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0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东北地区中部主要农业土壤中若干金属元素的背景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土壤是自然土壤开垦种植后,在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双重影响下长期形成的。所以农业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既与自然土壤有关联,而又与自然土壤有一些差异。采集东北地区中部近70个土壤剖面200个样品,用原子吸收法、阳极溶出伏安法和萤光光度法等分别测定了镉、铜、铁、汞、锰、镍、铅、锯、锌、硒等元素的含量。通动表土与心土对比法,4 d法和(?)+2s法剔除异常值,采取直方图法、概率纸法、Vistelius置信带法、Kolmogorov,Smirnov法和偏度、峰度法进行检验,综合判定元素概率分布类型。分别以表层土壤的(?)±S和M/D-M·D表示耕种暗棕壤、耕种黑土,耕种暗色草甸土和水稻土的元素背景值。 随着农业土壤腐殖质层的变薄和耕作层有机质含量的下降,许多元素的含量随之降低,尤以汞、锰、硒、锶为明显。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益气温阳活血化痰方(YWHHF)经BMP-7/Smads通路抑制内皮-间质转分化(EndoMT),从而缓解低氧高二氧化碳性大鼠肺动脉压力的机制。方法:雄性健康清洁级SD大鼠50只,体重(180~220) g,随机分为5组(n=10):常氧组(N)、低氧高二氧化碳组(HH)、YWHHF高剂量组(YH)、中剂量组(YM)、低剂量组(YL)。N组在常氧环境下饲养,其余四组在低氧高二氧化碳(9%~11% O2、5%~6% CO2)环境下饲养4周,8 h/日,每周6 d。YH、YM、YL组大鼠灌胃不同浓度的益气温阳活血化痰方(3 ml/kg),浓度分别为0.6、0.3和0.15 g/kg,HH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4周后检测大鼠肺动脉平均压,肺灌流后取右心室游离壁及左心室加心室间隔测定右心室肥大指数。电镜观察肺超微结构变化,免疫荧光观察肺动脉结构变化,RT-PCR检测α-SMA、CD31、BMP-7、Smad1/5/8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α-SMA、CD31、BMP-7、p-Smad1/5/8和Smad1/5/8的蛋白质水平。结果:与N组比,其余四组平均肺动脉压、右心室肥大指数均增大,镜下观察见肺有明显损伤,α-SMA mRNA及蛋白质表达升高,CD31、BMP-7、Smad1/5/8的mRNA水平降低,CD31、BMP-7、p-Smad1/5/8的蛋白质水平亦降低(P< 0.05);与HH组比,中药组以上变化均有所减轻(P<0.05)。结论:YWHHF通过抑制EndoMT从而缓解肺动脉高压,其机制可能与促进BMP-7/Smads通路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4.
唐松草氨基酸含量的分析表明,16种氨基酸总量为182.2g/kg,尤其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含量较高,适口性好。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4.26%。无机元素测定结果表明唐松草17种无机元素中磷含量最高达872.0μg/g,其次是钙镁元素,且含有锌、锰、锶、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同时也测定了蛋白质和粗脂肪的含量  相似文献   
65.
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纤溶酶片的释放度进行了测定研究,释放T5O为45分钟,释放时间80分钟,释放量不少于70%。本测定方法快速简便,适宜生产中控制药品质量,进一步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66.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属迁飞性水稻害虫,其成虫有短翅和长翅两种翅型。 褐飞虱迁入雌虫均未经过交配,其短翅型由一对显性等位基因控制。翅型分化同时受到遗传和内分泌系统的协调控制,外界条件如密度和寄主等因子通过内分泌系统来影响翅型的分化。褐飞虱翅型分化的敏感龄期雌虫为1~3龄,而雄虫为1-5龄;不同若虫蜜度处理对褐飞虱成虫的前翅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分蘖期水稻饲养的褐飞虱短翅型比例明显高于孕穗期水稻饲养的褐飞虱。不同密度下各生物型间的翅型分化差异不显著。迁入地的浙江各种群属温带型,其雌虫短翅率低且与密度呈显著负相关;菲律宾热带种群雌虫在不同密度下均为短翅型,而雄虫的短翅率随密度增加而上升。广西种群接近热带型,其雌虫短翅率高但不随密度而变化。试验各种群的雄虫在中等密度甚至高密度时其短翅率出现最高。  相似文献   
67.
本文应用致敏的人O型血球研究反向间接血凝(RPHA)和反向间接血凝抑制(RPHI)方法用以检测流行性出血热抗原抗体,并试验成功用pH9.0硼酸盐水制备灭活鼠脑病毒液作为抗原。为抗原制备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以上RPHA法用于检测组织培养内病毒与用荧光法检测细胞内病毒抗原法结果一致,用RPHI检测病人血清抗体效价,特异性高,敏感性与IFA相同。该致敏血球和抗原是冻干制品,稳定性好、使用方便,是一种代替荧光检测病毒抗原和抗体的良好制品。  相似文献   
68.
农作物是陆生食物链的重要环节,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粮食中某些元素的丰欠,往往影响人及动物的健康,甚至引起一定类型的疾病(地方病或公害病)。粮食的元素背景值,是评价农产品质量优劣、判断其是否受到污染以及评价污染程度的重要依据;也是评定区域环境质量、预测环境发展趋势、制定环境标准的基础资料;对某些地方性疾病病因和防病措施的研究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植物体内的各种元素,尤其是大多数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土壤。土壤中或多或少都含有各种元素,但其含量是否适合某种作物的需要,其一决定于土壤中该元素含量的多寡,其二则决定于土壤的类型、性质和利用方式,决定于土壤中该元素可转换为植物利用状态的比率。加之众所周知的植物选择吸收作用的制约,所以,农作物元素含量既与土壤有关,受控于土壤类型和性质,又不是土壤元素含量的机械重复。与农业利用方式、耕作措施(包括耕耘、施肥等)、作物品种、以至其它环境要素(如水、大气等)的质量都有密切关系。因而,不同地区各种作物的元素含量存在一定差异,粮食元素背景值也只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本文是指相对于我国东北中部地区自然环境和当今农业生产力水平情况下,粮食中某些矿质元素的含量水平。  相似文献   
69.
继以前的工作,我们选择SA14-A弱毒变异株中的12-1-7号蚀斑病毒继续进行减毒和蚀斑纯化,获得了二株高度减毒而且毒力不易回升的弱毒株,其中一株5—3株的免疫原性较好,经人体免疫观察证明是安全有效的。5—3株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如下: 1.在地鼠肾细胞内繁殖引起明显的细胞病变作用,病毒滴度一般可达10-6—10-7(TCID50/0.2毫升)。在琼脂覆盖下的鸡胚单层细胞内形成小于0.1厘米大小的点状蚀斑,蚀斑内细胞未完全破坏死亡。 2.对3周龄小白鼠和2—3公斤恒河猴脑内接种不引起发病和死亡,脑内病理改变较原强毒株显著减轻而且局限。 3.对1-3日龄乳小白鼠,无论脑内或皮下注射均有致病力,但致病力显著减弱,引起乳鼠死亡的毒力(LD50),脑内在3.0对数以下,皮下在2.0对数以下。 4.对3周龄小白鼠皮下注射,病毒只能在周围脏器内轻度繁殖随即消亡,而不能侵入脑内繁殖,脑组织内分离不到病毒,亦不引起病理改变。 5.在组织培养细胞内连续传10代,或在小白鼠脑内传3—5代,其残余毒力无明显回升。 6.对小白鼠皮下一次免疫后表现有较强的保护力。对豚鼠皮下免疫一次后表现有明显的中和抗体产生,阳转率为70—80%。1967年以来对5—3株进行了人群逐步扩大接种观察,结果未发现活疫苗引起的发热 反应和其他异常反应,人体抗体的阳转率为85—91%,人群流行病学效果保护率一般为80—90%,证明活疫苗是安全和有较好的免疫效果。但是5—3株尚存在着病毒滴度下降快,疫苗不稳定,需冷藏保存等缺点,因而往往影响疫苗大面积人体使用效果,需要进一步改进提高。  相似文献   
70.
摘要: 【目的】克隆和分析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Nlserpin4,并探明其时空表达谱和病原真菌诱导表达模式。【方法】基于褐飞虱转录组和全基因组序列数据,利用PCR技术克隆得到褐飞虱Nlserpin4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其核苷酸和蛋白质序列特征;通过qRT-PCR技术检测其在褐飞虱不同发育时期(卵、1-5龄若虫和初羽化雌雄成虫)和5龄若虫不同组织(脂肪体、肠道、血淋巴和剩余虫体)中的时空表达谱,以及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注射感染褐飞虱5龄若虫不同时间后的诱导表达模式。【结果】克隆获得褐飞虱Nlserpin4基因全长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 MN822802),其开放阅读框长1 227 bp,编码408个氨基酸,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45.91 kD和6.23。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Nlserpin4蛋白无糖基化位点,N端包含一段由2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信号肽,C端具有serpin蛋白家族典型的RCL区,且含有能被靶标蛋白酶识别的活性裂解位点。系统发育分析表明,Nlserpin4与半翅目其他昆虫的serpin亲缘关系较近,其中与蔗黄伪毛蚜Sipha flava serpin4的亲缘关系最近。qRT-PCR分析表明,Nlserpin4基因表达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异性,其在成虫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在其他龄期的,且在雄成虫中表达量最高;Nlserpin4基因在褐飞虱5龄若虫脂肪体、肠道、血淋巴和剩余虫体中均有表达,且在剩余虫体组织中表达量最高;病原真菌金龟子绿僵菌诱导48 h内Nlserpin4表达量均显著下调,但随着诱导时间的增加,Nlserpin4表达量呈回升趋势。【结论】褐飞虱Nlserpin4基因在褐飞虱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组织以及病原真菌金龟子绿僵菌诱导不同时间下差异表达。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Nlserpin4在褐飞虱生长发育和免疫调节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