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27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21.
云南纳帕海自然保护区灰背伯劳的巢址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5—6月,在云南省纳帕海自然保护区对灰背伯劳Lanius tephronotus的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灰背伯劳对树种具有极强的偏好性,有78.48%(n=62)的巢位于火棘Pyracantha sp.灌丛中,枝条具刺是影响灰背伯劳选择筑巢树的首要因素。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灰背伯劳巢址选择的因素有5类:距离因子(巢距道路距离、距居民点距离)、安全性因子(刺数量、刺长度)、觅食生境因子(耕地占比)、隐蔽度因子(树冠幅、树高)以及巢生境因子(灌木占比)。总之,灰背伯劳喜好营巢于距离居民点较近、巢周围耕地面积较大的多刺灌丛。房屋和道路修建对灌丛的侵占是威胁灰背伯劳生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2.
诺如病毒(Norovirus,NoV)是全球急性胃肠炎散发病例和暴发疫情的主要致病原。鼠诺如病毒(Murine norovirus,MNV)是研究诺如病毒的理想研究模型。本研究通过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急性感染毒株MNV-CW1和持续性感染毒株MNV-SH1603感染Balb/c小鼠后的排毒情况以及感染RAW264.7细胞后不同时间点病毒RNA扩增、干扰素(Interferon,IFN)和干扰素激活基因(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ISG)转录水平,以探讨不同的MNV毒株感染诱导IFNs和ISGs基因表达的特征。研究显示MNV-CW1和MNV-SH1603病毒感染Balb/c小鼠后排毒时间不同。MNV-CW1和MNV-SH1603病毒感染RAW264.7细胞后,6h后出现明显扩增,48h达到病毒复制高峰,随后复制速度减慢。MNV-SH1603增殖比MNV-CW1快。两种病毒感染RAW264.7细胞后能上调IFN-β,IFN-λ2,ISG15和ISG54转录水平。MNV-CW1感染后,诱导IFN-β,IFN-λ2和ISG15基因表达上调,而ISG54在感染24h后转录水平下降。MNV-SH1603感染初期IFN-β,IFN-λ2,ISG15和ISG54基因转录水平持续增高,感染24h后IFN-β和ISG54的转录水平明显降低,IFN-λ2和ISG15转录水平峰值在感染后72h。研究揭示MNV病毒感染RAW264.7细胞后能上调IFN和ISG基因表达,但是MNV-CW1和MNV-SH1603诱导的基因表达特征有异同。  相似文献   
123.
本文详细描述了三叶虫萤Emeia pseudosauteri各龄期幼虫的外部形态,并初步研究了幼虫的蜕皮过程。三叶虫萤幼虫共8龄,随龄期增大,体色会逐渐加深,体表从3龄开始长出刚毛并逐渐变得硬而尖锐,发光器逐渐变得清晰至突出于体表,臀足着生的多节纤毛逐渐变得长而密,且颜色逐渐变深。幼虫会依附辅助物蜕皮,蜕皮后的幼虫体色由浅粉色逐渐鞣化固定。本文为三叶虫萤的养殖和产业化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4.
以国家果树种质(公主岭)寒地果树资源圃保存的88份穗醋栗资源为研究对象,分析21个表型性状多样性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和极值,分析资源表型多样性,并以百果重、可溶性固形物、风味为指标,结合口尝鼻嗅评价,筛选适宜鲜食资源。结果表明,88份资源非数值型性状的Simpson指数和Shannon-Weaver指数变化范围为0.13~0.74和0.46~2.10,数值型性状的Simpson指数和Shannon-Weaver指数变化范围为0.19~0.87和0.46~3.16,21个性状中,花序着生状态、果皮厚度、果肉颜色、果实风味、果实质地、百果重、可溶性固形物、花序长度、叶片宽度和叶柄长度的多样性指数较高,表明穗醋栗资源表型多样性较为丰富。筛选出5份鲜食资源:11C-18(实生后代)、Pigmei、11C-22(实生后代)、大粒甜(Bona)、布劳德(Brodrop)。  相似文献   
125.
利用GAP启动子在毕赤酵母中组成型表达人鹅型溶菌酶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甘油醛三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s-3-phosphatedehydrogenase,GAP)启动子在毕赤酵母中表达人鹅型溶菌酶2(human goose-type lysozyme 2,h LysG2),并在小试规模建立一套有效的重组hLysG2(recombinant h LysG2,rh LysG2)生产工艺流程。根据毕赤酵母密码子偏爱性设计并人工合成hLysG2基因,将其连接至pGAPZαA质粒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APZαA-h LysG2。将重组表达载体线性化后电转化毕赤酵母GS115感受态细胞,通过Zeocin抗性筛选获取高拷贝重组菌株,并在5L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发酵培养。发酵60h后发酵液上清酶活性达到最高,发酵液上清经SDS-PAGE及Western blot检测证实rh LysG2得到表达。与诱导型表达相比,组成型表达发酵时间缩短了48h,上清中rhLysG2总活性提高了23.8%;使用甲壳素亲和层析和分子筛层析对rhLysG2进行纯化后,每升发酵液上清可纯化到187.4mg重组蛋白,纯化产物纯度达99.0%以上;浊度测定法分析显示,在p H 5.6、30℃和0.1mol/L Na+的条件下,rhLysG2可达到最大酶活性13 500U/mg。利用GAP启动子在毕赤酵母中成功表达了高纯度和高活性的rh LysG2,避免了甲醇的使用,缩短了发酵时间,提高了蛋白产量,为将rhLysG2开发为新型抗耐药菌药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6.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9m’s macroglobulinemia,WM)是一种罕见的,不可治愈的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LPL)。MYD88 L265P突变在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患者中检出率很高(90%),可以用于疾病的鉴别和诊断,因此,开发一种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对这个突变进行检测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通过将ARMS技术与Clamping PCR技术相结合,建立的新型MYD88 L265P突变富集检测体系可以满足这一需求。优化后,该检测体系检出限为102拷贝,灵敏度为0.1%,对19份临床样品的双盲试验中,检测结果准确率达到100%。所建立的方法具有灵敏、准确的优势,适用于华氏巨球蛋白血症的早期诊断,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7.
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是肿瘤淋巴结转移的第一站,SLN活检肿瘤阳性的患者需要做系统性淋巴结清扫;SLN活检阴性的患者,不需要做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费用,减少手术并发症;目前识别SLN的方法包括生物活性染料示踪法,放射性核素示踪法,联合示踪法,纳米炭(carbon nanoparticles,CNP)标记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以及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标记法。SLN活检技术在乳腺癌、甲状腺癌、胃癌、恶性黑色素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肿瘤中皆有不同程度的研究。本文通过复习文献,对前哨淋巴结检测方法予以归纳及其在常见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旨在为恶性肿瘤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8.
1.植物名称肯氏相思(Acaciacunninghamia)2.材料类别茎尖、嫩茎段和叶片3.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MS。(1)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为:MS+6-BA1.0+NAA0.2,(2)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6-BA0.5+NAA0.2,(3)诱导生极培养基为:3/4MS+NAA0.2,以上激素浓度均为mg/L  相似文献   
129.
用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人胎杏仁核基底外侧核群含一氧化氮合酶(NOS)神经元的发育。胎龄分别为16,21,23,28,31,38周。NOS阳性神经元在基底外侧核群存在有两种不同的发育模式。1.在外侧核和基底核,单位面积内的阳性细胞数分别在21周,23周时较多,随后渐减,从31~38周又开始增多。2.在付基底核,21周时阳性细胞数较多,23周时减少,随后渐增多。从31~38周又渐减少。NOS阳性神经元在整个基底外侧核群内的均面积的变化,从16~28周NOS阳性神经元的均面积是渐增大的,从28~31周有所减少。从31~38周又渐增大。结果提示,NOS阳性神经元出现于人胎基底外侧核群的发育早期,在此核的发育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0.
采用定点诱变技术,将R338A点突变引入人凝血因子Ⅸ基因,并构建于AAV载体上,以rHSV/AAV杂合辅助病毒系统介导制备rAAV-hFIX重组病毒,然后,经肌肉注射对血友病B小鼠进行治疗实验,观察该突变基因在小鼠体内的表达、活性以及机体对该突变衍生物的免疫反应与治疗效果.结果显示:(i)治疗小鼠体内可检测到hFIX-R338A突变衍生物的存在,并持续15周以上;(ii)突变衍生物hFIX-R338A在小鼠血浆中的凝血活性达(34.2±5.23)%,显著高于野生型Ⅸ因子凝血活性((14.27±3.4)%);(iii)治疗小鼠体内未检测到抗Ⅸ因子突变衍生物抗体的存在;(iv)未发现与治疗相关的局部及全身性毒副作用.提示:以AAV介导人凝血因子Ⅸ高活性突变衍生物hFLX-R338A基因治疗可能成为替代野生型Ⅸ因子进行血友病B基因治疗的一个更为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