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2.
一、概述豆腐柴Premna microphylla Turez,又名臭黄荆、豆腐木、腐婢。属马鞭草科多年生落叶灌木。豆腐柴的鲜叶或干叶经加工后,可提取果胶、蛋白质、脂肪等,广泛用于食品工业,化工、医药方面的添加剂。加工后的残渣或鲜叶可直接用作牲畜的补充饲料。除此之外,其根、叶性味“苦、微辛、凉”是治疗疮、痢疾、肝火头痛、毒蛇咬伤,无名肿毒、创  相似文献   
3.
珍珠囊概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过去一直认为是日本特有的两种珍珠菜属植物作了归并和组合:将Lysimachia,tashiroiMakino归并作L.patungensisHand.-Mazz.的异名,将L.tanakaeMaxim.降级作L.christinaeHance的亚种处理.对此间植物在中国和日本的地理替代现象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H.E染色法和酶组织化学方法,对背角无齿蚌珍珠囊形成过程的组织学和酶组织化学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证实了“初生珍珠囊”的形成和溶解及“次生珍珠囊”的形成,并推没“次生珍珠囊”表皮细胞是由育珠蚌结缔组织转化而来的;观察了育珠手术后九种酶在珍珠囊形成的各个阶段和在珍珠囊和育珠蚌不同部位的变化情况,说明了珍珠囊珙成过程是与复杂的能量代谢,物质代谢及物质转运等有关的生理生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褶纹冠蚌珍珠囊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 Leach)为实验对象,应用光学显微技术和扫描电子显微技术研究珍珠囊的发育,结果表明在水温16℃左右时约需30d形成具有单层上皮细胞的珍珠囊,6个月后稳定分泌珍珠质。构成珍珠囊的上皮细胞从高柱状逐渐变成扁平状或立方形,细胞的碳酸酐酶污性也日益增强。大部分移植细胞小片的结缔组织与母蚌的结缔组织共同成层排列在珍珠囊腔外围。游走细胞在珍珠囊的早期发育阶段十分活跃。本文还阐明了珍珠囊液是存在于上皮细胞与珍珠表面之间的一薄层流体状物质。碳酸钙结晶的核化(nucleation)和初期生长都发生在珍珠囊液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自拟柴芍护膜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和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内科杂病门诊治疗的7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莫沙必利,每次5 mg,每天3次;观察组联合服用自拟柴芍护膜汤以及莫沙必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泛酸、烧心、脘腹胀满、嗳气、呃逆、情志抑郁、善太息、食欲不振以及嘈杂等症状的严重程度、血浆胃动素和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P0.05)。两组治疗后的泛酸、烧心、脘腹胀满、嗳气、呃逆、情志抑郁、善太息、食欲不振以及嘈杂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上述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浆胃动素和血清胃泌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柴芍护膜汤联合莫沙必利能有效改善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浆胃动素和血清胃泌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硝酸盐转运蛋白(nitrate transporter,NRT)是植物识别、吸收和转运硝酸盐的关键蛋白,对促进作物根系发育、提高产量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筛选水生植物,利用NRT蛋白的保守区设计简并引物,并通过PCR和RACE技术,首次从矮珍珠(Glossostigma elatinoides)中克隆得到GeNRT2.1基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GeNRT2.1与烟草NRT2.1在进化关系上距离最近。qRT-PCR结果表明,GeNRT2.1在矮珍珠根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叶和茎,此外,低浓度硝酸盐(0.5 mmol·L-1)处理后,GeNRT2.1在根、叶、茎中的表达量分别是高浓度硝酸(2 mmol·L-1)处理后的1.89、1.93和2.07倍。功能互补实验发现,GeNRT2.1能使缺陷型酵母Δynr恢复生长,具有硝酸盐转运蛋白的功能。通过丰富NRT基因资源,以期为培育氮肥高效利用转基因作物,发展绿色农业,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环境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两种过路黄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筱玲  廖亮  陈晔  徐玲玲   《广西植物》1999,19(3):236-238
对国产报春花科珍珠菜属植物过路黄和疏节过路黄的核型进行了首次报道。过路黄染色体数目为2n=24,核型公式为2n=24=2m+4sm+6st+12t,核型类型“3A”;疏节过路黄染色体数目为2n=22,核型公式为2n=22=4m+6sm+10t,核型类型“3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