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太白山的血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2—1985年在太白山进行了血雉生态学研究。血雉秦岭亚种,分布于太白山北坡2200—3200米,南坡1800—3200米之间的落叶松林、冷杉林、桦木林和针叶混交林。雌雄性比北坡为1:1.04,雏鸟为成鸟的46%;南坡为1:1.17,雏鸟为成鸟的57%。南坡每公里平均遇见率为0.92只,北坡为0.66只。血雉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在繁殖期间亦食一些动物住食物。据剖检155只嗉嚷分析,发现全年取食60多种植物,占取食总量的87%,繁殖期间也吃一些动物性食物,但仅占总食量的13%。血雉的食物随着季节和植物的生长阶段而改变。  相似文献   
2.
中国四种藓类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在苔藓植物细胞学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介绍了藓类植物染色体的研究方 法,首次报道了我国4种藓类的染色体数。研究材料均取各种藓类的幼嫩孢蒴。 本文对孢子 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期I的染色体进行了观察。 尖叶对齿藓Didymodon constrictus(Mitt.) Saito.n=14, 陕西绢藓Entodon schensianus C.Mull.n=10十lm, 尖叶走灯藓Plagiomni- um cuspidatum(Hedw.)T.Kop.n=6, 牛角藓Cratoneuron filicinum(Hedw.)Spruc.n=10。 其中的前两种藓类为首次报道。并对后两种藓类的染色体数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大鲵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是我国分布较广、体型较大的有尾两栖类,是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分析大鲵的食性可为人工养殖和保护大鲵提供资料。1985年10月—1988年3月,作者对大鲵的食性做了观察和分析,现整理报道如下。 方法 1985年—1988年,共采集大鲵标本71尾。每年除1—2月气温低河水冻结,无法采集标本外,其余3—12月份每月均可采到标本3—5尾。把采到的大鲵立即用福尔马林溶液浸泡,并在腹腔内注射福尔马林液。然后解  相似文献   
4.
陕西根螨属一新种记述(蜱螨亚纲:粉螨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描述根螨属1新种:大蒜根螨Rhizoglyphus allii 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西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腹菌纲真菌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产于陕西省的腹菌纲真菌,共42个OTU'S和36个性状,进行了Q模式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42个OTU'S明显的分为六大类群,与Dring(1973)系统的6个目相吻合。(2)栓皮马勃属与灰包科中包被具拟薄壁层的属相似性较小,支持Hawksworthetal(1983)将其作为科级处理的观点。(3)作者认为鬼笔属和竹荪属作为两个独立属处理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6.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羚牛的容纳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南坡的中段 ,1998~ 1999年冬季通过分层抽样的方法 ,测定了保护区内羚牛秦岭亚种 (Budorcastaxicolorbedfordi) 10种栖息地类型的单位面积食物资源量和含有的能量 ,估计了越冬区可以利用的总能量。结果表明 ,羚牛越冬区提供的可供羚牛和其它草食动物利用的能量为 (9 877±5 173)× 10 12 J,每只羚牛平均每天需要的能量为 2 6 4 8± 11 88kJ ,整个冬季需要的能量为 4 82 0± 2 16 3× 10 6J ,保护区的羚牛容纳量为 2 0 4 9± 10 37只。考虑到羚牛对空间的需求、保持最佳繁殖状态、其它草食动物种群的需求和保护当地植被等因素 ,建议保护区将羚牛种群的数量控制在 10 0 0只左右.  相似文献   
7.
陕西农田蜘蛛有32科104属236种,古北界120种,东洋界89种,除上2界外,尚有广泛分布的27种。黄土高原分布区有蜘蛛56种,古北界36种,东洋界3种,广泛分布的17种;关中平原区有蜘蛛135种,古北界78种,东洋界44种,广泛分布的13种;秦岭山区有蜘蛛122种,古北界55种,东洋界50种,广泛分布的17种;汉中、安康盆地区有蜘蛛103种,东洋界66种,古北界26种,广泛分布的11种;大巴山区有蜘蛛16种,东洋界9种,广泛分布的7种。秦岭为2界的分界线,即北纬33°~34°之间分界,此界与陕西等积温(日均温≥10℃)3600℃线吻合,秦岭北为古北界,以南为东洋界,关中平原和汉中、安康盆地区为古北界与东洋界的过渡区。  相似文献   
8.
野生动物资源本底是自然保护区开展生物多样性有效管理的基础。为了掌握脊椎动物资源现状和评估保护成效,在2017和2018年,利用样线法和红外相机陷阱法等方法,对陕西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并采用专家打分法对该保护区保护成效进行赋值评估。结果表明:(1)青木川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野生脊椎动物342种,隶属5纲32目91科233属,其中,国家I级、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为10种和41种;与2002年保护区建立初期相比,增加了4目9科46属83种,其中,鸟类物种数增加最多,达55种,两栖类仅增加1种。(2)青木川镇游客总量从2009年的5万余人次/年,发展到2017年的162万人次/年,保护区外围的旅游开发对该保护区脊椎动物及栖息地均有一定的潜在影响。(3)过去30年内土地利用模式变化明显,2001年未建立保护区时,该区域农业用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3%,建立保护区后至2018年,农业用地仅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使得区域内脊椎动物的栖息地面积显著增加。(4)保护区的保护成效显著,主要干扰因素发生变化,表现为保护区脊椎动物物种总数明显增加,栖息地适宜性和区域完整性显著增强,主要干扰因素类型已由早期的农林牧渔活动转变为现在的外围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9.
采用样方法对陕南秦巴山区药用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药用植物共计105科268属361种,其中药用裸子植物5科6属7种,药用被子植物92科254属344种,药用蕨类植物7科8属10种;含1属的科、含2~5属的科和含1种的属的药用植物数量较多,所占比例较高;该地区各植被类型的物种多样性变化各具特点,其中,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及Simpson多样性指数(D)表现为:乔木层最小、灌木层较大、草本层最大,但Pielou物种均匀度指数(J)的变化较为复杂;药用植物群落总的物种丰富度、乔木层物种丰富度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均随海拔的升高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且物种丰富度最大值出现在海拔1000~1200 m的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林和温性针阔混交林的过渡区域,但灌木层物种丰富度与海拔之间无相关关系。本研究结果为阐明山地物种多样性的分布格局提供了基础资料,也为该区域药用植物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种子萌发法对洋县药用植物群落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单位面积种子密度、物种丰富度及与地上群落结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共有种子植物50种(包括药用植物21种),隶属于28科47属,其中草本植物45种、乔木5种;不同药用植物群落间土壤种子库种子密度差异显著,从大到小依次为:2年生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subsp.biloba(Rehd.et Wils.)Law)4年生凹叶厚朴7年生凹叶厚朴11年生凹叶厚朴杜仲-凹叶厚朴(Eucommia ulmoides Oliver-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subsp.biloba(Rehd.et Wils.)Law)7年生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杜仲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山茱萸-凹叶厚朴;土壤种子库具有表聚性,土层深度与种子数量成负相关;药用植物群落土壤种子库与地上群落结构相似性普遍较低。低林龄群落的土壤种子库密度大于高林龄群落,因此低林龄群落有利于天然更新,它们在植被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潜在价值更大。本研究结果可为洋县药用植物群落天然更新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