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在免疫缺失、囊肿性纤维化、烧伤烫伤等患者的临床继发感染中,绿脓杆菌是引起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其合成的细胞外毒性物质—绿脓杆菌外毒素A(PEA)被认为是引起感染的最关键内在机制。该文对中外学者们在PEA的结构、功能、提取和纯化方法、重组毒素、基因工程疫苗以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对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对预防和治疗绿脓菌感染、抗肿瘤、抗移植排斥和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应用抗菌素比较容易地解决了各种细菌感染的治疗之后,临床上出现了“条件致病菌”的感染问题。在革兰氏阴性杆菌中,绿脓杆菌是分布广、自然抗药性发生率高的一类条件致病细菌。它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近来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已经成为死亡率较高的难治病之一。绿脓杆菌感染常在机体防御功能低下时发生。虽然临床上不断使用新的抗菌素,但如果机体条件不改善,疗效就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国内外都在研究应用各种免疫制剂治疗和予防绿脓杆菌的感染,以便给临床控制和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寻找新途径。鉴于免疫核糖核酸有特异促进噬菌细  相似文献   

3.
绿脓杆菌是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机会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造成实验动物污染和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分子分型方法是病原菌流行病学分析的重要手段,对于确定感染来源和途径,检测交叉污染和流行菌株方面非常有效。本文主要对绿脓杆菌分子分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外毒素A(PEA)为该菌最主要的致病物质,由toxA基因编码.本文综述PEA的调控基因,包括正调控基因regA、regB、lasR、ptxR、vfr和负调控基因fur、ptxS.regA是影响toxA转录的最主要基因.除lasR外,其余其因均在转录水平上通过regA调控PEA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一近年来临床由于广泛使用抗菌素、抗癌药物、免疫抑制剂以及肾皮质激索等,经常出现所谓“条件致病菌”的感染。在外界分布甚广的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肠道杆菌不仅是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而且是自然抗药性发生率高的细菌。由这类菌引起的感染(如烧伤感染等),多在机体抵抗力  相似文献   

6.
绿脓杆菌外毒素A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绿脓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及各种动物体内,是一种常见条件致病菌。绿脓杆菌导致的感染占革兰氏阴性感染的10%,常继发于肿瘤,大面积烧伤、面积创伤及免疫抑制剂使用者。感染类型多种多样,有急、慢性局部感染,也有全身性感染。因为感染绿脓杆菌的患者往往免疫功能低下、临床有效的抗生素种类少,又缺乏有效的疫苗等因素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7.
大熊猫西氏贝蛔虫幼虫在小鼠体内的移行、分布及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追踪观察了大熊猫西氏贝蛔虫(Baylisascaris schroederi)感染小鼠后,其幼虫在小鼠体内的移行、分布及生长发育。小鼠经胃管感染5000虫卵后,二期幼虫在小肠内孵化,由肠壁钻入并经门静脉系统分布于肝、肺,部分幼虫可随动脉系统分布到脑、肾、脾、肌等组织器官内。妊娠母鼠感染实验表明,幼虫不经胎盘传给仔鼠。感染晚期幼虫以囊化幼虫和自由幼虫两种形式存在,它们主要分布在肝内,少数分布于肾和脑内。 小鼠于感染后第18天幼虫在其肝内进行第二次蜕皮。三期幼虫主要在肝内寄生,虫体大小及内部组织器官均比二期幼虫有进一步的发育。小鼠体内未见四期幼虫。  相似文献   

8.
绿脓杆菌OMP图谱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150086郭晓奎,马佳毓,张丽娟佳木斯医学院佳木斯154002杨景云绿脓杆菌是引起院内感染的主要条件致病菌之一,对多种抗生素不敏感,有“天然耐药菌”之称。其感染症的防治十分困难。因此,绿脓杆菌流行病学研究十...  相似文献   

9.
<正>绿脓杆菌毒素 绿脓杆菌外毒A是临床上分离的绿脓杆菌的细胞外产物之一,是人和实验动物感染时的一种重要毒性因子。和白喉毒素相似,毒素是作为含有4个双硫桥但无自由的硫氢基的单多肽键(分子量为66.000)分泌的,完整的毒素对动物和培养的动物细胞是有毒的。 绿脓杆菌毒素的作用很像白喉毒素,它抑制很多细胞和敏感动物的器官合成蛋白质。Iglewski和Kabat首先指出,绿脓杆菌毒素和白喉毒素抑制蛋白合成都是通过对EF-2的NAD依赖的ADP核糖基化。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半滑舌鳎肝胰、中肾、鳃、头肾、脾和心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和过氧化物酶(POX)的分布及组织定位。方法取健康半滑舌鳎肝胰、中肾、鳃、头肾、脾和心组织进行固定,冰冻切片后进行酶组织化学染色和光密度定量统计分析。结果 ACP活性部位为棕色,主要分布于肝胰小叶间胆管和静脉,中肾肾小体中的肾小球和肾间质的肾小管,头肾和脾中的巨噬细胞以及心肌层中,在鳃中未见有分布;ALP活性部位被染为蓝紫色,主要分布于肝胰的胰腺腺泡内,中肾肾间质的肾小管,鳃的鳃丝血管和上皮细胞,脾静脉的管壁处和椭圆体,心外膜和肌膜上以及头肾的血窦腔内皮;POX活性部位被染为茶褐色,主要分布于肝胰小静脉和肝血窦内的血细胞,中肾肾间质的血细胞,鳃的鳃丝血管、鳃小片血窦和上皮细胞,头肾、脾内的血细胞以及心的心肌层和血细胞中。ACP活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心、肝胰、脾、中肾、头肾;ALP活性由大到小依次为中肾、鳃、头肾、脾、心、肝胰;POX活性由大到小依次为脾、头肾、肝胰、中肾、鳃、心。结论 ACP、ALP和POX在半滑舌鳎6种组织中分布特点不同,其活性大小在不同组织中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利用比色、酶的原位复性电泳、组织化学和电镜酶化学等方法,观察了小鼠出生后的成长过程中肝、肾和小肠内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变化及组织细胞定位.结果表明,在小鼠成长过程中,3种器官内的AKP活性依次为小肠肾肝,小肠和肝AKP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肾内酶活性呈上升趋势.AKP活性在小肠主要分布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细胞膜、细胞浆、微绒毛和微绒毛表面的糖衣上,在肝主要分布住胆小管,在肾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小管,尤以近曲小管的刷状缘、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膜和符种管状结构之间的腔隙内分布较多.小鼠成长过程中肝内共出现3条AKP同工酶带,小肠内出现2条,肾内出现3条,各同工酶活性随着小鼠的生长发育发生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假单胞菌属的代表菌种,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空气、水、土壤、正常人的皮肤以及肠道、呼吸道都有存在。绿脓杆菌对人体有致病性,外伤、烧伤和眼科疾病常因绿脓杆菌的感染而病情加重。它是目前革兰氏阴性感染中最常见的菌种之一,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药品卫生标准规定,滴眼剂及外伤用药不得含有绿脓杆菌。  相似文献   

13.
绿脓杆菌外毒素A(PEA)是绿脓杆菌感染的最主要致病因子,它由3个区域共613个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66 ku。在体内,毒素先由Ⅰ区(受体结合亚单位)识别细胞表面受体并与之结合,而后,通过Ⅱ区(跨膜亚单位)将具有ADP-核糖基化活性的毒性单位导入胞浆,使Ⅲ区(毒力亚单位)发挥毒力作用,催化细胞内的延长因子2(EF-2)发生ADP-核糖基化反应,使EF-2灭活,抑制蛋白合成而杀灭细胞。在这种结合、入胞、抑制蛋白合成的三步连续过程  相似文献   

14.
绿脓杆菌外毒素A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绿脓杆菌菌体外分泌许多有毒的代谢产物,构成致病因子十分复杂,以及本菌的广泛耐药性,因此绿脓杆菌感染症在临床上属难治之症。进而研究和阐明这些代谢产物和病原性之间的关系,对临床上防治本菌感染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绿脓杆菌是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能感染任何组织和部位,甚至通过血流导致败血症,国内文献报告绿脓杆菌败血症死亡率在80%以上。近年来,由绿脓杆菌所致医院内感染也日益受重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绿脓杆菌的耐药率也在不断增长。这给临床治  相似文献   

16.
特比萘芬( terbinafine,商品名“丁克”)属丙烯胺类抗真菌药物,具有较广的抗真菌谱,对临床上相应真菌的感染疗效显著。作用机制主要为特异高选择性的抑制真菌膜上的角鲨烯环氧化酶,而对细胞色素P?450无任何作用,无严重的肝、肾副作用,具有杀菌、抑菌双重作用。对深部真菌的感染也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SPP小鼠及无菌小鼠被绿脓杆菌感染后,无临床症状。但进行医药、生物制品实验时,常影响试验结果。为迅速测出SPF小鼠体内是否被绿脓杆菌感染,我们用噬菌体裂解试验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仍然是引起医院内机体衰弱病人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地震截瘫病人长期卧床,多有不同程度排尿障碍和尿潴留,局部免疫功能低下,因而容易发生尿路上行感染。为了防治尿路感染,促进病人康复,本文对109例唐山地震截瘫住院病人尿路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感染状况及其菌株药物敏感性作了调查研究,以供临床参考。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感染率为49.54%(54/109)。其中,单纯大肠杆菌感染率为27.52%(30/109),单纯绿脓杆菌感染率为20.18%(22/109),两菌混合感染率为1.83%(2/109)。  相似文献   

19.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致病菌,具有多重耐药的特性.多重耐药性是指绿脓杆菌同时对多种结构完全各异的药物耐药.绿脓杆菌中存在的抗菌药物主动泵出系统和生物膜形成是绿脓杆菌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本文综述了绿脓杆菌主动泵出系统和生物膜在耐药过程中的作用、结构、功能及表达的调节.  相似文献   

20.
外毒素A(PEA)是铜绿假单胞菌最主要的一种毒力因子,它具有ADP-核糖基化转移酶活性,通过对延伸因子-2(eEF-2)的ADP-核糖基化抑制细胞的的蛋白质合成而导致细胞死亡。PEA由613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66kD;其编码结构基因toxA位于细菌染色体上,为单一顺反子。本文着重综述近年来对PEA的基因表达及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为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获得高纯度PEA的工作理清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