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沉积学及遗迹学特征,豫西寒武系第二、三统馒头组共识别出固底遗迹化石11属15种,包括抓痕、爬痕类和潜穴类遗迹化石。节肢动物抓痕、爬痕类固底遗迹化石形成在沉积-水界面很浅处,保存为极为清晰、完整、精细的附肢痕迹,多形成于细粒的泥岩或粉砂质泥岩层面上,部分保存为上覆粗粒沉积物的底面铸型;潜穴类固底遗迹化石不发育外壁,以水平或近水平分布为主,保存有清晰的潜穴形态,潜穴表面发育精美的纹饰,充填物与围岩反差较大,被动充填上覆的粗粒沉积物或者聚集海底迂回的砂粒得以保存。发育遗迹化石的固底底质主要由沉积物长期或间歇性暴露和低的沉积物混合程度所致。  相似文献   

2.
遗迹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各种生物活动的痕迹,如动物的潜穴、钻孔、爬痕、足迹等,它不同于生物硬体全部或部分被保留下来的实体化石。  相似文献   

3.
川中-川南地区上三叠统滨浅湖沉积中的遗迹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中-川南地区上三叠统滨浅湖沉积中产有丰富的动物遗迹化石,识别为3大类6属8种,包括Sko-lithos linearis,S.verticalis,Ophiomorpha nodosa,Planolites beverleyensis,P.montanus,Palaeophycus tubularis,Taenidiumsatanassi和Cochlichnus anguineus,另外,逃逸构造也很发育。这些遗迹化石主要是无脊椎动物的居住迹、进食迹和觅食迹,大多为全浮痕和上浮痕保存。根据遗迹化石的组合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可识别出3个遗迹组合:1)Skolithos linearis遗迹组合,主要由长的垂直或高角度倾斜的悬食居住潜穴构成,反映高能的砂质滨湖环境;2)Cochlichnus-Planolites遗迹组合,主要由进食迹和牧食迹组成,形成于低能的滨湖沼泽环境;3)Skolithos-Planol-ites遗迹组合,以居住潜穴和进食潜穴为主,遗迹化石的丰度较高,代表潮湿气候条件下的浅湖环境。根据生物扰动的分布及扰动强度,浅湖中可识别出两类扰动类型,即1)砂泥边界扰动,扰动主要发育于砂泥交界处,代表了浅湖下部环境;2)薄砂层扰动,扰动主要发育于薄砂层中,主要出现于浅湖中下部沉积中。  相似文献   

4.
遗迹化石是埃迪卡拉纪存在两侧对称动物最有力的证据。但多数埃迪卡拉纪遗迹化石为简单、水平的表面爬迹或潜穴。在湖北三峡地区灯影组石板滩段含典型埃迪卡拉软躯体化石的地层中新发现一类形态特别的化石,呈蝌蚪状,一端膨大,一端细管状。通过对化石形态、同位素分析以及沉积学特征的研究,说明该化石为遗迹化石,而不是实体化石。蝌蚪状化石为一种复合迹,垂向活动形成球状的膨大端,平行藻席层活动形成近于水平的潜穴,反映了造迹生物垂向切穿藻席层并沿藻席层进行觅食的行为。该发现说明了在埃迪卡拉纪晚期已有两侧对称动物开始形成较为复杂的潜穴。  相似文献   

5.
记述了陕西佳县螅镇乡二马营组下段上部产出的三个潜穴。这是我国报道的首例三叠纪的四足动物潜穴。大潜穴叠覆在两个小潜穴之上,推测小潜穴应该是在大潜穴被充填之后挖掘形成。大潜穴简单,长,轻微弯曲,两侧密布抓痕;小潜穴保存了部分通道以及居住室,表面抓痕不明显。大潜穴可以归入遗迹种:Reniformichnus katikatii,并将其时代延续到中三叠世安尼期。小潜穴则无法归入已知的遗迹属种。大潜穴的造迹者则可能是肯氏兽类的幼体,小潜穴的造迹者推测是中国颌兽或者前棱蜥类。  相似文献   

6.
通过贵州台江凯里组中丰富的、分异度较高的、以原地埋藏为特征的遗迹化石的研究,探讨凯里组遗迹化石群落的沉积环境和埋藏环境。凯里组遗迹化石群落以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的停息迹、爬行迹和游泳迹占优势,浅层内生爬行觅食潜穴和系统觅食潜穴占有一定的地位,也见有浅的居住滤食性潜穴,属Seilacher的Cruziana遗迹相,为正常浪基面和风暴浪基面之间的浅海软质基底陆棚低能环境,那里盐度正常、光照充足、含氧量充分、水体平静、沉积速率较快。在此环境中,浮游、游泳以及底栖爬行和固着生物类型大量地生长、繁殖和活动,表生遗迹和浅层内生遗迹十分丰富。生物死亡后的腐烂和分解,使得食泥生物大量繁盛。随着沉积物的覆盖和被埋藏生物遗体的分解、腐烂,沉积物内部还原能力逐渐增强,导致分解和腐烂过程终止。  相似文献   

7.
遗迹化石研究对揭示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事件期间, 底栖生物在陆棚区定居的具体过程有重要意义。Trichophycus在寒武系–奥陶系有广泛报道, 但是针对其时空分布、演化轨迹、造迹生物属性和生态等的系统总结和讨论较少。本文首次在贵州仁怀地区下–中奥陶统湄潭组内陆棚沉积中报道了遗迹属Trichophycus。该遗迹化石由宽的U型、平直或弯曲的潜穴管以前进式方式构成潜穴系统。底部和侧部以纵向排列的、平行或近似平行的抓痕为特征, 发育后退式蹼状构造, 不发育衬里。上述特征支持将其划归到T. venosus Miller, 1879。湄潭组中Trichophycus可能为一类未知的节肢动物居群所建造的觅食/居住遗迹。地质历史中Trichophycus的造迹生物来自多个类群, 是行为趋同的产物。作为Glossifungites遗迹相的常见分子, 它的出现可能指示沉积物的初始硬结或存在较短的沉积间断。Trichophycus相对狭窄的沉积相分布区间表明它可以作为浅海固底的指相遗迹化石。作为先锋遗迹属, Trichophycus的地史分布表明, 全球各板块底栖造迹生物在陆棚区的定居是不等时的。湄潭组中Trichophycus的出现, 是华南扬子区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事件期间, 底栖造迹生物探索陆棚区生态空间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8.
长江三峡志留系遗迹化石及其沉积环境意义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一、遗迹化石群落及其沉积环境研究的遗迹化石,产自湖北长江三峡宜昌分乡罗惹坪至王家湾志留系剖面和秭归新滩镇志留系剖面,502所曾庆銮、冯少南、雷以振等同志协同作者一起采集化石,在此表示谢意。并感谢杨遵仪老师的热心指导。文内共描述19遗迹种,属于17遗迹属,其中包括6新遗迹属,15新遗迹种。发现的遗迹化石都是海生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各种生活遗迹(潜穴、觅食构造、停息迹、爬迹和移迹),它们形成于当时海底附近的沉积物中,未经过搬运,代表原地埋藏的遗迹群落。不同地点和层位产出的遗迹化石,均具有各自的  相似文献   

9.
豫西寒武系第三统张夏组鲕粒灰岩中赋存大量机会种留下的遗迹化石Planolites montanus,沿层面水平或低角度倾斜分布,呈无定向弯曲状。潜穴管不发育衬壁、充填物为土黄色的灰泥。尽管鲕粒灰岩形成于高能的碳酸盐岩浅滩环境,但P.montanus造迹生物却在鲕粒沉积物深层活动,不易受水动力搅动作用影响,故留下深阶层进食潜穴。造迹生物以鲕粒表面的细菌及黏附的其他有机质为食,潜穴充填物应为其肠道消化的残余物。从机会生态学角度分析,P.montanus造迹生物能够根据环境或食物来源选择适合其生存的策略,具有较短的生命周期和较强的繁殖能力,对极端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并且作为狭适性动物对其生存环境具有专属性。  相似文献   

10.
遗迹化石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在沉积物表面和内部所留下的生命活动记录.遗迹化石不仅与生物种类和生活习性密切相关,还受到环境因子和沉积介质的影响和控制.地质地史时期的软躯体生物很难保存为化石,而它们生命活动的行为习性都烙印在了遗迹化石里.因此,遗迹化石成为探索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信息载体,在重建古环境和古生态、探索早期生命演化和理解重大地质转折期底栖生态系对极端环境事件的响应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于近年来这三大方向遗迹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将来遗迹学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豫西寒武系第三统张夏组上部保存有大量发育厚壁的遗迹化石。通过野外多剖面多角度观察,结合室内遗迹化石特征统计、宏观—微观结构的分析,发现该遗迹化石的纵切面形态多为I/J形和宽扁U形,且多呈簇状或束状的集群分布,具有厚的衬壁,被深色晕圈所围绕。单个潜穴结构由分界清晰的三部分组成:深灰色亮晶方解石组成的填充物、浅灰白色灰泥质衬壁、深灰色微晶方解石和白云石组成的晕圈。根据这些特征将其定名为Schaubcylindrichnus heberti,并对其进行形态功能分析,认为S.heberti体现了造迹生物复杂的行为习性:两种摄食方式(建造潜穴时的食沉积物以及居住时的漏斗进食),主动避免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建造厚的衬壁),以及快速生长的生存策略(不断废弃旧管、建造新管)。在寒武系张夏组灰岩中发育大量且属种单一的Schaubcylindrichnus,说明寒武纪生物的行为习性已有显著进化,生物应对复杂环境的能力有了很大提升。  相似文献   

12.
生物遗迹化石,是古代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和遗物。虫迹、脚印、爬痕、管穴,都属于此。它是自然界历史的绝妙的写照和见证。笔者采自甘肃省河西走廊五华山的一块灰黄色泥钙质粉砂岩标本上,比较明晰地展布着大小不等的孔眼,穿插不齐的管道,不甚规则的团块状堆积物,以及曲线形洼沟,洼沟内局部有依稀可辨的细横纹。它们分别显示了当年生活在软砂泥上的软体动物所遗留下来的钻孔、管穴、排泄物和爬痕的遗迹。这些遗迹,随着时间的运移,同软砂泥一道在成岩过程中石化了。今天这块标本上所见到的,仅仅是形形色色遗迹化石的沧海一粟——绮丽多彩、鬼斧神工的大自然产物的点滴记实。通常情况下,钻孔、管穴都开口在层面之上,从层面向下延伸,多不穿越底面;排泄物、爬痕等也只产于层面上。这是因为某些动物尽管营  相似文献   

13.
描述在重庆万州区铁峰山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大安寨段首次发现的遗迹化石,鉴定为新种Palaeophycus tiefengshanensis。该种以潜穴表面瘤状凸起特征与较大的潜穴尺寸区别于古藻迹其他遗迹种。遗迹组构分析表明该遗迹化石产出层位的层面生物扰动指数为最高级5,说明原始沉积环境的食物供给充足,氧含量高,造迹生物大量繁盛并活动频繁。根据沉积相变化特征,四川盆地东部地区自流井组沉积期经历了与四川盆地北部地区类似的古环境变迁即湖退过程。两者区别在于四川盆地东部自流井组局部层段可能更适宜底栖动物生存。  相似文献   

14.
在详细的地层剖面和化石标本野外观察和室内研究的基础上 ,初步分析了贵州中寒武世凯里化石库的埋藏环境、化石保存状态和保存方式、以及矿物成分。认为凯里化石库形成于较深水的陆棚环境 ,海底位于风暴浪基面之下。由于有频率较高的间歇性沉积事件的侵入 ,沉积速率高 ,海底附近的生物群落的发展经常被沉积事件所中断 ,因此 ,化石库内很少有群落较长时间演替而形成的多类别生物尸体堆积的硬底层。正常堆积的化石层通常由一些发育时间较短的群落演替序列构成。一些能量较强的沉积事件对一些逃跑能力差的生物或原位快速掩埋 (如始海百合类、水母状动物等 ) ,或被卷入沉积物流体内后被快速埋藏 (如浮游型的三叶虫、水母状动物等 ) ,为凯里化石库中特异化石的形成提供了先决条件。沉积事件普遍较弱是凯里化石库内特异化石种类单调的最重要原因。底内生物的缺乏、极细颗粒的粘土沉积物对封闭在泥内的生物的完整保存起到了保护作用。早期成岩矿物 (黄铁矿 )对阻止软体腐烂和复制软体组织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齐永安  李凯琦 《古生物学报》2003,42(2):277-282,283
河口湾具有特定的环境条件和沉积组成,其遗迹化石具有半咸水沉积的遗迹群落特征。描述和分析塔里木盆地塔中4井区上泥盆统东河塘组河口湾沉积中的遗迹化石和生物扰动构造后,发现3类遗迹组构,其中Ophiomorpha遗迹组构发育在纯净砂岩中,与河口湾潮汐砂坝有关;Skolithos遗迹组构发育在薄层砂岩中,与河口湾砂坪有关;Palaeophycus遗迹组构发育在泥岩中,与河口湾泥坪、砂泥坪有关。  相似文献   

16.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古近纪核桃园组湖泊沉积中发育大量遗迹化石,含5个遗迹组合,形成于从滨湖到深湖的不同沉积环境中。Taenidiumserpentinum遗迹组合反映稍有覆水并周期性暴露的低能滨湖环境;Skolithos linearis遗迹组合代表湖泊中上临滨环境;Planolites montanus遗迹组合与低能浅湖环境有关;Skolithos verticalis遗迹组合形成于浅湖的远源风暴沉积中;Semirotundichnus dongyingensis遗迹组合发育在贫氧的半深湖-深湖沉积环境中。  相似文献   

17.
济阳坳陷车镇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滨浅湖沉积中产有十分丰富的动物遗迹化石,共鉴定出遗迹属 10个,未定属 1个,其中遗迹种 7个,未定种 4个。遗迹化石包括Beaconitesantarcticus, Beaconitescapronus, Planolitesmontanus, Macaronichnussegregatis, Taenidiumbarretti, Cochlichnusanguineus, Gordiasp., Skolithossp., Ophiomorphanodosa, Sagittichnussp.和Favreinasp.。这一遗迹化石群落主要是无脊椎动物的进食迹、觅食迹、居住迹和停息迹,其中大部分呈全浮痕保存,少数呈上浮痕保存,并形成于经常干旱和周期性泛滥的滨浅湖沉积环境中。该群落可识别出两个遗迹化石组合,即 1)Beaconites Taenidium组合,它主要产自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滨浅湖沉积环境;2)Sko lithos Ophiomorpha组合,它代表了丰水期水体能量相对较高的滨湖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下扬子地区三叠纪黄马青组遗迹化石与古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长江下游地区中三叠统黄马青组中所产的遗迹化石是一个主要由节肢动物等造成的以水平进食潜穴和垂直的居住构造以及沿层面爬行的足迹组成的,分异度相对较低但丰度相对较高的遗迹化石组合。通过遗迹化石共生组合的分析,结合伴生遗体化石动物群的生态习性以及围岩物理成因沉积构造特征,阐明了黄马青组的遗迹相并对其古环境问题进行了讨论,同时还简要地描述了其中11个主要的遗迹化石属种。  相似文献   

19.
贵州剑河寒武纪杷榔组辣子寨剖面含有丰度较高的古蠕虫类化石。化石鉴定为Wronascolex geyiensis, 主要保存在三个层位。在对三个层位的岩石、沉积特征、化石成因及埋藏特征探讨分析后, 证实W. geyiensis化石保存于快速的沉积事件导致的浊流沉积层内, 而化石埋藏的完美程度受到成岩过程中埋藏位置、沉积物中矿物结晶和充填方式的影响, 这些后期的成岩、成矿作用对先期形成的化石精细结构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破坏作用。本文通过对W. geyiensis化石体上黏土矿物、草莓状黄铁矿、自形–半自形黄铁矿的成因分析后, 获得最适合保存软躯体化石的环境应该为缺氧且生物体与孔隙水中的硫酸盐无接触的原地和近原地埋藏条件。  相似文献   

20.
Longfengshania的形态学特征和归属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华北地台南部中寒武世徐庄组为一套以砂、页岩和灰岩为主的碎屑和碳酸盐沉积,下部以碎屑沉积为主,上部主要是碳酸盐岩,与上覆地层张夏组和下伏地层毛庄组均为整合接触。徐庄组内除了含有三叶虫实体化石外,还含有大量的遗迹化石,这些遗迹化石主要是产在下部的碎屑岩中。关于徐庄组顶、底界线,我们采用卢衍豪等(1953)的划分方案,下部以Hsuchuangia带为底界,上部以Bailiella带为顶界。本文所研究的遗迹化石分别采自山东张夏、汶南,江苏徐州和河南鲁山的中寒武世徐庄组。通过遗迹化石的研究,我们在徐庄组建立了Cruziana barbata-Rusophycus ramellensis遗迹群落,结合三叶虫实体化石,相分析等,探讨了徐庄组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