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脂肪酶在离子液体/超临界流体体系中的结构稳定性是影响其活性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分别研究了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CALB)在离子液体CYPHOS IL-201/极性超临界流体CHF_3两相体系和离子液体CYPHOS IL-201/非极性超临界流体CO_2两相体系中的结构稳定性,揭示影响CALB结构稳定性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超临界CHF_3中,CHF_3破坏蛋白维持α螺旋结构的氢键是蛋白结构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在超临界CO_2中,CALB蛋白的结构紧密性降低,有序二级结构发生了变化,导致稳定性下降。离子液体和两种超临界流体均形成了两相体系,蛋白处于离子液体相中,离子液体不溶于超临界流体,但超临界流体部分进入离子液体相,降低了离子液体相的黏度。其中,相比于CYPHOS IL-201/CO_2体系,CYPHOS IL-201/CHF_3体系的黏度降低多。在离子液体CYPHOS IL-201与超临界流体(CHF_3、CO_2)形成的两相体系中,离子液体CYPHOS IL-201具有保护蛋白结构的作用,使CALB蛋白结构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电针足少阳经穴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步行能力、血液流变学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8月~2022年1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KOA患者204例分为对照组(102例,本体感觉训练)和研究组(102例,电针足少阳经穴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对比两组膝关节功能、疼痛症状、步行能力、血液流变学和骨代谢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调查量表(WOMAC)评分下降,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升高,且研究组的改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双支撑相下降,步速、步长升高,且研究组的改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下降,研究组的改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升高,研究组的改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足少阳经穴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可改善KOA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步行能力,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液流变学和骨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3.
AP2/ERF转录因子家族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抵抗胁迫以及植物激素响应等诸多生物过程,是植物中最重要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该研究基于腐烂病菌侵染后的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全长转录组,使用AP2保守结构域的隐马可夫模型PF00847,鉴定新疆野苹果的AP2/ERF家族成员。利用MEGA6、NCBI CDD-batch、MEME、EXPASY、BUSCA对MsAP2/ERF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分类和结构分析、理化性质和亚细胞定位分析。通过RNA-seq数据和qRT-PCR实验对差异表达的MsAP2/ERFs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和验证,旨在鉴定新疆野苹果中潜在具有腐烂病抗性的AP2/ERF家族基因资源。结果显示:(1)在新疆野苹果中共鉴定获得106个AP2/ERF基因,涵盖全部AP2(17个)、ERF(57个)、DREB(25个)、RAV(5个)和Soloist(2个)5个亚家族。(2)进一步的细化分类发现MsERF亚家族包括B1-B6 6个组,而MsDREB亚家族中只有A2、A4、A5、A6共4个组,缺少A1和A3组的基因成员。(3)RNA-seq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29个MsAP2/ERF基因在腐烂病感染过程中差异表达,其中MsERF亚家族中差异表达基因数量最多(19个)。(4)12个MsAP2/ERF代表基因的qRT-PCR结果表明:8个ERF亚家族基因均受腐烂病病菌诱导显著上调表达,其中B4类ERF成员基因(MsERF40)在腐烂病病菌侵染后5 d表达量上调表达倍数最高;4个MsDREB基因中,3个受到腐烂病病原菌诱导显著上调,1个下调表达;此外,含有TIR保守结构域的MsERF05在腐烂病病菌侵染1 d后上调表达69倍,表明ERF亚家族的MsERF40和MsERF05在新疆野苹果抗腐烂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结果为新疆野苹果AP2/ERF基因响应腐烂病的功能和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食育是以营养健康知识为载体,进行道德、文化、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引导与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行为和习惯养成的儿童群体,食育行动需以传播食育知识为基础目标、以掌握食育技能为具体目标、以养成正确观念为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目前国内外生物丁醇生产体系中的分离提取技术,包括液液萃取、气提、吸附、精馏和渗透汽化技术等的应用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了上述几种方法在分离提取生物丁醇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对各类方法的分离特性和效果进行了比较,并展望了生物丁醇分离提取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玉米皮作为玉米淀粉加工的副产物,是一种可用于生产液体燃料的潜在廉价优质的生物质资源。本文以玉米皮为原料,对拜氏梭菌发酵生产丁醇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玉米皮首先在最优的预处理温度140℃下使用0.5%硫酸水溶液以固液比1∶8处理20 min,再添加200 IU/g底物糖化酶、1.0 IU/g底物木聚糖酶进行酶解,可以使原料中的淀粉和半纤维素转化为可发酵糖,此时水解液中的总糖浓度为50.46 g/L。然后使用1.0%的活性炭对水解液进行脱毒处理以去除发酵抑制物,再进行丁醇发酵,丁醇产量为9.72 g/L,总溶剂产量可达14.09 g/L,糖醇转化率为35.1%。上述研究结果证明玉米皮作为一种粮食加工废弃物用于液体燃料丁醇的生产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藏东南典型暗针叶林不同土壤剖面微生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焦克  张旭博  徐梦  刘晓洁  安前东  张崇玉 《生态学报》2021,41(12):4864-4875
深层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对陆地生态系统养分和能量循环转化过程不可或缺,研究青藏高原典型暗针叶林带土壤微生物群落在土壤垂直剖面的变化特征,对深入认识高寒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群落构建特征及全球变化影响预测具有重要意义。运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分子生态网络分析,研究藏东南色季拉山暗针叶林带表层(0-20 cm)和底层土壤(40-60 cm)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分子生态网络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深度增加,真菌和细菌的丰富度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显著降低。主坐标分析(PCoA)显示土壤深度显著影响真菌和细菌的群落结构(P < 0.01)。不同微生物种群对土壤深度的响应有显著差异,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银耳纲(Tremellomyce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随剖面加深而显著降低,而古菌根菌纲(Archaeorhizomycetes)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则显著增加。分子生态网络分析发现,真菌网络以负相关连接为主(占总连接数65%-98%),而细菌网络以正相关连接为主(69%-75%),真菌和细菌网络中正相关连接的比例均随剖面加深而增加。底层土壤真菌和细菌网络的平均连接度和平均聚类系数均高于表层土壤,说明微生物网络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变得更复杂。真菌网络的平均路径距离和模块性在底层土壤均大于表层土壤,意味着真菌网络应对环境变化的稳定性随剖面加深而增加,而细菌网络则正相反,在表层土壤的稳定性更强。真菌网络中连接节点的个数随剖面加深而增加,锤舌菌纲(Leotiomycetes)是连接网络模块的关键菌种;在细菌网络中模块枢纽和连接节点则随剖面加深而降低,并且放线菌门、变形菌门等关键种群在分子生态网络中的功能在表层和底层土壤有明显差异。综上所述,藏东南色季拉山暗针叶林带深层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特征与表层土壤有显著差别,揭示影响深层土壤微生物网络构建和稳定的关键种群,对深入理解和预测青藏高原森林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交替垂直振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血液流变学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8月期间我中心收治的13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68)与研究组(n=68),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联合交替垂直振动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平衡功能、血液流变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性步态测试(FGA)、特异性活动平衡信心量表(ABC)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Barthel指数(BI)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6.76%(59/68),高于对照组的60.29%(41/68)(P<0.05)。结论:交替垂直振动训练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平衡功能、血液流变学以及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不同规模餐馆食物浪费及其氮足迹——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餐饮食物浪费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餐饮消费中食物浪费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从食物全供应链的视角,对比分析了不同规模餐馆食物浪费的氮足迹及其环境影响。研究表明:北京市餐饮食物浪费人均浪费量为74.39g/人次,其含氮量为1.24g/人次,约占总浪费量的2%。北京市餐饮食物浪费所引起总的氮排放量为16.37 g/人次,其中有1.24g/人次的氮排放来自于食物的直接浪费,其余15.13g/人次氮排放来自于食物生产过程。北京市餐饮食物浪费的氮足迹为0.22g N/g,即每浪费1g的食物,就会有0.22 g的氮排放到环境中。对比不同规模餐馆的食物浪费情况可知,大型餐馆的人均浪费量最高,有99.38g/人次,其氮排放量也相应最大,为22.53g/人次;中型餐馆和小型餐馆的食物浪费人均量及N排放量依次减少,而快餐的最低,仅为北京市整体平均水平的1/3。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发酵饲料,目前是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关注热点之一,也是绿色安全养殖的重要条件。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近年来,微生物发酵饲料在畜牧业生产中得到迅速发展,其生产和应用形式更加多样化。在水产畜牧养殖时,将日基础饲粮部分替换成微生物发酵饲料或经复合微生物发酵后直接饲用,因含有活菌及相关代谢产物,能进一步改善动物对饲料的营养吸收、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防病治病和改善养殖环境。未来将在饲料替代抗生素、饲养高品质动物、畜禽防病等方面发挥必不可少的作用。本文阐释了微生物发酵饲料概念,作用机理及其在畜牧业、水产养殖应用中的最新研究现状,为微生物发酵饲料产品及新技术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