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6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采用极性不同的6种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和水)、按索氏提取法逐级萃取破壁灵芝孢子粉,并同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超高效液相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各萃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与鉴定。结果表明:GC/MS共鉴定出101种化合物,其中酸类10种、酯类40种、醇类7种、酮类6种、酚类2种、烃类18种、甾类9种和杂原子化合物9种;UPLC-Q-TOF/MS共推断出40种化合物,其中倍半萜类1种、二萜类1种、三萜类9种、生物碱类4种、酰胺类7种、有机酸类9种以及其他化合物9种。两种测定方法间共有化合物仅1种,仅存在于5种有机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和甲醇)萃取物之一的化合物共105种,2种或2种以上萃取物共有的化合物共31种,实验方法较好地实现了样品中化合物组分的充分分离,扩大了可检测化合物的范围。研究结果为灵芝孢子粉中化学成分的系统分析与鉴定、及灵芝孢子粉的化合物谱图库的完善提供了基础资料,为相关药理、药效分析及灵芝的药用模式真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采用DPPH法、FRAP法、ABTS法和清除羟基自由基法四种抗氧化活性方法,测定了红背叶不同溶剂萃取60%EtOH提取物得到的部位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强于阳性对照VC和Trolox;其次是60%乙醇提取物,其抗氧化能力基本与阳性对照BHA相当.  相似文献   
83.
观赏辣椒一步成苗诱导条件的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探讨6-BA、NAA和2,4-D对观赏辣椒一步成苗影响的结果表明:6-BA与NAA的浓度比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最大。筛选出的观赏辣椒一步成苗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 1.0mg·L-16-BA 0.5mg·L-1NAA 0.2mg·L-12,4-D,并获得移栽后的成活植株。  相似文献   
84.
在以往构建的JEV疫苗株SA14-14-2感染性克隆pBRkpn-JTF的基础上,构建了去除JEV结构区域基因(prM基因和E基因),保留非结构区域基因的复制子表达载体pCTCJEV、pCTMJEV,转染BHK-21细胞后,通过反转录PCR(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IFA)检测该载体的自主复制能力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证实该载体在BHK-21细胞中能够自主复制并且表达非结构蛋白。进一步在该载体中插入报告基因EGFP,检测外源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转染复制子载体的24h后,荧光显微镜下能够看见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阳性信号持续增强,能够维持10d左右,证实了构建的复制子载体pCTCJEV能够有效地表达外源蛋白,这为进一步建立以乙脑病毒复制子为基础的疫苗载体系统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5.
固定化漆酶对染料酸性紫43的脱色和降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制复合型载体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固定的漆酶对染料酸性紫43进行脱色处理。研究了固定化酶的用量、底物浓度、温度、pH对其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化漆酶脱色降解酸性紫43的适宜条件为:酶用量12.5 U/mL,染料浓度150 mg/L,反应的温度范围在45~55℃,pH值范围在4.5~5.0。在上述条件下降解4h,染料酸性紫43脱色率能达到98.5%。重复分批使用固定化漆酶处理染料酸性紫43,在使用8批次后,脱色率仍然能保持在90%以上,其催化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86.
采用生物素标记的拟南芥基因组DNA探针在75%杂交严谨度下对双子叶植物番茄、蚕豆和单子叶植物水稻、玉米、大麦的染色体进行了比较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comparative 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cGISH)分析,以揭示拟南芥与远缘植物基因组间的同源性.cGISH信号代表了拟南芥基因组DNA中的重复DNA与靶物种染色体上同源序列的杂交.探针DNA在所有靶物种的全部染色体上都产生了杂交信号.杂交信号为散在分布,并呈现随基因组增大,杂交信号增多,且分布更加分散的趋势.所有靶物种的核仁组织区(NOR)都显示了明显强于其他区域的杂交信号,表明拟南芥基因组DNA探针可用于植物NOR的物理定位.在所有的靶物种中,信号主要分布在染色体的臂中间区和末端,着丝粒或近着丝粒区有少数信号分布.大麦染色体显示了与C-和N-带不同的独特的cGISH信号带型,表明此探针可用于不同植物染色体的识别.这些结果表明,拟南芥基因组与远缘植物基因组之间,除rDNA和端粒重复序列外,还存在其它同源的重复DNA;一些重复DNA序列在被子植物分歧进化为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之前就已存在,虽经历了长期的进化过程,至今在远缘物种之间仍保持了较高的同源性.结果还提示,大基因组中古老而保守的重复DNA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扩增.  相似文献   
87.
综述了n-3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否可以减少或延缓健康人群发生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风险,以及2型糖尿病患者中外源性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是否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和降低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的临床研究进展,从而探索其在医学营养治疗学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8.
我国新分离乙型脑炎病毒株毒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分离自不同年代的17株乙脑毒株在小鼠脑内传代,然后将病毒在BHK21细胞单层上观察不同毒株的空斑形成大小形态,小鼠脑内和皮下途径接种观察病毒的毒力,结果显示不同毒株在BHK21细胞上形成的噬斑大小不尽相同,减毒株形成的噬斑最小。所有毒株对小鼠的脑内毒力都很强,病毒滴度高达lg8.0/mL以上,毒株间无明显差异。毒株对9~11g小日龄小鼠的皮下毒力有一定差异但不明显,但对14~16g较大日龄小鼠则差别明显。PFU/LD50的对数值差异除一株(M47株)为8.44外,其余各株差别在3.94~0.45间。本研究结果证明自然界乙脑毒株存在明显的神经外毒力差异,毒力差异与分离年代和病毒基因型无关,但从人体分离到的毒株毒力表现较强。  相似文献   
89.
为保障消费者食用安全,迫切需要研发农产品和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酶抑制法检测是目前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中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而酶的固定化是用基于酶抑制法原理对农药残留检测研究中的重要步骤.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高效地将酶固定于载体上,同时保持酶的催化活性是开发各类基于酶抑制法检测农药残留传感器的关键.本文将从固定...  相似文献   
90.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四种加工方法所得山蓝加工提取物中有效成分含量 ,结果表明 ,经阴干 ,晒干 ,乙醇浸泡几种传统加工方法加工的山蓝中紫蓝素含量分别为 31 1、4 5 6、4 72 mg/1 0 0 g(干重 ) ,而采用避氧热处理加工的山蓝中 ,紫蓝素含量达 1 .73g/1 0 0 g。用传统加工方法对山蓝进行加工 ,有效成分含量低 ,制约了山蓝的利用价值 ,而避氧热处理能大大提高有效成分含量 ,提升山蓝的品质。研究结果对山蓝的加工、炮制和开发利用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