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4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3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B9对无病毒马铃薯试管薯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_9是1962年发现的植物生长抑制剂。经许多学者研究证明B。对水果、蔬菜有明显的影响。E.C.Humphries和W.Holz的研究证明B_9可促进马铃薯块茎的增产。但R.Kunkel的试验证明B_9对马铃薯块茎的增产无作用。目前,普遍用价格较贵的BAP作为促进试管薯形成的生长物质,本文报道B_9对试管薯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什么是“试管家畜”以及生产“试管家畜”的主要技术过程:卵子的回收及卵子的成熟培养;精子的采集及体外获能处理;卵子和精子的体外受精;受精卵的体外发育;“试管胚”的移植等,并对这项生产技术的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作了概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5.
植物名称:白鹤芋(Spathiphyllum floribundum),又名白掌、异柄白鹤。材料类别:幼嫩茎基部,按常规方法表面消毒后切取3~5mm的小段。培养条件:诱导丛生芽及增殖培养基(1)MS+BA2mg/L(单位下同)+NAA0.5~1.0;(2)MS+BA 1.0+ZT1.0+IBA0.1;生根培养基1/2MS+  相似文献   
6.
含 5 mg/L Vit B_1,附加 2 mg/L 2,4-D,5mg/L ABA和 300 mg/L LH的MS培养基对水稻成熟胚离体培养的效果明显优于含5mg/L Vit B_1,附加2mg/L 2,4—D和1mg/LKT的MS培养基。从后者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多呈白色不透明状,并通过器官(芽)发生途径再生绿苗,而前者培养基上产生的愈伤组织绝大多数为乳白色,表面呈疣状突起,常形成胚状体继而再生绿苗。  相似文献   
7.
冬季香蕉果穗用兰色聚乙烯薄膜套袋之后,可提高袋内温度1~5℃,果实低温伤害卑只有1%左右,而未经套袋的达23%~35%,果指长度和径围增加率分别达12%和9%左右,果实产量比对照增加8%~16%。试验结果表明,兰色聚乙烯薄膜套袋是越冬期间香蕉防寒保果和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香蕉低温酶促褐变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相似文献   
9.
香蕉低温酶促褐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7℃低温导致香蕉果皮变褐,褐变程度可用提取液的OD_(450)值表示。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OD_(450)增大;还原性物质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含量迅速下降;多酚氧化酶底物多巴胺先有增加,接着降低。 低温下,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常温低,PPO和POD的游离态酶活性增高。此外,H_2O_2处理加速果皮变褐,刺激PPO及POD活性;棓酸丙酯处理起相反的效应。故认为香蕉低温褐变是低温损伤、酶促褐变引起的一个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10.
于代冠   《微生物学通报》1990,17(3):168-169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产生固氮的特殊结构——根瘤,固氮的根瘤中既含根瘤菌又含类菌体。在共生的条件下,根瘤菌诱导根瘤的发育,自我繁殖,合成固氮酶并转化为类菌体。以前认为只有类菌体才能固氮,后经Child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