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刘艳丽  陶新智  孙世玲 《蛇志》2015,(2):126-127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与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住院及门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6例,对其中48例有持续性心房颤动的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A组)的血浆BNP水平、左室间隔厚度(IVS)、左房内径(LA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检测,并与其中30例无房颤病史的高血压心室肥厚(B组)患者及28例单纯高血压(C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在3组患者左房内径无差异的情况下,合并房颤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无房颤病史者,且随左室肥厚程度加重而升高。结论高血压左室肥厚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的BNP水平明显升高。BNP水平可作为预测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U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心房内径(LAD)与老年永久性房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综合科住院的老年永久性房颤患者78例作为房颤组,选取同期住院窦性心律且无房颤病史的老年患者72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各组一般资料及超声心动图、尿酸、hs-CRP水平等,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房颤组血清UA及hs CRP水平、左心房内径大小明显增高(P0.05),2以房颤是否发生为因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尿酸(OR=2.016,P=0.004)、左房内径(OR=4.180,P=0.001)和hs-CRP(OR=2.846,P=0.002)是老年永久性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房颤组患者血清尿酸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28,P0.05),尿酸与左心房内径大小呈轻度正相关(r=0.12,P0.05)。结论:血清尿酸、hs-CRP、左房内径是老年永久性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尿酸参与的炎症反应和结构重构可能参与老年永久性房颤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左房内径(LAD)、血清尿酸(UA)水平与老年心房颤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60岁以上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共166例,其中持续性房颤组85例,阵发性房颤组81例,选择同期无房颤的高血压、冠心病老年患者83例作对照组。通过心脏彩超检查检测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40 mm为左房内径增大。并采用生化分析检测患者血清UA水平。结果:(1)持续性房颤组LAD、LVEF、左心房增大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阵发性房颤组和对照组,而阵发性房颤组以上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持续性房颤组和阵发性房颤组患者血清U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持续性房颤组和阵发性房颤组之间血清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心房内径大小、血尿酸水平与老年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造影剂肾病(CIN)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应激性高血糖指数(SHI)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CIN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接受PCI治疗的糖尿病合并AMI患者,根据PCI术后是否发生CIN分为CIN组26例和非CIN组76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和计算SHI,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合并AMI患者PCI术后CIN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HI、HbA1c对糖尿病合并AMI患者PCI术后CIN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CIN组年龄大于非CIN组,高血压比例、Killip分级≥Ⅱ级比例和心肌肌钙蛋白T、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糖、HbA1c、血尿酸、血尿素氮、血肌酐、SHI高于非CIN组,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非CIN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高血压、Killip分级≥Ⅱ级、NT-proBNP升高、白蛋白降低、hs-CRP升高、HbA1c升高、血肌酐升高、eGFR降低、SHI升高为糖尿病合并AMI患者PCI术后CIN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HI、HbA1c联合预测糖尿病合并AMI患者PCI术后CIN的曲线下面积大于两者单独预测的曲线下面积。结论:年龄增加、高血压、Killip分级≥Ⅱ级、NT-proBNP、hs-CRP、HbA1c、血肌酐、SHI升高及白蛋白、eGFR降低为糖尿病合并AMI患者PCI术后CIN的独立危险因素,SHI联合HbA1c对糖尿病合并AMI患者PCI术后CIN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合并慢性肾脏病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情况,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内科确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及并发慢性肾脏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20例)及糖尿病肾病组(20例),选择本院健康老年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测定各组对象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肌酐(Scr)、血磷(P)、血钙(Ca~(2+))、碱性磷酸酶(AL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同时分析各组对象肠道大肠埃希菌、双歧杆菌、乳杆菌、酵母菌、真杆菌的差异。结果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肠道大肠埃希菌数量高于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糖尿病组患者肠道大肠埃希菌数量高于对照组(均P0.05)。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真杆菌数量低于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同时糖尿病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真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均P0.05)。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Scr、P、Ca~(2+)水平高于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糖尿病组患者血清Scr、P、Ca~(2+)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HbA1c、ALP、hs-CRP水平高于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同时糖尿病组患者血清HbA1c、ALP、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大肠埃希菌数量与Scr、P、Ca~(2+)、HbA1c、ALP、hs-CRP水平呈正相关,双歧杆菌、真杆菌数量与Scr、P、Ca~(2+)、HbA1c、ALP、hs-CRP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大肠埃希菌数量升高(OR=4.26,95%CI:1.87~9.71),双歧杆菌(OR=5.02,95%CI:2.36~10.68)和真杆菌(OR=17.89,95%CI:12.67~25.89)数量降低均为糖尿病并发慢性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其特征为大肠埃希菌数量增多,双歧杆菌、真杆菌数量减少。大肠埃希菌数量升高,双歧杆菌和真杆菌数量降低均为糖尿病并发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对比冷冻球囊消融术(CBA)与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AF)的疗效,并探讨术后1年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阵发性AF患者100例,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n=48,RFCA)和B组(n=52,CBA)。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1年复发率情况。根据是否复发将所有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无复发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1年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B组的手术时间、消融时间、X线曝光时间短于A组(P<0.05)。B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复发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阵发性AF患者术后1年复发与B型利钠肽(BNP)、年龄、白细胞计数(WBC)、体质量指数、肌酐(Cr)、合并高血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合并糖尿病、左心房内径(LAD)、合并冠心病、病程、尿酸、心电图f波类型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程偏长、尿酸偏高、LAD偏大、年龄偏大、hs-CRP偏高、心电图f波类型为细波、BNP偏高是阵发性AF患者术后1年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CBA与RFCA治疗阵发性AF,均可获得较好的疗效,CBA在改善患者手术情况及安全性方面的效果较好。阵发性AF患者术后1年的复发率较高,病程、尿酸、LAD、年龄、hs-CRP、BNP、心电图f波类型均是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BNP及NT-proBNP是诊断心衰的重要指标。近年来BNP及NT-proBNP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我们收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2型糖尿病中BNP及NT-proBNP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肾病患者BNP或NT-proBNP有升高趋势。单纯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以及低血糖患者BNP或NT-proB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肾功能及心脏结构功能改变是2型糖尿病患者BNP及NT-proBNP的影响因素。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BNP及NT-proBNP水平的研究尚少,糖尿病病程、FPG以及HbA1c对BNP及NT-proBNP的影响尚存在争议。BNP及NT-proBNP升高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评估,预后判断及诊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降糖药物、糖尿病病程、FPG以及HbA1c对BNP及NT-proBNP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及相关因素,为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94例,分为窦性心律组和心房颤动组。分别抽取两组患者的血液样本并检测血浆中的BNP浓度,比较不同NYHA分级患者血浆内的脑钠肽水平的变化情况,记录左心房和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及房颤持续时间等。结果: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组与窦性心律组血浆BNP水平比较,心房颤动组高于窦性心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YHA不同分级相互比较,Ⅱ级、Ⅲ级和Ⅳ级间的BNP水平,心房颤动组BNP水平均高于窦性心律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水平与患者年龄、左心房大小、左心室大小、房颤持续时间因素呈正相关(r分别为0.0.801,0.748,0.854和0.703,P0.05),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41,P0.05)。结论:BNP血浆浓度与心功能状态密切相关,BNP浓度的检测有助于临床心血管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房颤及房颤并发血栓栓塞患者血浆内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和D-二聚体(D-dimer)的表达水平;探讨两者表达水平的关联性以及两者对房颤血栓栓塞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2012年12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病人;根据入组及排除标准将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74例分为对照组、单纯房颤组与房颤血栓组;对所有对象进行数据采集,包括年龄、性别、血脂情况、高血压病史、血糖等情况;对所有对象进行D-dimer及BNP水平的数据采集。结果:(1)房颤血栓组的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单纯房颤组(P0.001);(2)房颤血栓组的D-dimer和BNP水平高于单纯房颤组(P0.05)和对照组(P0.001);(3)单纯房颤组BNP水平与D-dimer水平呈正相关性(r=0.507,P=0.004),房颤血栓组BNP水平与D-dimer水平呈正相关性(r=0.680,P0.001)。结论:(1)心房颤动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并发血栓栓塞风险也增加,指导我们在临床治疗时需要重视年龄因素。(2)患者血浆中D-dimer和BNP水平的增高是心房颤动并发血栓栓塞患者的危险信号。(3)D-dimer和BNP检测在预防心房颤动并发血栓栓塞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132例ACS患者按照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危险评分分为低、中、高危三组;检测各组的血清hs-CRP、RDW、肌钙蛋白I(c Tn I)、B型脑钠肽(BNP)水平;并记录入院后心脏超声检查中左室射血分数(LEVF)及住院期间有无发生主要不良心脏时间(MACE)等情况。结果:低、中、高危三组间血清hs-CRP、RDW、BNP、c Tn I、LEVF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危组患者血清hs-CRP、RDW、BNP、c Tn I高于低危组及中危组(P0.05),中危组高于低危组(P0.05);血清hs-CRP水平与GRACE评分呈正相关(rs=0.490,P0.05),RDW水平与GRACE评分亦呈正相关(rs=0.401,P0.05);与非MECE组比较,MECE组患者hs-CRP、RDW较高(P0.05);血清高水平hs-CRP及RDW是ACS患者发生近期住院MACE相关高危因素。结论:血清hs-CRP及RDW水平随着ACS患者危险分层的增加而增加,高水平hs-CRP及RDW是近期发生MACE的高危因素,对临床评估ACS患者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心血管系统常见的疾病,威胁患者的生存周期及生活质量。本研究针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临床特征,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心律正常的为窦性心律组,伴有心房颤动的作为房颤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二尖瓣口舒张期流速(E/A)等心脏功能指标。结果:房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0.42±0.08);二尖瓣口舒张期流速(E/A)为(0.65±0.22);左心房内径(LAD)为(53.4±8.2)mm。窦律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0.45±0.09);二尖瓣口舒张期流速(E/A)为(0.72±0.17);左心房内径(LAD)为(46.7±7.9)mm。房颤组患者的LVEF和E/A值均低于窦律组,而LAD则明显高于窦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醛固酮、血管紧张素(AngII)、脑钠肽(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高于窦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发病与患者体内神经内分泌体液系统水平和心脏结构功能有关,具体发病机制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分析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特征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和高脂症患者共532例,依据其血压和血脂水平分为高血脂组(n=240)和高血脂合并高血压组(n=292)。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高血脂合并高血压组的吸烟史、家族史、患有糖尿病史、高血脂病史一年以上人数占比及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与高血脂组有差异(P<0.05)。高血脂合并高血压重度组有吸烟史、家族史、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及血清UA、CRP水平均高于中度组(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吸烟史、家族史、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及血清UA、CRP水平升高是影响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吸烟史、家族史、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病,UA含量以及CRP水平升高是影响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临床提示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病情发展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RP、Fib、NT-pro BNP在早期心衰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并通过ROC曲线方法找到临床诊断界值。方法:对48 例 房颤并发早期心衰患者(A组),31 例为心房颤动并发重度心衰(B 组)和40 健康对照组(C 组)血清Fib、CRP 和NT-pro BNP水平。 利用ROC 曲线,评价CRP、Fib、NT-pro BNP 房颤并发早期心力衰竭诊断效能。结果:CRP、Fib 和NT-pro BNP 在B 组中水平最 高,C 组水平最低,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 BNP 的对心房颤动并发早期心力衰竭患者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 度明显高于Fib和CRP。NT-pro BNP 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Fib 和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ib、CRP 和NT-pro BNP在房颤并发可能或早期心衰患者血清中水平升高,联合诊断可以提高并发可能心衰的诊断敏感性,使得临床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心血管系统常见的疾病,威胁患者的生存周期及生活质量。本研究针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临床特征,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心律正常的为窦性心律组,伴有心房颤动的作为房颤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二尖瓣1:7舒张期流速(E/A)等心脏功能指标。结果:房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0.42±0.08);二尖瓣口舒张期流速(E/A)为(0.65±0.22);左心房内径(LAD)为(53.4±8.2)min。窦律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0.45±0.09);二尖瓣口舒张期流速(E/A)为(0.72±0.17);左心房内径(LAD)为(46.7±7.9)min。房颤组患者的LVEF和E/A值均低于窦律组,而LAD则明显高于窦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醛固酮、血管紧张素(AngII)、脑钠)]k(BNP)TZ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高于窦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发病与患者体内神经内分泌体液系统水平和心脏结构功能有关,具体发病机制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和干眼症的关系并分析2型糖尿病发生干眼症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220例为观察组和健康人群50例为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眼表失衡指数(OSDI)、泪膜破裂时间(TBUT)、泪液分泌试验(SIt),以及观察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血糖、Hb A1c、HOMA-IR、血清CRP,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眼症发病率及干眼症症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发生干眼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对照组干眼症发病率(9/100,9.00%)明显低于观察组(108/440眼,24.52%)(P0.05)。观察组OSD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BUT、SIt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OSDI、TBUT、SIt、Hb A1c和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干眼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年龄、糖尿病病程、TBUT、Hb A1c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干眼症的危险因素(B0,OR1)。结论:2型糖尿病和干眼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糖尿病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水平是2型糖尿病发生干眼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研究SGLT2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尿酸水平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性心功能不全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给予2型糖尿病饮食控制治疗方案,并给予心功能不全对症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血尿酸(uric acid,UA)、血清脑钠肽(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水平、心脏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的餐后2 h血糖(2- hour postprandial glucose,2 h PBG)、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Ic)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UA和BNP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VEF水平显著升高,LVEDD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的SF-36健康调查量表(the SF-36 Health Survey,SF-36)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SF-36评分均显著上升,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达格列净可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血糖、血尿酸水平,还能够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明确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1c)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关系,本研究检测了GDM患者血糖、血清Hb A1c与CRP水平,并对Hb A1c与CRP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方法:以68例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于我院诊治的GDM孕妇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中关于GDM的诊断标准,另选取68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糖水平(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采用免疫凝集法检测和比较两组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分析HbA1c与CRP的相关性。结果:GDM组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2 h血糖(plasma glucose,PG)、血清HbA1c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GDM患者血清Hb A1c和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654,P0.05)。结论:GDM患者血清HbAlC和CRP水平相较于正常孕妇有显著提高,且二者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二者联合检测可能作为GDM早期诊断的筛查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