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王海林  金冬雁 《病毒学报》1994,10(4):311-315
  相似文献   
3.
重组人γ干扰素的纯化及N端氨基酸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研究骨髓功能和形态的方法虽然很多,但由于骨髓分布的特殊性,用一般局部检查方法对其全貌很难了解。因此,全面系统地进行骨髓造血细胞分布的观察,对了解骨髓造血的特点,进而对探讨病理情况下骨髓扩展或缩小等变化规律很有价值。目前,国内外文献中已积累了许多动物部分骨的骨髓组织学检查资料,但关于狗的骨髓分布情况的系统检查资料尚属少见。到目前为止,文献中较大面积作狗骨髓造血细胞分布的研究有:Oehlbeck等(1932)检查了四肢骨、肋骨,脊椎骨;Huggins等(1936)检查了后肢骨、骨盆骨;桥本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壳聚糖护创敷料用于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军医院烧伤科(本院)自2014年1月-2018年9月就诊的80例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给予单纯紫草油覆盖创面)与研究组(40例,给予壳聚糖护创敷料覆盖创面),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疼痛度、瘢痕生长及不同时期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结果:研究组的创面愈合时间(18.45±4.64)及瘢痕生长评分(3.23±1.12)均低于对照组(22.45±5.23、5.34±1.23),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7 d、14 d、21 d研究组的创面疼痛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 d、7 d、14 d研究组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没有出现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壳聚糖护创敷料用于烧伤创面患者治疗中,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抑菌,减少创面愈合后的瘢痕增生,从而减轻患者疼痛,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以1年生白榆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0、0.5、1.0和2.0 mmol·L^-1水杨酸(SA)与0、50、100和150 mmol·L^-1 NaCl处理组合,考察盐胁迫下白榆幼苗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光合作用参数及根叶离子含量、分配、运输的情况,探讨外源SA对NaCl胁迫下白榆幼苗耐盐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NaCl胁迫显著抑制了白榆幼苗的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能力,并破坏了白榆体内离子平衡。(2)喷施外源SA使盐胁迫下白榆幼苗的干重和根冠比均不同程度升高,0.5和2.0 mmol·L^-1 SA不同程度提高了50和100 mmol·L^-1 NaCl处理组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3)0.5 mmol·L^-1 SA显著提升了50 mmol·L^-1 NaCl处理组白榆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1.0和2.0 mmol·L^-1 SA对150 mmol·L^-1 NaCl处理组幼苗净光合速率改善效果较好,外源SA对100 mmol·L^-1 NaCl处理组幼苗的光合作用参数无显著影响。(4)NaCl胁迫下,外源SA处理的白榆幼苗叶和根Na^+含量及Na^+/K^+、Na^+/Ca^2+和Na^+/Mg^2+显著降低,离子选择运输系数SK,Na、SCa,Na和SMg,Na升高,从而促进了幼苗K^+、Ca^2+和Mg^2+由根向叶片的转运;隶属函数分析发现对白榆幼苗叶和根中离子含量改善效果最好的SA浓度分别为1.0和2.0 mmol·L^-1。因此,适宜浓度的外源水杨酸能够有效改善NaCl胁迫下白榆幼苗的光合能力,有效调节白榆幼苗体内离子状态,从而增强白榆对NaCl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7.
低温时植物枯萎导致人工湿地运行效率降低, 研究将脱落酸应用于湿地植物, 以期提高其抗寒性。采用0、5、10、15、20和25 mg/L的脱落酸(ABA)对美人蕉(Canna indica L.)幼苗叶面进行喷施并进行阶段性降温培养, 评价各组在0℃时的抗寒性, 筛选出最适ABA处理浓度。结果表明: 在低温条件下, 经过适宜浓度外源脱落酸预处理组的丙二醛(MDA)、相对电导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 脯氨酸、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也有所提高。综合以上指标, 认为15 mg/L脱落酸处理为最佳。随后将其应用于人工湿地, 对其冬季净化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发现, 15 mg/L脱落酸预处理可使人工湿地的冬季TP、TN和COD去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 一定浓度的脱落酸预处理能够有效提高美人蕉的抗寒性, 并提高人工湿地冬季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P13K/Akt信号通路在缺血缺氧心肌细胞损害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模型,施加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LY294002干预,观察心肌细胞活力、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及碘化丙啶(PI)染色阳性细胞比例的变化。结果:模拟缺血缺氧后细胞活力下降,LDH及PI染色阳性细胞比例显著增加。LY294002干预复合缺血缺氧后,细胞活力急剧下降,LDH含量及PI染色阳性细胞比例进一步显著增加(P<0.01)。结论:应用LY294002加重了缺血缺氧对心肌细胞的损伤效应,提示PI3K/Akt通路参与了缺血缺氧心肌细胞的内源性保护反应,减轻了缺血缺氧损害。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NAS)是中国最早的植物标本馆之一,也是国内最早开展植物标本数字化的标本馆,其标本数字化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后期尝试的标本文字信息数字化的起步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的标本图像数字化和文字信息数字化规范阶段; 2004年以后的标本批量数字化与信息网络共享快速发展阶段; 2018年后的标本数字化信息维护与优化阶段。这一过程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国植物标本数字化的发展历程。此外,近年来开始了发掘和利用江苏植物标本的数字化信息工作,包括建设江苏省级数字植物标本馆、开发江苏省维管植物标本时空分布可视化系统、开展标本采集-入库过程数字化等。今后,将不断深化标本数字化的工作,以期形成有NAS特色的数字化植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10.
1982年11月16日至10日,江苏省古生物学会在南京大学召开了雨花台组时代问题现场讨论会。出席会议的除江苏省古生物学会会员代表40人外,还有江苏省地质学会水文地质及第四纪地质专业组40余人及南京大学地质系、地理系师生10余人列席会议并参加野外地质旅行。安徽省古生物学会、安徽省区调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江苏省古生物学会理事长穆恩之在开幕词中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