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0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68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81.
运用水培试验法研究不同营养水平对黄芪幼苗根系活力和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缺素显著降低黄芪根系活力,不同营养处理游离氨基酸含量差异显著,游离氨基酸总量的变化规律为叶片>根,各处理游离氨基酸总量为-K>-P>NPK>-N。全素处理与缺素处理相比,能提高根系活力、协调根冠比。黄芪幼苗通过提高体内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增强对营养胁迫逆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82.
结合计算机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采用组合的信号肽分析软件SignalPv3.0、TargetPv1.1、Big-PIpredictor、TMHMMv2.0和SecretomeP对已公布的1486个稻瘟菌(magnaporthegrisea)小蛋白基因的N-端氨基酸序列进行信号肽分析,同时系统分析了信号肽的类型及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1486个稻瘟病菌小蛋白中,119个具有N-端信号肽的典型分泌蛋白。其中116个具有分泌型信号肽,1个具RR-motif型信号肽,2个具信号肽酶II型信号肽。在稻瘟病菌基因组中,分泌型小蛋白的序列是高度趋异的,仅出现少数氨基酸组成完全一致的信号肽,为进一步确认具有相同信号肽的分泌蛋白是否具有同源性,分别用BLAST2SEQUENCES对具有相同信号肽的分泌蛋白进行了序列对比。结果表明,具有相同信号肽的分泌蛋白同源性非常高。同时还采用Sublocv1.0对1486个小蛋白的亚细胞位置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小蛋白的可能功能场所包括细胞质、细胞外、线立体和细胞核,功能场所位于细胞核的小蛋白是最多的。  相似文献   
983.
测定已二酰肼含量及溴化氰残余量。应用TNBS法测定已二酰肼含量,应用吡啶联苯胺法测定溴化氰残余量,同时对检测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进行试验和分析。已二酰肼残余量测定平均相对标准差为2.2%,重复性精密度小于0.01μg。溴化氰残余量测定平均相对标准差为6%,重复性精密度小于0.71 ng。TNBS法和吡啶联苯胺法分别是检测己二酰肼含量和溴化氰残余量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4.
LRP16是一个明确的雌激素(E2)反应性靶基因,已往研究在LRP16基因上游调控区鉴定了一个E2反应性1/2ERE/GC富含的ERα作用位点(-676 bp到-214 bp;命名为A区).为进一步鉴定雌激素上调LRP16基因表达的最大化反应区域,对LRP16基因上游调控区进行缺失突变,通过相对荧光素酶活性分析观察到LRP16基因的一段5′近端侧翼序列(-213 bp到-24 bp;命名为B区)具有明显的E2反应性.通过与A区比较,认为B区最大化的呈递了E2对LRP16基因的转激活效应.序列分析表明,B区缺乏经典的ERE元件,而包含多个富含GC序列.针对Sp1的siRNA实验结果提示,Sp1参与了E2对该区域的转激活.针对GC富含区进一步的缺失突变,及荧光素酶活性分析,识别了一段30 bp(-213 bp到-184 bp)的序列在B区呈递E2反应活性中发挥核心作用.超级凝胶电泳实验结果表明,Sp1蛋白与这段30 bp的DNA序列在体外存在直接结合作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证实,ERα、Sp1与B区存在E2依赖性相互作用.本文在LRP16的5′侧翼区识别了一段最大化呈递E2活性的DNA片段.机制研究表明,在E2存在条件下,ERα通过Sp1与该区域的直接作用上调LRP16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985.
目的:观察并评价新型中药栓塞剂介入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动物实验研究情况。方法:检测并分析新型中药栓塞剂介入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动物实验研究资料。结果:1.无菌检查:根据中国药典2(105版的灭菌检查方法,对经灭菌的样品进行厌氧菌、需氧菌检查,无上述菌落。2.热源检查:依据中国药典2005版规定的热源;险查方法,进行栓塞剂热源检查,结果表明无热源反应发生。3.溶血实验:溶血实验表明,栓塞剂在37℃保温24h后无溶血现象(红细胞全部下沉,上层液无色澄明)。4.栓塞剂使用后,动物无剧烈不良反应,无发音困难。术后5—7d开始脱毛、少叫、懒动、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进食减少、体重减轻,呈甲状腺功能减低表现。5.血清B、T4、TSH及血钙水平均与实验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我们研究的新型复方中药捡塞剂不但具有良好的栓塞效果同时具有抗炎、止血、痛等治疗作用,总之,复方中药栓塞剂有望成为介入治疗甲亢并能被普遍接受的新型固态栓塞剂,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8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伴抑郁患者相关性的影响。方法:对147例此类患者生存质量,疾病康复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采取各种方式干预、评估。结果:CHF伴抑郁严重影响患者长期生存质量,增加再住院率和死亡率。结论:长期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教育和康复训练可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87.
干旱胁迫下水稻柱头外露率加性、上位性效应和Q×E互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耐旱性筛选设施内对一套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共185个株系)进行两年的水分胁迫和非胁迫处理,调查每穗颖花数(sNP)、单边柱头外露率(PSES)、双边柱头外露率(PDES)和柱头总外露率(PES)等4个开花相关性状.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份、株系和水分处理,以及相互间互作的效应均达显著水平.表型相关以PSES和PES间最高(r=0.9752***),其次为PDES和PES (r=0.7150***),最次为PSES和PDES间(r=0.5424***).利用203个SSR标记建立的连锁图,胁迫和非胁迫条件下各检测到6个SNP的主效QTL,3~4个PSES、PDES和PES的主效QTL;检测到1~9对上位性QTL影响颖花数和柱头外露率.大部分加性和上位性效应的贡献率较低(0.76%~9.92%),仅有少数QTL或上位性QTL解释总方差的10%以上.一些主效和上位性QTL在PSES、PDES和PES间被共同检测到,解释了不同柱头外露率指标间高度正相关关系.几乎没有在水分胁迫和非胁迫两种条件下都检测到的QTL,暗示着干旱对颖花数和柱头外露率有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8.
普洱茶的香气成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普洱茶(普洱熟茶)是以云南特有的大叶种茶制作的晒生毛茶(普洱生茶)为原料,经特殊的后李譬过程生产而成。与其原料晒青毛茶相比较,普洱茶的各类化学物质均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应用气相色谱(GC)及气质联用(GC/MS/DS)技术,对云南临沧市生产的普洱茶和晒青毛茶等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普洱茶香气成分中的萜类、芳香族、以及有机酸类等化合物的组成和含量均与同一产地的晒青毛茶等均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989.
利用人白细胞介素11(hIL-11)无半胱氨酸(Cys)残基这一特点,通过定点突变将一个Cys残基引入hIL-11的N末端。然后,利用与Cys 巯基特异性反应的mPEG-马来酰亚胺将mPEG偶联到预先选定的位点,经层析纯化得到hIL-11的定点PEG修饰物。利用依赖型细胞株7TD1测定其生物学活性,结果表明,其体外生物学活性保持原有hIL-11活性的30%左右。定点聚乙二醇修饰方法为定向改造hIL-11,提高其药效的应用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90.
对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胞内多糖的热水浸提工艺进行研究,并研究了该多糖的抑菌活性以及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亚硝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金顶侧耳胞内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60℃,液料比100:1,时间4h,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可达17.65%。该多糖对埃希氏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且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亚硝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说明该多糖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