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7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pCMBS对完整红细胞膜阴离子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等渗NH4Cl溶血动力学,探讨了pCMBS(对氯汞苯磺酸)对完整红细胞膜阴离子通透性的影响.0.05mmol/LpCMBS使阴离子通透系数Pcl下降为对照的86.5%;1.0mmol/L以上浓度时Pcl值反而变大。pCMBS浓度高于0.3mmol/L时,细胞悬浮液在10s之前光密度下降过快,偏离理论拟合方程且不受DIDS抑制.半胱氨酸对pCMBS引起的效应有恢复作用。结果表明pCMBS和股骨架蛋白上特殊-SH基相互作用,导致band3构象改变,致使改变膜时阴离子的通透性。  相似文献   
4.
在合成磷酰蛋白的模型化合物体N-(O,O-二烷基)磷酰化氨基酸(1)的基础上,首次合成了有机磷生命化学的模型化合物──核蛋白基本单元N-(O-烷基,O-核苷)磷酰化氨基酸(2),并对上述物质进行了分离、鉴定、比较了两种模型的合成方法。这对在小分子水平上,深入研究磷酰基的参与作用和蛋白质与核酸之间的互相作用机理提供了较好的模型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红细胞膜骨架与脂双层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其中带4.1蛋白与血型糖蛋白C/D间的相互作用对维持正常红细胞的形态和机械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带4.1蛋白在血型糖蛋白C、D上的结合位点分别位于血型糖蛋白C的第82~98位氨基酸残基和血型糖蛋白D的第61~77位氨基酸残基.  相似文献   
6.
Nuclear matrix (NM) and intermediate filament (IF) scaffold in primitive eukaryote Crypthecodinium cohnii were shown using selective extraction together with embedment-free electron microscopy, whole mount cell preparation and immunoblot techniques. There exists a delicate NM-IF network spreading over cytoplasm and nucleus in dinoflagellate cells, however, nuclear lamina is undeveloped. The diameter of NM fiber is about 3-5 nm and IF is 10 nm. Chromosomes are connected with NM filament network. Immunoblot analysis showed that dinoflagellate contained keratin-like polypeptides (63 kD and 67 kD) while mammalian lamin antibodies did not crossreact with dinoflagellate total protein. Our experiment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a framework similar to NM-IF scaffold in mammalian cell appeared in primitive eukaryote. We propose that: (1) NM-IF scaffold is not restrict to vertebrate cell, and it may be originated from early stages of eukaryote evolution; (2) Keratin is probably very conservative; (3) Compared with IF, lamina might appear late in evolution, and some of primitive characteristics of dinoflagellate nucleus may be related to the lack of lamina.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学报》2013,(10):1079
微生物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有如下两方面的显著特点:微生物作为最简单的生命体而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不可替代的基本材料,由此也奠定了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基础地位;微生物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决定了它们具有代谢产物多样性,同时又与人类、动植物和环境有着密切的相互作用,使得微生物学也成为应用领域里十分活跃的一门学科。  相似文献   
8.
在对湖北省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现状总结的基础上,以系统论为指导,从理论上分析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对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影响,得出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特别是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的过程中应配套相应措施:包括合理扩大基本药物省增补目录,将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补助纳入预算管理,建立多元化的基层医疗机构补偿途径,建立完善的县乡双向转诊模式等,以保证基层医疗机构有效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顺利推进。基层医疗机构顺利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是落实医改政策的重要工作之一,各地政府在推进县级医院改革的过程中,应系统考虑调整相关卫生政策。  相似文献   
9.
高雅丽  邓子新  陈实 《微生物学报》2016,56(12):1831-1839
DNA磷硫酰化修饰是DNA骨架上的第一例生理修饰。该修饰由dnd ABCDE编码的5个蛋白协同作用,以硫原子取代DNA磷酸二酯键上一个非桥接的氧原子。研究发现,DNA磷硫酰化修饰广泛存在于各种微生物中,在不同细菌中存在序列特异性,且具有R_P空间构象专一性。近年来,对DNA磷硫酰化修饰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为了对DNA磷硫酰化修饰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本文将就这一特殊生理修饰的发现过程,研究进展,未来所面临的机遇及挑战作一个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常见病、多发病的视角界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医疗服务范围。方法 以广东省A市为例,根据该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的微观数据,统计分析了该市的常见病、多发病,并对该市128个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分别确定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4个病种、乡镇卫生院101个病种、社区卫生服务站38个病种和村卫生室34个病种作为四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医疗服务范围。结论 应依据四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医疗服务范围从诊疗项目、药品目录、基层首诊制等方面进行政策调整与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