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苹毛丽金龟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学山  宁波 《昆虫知识》1996,33(2):111-112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苹小卷叶蛾Adoxophyes orana转录组数据库,挖掘杀虫剂靶标及解毒代谢相关基因。【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TM) 200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苹小卷叶蛾进行转录组测序,挖掘并分析杀虫剂靶标基因;利用qPCR检测6个杀虫剂靶标基因在苹小卷叶蛾卵、幼虫、蛹和成虫各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挖掘并分析苹小卷叶蛾转录组中解毒代谢相关基因的代谢通路及进化关系。【结果】通过组装有效序列共获得48 610条unigene(GenBank登录号:GGMW00000000)。挖掘鉴定到155个杀虫剂靶标unigene;qPCR结果显示,1个蜕皮激素受体(ecdysone receptor, ECR)、2个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 AChE)、1个氯离子通道蛋白(chloride channel, CLC)、1个几丁质酶(chitinase, CS)和1个鱼尼丁受体(ryanodine receptor, RyR)基因在苹小卷叶蛾不同发育阶段均存在表达差异。挖掘鉴定到69个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 CarE)unigene、66个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 S-transferase, GST)unigene和205个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unigene等解毒代谢相关基因,共鉴定20个CarE unigene, 32个GST unigene和30个P450 unigene与有毒物质代谢相关的通路有关。基于氨基酸序列对具有完整ORF的unigene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2个CarEs中9个为G类,即鳞翅目保幼激素类;分别有10个AoGSTs属于Delta和Epsilon亚家族;18个P450全部聚到CYP3集团。【结论】该研究有助于苹小卷叶蛾杀虫剂靶标基因的挖掘及抗药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ABTS清除体系、DPPH清除体系、H2O2/Fe2+/水杨酸检测体系、亚硝基清除体系、普鲁士蓝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研究了国槐叶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并同芦丁、Vc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国槐叶黄酮对几种自由基均有不同的清除效果,在质量浓度为50μg/mL时,国槐叶黄酮对羟基自由基(·OH)、ABTS、DPPH、亚硝基自由基(NO2-)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率为分别62.09%、47.70%、43.28%、22.11%、21.83%;与芦丁、Vc相比较,国槐叶黄酮清除ABTS、DPPH自由基的能力低于芦丁和Vc,而清除NO2-、.OH的能力高于芦丁和Vc,对O2-·的清除能力低于Vc而高于芦丁,其次国槐叶黄酮具有很好的还原力。由此说明,国槐叶提取物可以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可以应用在医药食品领域。  相似文献   
4.
嘉荫渔亮子组槐叶萍科Ariadnaesporites异孢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首次发现于黑龙江晚白晋世的槐叶萍科Ariadnaesporites大小孢子,利用扫描电揭示了其形态特征和孢壁分层,探讨了这类了在地层对比,古生态环境和沉积环境恢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刺槐叶瘿蚊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刺槐叶瘿蚊Obolodiplosis robiniae(Haldemann)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发育历期缩短;刺槐叶瘿蚊的卵、幼虫、蛹、成虫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4.51,6.15,4.79和14.17℃,有效积温分别为62.20,281.42,124.45和55.48日.度;整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8.01℃,有效积温为506.93日.度;刺槐叶瘿蚊在秦皇岛年发生代数的预测值为5.12~5.76代。  相似文献   
6.
外来入侵害虫刺槐叶瘿蚊Obolodiplosis robiniae (Haldemann) 原产北美洲东部, 2006 年在中国发现, 危害刺槐叶片, 严重影响刺槐的健康生长, 已经列入我国检疫性害虫名单。在河北省秦皇岛市野外调查, 发现了一种广腹细蜂科天敌--叶瘿蚊广腹细蜂Platygaster robiniae Buhl and Duso, 该寄生蜂属中国新记录种。野外观察表明其对刺槐叶瘿蚊最高寄生率达84.8%, 具有良好的生物防治应用前景。本文对该广腹细蜂的外部形态和初步观察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7.
日本中部10种树木叶片中氮和磷的季节变化及其转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叶完全展开到生长季结束,对常绿阔叶树种日本米储、具柄冬青、铁冬青、红楠和海桐及落叶阔叶树种袍栎、栓皮栎、日本朴、银杏和日本树五加的叶N和P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中,常绿阔叶树种中的日本米储和铁冬青的新叶和老叶的N和P含量呈现初期高、中期较低、后期上升的趋势;具柄冬青和海桐新叶的N和P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日本米储和铁冬青相似,而其老叶的N和P含量随季节推移而逐渐下降;红楠新叶和老叶的N含量呈现上升的趋势,其新叶和老叶的P含量则呈下降趋势;落叶阔叶树种的叶N和P含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减少.各树种的N转移率为43%~75%,P为62%~84%.常绿阔叶树种的N平均转移率与落叶阔叶树种相似,而其P平均转移率大于落叶阔叶树种.所有树种的N平均转移率小于P平均转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苹褐带卷蛾Adoxophyes orana在陕北红枣种植区对枣树Ziziphus jujube的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本研究旨在明确以枣树为寄主的苹褐带卷蛾发育历期、繁殖能力及雌虫对产卵基质的选择性,为准确预测、高效治理该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室温25±1℃、相对湿度70%±5%、光周期15L∶9D的条件下,以枣树叶片为食料,观察苹褐带卷蛾实验种群的生长发育及繁殖能力;通过测定补充不同营养物质后雌蛾的单雌产卵量,评价外源营养对苹褐带卷蛾繁殖力的影响;通过观察苹褐带卷蛾雌蛾在硫酸纸、滤纸、白纸、PE保鲜膜及装订胶片5种基质上的总落卵量,确定其对无机产卵基质的选择性。【结果】苹褐带卷蛾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7.38±1.22, 16.59±2.16, 7.01±0.79和16.65±5.15 d,平均世代历期为33.87±3.64 d。苹褐带卷蛾在枣树上的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和种群加倍时间(Dt)分别为0.15 d^-1,1.16 d^-1和4.67 d,平均产卵量达339.52±129.93粒/雌。雌虫可多次产卵,表现出明显的昼夜节律(多在0:00-8:00时段内);平均产卵次数6.26±2.09次,雌虫羽化后第3-5天达到产卵盛期。雌蛾在PE保鲜膜上的总落卵量显著大于在其他产卵基质上的总落卵量。补给不同浓度白糖水的雌蛾,其产卵量与补给纯净水的雌蛾的产卵量差异不显著。【结论】苹褐带卷蛾能够以枣树叶片为食物完成发育并繁殖可育后代,PE保鲜膜是其雌蛾适宜的无机产卵基质。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相对湿度对苹小卷叶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在室内(25±1) ℃和12L∶12D条件下,分别设置40%、50%、60%、70%、80%、90% 6个相对湿度(RH),研究其对苹小卷叶蛾生长、发育、存活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40%~90%RH范围内,随湿度升高苹小卷叶蛾未成熟期逐渐缩短,由40%RH时30.31 d缩短至90%RH的25.87 d,未成熟期存活率逐渐升高.湿度对卵的孵化具有显著影响,40%RH下卵的孵化率最低,为39.3%.在80% RH条件下,成虫寿命最长,单雌产卵量最多(110.8粒),卵和幼虫的存活率最高,净生殖率(R0)和内禀增长率(rm)最高,分别为26.46和0.1018.说明较高湿度能促进苹小卷叶蛾生长发育,提高其繁殖力.
  相似文献   
10.
苹毛丽金龟对植物挥发物成分的触角电位及行为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路常宽  王晓勤  张巨山  赵铁栋 《昆虫学报》2009,52(12):1379-1384
为筛选适宜的苹毛丽金龟Proagopertha lucidula (Faldermann)引诱剂化学物质, 对已报道的金龟子科两性引诱剂单一组分进行了触角电位(EAG)和Y型嗅觉仪中的嗅觉反应测定。结果表明: 在10 μg刺激剂量下测试的11 种植物挥发物中, 只有顺-3-己烯-1-醇、香叶醇、茴香脑和丁香酚有明确的EAG反应值, 其他7种化合物具有弱反应值。剂量反应曲线表明, 具有明确的EAG活性的4种化合物激发的反应强度与化合物的剂量呈正相关。在Y型嗅觉仪中, 顺-3-己烯-1-醇、香叶醇、茴香脑和丁香酚4种化合物在1, 10, 100 μg剂量下的行为反应百分率都显著高于对照溶剂正己烷, 且雌雄之间无显著差异。该研究结果可为开发苹毛丽金龟田间引诱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