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3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0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青稞、普洱茶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价为评定指标,对青稞与茶汤料液比、浸泡时间、烘烤温度、烘烤时间4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采用Central Composite Design设计方法,对普洱茶风味青稞茶进行4因素5水平的响应面试验设计,得到普洱茶风味青稞茶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普洱茶风味青稞茶的最佳配方为青稞与茶汤料液比6.5 g/100 mL、浸泡时间15 min、烘烤温度207℃、烘烤时间10.6 min,为普洱茶风味青稞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2.
该研究以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的转录组数据为基础,对龙眼胚性愈伤组织DlDRM1基因进行克隆和生物学信息分析,并检测其在体胚发生过程中不同发育阶段、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2,4-D、IAA、KT)处理下及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以揭示DlDRM1基因在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的功能。结果表明:(1)从龙眼转录组unigene序列筛选获得龙眼结构域重排甲基化酶1基因(命名为DlDRM1)全长序列,并利用RT-PCR法从‘红核子’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中克隆获得DlDRM1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KY990493);DlDRM1基因cDNA全长2 574bp,包括494bp的5′UTR,184bp的3′UTR,可编码包含63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2)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DlDRM1是一个不稳定的亲水蛋白,不含信号肽,不存在跨膜结构域,其分子式为C_(3104)H_(4839)N_(851)O_(984)S_(28);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龙眼DlDRM1与脐橙DRM相似度最高(76.85%),二者亲缘关系也最为接近。(3)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DlDRM1在龙眼各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且在果肉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花蕾,在叶中的表达量最低;DlDRM1基因在非胚性愈伤组织中表达量最高,而且在非胚性愈伤向胚性愈伤转变过程中DlDRM1基因的表达量呈逐步下降趋势,说明DlDRM1基因与体胚胚性呈负相关关系,在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定浓度的IAA和2,4-D能够促进DlDRM1基因的表达,而KT则抑制DlDRM1的表达。(4)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DlDRM1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膜上。  相似文献   
53.
2014年4月至11月,在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的22个水源地安放66台红外相机,其中在8个野放普式野马(Equus przewalskii)利用的水源地放置了16台红外相机,对野放普氏野马在水源地的活动节律和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16台相机累计工作1 068 d,获得野放普氏野马有效照片2 051张。研究发现,野放普氏野马在水源地不同时段的有效照片数量符合正态分布,且季节间存在极显著差异。野放普氏野马在水源地不同时段的有效照片数量,春季远低于夏季和秋季(P0.05),而夏季与秋季差异不显著(P0.05)。野放普氏野马饮水频次春季极显著低于夏季和秋季(P0.01),夏季与秋季差异不显著(P0.05)。普氏野马在水源地具有稳定的日活动节律,时间分配上呈典型的钟形,13:00~17:00时达到高峰,20:00~次日5:00时快速下降,3:00~6:00时是一天中的低谷,在5:00~13:00时快速上升。不同月份野放普氏野马的日活动差异指数α(t=8.364,df=7,P0.01)和昼行性指数β(t=19.519,df=7,P0.01)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β值为0.660.54,表明野放普氏野马活动以昼间为主。季节间活动差异指数存在极显著差异(单样本K-S检验,t=7.851,df=23,P0.01)。独立多样本Kruskal-Wallis检验季节性活动强度指数γ值差异不显著(χ~2=0.162,df=2,P0.05)。通过在卡山保护区固定水源地的实时监测,初步明晰了野放普氏野马在水源地附近的活动节律及其季节性水源地利用,从而为野放普氏野马的生态学研究及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4.
【目的】滞育诱导期进行短光照处理可影响昆虫耐寒性。为明确光周期对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 sinica (Tjeder)耐寒性的影响, 针对中华通草蛉滞育解除过程及非滞育虫态的耐寒性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方法】测定了中华通草蛉自然越冬成虫的过冷却点(supercooling point, SCP)以及长光周期(15L∶9D)和短光周期(9L∶15D)条件下自然越冬成虫在滞育解除过程中在-12℃下的死亡率, 并测定了室内长、 短两种光周期下实验种群2龄和3龄幼虫的过冷却点(SCP)、 结冰点(freezing point, FP)以及-7℃下的死亡率。【结果】中华通草蛉12月份的自然越冬成虫SCP集中在-10~-14℃之间。SCP低于-12℃的个体占43.70%, 且-12℃处理1 d死亡率为62.00%。-12℃处理1 d条件下的长、 短光周期处理自然越冬成虫, 除处理0 d外, 长光周期处理死亡率均高于短光周期处理的, 且在处理15 (P=0.012), 20 (P=0.01)和25 d (P=0.001)差异显著。中华通草蛉试验种群相同龄期幼虫在短光周期下的SCP和FP均高于长光周期下, 但差异不显著(P>0.05); 但在-7℃下, 2龄幼虫短光周期下的低温死亡率为67.00%±4.04%, 显著低于长光周期下的低温死亡率(78.00%±1.33%)(P=0.011), 3龄幼虫短光周期条件下低温死亡率为24.33%±1.33%, 显著低于长光周期下的低温死亡率(53.00%±3.46%)(P=0.002)。【结论】中华通草蛉为结冰敏感型, 诱导滞育的短光照处理可提高其幼虫期及滞育解除过程中成虫的耐寒能力。  相似文献   
55.
印象初  郑方强  印展 《昆虫学报》2013,56(12):1464-1468
本文对中国小乌蜢属Erianthella Descamps, 1975进行了分类研究, 记述3种, 含2个新种--詹氏小乌蜢Erianthella chani sp. n.和林氏小乌蜢Erianthella lini sp. n.。并编制了该属的种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我国台湾国立自然博物馆。  相似文献   
56.
为明确冷驯化处理对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后代生长发育及适合度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两性生命表的制作, 在室内条件下调查了冷处理后其后代发育历期、 成虫产卵前期、 寿命和生殖力以及后代生命表参数。结果表明: 冷驯化使异色瓢虫后代卵的发育历期延长, 幼虫(1-4龄)和蛹的发育历期则缩短; 随着冷驯化时间的延长, 后代体长和体重增量均减小。且完成发育的后代成虫产卵前期延长, 寿命缩短, 生殖力下降。后代生命表参数内禀增长率(r)、 周限增长率(λ)、 净生殖率(R0)和年龄特征存活率(lx)均降低, 但是后代雌虫所占比例却升高。此外, 冷驯化类型对异色瓢虫后代生长发育的影响也不相同。经相同时间(5 d)的低温诱导, 变温诱导的后代成虫寿命比恒定低温诱导的长, 但是生殖力却低; 变温诱导的后代生命表参数(r, λ和R0)均小于恒定低温诱导的, 但是lx却高于恒定低温诱导的。结果说明, 异色瓢虫亲代经历冷驯化, 这种对低温的可塑性反应会延伸到下一代, 而且还能够影响后代的适合度, 这对其在低温下的存活和繁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7.
印象初  叶保华  印展 《昆虫学报》2011,54(2):179-183
本文对中国切翅蝗属Coptacra Stål, 1873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 附一新种记述, 即夏氏切翅蝗Coptacra xiai sp. nov.(图1: A~F)。 新种同云南切翅蝗C. yunnanensis Zhang et Yin, 2002近似, 不同之处为颜面隆起在中部收缩, 复眼纵径为横径的2.2倍, 前翅中脉域宽于肘脉域, 产卵瓣细长, 光滑。文中并给出该属中国所有已知种的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北大学博物馆(MHU)。  相似文献   
58.
记述了中国台湾蹦蝗属Sinopodisma Chang, 1940 3个新种。新种黄氏蹦蝗Sinopodisma huangi sp. nov. 同素木蹦蝗S. shirakii (Tinkham, 1936) 近似,但前胸背板的眼后带下缘具长方形黑斑和体较大,体长雄性为21.3~21.8 mm,雌性29.3 mm。 新种徐氏蹦蝗Sinopodisma xui sp. nov. 近似黄氏蹦蝗Sinopodisma huangisp. nov.,不同之处为前胸背板沿中隆线缺黑色纵带纹,后缘中央具浅的凹陷,前胸背板黑色眼后带下方具倾斜纹, 腹板中隔长等于最狭处。新种杨氏蹦蝗Sinopodisma yangi sp. nov. 近似台湾蹦蝗formosana (Shiraki, 1910),不同之处为体较细,黑色眼后带在前胸背板下缘具长方形突出带,向后到达腹部未端,腹板中隔长为最狭处的1.2 倍。列出了产于台湾的蹦蝗属8个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59.
李英慧  袁翠平  张辰  李伟  南海洋  常汝镇  邱丽娟 《遗传》2009,31(12):1259-1264
以我国363份栽培和野生大豆资源为材料, 对大豆胞囊线虫抗性候选基因(rhg1和Rhg4)的SNP位点(8个)进行遗传变异分析, 以期阐明野生和栽培大豆间遗传多样性及连锁不平衡水平差异。结果表明, 与野生大豆相比, 代表我国栽培大豆总体资源多样性的微核心种质及其补充材料的连锁不平衡水平较高(R2值为0.216)。在栽培大豆群体内, 基因内和基因间分别有100%和16.6%的SNP位点对连锁不平衡显著, 形成两个基因特异的连锁不平衡区间(Block)。在所有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到单倍型46个, 野生大豆的单倍型数目(27)少于栽培大豆(31), 但单倍型多样性(0.916)稍高于栽培大豆(0.816)。单倍型大多数(67.4%)为群体所特有(31个), 其中15个为野生大豆特有单倍型。野生大豆的两个主要优势单倍型(Hap_10和Hap_11)在栽培大豆中的发生频率也明显下降, 推测野生大豆向栽培大豆进化过程中, 一方面形成了新的单倍型, 另一方面因为瓶颈效应部分单倍型的频率降低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