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新型综合手术救治方舱中明胶海绵栓塞治疗肾血管损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在新型综合手术救治方舱中构建3例动物肾腹(背)干动脉损伤模型、3例肾段动脉损伤模型,先用1mm×1mm×1mm明胶海绵颗粒对损伤血管进行栓塞治疗,若未能止血,改用2mm×2mm×2mm颗粒栓塞,观察栓塞后15分钟、1月后的肾动脉造影,栓塞后1月的组织病理表现。结果:3例肾段动脉和1例肾腹干动脉使用1mm×1mm×1mm明胶海绵颗粒一次栓塞成功;1例肾腹干动脉和1例肾背干动脉用1mm×1mm×1mm颗粒栓塞未能完全止血,改用2mm×2mm×2mm颗粒栓塞成功。6例动物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全部存活,一个月后造影复查见栓塞动脉来再通,但其余分支动脉血供得到保留。大体标本观栓塞侧肾明显缩小,来见脓腔和脓性分泌物,病理切片示栓塞后局部肾组织有不同范围缺血性梗死。结论:野战方舱中明胶海绵栓塞治疗出血效果明确,对于一般肾血管损伤定位准确,止血迅速、彻底,有良好的可行性和疗效。 相似文献
2.
实验动物学是一门研究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综合性学科。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支撑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和生命科学研究的突飞猛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加强,实验动物福利倍受人们的关注。进入21世纪后国际上又对从事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和动物实验的工作人员的防护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我们必须考虑到人与实验动物如何和谐相处,促进科学发展。既要做到加强动物福利,又要注意人的保护,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加快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音乐治疗效应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音乐治疗效应的动物实验研究认为:音乐能影响动物的情绪;音乐还对动物的免疫功能、学习及记忆能力、以及动物的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等均有一定影响。该领域的研究有利于深入探索音乐疗法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4.
实验动物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广泛地与许多领域的科学实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它作为科学研究手段直接影响着许多领域研究课题成果的确立和水平的高低,另一方面,它本身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其提高和发展,又会把许多领域的研究引入新的境地。因此,了解和应用这方面的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动物模型是疾病研究、发病机制、药物治疗的必要工具,目前一些困扰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如艾滋病、乙型肝炎等因为还没有能反映人类疾病发病机理的理想动物模型。人干细胞是能在体外长期培养的、高度未分化的全能细胞系,亚全能细胞系和分化的干细胞等。如果能将人的干细胞成功移植入实验动物体内形成人源化嵌合体动物,有希望为艾滋病、肝炎等的研究制备适当的模型。人类干细胞在动物中的移植研究中主要的实验动物是绵羊,小鼠等,本文介绍了人干细胞在动物体内移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麝香胶囊对小鼠实验性肿瘤的疗效。方法昆明小鼠分别接种艾氏腹水癌、S-180、肝癌细胞株(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三种癌细胞株,接种24h后开始给予中药麝香胶囊,每日1次,共10d。分高、中、低三个剂量给药(4、2、1g/kg以主药麝香药量计)。阳性对照以天仙丸胶囊(1g/kg)一次性灌服。阴性对照组以同体积生理盐水灌服。接种实体瘤动物于第10天处死,称瘤重,计算抑瘤率;接种腹水瘤动物,观察存活时间,计算生命延长率。结果中药麝香胶囊对实体癌有一定的抑瘤作用,但未达到药典规定的抑瘤率30%的要求;对腹水癌也有一定的抑瘤作用,但也未达到药典规定生命延长率50%的要求;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中药麝香胶囊抑瘤作用不明显,其配方及剂型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改进。 相似文献
7.
鼠兔属动物的早期人工饲养开始于Dice对科罗拉多鼠兔(Ochotona priceps saratilis)的试养,室内繁殖未成功,直至1969年Puget从阿富汗喀布尔地区,捕获野生的阿富汗鼠兔(O. rufescens rufescens),并在人工饲养下繁殖成功。日本1974年引进作为基础对其进行实验动物化培育,供医学生物学研究用,目前已成为法、美和日本等国的实验动物。 高原鼠兔(O. curzoniac)的人工饲养始于60年代,由于鼠兔繁殖生物学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介入血管腔内栓塞治疗内脏动脉瘤的方法、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内脏动脉瘤患者23例,包括脾动脉瘤13例,肝动脉瘤2例,胃十二指肠动脉瘤3例,肠系膜上动脉瘤4例,肾动脉瘤1例。其中,9例行远近端动脉栓塞术,4例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瘤体内填塞,3例采用弹簧圈瘤体内填塞加瘤体内注胶栓塞术,4例行弹簧圈瘤体内栓塞术,2例行分支动脉颗粒栓塞术,1例行单纯注胶栓塞术。术后1月、3月、6月行超声、CTA或血管造影复查,以后每年复查一次。结果:本组均成功行介入血管腔内栓塞治疗内脏动脉瘤,栓塞治疗后造影示动脉瘤体和/或载瘤动脉闭塞,动脉瘤体内无明显对比剂显影,脾动脉瘤栓塞患者有3例出现发热,脾区疼痛等脾梗塞症状,未见栓塞术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4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均停止。术后随访3~48个月,未见动脉瘤破裂出血、动脉瘤复发或增大,支架置入者,支架内及分支动脉血流均保持通畅。结论:介入血管腔内栓塞是一种治疗内脏动脉瘤的简便、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贺争鸣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2010,(3):1-7
实验动物资源建设不仅是实验动物学科发展的基础性核心工作,也是生命科学发展的关键性支撑保障条件之一。目前,已有的实验动物资源难以解决伴随着生命科学研究快速发展而涌现出来的新问题,因此需要开发新的实验动物品种(实验动物新资源的RD则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近年来我国资源动物实验动物化工作的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提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0.
1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涉及多系统的生殖、代谢障碍疾病,临床表现有高雄激素血症、排卵障碍、高胰岛素血症和高LH血症以及肥胖、不孕等,卵巢呈多囊样改变。因其病因病理复杂,生化改变、临床表现多样,为临床研究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利用动物模型进行相关研究显得尤为必要。近年来所采用的PCOS动物模型造模方法主要有雄激素造模法、胰岛素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造模法、雌激素造模法、孕激素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造模法和芳香化酶抑制剂造模法等。本文对上述造模方法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中药、针灸对模型动物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现状及应用的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中药指纹图谱的分析测试方法、标准指纹图谱的建立、指纹图谱的分析和应用几个方面对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3.
肝脏是人体腹腔内最大的实体器官,对维持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肝脏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全球约有10%人口受到不同程度的肝脏疾病的危害,其中,肝纤维化往往成为这些疾病的晚期病理特征。由于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复杂,尚无有效的合成类药物能够治疗肝纤维化。中药治疗肝纤维化具有多靶点和副作用小的优势。本文综述了肝纤维化的病理特征与诱发炎症的关系,讨论了中药治疗肝纤维化的单味中药、传统配方及其化学活性成分的抗炎症机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虽然采取了综合疗法,但晚期恶性肿瘤死亡率仍处于较高水平。随着中草药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发现多种中草药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苦杏仁苷主要存在于苦杏仁中,除了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外,还具有抗肿瘤的特性。本文总结了苦杏仁苷的结构特征、抗肿瘤机制及研究进展,为探索其抗肿瘤的临床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苦杏仁苷可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细胞毒作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在肺癌、膀胱癌、肾细胞癌等实体肿瘤中发挥抗肿瘤作用。进一步深入研究苦杏仁苷的药理机制,在发挥其抗肿瘤作用的同时减少毒副作用,尽快实现苦杏仁苷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自拟健脾化湿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53 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化湿汤治疗脾虚湿蕴证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对106例脾虚湿蕴证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按就诊顺序1∶1等分为自拟健脾化湿汤方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每组病例53例.两组患者在强调戒酒,控制饮食,加强运动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自拟中药健脾化湿汤治疗,对照组选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用药疗程为3个月,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CT检查结果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健脾化湿汤治疗脾虚湿蕴证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17.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甲型H1N1流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尽管目前临床对甲型H1N1流感的治疗仍以西药为主,但西药抗病毒药存在副作用大,易引起耐药性等缺点,限制了治疗的效果。中医治疗甲型H1N1流感则具有独特的思路,根据甲型H1N1流感不同进展阶段的不同证型,选择不同的中药进行\"辨证论治\",不仅能减轻西药的不良反应,而且在疾病的治疗上也有独特的功效。我们总结了近来学者们对中医成药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将甲型H1N1流感分为轻、中、重三种,并分别根据症状与中医证型相匹配,梳理了临床用于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中医成药的适应证型与作用机制。因此,在西药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同时,根据疾病进展不同阶段的中医的证型,选用不同的中医方药,可有效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癌疼痛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98例,根据其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伊班膦酸钠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伊班膦酸钠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疼痛缓解、KP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患者近期疗效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部分缓解的例数(百分比)及总有效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Karnofsky评分改善的例数(百分比)要明显多余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缓解情况比较分析显示,治疗组患者完全缓解例(百分比)及总的缓解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伊班膦酸钠对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癌疼痛具有明显的作用,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疼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人体与舌苔微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现今对舌苔微生态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舌苔菌群。体质、疾病等诸多因素都可对舌苔产生影响,此时舌苔中菌群会有怎样的变化?菌群变化是否具有疾病诊断意义?这些问题已经受到关注和研究。文献研究显示,目前有关舌苔菌群病证诊断研究主要围绕中医心系疾病、脾系疾病和肺系疾病等进行,诸多研究表明脾系疾病湿热证患者,舌苔存在菌群失调,舌苔中细菌总数较正常人群明显升高,心系、肺系疾病暂无较为一致的结论。文献研究表明舌苔菌群的变化与病证诊断密切相关,其可能成为中医病证诊断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从系统生物学到配伍西药:中药现代化的一个核心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治洲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7,27(4):153-156
国际范围内系统生物学的兴起和发展在为中药现代化发展提供机遇的同时,更容易为西药的创新研发提供方便的手段,因为西药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基础比中药要强大得多。系统生物学对分子网络包括基因网络的深层把握将自动把西药的设计引向配伍的道路,而配伍西药可能就是中药现代化的一个终极目标。所以说中药现代化其实面临着潜在的巨大危机。如何化不利形势为有利形势,需要中药现代化的决策部门在战略战术上提出及时的应对方案。需要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吸纳不同领域的研究力量并在分子水平上极大地拓展相关研究,不失时机地开展与西药配伍潜势相结合的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