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形态学、解剖学、化学与分子系统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星果衣属地衣型真菌进行研究,发现该属一新种即Astrothelium sinense和一中国新记录种A. macrocarpum。新种的主要特征为地衣体具有突起,子囊器除顶端呈黑色外边缘部分形成白色环状区域且地衣体和假子座均为UV+黄色,含有地衣黄等。分别与其相似种进行了比较和讨论。本研究为中国地衣志的编研提供了数据储备,并为我国地衣型真菌物种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丽石黄衣(Xanthoria elegans)、中国石黄衣(X.mandschurica)和刺盘石黄衣(X.alfredi)的共生菌,尤其是刺盘石黄衣共生菌的分离培养物进行了首次研究。对于上述三种地衣体及其共生菌的化学物质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三种石黄衣地衣体化学物质,即蒽醌类化合物完全一致。此外,Lindblom从15种北美石黄衣地衣体中检测出了彼此一致的5种葸醌类化合物。因此,该作者认为石黄衣属的蒽醌类化合物不具有种级分类学意义。本文的实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观点。但是,本文对于通过子囊孢子释放法获得的中国三种石黄衣共生菌的化学物质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其结果呈现出比较丰富的多样性。其中刺盘石黄衣共生菌化学物质与丽石黄衣和中国石黄衣共生菌所含的化学物质存在明显差异。因而,刺盘石黄衣共生菌化学物质在该种地衣的鉴定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文章亦检测和分析了丽石黄衣的10株共生菌化学物质。供试菌株均在相同培养条件和培养时间下获得。其化学物质的TLC图谱,除Nos.5,7,及10稍有差异外,几乎完全一致。由此看来,它们稳定性也是比较明显的。上述结果提示我们,在地衣系统生物学研究中,除了对于地衣体化学物质进行常规检测与分析之外,对于分离培养的各种地衣共生真菌化学物质的检测与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地衣系统生物学归根结底是地衣型真菌的系统生物学。在上述三种石黄衣共生菌化学物质以及其地衣体化学物质的比较研究中,并未发现丽石黄衣和中国石黄衣之间的明显差异。因此,有理由怀疑,这两种地衣究竟是不同的物种,抑或是同一物种的多态型?对此,我们将在今后研究中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半实衣属和灰线衣属地衣进行了分类学研究,共鉴定出7个种,其中半实衣属4种,灰线衣属3种。报道了采自海南的一新种——双砖孢半实衣Hemithecium duomurisporum和一中国新记录种——交织半实衣H. implicatum。给出了这些种的检索表和全部种的地衣体特征照片。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丽石黄衣(Xanthoria elegans)、中国石黄衣(X. mandschurica)和刺盘石黄衣(X. alfredi)的共生菌,尤其是刺盘石黄衣共生菌的分离培养物进行了首次研究。对于上述三种地衣体及其共生菌的化学物质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三种石黄衣地衣体化学物质,即蒽醌类化合物完全一致。此外, Lindblom从15种北美石黄衣地衣体中检测出了彼此一致的5种蒽醌类化合物。因此,该作者认为石黄衣属的蒽醌类化合物不具有种级分类学意义。本文的实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观点。但是,本文对于通过子囊孢子释放法获得的中国三种石黄衣共生菌的化学物质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其结果呈现出比较丰富的多样性。其中刺盘石黄衣共生菌化学物质与丽石黄衣和中国石黄衣共生菌所含的化学物质存在明显差异。因而,刺盘石黄衣共生菌化学物质在该种地衣的鉴定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此外,文章亦检测和分析了丽石黄衣的10株共生菌化学物质。供试菌株均在相同培养条件和培养时间下获得。其化学物质的TLC图谱,除Nos. 5, 7, 及10稍有差异外,几乎完全一致。由此看来,它们稳定性也是比较明显的。 上述结果提示我们,在地衣系统生物学研究中,除了对于地衣体化学物质进行常规检测与分析之外,对于分离培养的各种地衣共生真菌化学物质的检测与分  相似文献   

5.
拟孢囊菌属(Kibdelosporangium)是一个经典的丝状放线菌类群。自Shearer等于1986年建立该属以来,不断有新的菌株从不同生境中被纯培养分离得到,目前已有效发表8个种、2个亚种。拟孢囊菌属作为稀有放线菌属,是获得新型抗生素类次生代谢产物的重要资源。本文结合我们分离到的一株该属菌株的功能研究、基因组分析和相关文献资料,系统综述了拟孢囊菌属放线菌的建立、分类学特征、属内种的分布、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发现以及其他功能应用和开发前景,以期为该属其他新分离菌株的分类鉴定、新颖次级代谢产物的发现、功能基因资源的挖掘与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诺卡氏菌属中的两个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土壤中分离的两株诺卡氏菌形放线菌A-100菌株和186菌株.经鉴定,其形态和细胞壁化学组分均属诺卡氏菌属,但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与该属中的已知种不同。因此认为这两株菌是诺卡氏菌属中的两个新种,并分别命名为鲜黄诺卡氏菌Nocardia galba n.sp和绛红色诺卡氏菌Nocardia purpurea n. sp.。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核菌纲炭墩菌属的3个种,其中米勒炭墩菌K.milleri和夏威夷炭墩菌K.sandvicensis为中国新记录种。螺纹炭墩菌K.zonata过去仅在中国台湾省有记载,现在我国其他省份也发现该种。米勒炭墩菌采自湖南省,其主要特征是具有开放的子囊壳孔口;夏威夷炭墩菌采自云南省和湖南省,此菌牙缝长度接近孢子全长易于识别;螺纹炭墩菌K.zonata采自云南省、海南省和浙江省,其孢子较黑且较小。本文对此3个种的形态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子座照片和显微照片。  相似文献   

8.
从我国广西土壤中分离出一株腐生、中温、好气性的放线菌230菌株。其主要特征:气丝和基丝发育良好,仅在气丝上着生短的重复三分权的孢于丝,形成被鞘膜包围的具厚壁(30一45nm)的节孢子,细胞壁化学组分I型。其特征有别于放线菌目中已发表的各属,认为是链霉菌科中的一个新属,命名为三歧孢菌属Trichotomospora (Streptomyces Shomura et al.) Lian etal. N. gen.。代表种为灰蓝三歧孢菌 Trichotomospora caesia Lian et al. n. sp.。  相似文献   

9.
魏江春  姜玉梅 《菌物学报》1989,8(Z1):135-150
关于子囊菌亚门石耳科的属级分类问题地衣学家持有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使属级分类出现了单属系统,二属系统,三属系统以及四属系统与五属系统。现在新二属系统,即石耳属一疱脐衣属系统已被越来越多的地衣学家和子囊菌学家所接受。但是,因为由Dodge (1968)描述的单种属拉诺属(Llanoa)的模式种与早已为人熟知的网脊石耳很相似,而近年来,这一单种属又被一些作者所接受、因此、我们不得不对该属模式种所依据的原始材料进行必要的复查。复查结果表明,拉诺属的模式种卖为网脊石耳的异名。因此,拉诺属也就成为石耳属的异名。此外,基于石耳科中三十五种地衣和五十二项特征的聚类分析结果也支持新的二属系统。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中国产的黑腹菌属Melanogaster(黑腹菌科 Melanogastraceae,黑腹菌目 Melanogastrales,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二新种:山西黑腹菌Melanogaster shanxicnsis Liu,K.Tao et Chang和倒卵孢黑腹菌M.obouatisporus Liu,K.Tao et Chang并对中国已报道过的黑腹菌属内的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