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3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2754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251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280篇
  2004年   321篇
  2003年   322篇
  2002年   345篇
  2001年   354篇
  2000年   296篇
  1999年   317篇
  1998年   227篇
  1997年   218篇
  1996年   200篇
  1995年   179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170篇
  1992年   163篇
  1991年   138篇
  1990年   122篇
  1989年   137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2.
3.
小麦根际联合固氮菌是一种新型的微生物增产菌剂,经全国各地广泛试验与示范,已表现出了明显的增产效果。为证实其在我市春季生产上的增产效应,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90年引进该菌剂并开展了其对春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增产效应的研究,同时,对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对同一菌物不同形态型分别命名的做法于2011年结束,这就需要对非地衣化的多型性子囊菌和担子菌采用统一的命名。地衣生的Koordersiella属因此也只需要单一的名称,而后发表的Hansfordiellopsis就是该属的异名。此属共有5个种,包括在此发表的2个新组合:K.tenuissima和K.variegate combs.Nov.。本文列举了该属的地衣寄主和已报道的地理分布,同时也提供了已被接受的物种检索表。此外,在Hansfordiellopsis下发表的1个种和在Koordersiella下发表的2个种,因与该属的模式种显然为不同的属而被排除。由于缺乏分子序列数据,Koordersiella属在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中的系统学地位目前仍然不明确。  相似文献   
5.
未结冰低温胁迫下小麦叶细胞质膜透性的变化进程及性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6.
花粉白苗的研究,以水稻为材料的较多,且大多研究培养基成分、培养温度、培养材料等对白苗分化的影响、花粉白苗的亚显微结构及遗传生化分析等。但就花粉白苗的成因问题目前仍不清楚。我们对小麦不同小孢子发育时期的花药分别培养,初步探讨了花粉白苗分化与小孢子发育时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小麦与环境互作的遗传学基础及其在提高小麦产量中的作用@JWSnape$JohnInnesCentre!NorwichResearchPark,Colney,Norwich,UK小麦;;环境互作;;遗传学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择两种溶剂体系,用两次单向薄层层析,从小麦抗寒与不抗寒品系天然橡胶胶乳分离提纯出6种单半乳糖和双半乳糖双甘油酯。并比较了它们的疏水侧链的脂肪酸组成。小麦糖脂疏水侧链脂肪酸的不饱和指数远大于天然胶乳糖脂。抗寒品系胶乳糖脂疏水侧链脂肪酸不饱和指数大于不抗寒品系。双半乳糖双甘油酯疏水侧链脂肪酸不饱和指数均大于其单半乳糖糖脂。  相似文献   
9.
通过细胞学观察,在普通小麦栽培品种“丰抗13”和“京红1号”的杂交后代中,发现有多价体出现,这就表明有染色体易位发生。为进一步弄清究竟是哪条染色体发生了易位,我们采用单体测交方法,观察鉴定所有各单体系F_1的花粉母细胞第一次减数分裂中期Ⅰ(以下简称PMCs中Ⅰ)染色体构型。从鉴定结果发现,凡2n=42的F_1 PMCs中Ⅰ出现19~Ⅱ 1~Ⅳ,而2n=41的F_1PMCs中Ⅰ的染色体构型不同,单体与易位有关的两个单体系4B和1D F_1 PMCs中的Ⅰ构型中有部分呈现为19个二价体加1个三价体,即19~Ⅱ 1~Ⅲ,没有单价体,而其余各单体系F_1 PMCs中Ⅰ构型则表现为18个二价体,1个四价体和1个单价体,即18~Ⅱ 1~Ⅰ 1~Ⅳ。因此,可以肯定“丰抗13”存在1个染色体易位,其有关染色体就是4B和1D。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1987年冬季在南平地区分离的一个腐生耳霉新纪录——异孢耳霉(Conidiobolus incongruus),分生孢子梗无色,不分叉,6—10×50—130μm,分生孢子无色,多数球形,少数亚球形至椭圆形,13—33×16—35μm,易萌发,多数形成菌丝体,少数可形成次生分生孢子或三生分生孢子,弹射在水琼脂上的分生孢子常能迅速产生小分生孢子。接合孢子球形,淡黄色,光滑,直径18—29/μm,壁厚2.5—5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