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越冬地东方白鹳繁殖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陆续在长江中下游越冬地发现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繁殖个体。为了了解该种在当地的繁殖对策和种群现状,2004-2006年在安庆市望江县武昌湖地区(116°51.15′-116°49.47′E,30°19.53′-30°19.79′N)对东方白鹳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东方白鹳在当地开始营巢时间不一致,最早为2月5日,而受干扰的繁殖个体则延至5月6日。观察到的巢全在高压线塔上,巢高34.6±0.8m(n=11),巢间距908.8±1039.4m(n=6)。产卵期最早开始于2月11日,最晚6月21日,窝卵数4.2±0.4(4-5)枚(n=6)。育雏期71.0±16.1d(n=3),日育雏5.1±2.6(n=38),雏鸟离巢时间最早6月14日,最晚9月20日。2004和2005年东方白鹳在该地区共营巢8窝,产卵25枚,孵出雏鸟9只,出飞7只。繁殖失败5巢,其中,人工干扰造成4巢失败,高压电击毁1巢。繁殖不同时期,亲鸟的觅食、休息、警戒、取材、翻卵、育雏、交配、在巢、视野外行为时间分配差异显著,而飞翔、行走、理羽、击喙、整巢和其它行为差异不显著。雏鸟在发育的不同时期,觅食、飞翔、休息、整巢、在巢、行走、视野外行为时间分配差异显著,理羽、警戒、击喙和其它行为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齐齐哈尔东郊东方白鹳繁殖情况的调查与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费殿金 《动物学研究》1989,10(3):263-270
1969~1986年期间,曾在1969~1970,1978~1979,1980~1984,和1986共10个年分里每年有一对东方白鹳(Ciconia ciconia boyciana Swinhoe)先后在7个地点营巢繁殖,本文总结了10次营巢与繁殖情况,并对其繁殖过程机率作了时间空间分析。  相似文献   

3.
2004年和2005年两个繁殖季节,在安庆市望江县漳湖镇,采用全事件采样法和瞬间扫描采样法,对东方白鹳留居种群繁殖特征和繁殖生境内的干扰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东方白鹳在高压电线塔上营巢繁殖,营巢地点距离最近的村庄仅500m远,取食地点主要是水稻田,影响繁殖活动的主要自然因素:强风和高温。巢区和取食生境内的人为干扰强度较大,主要有燃烧秸秆、在巢塔上安装鸟刺、农耕活动和飞机噪音等。农业活动等人为干扰,对东方白鹳的取食、取材等行为造成很大影响,导致产生警戒、逃逸等行为。东方白鹳留居繁殖种群繁殖干扰因素的识别对进一步开展保护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越冬地东方白鹳的繁殖干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和2005年两个繁殖季节,在安庆市望江县漳湖镇,采用全事件采样法和瞬间扫描采样法,对东方白鹳留居种群繁殖特征和繁殖生境内的干扰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东方白鹳在高压电线塔上营巢繁殖,营巢地点距离最近的村庄仅500 m远,取食地点主要是水稻田,影响繁殖活动的主要自然因素:强风和高温。巢区和取食生境内的人为干扰强度较大,主要有燃烧秸秆、在巢塔上安装鸟刺、农耕活动和飞机噪音等。农业活动等人为干扰,对东方白鹳的取食、取材等行为造成很大影响,导致产生警戒、逃逸等行为。东方白鹳留居繁殖种群繁殖干扰因素的识别对进一步开展保护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朱鹮(Nipponia nippon)的繁殖习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概述了朱鹮的濒危状况及陕西省洋县1981—1986年的繁殖数量,计6年9窝27幼,已知死亡4只,人工喂养3只。 朱鹮在洋县为留鸟,越冬期间偶尔返回繁殖地,2月中旬后不再离开。有显著的领域性。3月上旬开始营巢,中旬至4月初产卵,多数3枚(1—4枚)。孵卵期30天左右,育雏期约为40天,均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6月中下旬全窝育成后一起飞离巢区。  相似文献   

6.
对鸟类巢期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鸟类繁殖生物学资料,也可为理解和研究鸟类的生态适应与进化提供重要线索和依据。2013—2014年3月份至7月份,在若尔盖湿地保护区及周边对55对繁殖黑颈鹤的营巢时长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显示:黑颈鹤的营巢时长在0.5—40 d之间,平均巢期为(6.7±9.3)d;在其营造的4种巢型中,巢期长短依次为:泥堆巢草堆巢草墩巢岛地巢,且差异性极显著(P0.001),巢期与巢型显著相关(r=0.728);在其营巢的3种巢址生境中,巢期长短依次为:湖泊生境沼泽生境河流生境,且差异性极显著(P0.001),巢期与巢址生境显著相关(r=0.315);从不同营巢月份看,巢期长短依次为:4月份巢5月份巢6月份巢,且差异性极显著(P0.01),巢期与筑巢月份显著相关(r=0.664);巢期与巢体积大小具有显著相关性(r=0.856),即营巢时间越长巢体积越大。黑颈鹤的营巢时间长短主要受营巢生境、月份和做巢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2007年3~7月,我们在陕西省洋县华阳镇对野化放飞朱鹮(Nipponia nippon)个体进行监测的过程中,发现3对朱鹮在同一棵树上集群营巢(communal breeding),并繁殖成功。这是自1981年野生朱鹮种群重新发现以来,首次记录到朱鹮集群营巢的现象。3对朱鹮营巢的地点位于洋县华阳镇中学附近,经纬度为107°54′204E,33°59′670N,海拔1113m。营巢树种为油松,树高25m,胸径82cm,据当地村民说已有近百年树龄。3巢的详细信息见表1。表1朱鹮集群繁殖信息巢编号亲鸟环号雄鸟♂雌鸟♀巢高(m)产卵数(枚)出壳数(只)出飞数(只)1红色09红色10162222红色06无环14222…  相似文献   

8.
2002~2004年通过对笼养冠斑犀鸟的繁殖生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冠斑犀鸟的发情期为3月中旬至4月初,求偶的追求者为雌鸟,雌鸟占据选巢营巢主导地位,从入巢到破巢的整个营巢期雌鸟始终把自己封闭在巢洞内,雄鸟担负了运送巢料和食物的所有任务直到雌鸟出巢,出巢后幼鸟在未具有觅食能力前,绝大部分的哺育任务仍由雄鸟承担。冠斑犀鸟的繁殖封巢期为89.0±12.99天,首次营巢的时间较长达15天左右,从第二年起营巢时间缩短为3天,孵化期为25.25±3.86天,育雏期为45.75±2.87天,繁殖成功率为100%。繁殖期除了人工投料外,冠斑犀鸟仍可从生态园中获得多种食物,以满足幼鸟的生长需要。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对杭州市鸟类营巢集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了解城市化对鸟类营巢集团的影响,2007年3月至2007年8月,沿城市化梯度在杭州地区的城区、城乡结合区、农田区、农林交错区和自然林区等类型栖息地内设置3 000 m长、100 m宽的样线各18条,共计90条;并对其鸟类物种与群落营巢集团进行调查。调查共记录到繁殖鸟类96种,根据鸟类营巢位置可将其分为林冠枝干营巢集团、灌草丛营巢集团、林冠枝干/灌草丛营巢集团、自然洞穴营巢集团、人工建筑营巢集团、自然洞穴/人工建筑营巢集团地面营巢集团、水面营巢集团和寄生集团共9种。进一步分析显示,随城市化程度提高,鸟类营巢集团的数目呈整体下降趋势,而各集团的物种数也基本呈下降趋势。但是,不同的营巢集团对城市化的反应存在差异,导致其物种组成在群落中比例的明显变化。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使树冠筑巢鸟、灌丛筑巢鸟、地面筑巢鸟及自然洞穴筑巢鸟在群落中所占的比例明显下降,其中地面筑巢鸟最为敏感,灌丛筑巢鸟次之。同时,自然洞穴/人工建筑集团的鸟类在群落中的比例却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明显上升。各营巢集团之所以对城市化做出不同反应,是因为它们对筑巢地资源利用方式不同。此外,还发现植被盖度、人工设施面积、至市中心距离以及人为干扰等因素均可对鸟类营巢集团结构产生影响,但不同类型的营巢集团对上述因素的反应各异。  相似文献   

10.
四川南充市白头鹎的繁殖习性及雏鸟的生长发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5年3~8月对南充市的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的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研究了其雏鸟生长发育模式。结果表明,白头鹎于3月底开始营巢,营巢期(6±1)d,4月初产卵,一般为(3.50±0.50)枚,孵卵期(11±1)d,巢内育雏(13±1)d,雏鸟外部器官的形态学参数用Logistic曲线方程拟合,拟合度高,体长、翼长及10日龄前体重等生长曲线均呈“S”型。  相似文献   

11.
白枕鹤的领域防御行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方满 《动物学报》1992,38(2):225-226
1986—1988年,作者就白枕鹤(Grus vipio)的领域防御行为在黑龙江省扎龙自然保护区进行初步调查。 每年4月中旬,营巢期间白枕鹤的巢区限界已经十分明显,巢区面积不超过10平方公里,多在常年积水的芦苇沼泽之中,其间均有小片耕地作为主要采食地。 除直接观察外,我们按白枕鹤对入侵者的反应程度不同,划分为5个不同等级:无明显反应(R_0);振翅鸣叫(R_1);起飞逼近入侵者(R_2):将入侵者逐出巢区(R_3);啄斗(R_4)。试图以定量的方法研究领域鹤对入侵者的反应。  相似文献   

12.
白头鹤孵卵后期的行为节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于2003~2004年连续2年的4月末至5月初在黑龙江大沾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对3对野生白头鹤(Grus monacha)的孵卵过程进行了定点观察,结果表明,白头鹤的卧巢行为(t=-4.92,P=0.00)和护巢行为(t=3.09,P=0.007)在雌、雄个体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孵卵阶段的卧巢行为(t=2.95,P<0.01)、护巢行为(t=4.29,P<0.01)和育雏行为(t=-6.79,P<0.01)表现出不同的节律性。天气状况是影响白头鹤孵卵期各行为的重要因素,晴天时的凉卵行为(t=1.55,P<0.01)和育雏行为(t=4.06,P>0.01)时间明显多于阴雨天。对雌、雄个体行为同时进行观察的结果表明,雌(雄)鹤卧巢行为的时间与雄(雌)鹤护巢行为的时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4和R=0.86)。  相似文献   

13.
明确物种繁殖栖息地的潜在分布对于受胁物种的保护与科学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扎龙保护区是国际濒危物种丹顶鹤西部迁徙种群的主要繁殖地之一,近年来繁殖种群数量波动较大。通过GIS空间技术平台,利用MAXENT模型,结合2012—2013年丹顶鹤(Grus japonensis)营巢分布点和环境特征变量,对扎龙保护区丹顶鹤营巢生境的适宜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评价效果达到优秀水平(训练集AUC=0.901);绿度(34.9%)、距道路距离(17.1%)、土壤湿度(16.3%)、海拔(15.7%)是丹顶鹤营巢生境的主要环境特征变量;核心区中部和南部是丹顶鹤主要的适宜营巢分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有少量的适宜营巢区分布,丹顶鹤适宜营巢生境面积为35857.35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7.07%。建议在重点管理核心区的同时,对缓冲区和实验区的小面积芦苇沼泽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4.
北红尾鸲Phoenicurus auroreus在梁平县林场海拔500至900米的林区全年可见,数量较多。1989年,进行了5个巢的繁殖情况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北红尾鸲冬季一般单只活动。鸣声“zhe—,zhe—”,“da—,da”。鸣时尾上下摆动。在3月下旬至7月中旬繁殖季节,雄鸟站在树顶上鸣叫,鸣声婉啭动听,清晨鸣叫较早,故别称报晨鸟。营巢由雌雄鸟共同营巢。在自然条件下,巢呈浅杯状(A号巢)。A号巢在林场一职工屋角的一堆木料上,距地面高2米。营巢材料有苔藓、松叶、草根、头发和鸡毛。巢大小(单位:cm,下同)外径12×12,内径5.5×6,高12,深4。已连续几年在此…  相似文献   

15.
2002年2~6月对卧龙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圈养大熊猫“雷雷”在半散放条件下的营巢行为和日摄食量的变化首次进行研究。该雌体在自然交配人工授精后一个月开始表现营巢行为。在4个月的观察过程中,大熊猫“雷雷”大约有371%的时间用于营巢或卧在巢中。营巢和卧巢的时间基本发生在上午900~1130时。营巢行为出现前后,个体的日均摄食量不存在显著差异(P=0519)。相关分析表明,日均摄食量与日营巢频次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R=-063,P>005,n=116)。大熊猫“雷雷”总共在圈舍内3个地点营巢,最终在安全性较高、采光好而郁闭度较低的地点营巢成功。圈养大熊猫对营巢材料没有表现选择性。结果表明复杂多样、接近自然状态的圈舍可能有助于大熊猫物种特有行为的发生。研究结果对大熊猫和其它珍稀濒危动物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虎纹伯劳的巢生境选择与繁殖行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5年3~7月通过焦点动物取样法(focal animal sampling)和完全记录法(all-occur rencerecording)对四川南充地区虎纹伯劳的繁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虎纹伯劳喜在5~12m的高大阔叶乔木的冠部分叉处营巢。对15个巢址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主成分特征值均大于1,累积贡献率高达83.15%,说明前5个主成分已经基本包含了所有参数的总信息量。4月下旬开始陆续有虎纹伯劳迁到,初到时并未配对。5月上旬开始出现求偶行为,并伴有递食行为。5月中旬首次见到营巢,两性参与营巢,营巢期5~7d。营巢结束一两天后开始产卵,一天一枚,窝卵数4~6枚。营巢期和产卵期都有求偶和交配行为。产完最后1枚卵后即开始由雌鸟单独孵卵,孵卵期13~14d。两性育雏,育雏期13~15d。  相似文献   

17.
白鹳冬季生态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鹳(Ciconia ciconia boyciana) 隶属鹳形目(Ciconiiformes)鹳科(Ciconiidae),是大型涉禽。主要在黑龙江,乌苏里江下游繁殖,长江中下游一带越冬。越冬区向东南延伸至福建,广东等地。 白鹳冬季生态的研究,国外未见报道,国内仅有严凤涛(1987),对江苏盐城保护区内白鹳越冬生态作了初步观察。1986年11月—1989年3月,笔者在湖北沉湖地区对白鹳的冬季生态进行了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18.
2003年3月~2004年5月在四川省南充市区的校园和公园内对红头长尾山雀(Aegithalosconcinnus)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头长尾山雀在2月上旬开始求偶、配对。2月中旬开始营巢,巢多筑于圆柏、凤尾竹等上,营巢期10~11 d,影响巢址选择主要因素6种。3月初产卵,窝卵数(5.17±0.41)枚;轮流昼夜孵卵,孵卵期为14~15 d;育雏高峰期每日9:00~10:00、16:00~17:00时,育雏期为14 d。从孵卵开始到育雏结束,其中3个巢均有一个帮手,与生殖鸟轮流孵卵和育雏。  相似文献   

19.
2005年2月15日~3月10日使用全方向性麦克风记录了南极地区4种企鹅(王企鹅、长眉企鹅、白眉企鹅和纹颊企鹅)的叫声,分析了其叫声的声谱图和能谱图,比较了不同种企鹅在叫声的持续时间、最高(低)频率和主频等方面的差异。通过比较发现,4种企鹅的叫声存在着明显的种间差异,这使得不同种的企鹅可以从声音上彼此区分开。而无巢企鹅(王企鹅)的声音结构比有巢企鹅(其余3种)更加复杂,这与营无巢生活的习性相符合。  相似文献   

20.
黄腹山鹪莺的营巢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营巢对鸟类的生长繁殖有着重要影响。为此,从2007年3-9月在广东省肇庆江溪村对研究地中的黄腹山鹪莺(Prinia flaviventris)的巢进行标记和测量,并以巢址为中心做5m×5m样方调查,通过主成分分析研究其巢址选择,结果表明:1)黄腹山鹪莺营巢时间始于3月中旬,4月达到高峰,至7月底结束;2)在13种植物上发现44个巢,其中在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上最多,有27个,其次为加拿大飞蓬(Erigeron canadensis),4个,其他植物皆为1—2个;3)巢皆为不规则的球状巢,巢材除动植物性材料外,均有人工制品;巢内空间与巢整体大小较为一致;4)影响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4种,依次为:距最近水源距离(29.89%)、距最近道路距离(16.45%)、距最近灌木距离(12.92%)、距水面高度(11.69%)。据此认为黄腹山鹪莺的营巢是对草本植物环境的适应,而其尾羽的逆向变化对营巢是有利的,起到增加飞行灵活性和减少筑巢投资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