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抗菌免疫核糖核酸(iRNA)已用于条件致病菌感染的临床治疗,并对其免疫活性做了全面的研究。现已证实iRNA能够诱导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和传递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并能诱生干扰素和白细胞间素Ⅰ、Ⅱ等淋巴因子和单核因子。但制备的iRNA是含有多种RNA种类的混合物,为明确各组份的免疫学功能,我们对iRNA进行了分离,并测定不同组份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2.
大肠杆菌与绿脓杆菌原生质球融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利用在细菌学分类上不属同一科的大肠杆菌与绿脓杆菌原生质球的融合方法,使二种细菌发生融合和染色体重组,并通过重组体与亲本菌株遗传标记的差异来选育新重组菌株。实验中由于绿脓杆菌原生质球形成率低,适应性强,对多数抗菌素耐药。我们利用聚蔗糖—泛影葡胺分层液将活菌体与原生质球分开。并通过热处理使未与大肠杆菌杂交的绿脓杆菌原生质球在MD_3培养基中不能复原再生。为提高细菌细胞融合率及简化融合体筛选方法提供了有效的手段。通过实验结果证明所选育的二株融合体兼有二种亲本菌种的遗传性状,说明二种细菌细胞发生了融合和染色体重组。应用细菌原生质球的融合方法,使异种细菌进行杂交重组,组建一株兼备二株细菌性状的重组体,不仅为遗传育种提供一有效方法,也为异种细菌间传递质粒提供了新手段。  相似文献   
3.
连续注射抗菌i-RNA诱生内源性细胞毒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抗菌免疫核糖核酸(i-RNA)对家兔进行连续致敏注射和诱生注射,结果证明在家兔血清中有抑制和杀伤靶细胞(L929)作用较强的细胞毒因子出现。实验对i-RNA诱生内源性细胞毒因子的动态、不同i-RNA的诱生效果,对人和鼠的某些瘤细胞毒作用等做了初步研究,对内源性细胞毒因子的作用主要来自TNF的活性也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革兰氏阴性杆菌如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等肠杆菌科细菌,是住院病人最易感染的病菌。由于它们在外界分布甚广,容易获得抗药性,当慢性病患者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功能低下时又易形成续发或合并感染,这是目前死亡率高的难治病之一。临床上单靠更换抗生素是很难解决治疗问题的。我们通过动物实验证明,免疫核糖核酸(i-RNA)能特异的增强吞噬细菌功能,在抗感染中有保护作用。把i-RNA初步试用于临床治疗又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把i-RNA用于革兰氏阴性杆菌的重症感染治疗上,也收到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一近年来临床由于广泛使用抗菌素、抗癌药物、免疫抑制剂以及肾皮质激索等,经常出现所谓“条件致病菌”的感染。在外界分布甚广的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肠道杆菌不仅是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而且是自然抗药性发生率高的细菌。由这类菌引起的感染(如烧伤感染等),多在机体抵抗力  相似文献   
6.
关于抗瘤免疫RNA诱生IL—2,细胞毒因子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抗瘤免疫RNA致敏诱生家兔产生IL-2及细胞毒因子。通过MTT比色法和结晶紫染色法测其IL-2活性和细胞毒因子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是免疫RNA能提高家兔IL-2水平,并且诱生杀伤作用较强的细胞毒因子。  相似文献   
7.
用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免疫核酸致敏家兔,发现兔血清中含有直接杀伤L929细胞的细胞毒因子。就其成分进行了探讨,推测其中主要成分为肿瘤坏死因子(TNF)。并可有淋巴毒素及起协同作用的少量干扰素等其他一些成分。分别用体外细胞毒实验即结晶紫染色法及地~125I—UDR掺入法,计算细胞毒指数,评估结果,对两种检测手段进行了比较,染色法虽不如同位素法灵敏度高,但无放射性污染、不易保存等缺点。应用放线菌酮可以使细胞毒作用放大,便于检测到较微弱的细胞毒活性,而且实验条件易于控制,结果也较稳定。  相似文献   
8.
免疫R N A(i-RNA)是一种能向正常机体转移抗体形成和多种细胞免疫活性的免疫制剂。由于i-RNA在生物体内有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所以i-RNA的临床应用首先开始于抗肿瘤的免疫治疗上。i-RNA能超越动物种属界限、传递体液和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小鼠模型系统中,应用ELISA和~(125)IUdR释放试验分别研究抗呼吸道合胞病毒免疫核糖核酸(RSV—i—RNA)诱生血清特异性抗体活性和以细胞毒活性为指标检测其增强细胞免疫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RSV-i-RNA能诱生血清特异性抗体和提高鼠脾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且明显高于正常核糖核酸对照组。 RSV-i-RNA的上述作用可被RNase所阻断,但不受DNase和Pronase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核酸的研究中不用放射性同位素,而用生物素(biotin)标记DNA或RNA分子做为探针来检测核酸分子的方法,是最近几年内开展起来的实验新技术。按一般常规在进行核酸的分析、鉴定以及分子杂交等实验之前,首先以所谓“DNA缺口翻译”的方法制备用同位素标记的DNA(探针)。即把待标记的已知DNA分子用核酸酶(DNase)切成缺口,加入能识别并附着在缺口上的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