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8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谷氧还蛋白(glutaredoxin, GRX)是一类小分子氧化还原蛋白,可以调节蛋白质的氧化还原状态从而维持蛋白质的功能,在生物的生长发育及抗氧化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类谷氧还蛋白蛋白(glutaredoxin-like, GRL)是新划分的GRX类型,本研究为深入探究GRL基因家族在陆地棉中功能,对GhGRL基因家族进行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2个GhGRL基因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它们均具有GRX-GRX-Like保守结构域。GhGRL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的多重序列比对和保守序列分析发现,该家族成员序列相似性约为31.31%,大部分包含4个保守基序,同时这4个保守基序与保守结构域重叠;根据GhGRL基因的系统进化树可将32个GhGRL基因分为3亚组,基因结构分析发现该家族基因大部分无内含子;染色体定位分析显示GhGRL基因分散在19个染色体上,每条染色体上的GhGRL基因数目有很大的差别;表达谱数据分析表明,大部分GhGRL基因在根、茎、雄蕊、雌蕊、子房、叶片和花等7个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并且有差异。以上结果有利于了解棉花GhGRL基因家族的基本情况,为深入研究该基因家族在生物学功能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12.
桑黄类真菌多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豪  钱坤  司静  崔宝凯 《菌物学报》2021,40(4):895-911
桑黄是一类珍稀药用真菌的统称,多糖作为其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抑肿瘤、抗氧化、抑菌、消炎、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功效。本文就桑黄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解析和药用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深入研究其药理功效并开发成为天然食品、保健品或药品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13.
目的评估在全脑血管造影术中顺路行腹主动脉造影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总结81例在全脑血管造影术中顺路行腹主动脉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肾动脉及髂动脉狭窄检出率及其相关因素,并测定术前术后血清肌酐变化,以评估该检查的安全性。结果全脑血管造影术中顺路行腹主动脉造影简单易行、安全,造影前后血清肌酐无明显变化[术前(76±11)μmol/L,术后(79±9)μmol/L](P0.05);肾动脉狭窄检出率为26%,髂动脉狭窄检出率为20%,肾动脉及髂动脉狭窄总体检出率为33%;有3个及3个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其肾动脉及髂动脉狭窄总体检出率明显增高(56%)。结论在全脑血管造影中顺路行腹主动脉造影是安全、简单、可行的,对发现肾动脉、髂动脉狭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14.
目的研究桑螵蛸挥发油提取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体外抑菌效应。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桑螵蛸中挥发油成分,在鉴定耐药基因基础上,再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试管稀释法(MIC法)、吸光度值测定法来观察桑螵蛸挥发油提取物对MRSA的体外抑菌效应。结果桑螵蛸挥发油提取物对MRSA的生长表现出抑制效应。结论桑螵蛸挥发油提取物对MRSA具有一定的抑菌效应,为下一步研究其详细有效成分及开发提供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15.
采用平板分离和培养瓶厌氧技术,结合PCR扩增技术,以沙曲矿煤为发酵基底,中泰矿业和沙曲矿井水及白腐菌为菌种来源,进行产甲烷菌培养实验,并添加不同浓度梯度的EDTA二钠,进行产甲烷菌培养实验,测定实验结束后的产甲烷量。实验证明:中泰矿业矿井水中有产甲烷菌的存在,而沙曲矿井水在含反硝化菌和pH偏高的情况下,抑制了产甲烷菌的生长。同等条件下沙曲矿批次实验中没有甲烷气体的产生,而中泰矿业的有气体产出,适宜浓度的EDTA二钠浓度会显著提高产气量,EDTA二钠用量为1.0 g/L时,中泰矿井水CH4产率达到最大,为10.0 mL/g煤,反应后溶液的pH值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816.
笔者所在实验室前期筛选到1株产脂肪酶粘质沙雷氏菌,克隆其脂肪酶基因,构建重组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 168/pMA5-lipA,成功实现了来源于粘质沙雷氏菌的脂肪酶基因在枯草芽胞杆菌中的表达。基于以上工作基础上,对B.subtilis 168/pMA5-lipA进行了摇瓶水平上的产酶发酵优化。首先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有利于产脂肪酶的最佳培养基成分,并对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培养基组分为蔗糖35 g/L,玉米浆27.5 g/L,(NH4)2SO41.25 g/L,CaCl24 g/L,pH 7.0。在最优发酵培养基的条件下,37℃、160 r/min摇床培养33 h,每毫升发酵液中重组菌脂肪酶酶活可达98.6 U,是优化前的3倍。  相似文献   
817.
目的:从海洋来源的铜绿假单胞菌中筛选多株具有鼠李糖脂合成能力的菌株。方法:以9株分离自不同海洋环境的铜绿假单胞菌为研究对象,考察并比较其发酵合成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产量和产物成分的差异,扩增并比对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结果:9株菌的发酵产物均具有表面活性,其中菌株1A01151发酵液的表面活性最强,表面张力值可降低至28 m N/m;9株菌的基因组中均含有鼠李糖脂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rhl AB和rhl C,都具有合成单、双鼠李糖脂的能力;菌株1A01151和1A00364的发酵产量最高(2.69 g/L),产物经LC-MS/MS检测,所合成的鼠李糖脂同系物组分不同,双糖双脂的含量最高(1A01151:75.96%;1A00364:61.01%)。结论:海洋来源的铜绿假单胞菌是具有鼠李糖脂高产潜力的菌株,可用于合成性能不同、组成多样的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818.
重构酿酒酵母N-糖基化途径生产人源化糖蛋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中生产人源化的糖蛋白,必须对N-糖基化途径进行基因工程改造。作者通过敲除一些酵母N-糖基化途径中的特异性糖基转移酶,得到一株可以用于继续表达人类糖基转移酶的重组菌,并通过生长适应性进化技术回复其细胞生长能力。【方法】首先运用酵母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敲除酿酒酵母的α-1,3-甘露糖基转移酶基因(ALG3)、α-1,6-甘露糖基转移酶基因(OCH1)和α-1,3-甘露糖基转移酶基因(MNN1)。采用蔗糖酶(invertase)活性染色实验初步检测N-糖链的变化,然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和甘露糖苷酶酶切实验对其糖链结构进行鉴定。重组菌通过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生长适应性进化,筛选出生长能力回复突变的菌株。【结果与结论】构建了Δalg3Δoch1Δmnn1菌株得到人类糖基化中间体Man5GlcNAc2,并对上述三缺陷型菌株进行适应性进化提高其细胞生长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此外,作者还发现,该重组菌存在少量Man6GlcNAc2结构的糖链。经体外α-1,2-甘露糖苷酶切处理后,糖链Man5GlcNAc2和Man6GlcNAc2均转化为Man3GlcNAc2,表明形成Man3GlcNAc2之后的甘露糖之间均通过α-1,2-糖苷键连接。Δalg3Δoch1Δmnn1菌株的构建获得了生产人源化糖蛋白的酿酒酵母表达系统,为进一步糖基化改造和工业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19.
以氨基酸发酵.抗体技术等生物科技为核心而发展壮大起来的协和发酵工业株式会社,围绕“以技术革新回报社会”这一创业宗旨进行了企业重组,以谋求今后的发展并进一步深化投资和提高生产效率。[编者按]  相似文献   
820.
仙台病毒黑龙江省地方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自本省普通级实验动物中分离并鉴定出仙台病毒地方毒株,为建立仙台病毒血清抗体检测方法奠定基础。方法通过鸡胚尿囊腔传代自普通级小鼠肺脏分离病毒,经血凝实验、血凝阻断实验和结构基因序列测定对分离得到的病毒进行鉴定;大量繁殖病毒并通过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免疫动物制备阳性血清,用标准试剂盒检测阳性血清效价。结果自150份小鼠肺脏分离到2株有血凝性的病毒,经形态学、血清学和结构基因序列测定鉴定为仙台病毒,命名为SV-HLJ。SV-HLJ与标准毒株Fushimi核蛋白基因(N)的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6%和99·0%。结论分离并鉴定出了仙台病毒黑龙江省地方毒株,为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