境,而大林姬鼠选择乔木胸径、灌木距离、落叶盖度和空地比例更高的微生境,食物丰富度是影响社鼠和大林姬鼠微生境选择的主要因素。弃耕地生境中,春季社鼠倾向于灌木密度和草本盖度较高的微生境,而大林姬鼠首选郁闭度、乔木胸径、落叶盖度较大而草本盖度较低的微生境,地表覆盖物是影响二者微生境选择的主要因素;秋季社鼠偏好郁闭度和落叶盖度都相对较低的微生境,大林姬鼠则相反,食物多度是影响二者微生境选择的主要因素。次生林生境中,春季因样本量太少,未作分析;秋季社鼠优先选择灌木密度、灌木基径和草本盖度更高的微生境,大林姬鼠更倾向乔木胸径、落叶盖度较高,而灌木密度、草本盖度较低的微生境,地表覆盖物是影响二者微生境选择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生境和季节,两种鼠的微生境选择具有明显分化,这可能是二者共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95.
乙肝病毒X蛋白结合蛋白(hepatitis B X-interacting protein,HBXIP)可以调节乳腺癌中糖代谢重编程. 为了研究HBXIP在生理条件下对糖代谢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本研究利用Cre/loxP重组酶系统成功构建了肝脏组织中HBXIP特异敲除小鼠. 当小鼠接受刺激后,与正常组小鼠相比,肝脏HBXIP敲除小鼠表现基础糖代谢功能异常,如葡萄糖、丙酮酸;相对于对照小鼠,肝脏HBXIP敲除小鼠对糖异生和胰岛素耐受性减弱. RT-PCR、Western blot实验和免疫组化实验结果表明,HBXIP敲除小鼠肝脏组织中糖异生关键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PEPCK)表达显著增加. QRT-PCR 分析30例临床肝组织中HBXIP mRNA和PEPCK mRNA表达水平发现,HBXIP与PEPCK表达水平呈负相关.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ChIP实验结果表明HBXIP可以在基因转录水平调节PEPCK表达. 以上结果表明,HBXIP通过调节糖异生关键酶PEPCK的表达参与调控小鼠肝脏糖异生.  相似文献   
596.
目的观察芍药苷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株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探究其干预机制。方法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常规培养人结肠癌SW480细胞株,CCK-8以及EdU-488法检测芍药苷对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检测芍药苷对SW480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beclin1、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芍药苷分别处理24h、48h、72h的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活性受到显著抑制:相比较对照组,160μg/ml芍药苷处理48h后,SW480细胞内黄绿色荧光减弱,细胞增殖率显著下降,为(58.91±4.99)%;SW480细胞的侵袭细胞数、迁移细胞数显著下降:侵袭抑制率为26.50%,迁移抑制率为24.67%;beclin1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Bcl-2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beclin1与Bcl-2蛋白表达呈负相关。结论芍药苷能够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Bcl-2蛋白表达,上调beclin1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597.
蕨菜多糖超声波辅助提取及其药理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蕨菜多糖的提取工艺,同时检测蕨菜多糖的药理学活性。实验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考察液料比、浸提次数、超声浸提时间、超声功率四因素对蕨菜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运用Design Expect 10.0软件分析,通过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提取条件,对蕨菜多糖促进小鼠脾细胞增殖能力和抑制结肠癌细胞(HTC-8)增殖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蕨菜多糖的优化提取工艺为:液料比:36.2∶1;浸提次数:4次;超声浸提时间:43.1 min;超声波功率:240 W,在此条件下,蕨菜多糖提取效果最好,提取得率达8.60%。各因素对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程度:浸提次数>液料比>超声浸提时间>超声功率。通过药理活性研究表明,本实验获得的蕨菜多糖具有脾细胞免疫增值和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598.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区域降雨格局变化可能深刻影响土壤可溶性有机质(DOM)的数量和质量.为了解亚热带森林土壤DOM对降雨减少的响应,通过6年不同强度(对照、-30%、-60%)的隔离降雨模拟试验,采用光谱技术,研究了降雨减少对亚热带米槠天然林不同深度土壤DOM数量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隔离降雨使0~10 cm土层中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可溶性有机氮(DON)含量显著降低,其中-30%处理DOC下降幅度小于DON, 而-60%处理DOC下降幅度大于DON,0~10 cm土层中DOC和DON含量都显著高于10~20 cm土层.-30%处理土壤DOM中源于微生物代谢的芳香类腐殖质和烷烃比例上升;-60%处理土壤DOM中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相对贡献率减少.除了隔离降雨后水分变化等直接影响外,微生物活性也是本试验区影响DOM数量和结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99.
LRP16是一个雌激素(E2)通过受体α(ERα)诱导表达的靶基因,LRP16不仅促进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而且促进细胞的侵袭生长,但对LRP16作用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首先,检测到LRP16表达缺陷明显削弱了MCF-7细胞对E2的反应性增殖能力;采用Northern 印迹与Western印迹法,进一步检测到抑制LRP16表达,明显损害了ERα靶基因对E2诱导上调的反应性,这些基因包括了cyclin D1, c-myc, c-fos,MTA3, pS2和维甲酸受体α基因(RARα)等;以上结果提示,LRP16参与了ERα介导的信号途径.将ERα模式启动子报告基因3×ERE-TATA-luc,ERα以及LRP16表达载体共转染MCF-7与HeLa细胞.结果发现,LRP16增强了ERα对报告基因的转录激活,并呈现对LRP16的剂量依赖性;进而采用GST-pull down以及免疫共沉淀方法证实了LRP16与ERα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该作用不依赖于E2的存在,但可被E2增强;采用哺乳动物双杂交方法进一步证实了ERα与LRP16相互作用位点存在于A/B区的激活功能域-1(AF1).以上结果表明,LRP16是ERα的一个共激活因子,通过相互作用,LRP16增强了ERα介导转录活性.该研究为LRP16促进ERα阳性乳腺癌细胞增殖与侵袭生长提供了合理的分子解释.  相似文献   
600.
上海城市绿化带土壤蜱螨目群落结构与生物指标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刘漫萍  刘武惠  崔志兴  司强  柯欣 《生态学杂志》2007,26(10):1555-1562
通过对上海城市绿化带6种典型环境土壤的调查,研究了城市绿化带土壤蜱螨目和其它小节肢类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与土壤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城市绿化带土壤蜱螨目群落结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有别于自然土壤和农业土壤,反映了城市绿化带为一新型生态系统;城市绿化带土壤质量较差,但土壤蜱螨目仍然保持了较高的种类丰富度和密度,是恶劣环境评价的较好指示生物类群;除蜱螨目密度和种类丰富度外,甲螨亚目的无翼类、低等类和中气门亚目的种类丰富度和密度以及中气门亚目雌雄性比对环境变化敏感,且这些指标特征对不同环境土壤质量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是较好的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