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响应面法优化低温豆粕大豆分离蛋白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对低温豆粕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d,SPI)的碱提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了影响SPI提取率的4个关键因素(pH、温度、时间和液料比)进行四因素五水平的中心组合旋转实验设计(CCRD)。通过RSM建立了响应值(SPI提取率)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回归方程,并获得了SPI的最优提取条件:pH 8.5,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42.8 min,料水比1∶9.7(g/mL),此条件下SPI提取率预测值为37.12%,与实验值(36.69%)的误差为1.16%。将一次碱提后残渣进行二次碱提,二次提取率为10.16%。2次碱提上清液等电点沉淀的蛋白沉淀率分别为84.03%和85.84%。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并评估了绿豆对高脂饮食大鼠血脂代谢(TG、TC、LDL-C、HDL-C)、肝脏脂质分布、抗氧化酶活性(SOD、CAT、T-AOC)的影响。还研究了绿豆对高脂饮食大鼠肠道微生物菌群及短链脂肪酸(SCFAs)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与高脂饮食组相比,添加绿豆显著减轻大鼠了血清和肝脏的脂质积累,并提高了抗氧化酶的活性。大鼠盲肠中的SCFAs含量随绿豆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大鼠盲肠内容物以厚壁菌和拟杆菌为主。绿豆摄入影响了大鼠肠道微生物群的丰度,拟杆菌和放线菌相对丰度等增加。这些结果表明,绿豆具有改善肠道微生物及调节脂代谢的作用,对机体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食品产地溯源是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重要工作。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作为一种兼具快速、简便、不破坏试样、分析过程无试剂消耗等优点的新兴绿色检测技术,近年来被逐步应用于食品产地溯源的研究中。简要介绍了应用于食品产地溯源研究中近红外光谱技术常用的化学计量学技术及软件平台,同时概述了近年来该技术在国内外食品产地溯源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在目前产地溯源研究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近红外光谱溯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原料乳中常见的2种掺杂物——大豆分离蛋白与植脂末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先通过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模评价不同预处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平滑处理结合多元散射校正(MSC)进行光谱预处理效果最佳,大豆分离蛋白PLS定量模型相关系数(R2)与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分别为0.980 9、0.127 5,植脂末PLS模型分别为0.972 2、0.130 8。随后比较了不同建模方法的效果,结果发现:采用径向基神经网络(RBF)对大豆分离蛋白的建模效果最佳,R2为0.999 4,测试集均方根误差为0.003 1;采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方法对植脂末建模效果最佳,R2为0.998 9,测试集均方根误差为0.004 5。因此,合理结合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化学计量学方法可快速、准确检测原料乳中大豆分离蛋白和植脂末这2种掺杂物含量。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次探究了不同抗性淀粉添加量对双歧杆菌生长及代谢的影响。将不同浓度的大米抗性淀粉作为唯一的碳源,培养双歧杆菌单菌,通过吸光值确定细菌生长曲线、生物被膜生成量;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生物膜的微观结构;运用苯酚硫酸法测胞外多糖;运用液相色谱检测短链脂肪酸和吲哚-3-乳酸;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定量信号分子AI-2的前体DPD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抗性淀粉添加量在0.5%~1%区间内时,对细菌密度、生物被膜生成量、短链脂肪酸及吲哚-3-乳酸代谢的作用最好,碳源浓度增加促进了短链脂肪酸和胞外多糖的产生,但DPD含量下降后反而趋于平缓。文章为探究不同抗性淀粉的添加量对促进肠道有益菌生长及食品工业中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牡荆素是从牡荆叶子中提取出的一种天然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经研究发现牡荆素对结肠炎具有良好的调控作用,但其具体机制还有待深入探讨。文章通过建立LPS诱导的Caco-2细胞体外结肠炎模型研究牡荆素对肠上皮细胞炎症的直接调控作用机制;通过研究结肠炎患者粪便的体外发酵探讨牡荆素对肠道菌群的调控作用。细胞实验结果表明牡荆素下调了LPS导致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的表达升高,提高了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水平,并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发挥抑制炎症作用;体外发酵实验结果表明,牡荆素处理改善了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结构,降低了有害菌Escherichia-Shigella、Enterococcus和Clostridioides的丰度。综上所述,牡荆素可以通过抑制肠上皮细胞TLR4/MYD88/NF-κB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和调节肠道菌群发挥结肠炎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