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1.
目的:了解眉山地区农村居民的就医现状和对现有医疗机构的满意度情况,为推进农村医疗建设和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眉山市仁寿县方家镇1000名农村居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00名被调查者中,610人积极治疗,390人保守治疗。306人生病首选村卫生站就诊,386人首选私人诊所,228人生病首选乡镇卫生院,48人首选县医院。312人通过熟人介绍选择医院,54人通过医院广告选择医院,634人自己选择医院。392人就诊前了解所患疾病。402人对所选医院了解。537人生病后希望选择医疗费用低,报销高的医院;232人希望选择不用走太多路,不用花长时间排队挂号的医院,231人希望选择服务态度好,有好名声的医院。446人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太低。408人认为目前乡镇医院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医疗水平,250人认为目前乡镇医院最需解决的问题是整治乱收费。结论:眉山市方家镇农村居民就医过程中,在对就诊时间、对医院的选择等方面存在迟滞、混乱、盲目、不科学等特点,当地政府和卫生部门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
北极苔原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的分离及其抗菌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北极地区具有高纬度、低温、高辐射等独特的环境条件。北冰洋及周围大面积的陆地区域鲜有人类踪迹,其中微生物数量不可低估。本研究旨在了解北极土壤中的可培养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抗菌活性。【方法】对来源于北极黄河站附近的7份不同植物根下苔原土壤进行直接涂布和富集培养后涂布。【结果】共获得细菌菌株721株,对其中608株进行细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归属于86个属,229个种,主要分布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54.3%)、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21.2%)、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2.8%)、厚壁菌门(Firmicutes,10.0%)和奇异球菌门(Deinococcus-Thermus,1.6%)。其中从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推测有22株细菌菌株为潜在新种/属。从分离菌株中筛选出16株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或鲍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baumannii)生长的拮抗菌。【结论】获得了北极土壤地区特有的微生物菌株资源,为进一步筛选拮抗菌的活性物质提供了菌株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植物响应紫外线B(ultraviolet-B,UV-B)的过程中,UV-B光受体UVR8(UV Resistance Locus 8)对植物的光形态建成和生长代谢等过程具有重要调控作用。为探究罗布麻属植物UV-B光受体信息,该研究通过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和大麻状罗布麻(A. cannabinum)全基因组数据进行UV-B光受体UVR8的筛选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利用转录组数据分析UV-B胁迫处理下的UVR8基因表达模式。结果表明:(1)罗布麻有6个UVR8基因,大麻状罗布麻有5个UVR8基因,前者分布在1、7、9和11号染色体上,后者分布在1、8和9号染色体上。(2)UVR8蛋白为亲水性稳定蛋白,定位在细胞核,不存在跨膜结构和信号肽,二级结构主要由延伸链、无规则卷曲、α-螺旋和β-转角构成。AvUVR8b和AcUVR8a蛋白三级结构与拟南芥UVR8(AtUVR8)最为类似,并且与小粒咖啡(CaUVR8)和伊德斯种咖啡(CeUVR8)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时发现罗布麻AvUVR8b和大麻状罗布麻AcUVR8a基因和蛋白结构与AtUVR8基因及蛋白高度相似。(3)当以一定剂量UV-B(17.52 kJ·m-2·d-1)处理两种罗布麻植株时,AvUVR8bAcUVR8a的表达量上调。据此推测在响应UV-B时,AvUVR8b基因在罗布麻中起主要作用,AcUVR8a基因在大麻状罗布麻中起主要作用。(4)顺式作用元件分析结果表明,UVR8的表达受光照、温度、水分、氧气和激素等因素的调控。该研究将为进一步研究罗布麻属UVR8的基因功能奠定基础,同时为解析罗布麻属植物适应UV-B的分子机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4.
澳门路氹湿地芦苇氮磷含量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的生长规律及其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对澳门路毡湿地芦苇氮磷含量变化进行了6次调查。结果表明:芦苇地上部分和地下茎的氮、磷含量都在秋冬达到最大值,在春夏达到最低值,其中叶氮、磷含量最高值分别为37.5和4.0g·kg^-1,最低值为28.0和3.5g·kg^-1;茎中部氮、磷含量最高值分别为14.1和2.0g·kg^1,最低值为11.5和1.6g·kg^1;地下茎氮、磷含量最高值分别为10.2和0.9g·kg^1,最低值为6.6和0.8g·kg^-1。各季节芦苇不同部位的氮、磷含量大小顺序均为叶〉地上茎〉地下茎。氮、磷没有在芦苇体不同器官或部位之间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15.
刘星  邱慧珍  王蒂  张俊莲  沈其荣 《生态学报》2015,35(12):3938-3948
甘肃省中部沿黄灌区是西北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加工型马铃薯生产基地,然而因集约化种植带来的连作障碍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当地马铃薯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采用大田试验与PCR-DGG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并通过真菌的18S r DNA序列分析,评估轮作(未连作)和连作条件下马铃薯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在组成结构上的差异,以期为甘肃省中部沿黄灌区马铃薯连作的土壤障碍机理研究提供新证据。结果表明,同轮作相比,连作显著降低了马铃薯块茎产量和植株生物量,并且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连作障碍也愈加严重。长期连作(6a)也导致马铃薯根冠比显著增加和植株收获指数的显著下降。在根际土壤真菌的种群数量和多样性上,连作和轮作间无显著差异,但在群落组成结构上差异明显。真菌18S r DNA测序分析进一步表明,马铃薯连作较轮作相比增加了Fusarium sp.和Fusarium solani以及Verticillium dahliae的种群或个体数量,而这些真菌是导致马铃薯土传病害的主要致病菌类型。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结构的改变特别是与土传病害有关的致病菌滋生可能是导致当地马铃薯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采用有机物料添加、土壤灌水和表土覆盖相结合的土壤生物消毒方法来防控甘肃省中部沿黄灌区马铃薯连作障碍,系统性地评估生物消毒对连作马铃薯块茎产量、植株生长发育及土传病害抑制、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等土壤生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消毒处理比对照块茎产量和植株生物量分别显著增加16.1%和30.8%,植株发病率和病薯率分别下降68.0%和46.7%.生物消毒处理显著提高了连作马铃薯叶绿素含量和主茎分枝数,改善了根系形态结构.在播前土壤生物消毒处理过程中,土壤p H值和细菌/真菌显著增加,真菌和镰刀菌数量大幅度下降,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则变化不明显.在马铃薯各生育时期,生物消毒处理土壤真菌数量均远低于对照,镰刀菌数量也低于对照,但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镰刀菌数量呈现逐渐回升的趋势.无论是在生物消毒处理过程中还是马铃薯整个生育期,生物消毒处理的土壤相关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变化均不明显.总体上,土壤生物消毒的方法在克服马铃薯连作障碍上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胚胎-胎仔发育毒性试验中SD大鼠妊娠期的体重、生殖功能指标及胎鼠的各项发育指标,为SD大鼠的发育毒性研究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395只SD雌性大鼠,交配成功后,于妊娠第20天剖检孕鼠,检查孕鼠的内脏器官有无异常,称量子宫重量、窝重和胎盘重量,计数黄体数、着床数、活胎数、吸收胎数和死胎数.胎鼠共5272只,将一半胎鼠放人固定液中做内脏检查,另一半胎鼠进行骨骼检查,检查胎鼠外观、内脏和骨骼有无异常和变异.结果 和结论 建立SD大鼠胚胎-胎仔发育毒性试验中各项指标的数据库,求得各指标的正常值及标准差,95%的可信区间,为生殖毒性研究提供正常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响应面法优化低温豆粕大豆分离蛋白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对低温豆粕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d,SPI)的碱提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了影响SPI提取率的4个关键因素(pH、温度、时间和液料比)进行四因素五水平的中心组合旋转实验设计(CCRD)。通过RSM建立了响应值(SPI提取率)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回归方程,并获得了SPI的最优提取条件:pH 8.5,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42.8 min,料水比1∶9.7(g/mL),此条件下SPI提取率预测值为37.12%,与实验值(36.69%)的误差为1.16%。将一次碱提后残渣进行二次碱提,二次提取率为10.16%。2次碱提上清液等电点沉淀的蛋白沉淀率分别为84.03%和85.84%。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纤毛虫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特异性。其中包括核器二型性、大核发育、大核基因的结构特点、密码子不通用性、细胞周期差异性和组蛋白特异性。追踪报道了纤毛虫小核体功能研究、密码子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
陈思含  邵超峰  高俊丽  赵润  杨岭 《生态学报》2022,42(12):4807-4822
资源型城市作为我国重要战略保障基地,面临较为突出的不可持续问题,定量化开展可持续发展水平监测评估是推动其绿色转型发展、激活再生动力的重要途径。基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体系(SDGs),结合行星边界理论,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特征出发,建立了由2个系统、4个支柱、12个领域和48项指标组成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鉴全球SDGs监测评估实践经验,考虑指标属性,综合确定各指标的阈值,并采用改进的离差标准化、障碍度分析及耦合协调度分析等方法建立综合评价技术体系。以拥有“有色金属之乡”称号的郴州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评价对象,对其2005—2019年连续15年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郴州市可持续发展水平整体上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得分由0.398上升到0.610。(2)4个支柱中,自然资源支柱的得分进步幅度最大,高达71.3%,说明郴州市已经逐步提高对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视,同时意识到挖掘替代资源的重要性,资源保障与利用能力不断提升;而发展动力支柱得分始终处于较弱或中等水平,已成为制约郴州市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的主要因素,其中科技创新驱动是该支柱发展关键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