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树植物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潜流型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人工湿地、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人工湿地和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一年来,3种红树植物人工湿地对BOD5、CODCr、TP、TN、NH4^+-N和NO2^--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3%、71%、41%、55%、50%和84%以上。人工湿地各处理周期之间,BOD5和CODCr去除率波动较小,而TP、TN、NH4^+-N和NO2^--N去除率波动较大。3种红树植物人工湿地对各种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海桑人工湿地和桐花树人工湿地对BOD5、CODCr、TP、TN和NH4^+-N去除率明显高于木榄人工湿地,而海桑人工湿地和桐花树人工湿地相比较,除TP外,BOD5、CODCr、TN和NH4^+-N去除率没有显著差异。人工湿地单一处理周期内,去除率随水力停留时间(HRT)的延长而增加。BOD5、CODCr、TN和NH4^+-N在HRT为1d和2d的去除率分别为HRT为3d去除率的54%-65%和73%-84%,NO2^--N在HRT为1d和2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HRT为3d的70%-81%和85%-94%,而TP在HRT为1d和2d的去除率分别只有HRT为3d的39%-50%和65%-74%。另外,红树植物人工湿地与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人工湿地相比,前者的BOD5、CODCr、TP、TN和NH4^+-N去除率明显小于后者(P〈0.05)。总体上看,3种红树植物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呈现海桑人工湿地≈桐花树人工湿地〉木榄人工湿地。  相似文献   

2.
红树林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3条结构相同的潜流人工湿地带(长×宽×高为33 m×3 m×0.5 m),带内分别种植外来种海桑和本地种秋茄、桐花树,水力负荷为5 m3·d-1,停留时间约3 d,连续2年监测。结果表明:各湿地带对CODcr、BOD5、TN、NH3-N、TP和S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5%、74%、53%、52%、67%和70%;不同红树植物湿地带的去除能力不同,且与植物生长状况相关;湿地运行初期,海桑生长速度最快,其去污能力最强;其后海桑受到化学试剂的影响死亡1/2,其去污能力显著低于桐花树和秋茄;各湿地带对肠道菌群的去除率均高于80%,不同植物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出水中的菌体数量远高于国家污水排放标准,应结合其他措施(如氯化消毒等)处理肠道菌群;红树林是比较理想的人工湿地净化植物,但外来种海桑对化学试剂、低温等不良环境敏感,生长不稳定,需进一步探讨红树林作为人工湿地净化植物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重金属镉对红树植物白骨壤和桐花树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贵玉  康浩  段文芳 《广西植物》2009,29(5):644-647
通过砂泥栽培实验研究了红树植物桐花树和白骨壤幼苗在含Cd 0.6~30 mmol·L~(-1)系列海水培养液中某些生理特性的变化。当培养液中Cd浓度为0.6 mmol·L~(-1)时桐花树和白骨壤幼苗生长正常,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变化不大。当高于12 mmol·L~(-1)时,除桐花树和白骨壤幼苗除POD酶活性越来越高之外,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SOD、CAT酶活性均不断减弱,而且浓度愈高,这些指标下降愈大。结果表明Cd对红树植物桐花树和白骨壤幼苗具有毒害作用,Cd浓度愈高对其毒害愈严重,两种红树植物比较,桐花树抗重金属镉毒害的能力大于白骨壤。  相似文献   

4.
几种红树植物模拟湿地系统对污水中重金属的净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温室中建立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秋茄(Kandelia candel)、无瓣海桑+木榄(S.apetala+ B.gymnorrhiza)、无瓣海桑+秋茄(S.apetala+ K.candel)、无瓣海桑+桐花树(S.apetala+ A.corniculatum)等7 种模拟湿地系统, 用正常浓度污水(SW)、5 倍浓度污水(FW)和10 倍浓度污水(TW)3 种人工配制的生活污水分别对7 种模拟湿地系统进行污灌6 个月。结果发现: 7 种人工模拟湿地生态系统对污水中重金属的净化率与红树植物种类以及污水中重金属浓度有关。当灌正常浓度污水时, 7 种人工模拟湿地生态系统对Pb 和Mn 的总净化率以无瓣海桑+秋茄最大, 对Cu 的总净化率以桐花树最大, 对Zn 和 Cd 的总净化率以无瓣海桑+桐花树最大。当灌5 倍浓度污水时, 7 种人工模拟湿地生态系统对Pb 总净化率以无瓣海桑+桐花树最大, 对Cu 和Cd总净化率以无瓣海桑+秋茄最大, 对Zn 和Mn 总净化率以无瓣海桑+木榄最大。当灌10 倍浓度污水时, 7 种人工模拟湿地生态系统对Pb、Mn 的总净化率以无瓣海桑+秋茄最大, 对Cu 的总净化率以秋茄最大, 对Zn 的总净化率以无瓣海桑+木榄最大, 对Cd 总净化率以无瓣海桑最大。重金属有95%以上是积累在土壤中, 表明土壤子系统是人工模拟湿地系统净化的主体。  相似文献   

5.
多氯联苯对桐花树幼苗生长及膜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180、900、1 800和2 700 μg·kg-1)多氯联苯(PCBs)对红树植物桐花树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膜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以及膜保护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PCBs对桐花树幼苗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PCBs浓度的提高,桐花树幼苗的茎高、茎径和茎体积均呈升高趋势;在试验PCBs浓度范围内,桐花树幼苗叶片能保持相对正常的叶绿素水平和相对稳定的叶绿素a/b值,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虽然有所降低,但均未低于对照的75%;叶绿素a/b值有所升高,但均未超过对照的10%.随着PCBs浓度的提高,桐花树幼苗叶片SOD活性呈单峰曲线变化,而POD活性和MDA含量呈单谷曲线变化.红树植物桐花树可通过生理生化机制适应一定浓度的PCBs污染,对PCBs有较强的耐受性和适应性,可用于PCBs污染的植物修复.  相似文献   

6.
淡水驯化对桐花树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刁俊明  孙卿  陈桂珠 《植物研究》2010,30(4):416-423
以实验地全光照条件下淡水和人工海水培养种植的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幼苗为材料,采用Li 6400光合测定仪对不同月份桐花树幼苗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日动态进行测定,研究了桐花树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结果表明:在7、10月份桐花树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均出现“光合午休”现象。在7月份人工海水组和淡水组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分别为9.97和11.95 μmol·m-2·s-1;而10月份的Pmax分别为12.2和12.9 μmol·m-2·s-1。而且淡水驯化下,桐花树的净光合速率较人工海水组高。由光响应曲线可知,桐花树人工海水组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和表观量子效率(AQY)分别为7 μmol·m-2·s-1,1 477 μmol·m-2·s-1,30 μmol·m-2·s-1,0.031 3;而淡水组为8.69 μmol·m-2·s-1,980 μmol·m-2·s-1,40 μmol·m-2·s-1,0.011。在所测的生理生态因子中,光合有效辐射和气孔导度是影响桐花树光合作用最为强烈的因子,与桐花树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试验说明淡水驯化的桐花树对光强的利用范围变窄,但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表明桐花树对淡水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选择4种湿地植物菖蒲、香蒲、浮萍和金鱼藻,研究单一及组合湿地植物对高浓度污水(污水处理厂进水)、低浓度污水(污水处理厂出水)中营养物质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 水体中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浓度呈现试验前期快速下降,后期缓慢下降的趋势,表明湿地植物能有效净化污水中的TN、TP、COD,但不同湿地植物及湿地植物组合的净化效果存在差异.多种湿地植物组合比单种湿地植物对TN的净化作用强,其中香蒲+浮萍+金鱼藻对TN的净化效果最佳;高浓度污水中,单种挺水植物对TP的净化效果较好,低浓度污水中,则是多种湿地植物组合对TP的去除率较高;高浓度污水中,湿地植物对COD的去除率为85.1%~96.0%,其中菖蒲、香蒲去除效果最佳,低浓度污水中,湿地植物对COD去除率为76.9%~94.8%,以菖蒲+浮萍+金鱼藻去除效果最好.总体看来,湿地植物对高浓度污水中TN、TP、COD的净化效果好于低浓度污水,两种水体的pH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李隐  田昆  肖德荣  杨倩  谢雯颖 《生态学杂志》2012,31(6):1425-1431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南高原湿地常见的7种湖滨带植物群落开展污水净化试验研究,为云南高原退化湿地恢复与污染湖泊治理中植物的选择与空间配置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湖滨带植物群落对污水浓度的耐受和净化降解是有限度的,在适合植物生长的污水浓度范围(TN:8.39~22.95mg·L-1;TP:0.61~1.96mg·L-1;NH4+-N:6.42~19.80mg·L-1)内,植物群落才能对污水起到高效的净化效果,对TP和NH4+-N的去除率均能达到30%以上,对TN的去除率也能达到20%。在较高浓度范围内,由茭草(Zizana caduciflora)、蓖齿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和金鱼藻(Ceratophyllumdemersum)几种喜氮、磷植物组成的群落对污水的净化效果更好。但不同植物群落对污水的净化效果存在着差异(P<0.05),含同一种植物但其他组成植物不同的群落净化效果不同,表明植物种间存在相互作用,不同种类、不同生活型间相互协作,发挥着最大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两种红树植物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Forsk.)Vierh.)和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 (L.) Blanco)幼苗为材料,在梯度海面高程的野外人工平台上开展了为期1a的淹水胁迫实验。3座平台作为重复,每座设置8个梯度,相邻梯度间高度相差10cm,幼苗立地基质平面的海面高程320~390cm。实验1a后测定1a幼苗的生长状况及与一些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小高程生境对两种幼苗茎的纵向生长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白骨壤幼苗茎生长高度是桐花树的7.5倍。与白骨壤相比,桐花树幼苗有较高的叶片保存率。白骨壤幼苗生物量在各器官分配为:茎〉根〉叶,3个器官平均所占比例分别为56.7%,25.7%和17.6%;桐花树则为:叶〉根〉茎,3个器官平均所占比例分别为49.6%,33.0%和17.4%。小高程生境对白骨壤幼苗全株生物量有较强的促进效果,桐花树幼苗则在中等高程生境中有较大生物量。在任一高程组,桐花树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均大于白骨壤幼苗,但两种幼苗叶绿素a/b比值差异不显著。无论在叶片还是根系中,桐花树幼苗的活性氧清除酶类活性均高于白骨壤幼苗,表明在相同高程生境中桐花树幼苗比白骨壤幼苗面临更大的困难。综合实验结果和野外观察,可看出白骨壤耐淹水能力高于桐花树;仅从植物本身的生理特性考虑,可确定北部湾沿海白骨壤造林滩面高程不宜低于平均海面30cm,桐花树不应低于当地平均海面。  相似文献   

10.
四种红树林植物的淡水驯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建  陈桂珠  罗航 《生态科学》1999,18(3):12-15
选择秋茄、木榄、桐花树、无瓣海桑4 种红树林植物的幼苗, 在中山大学附属中学校园内进行了8 个月的池塘和陆地的淡水驯化试验。对之分别计算了成活率、茎高增加量、基茎增加量、生物量的增量和凋落物量, 并定期对其成活状况、生长状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发现各树种在淡水池塘中均能较好生长, 木榄和桐花树对陆地也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硝酸铈对花生(Arachis hypogaea)幼苗生长、开花数目及抗氧化酶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铈浓度低于20.0 mg·L–1能促进花生幼苗生长及开花,其中以10.0 mg·L–1铈的效果最为明显,其生物量和开花数分别约为对照的1.3倍和2.8倍;但高于20.0 mg·L–1则抑制花生幼苗生长,降低花朵数目;同时,低于20.0 mg/L铈可抑制花生幼苗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降低其丙二醛(MDA)含量,其中以10.0 mg·L–1铈的抑制效果最明显,其POD活性和MDA含量约为对照的47.51%和20.76%;而低于20.0 mg·L–1铈能提高花生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其中以5.0 mg·L–1铈的促进效果最明显,其SOD活性约为对照的2.0倍。  相似文献   

12.
三种泌盐红树植物对盐胁迫的耐受性比较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叶勇  卢昌义  胡宏友  谭凤仪 《生态学报》2004,24(11):2444-2450
在盐度 0、5、15、2 5和 35 (% )下种植泌盐红树植物老鼠 (Acanthus ilicifolius)、桐花树 (Aegiceras corniculatum)和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的繁殖体 ,以繁殖体萌发、幼苗生长、叶片泌盐量、叶片组织液盐含量和蒸腾蒸发量为指标 ,比较其对盐胁迫的耐受性。盐度提高对胎生种类桐花树和白骨壤的萌根速率无显著影响 ,但高盐度明显抑制非胎生种类老鼠的萌根。白骨壤的萌苗率不受盐度影响 ,但 2 5以上的盐度导致桐花树和老鼠的萌苗率下降。在盐度范围 5~ 35内 ,白骨壤幼苗的茎高生长随盐度的增加而减少 ,但减少量比桐花树小 ,而老鼠的减少量最大。老鼠因盐度提高而导致的叶片长度的减少量最大。在盐度提高的情况下 3种植物均具有泌盐量增加的效应 ,在任一盐度下泌盐能力的顺序均为白骨壤 >桐花树 >老鼠。淡水培养时 ,3种红树植物的叶片组织液盐含量 (约 2 % )均高于环境盐度 0。在盐度范围 5~ 35内 ,白骨壤的叶片组织液盐含量维持在较稳定的水平 (4 .3%~ 5 .0 % ) ,桐花树的变化范围为 2 .4 %~ 4 .5 % ,老鼠 2 .3%~ 5 .3%。淡水培养时 ,3种植物的蒸腾蒸发量类似 ,但盐性条件下白骨壤的蒸腾蒸发量显著高于桐花树和老鼠。随着盐度的增加 ,老鼠的蒸腾蒸发量下降最多。这些结果均表  相似文献   

13.
陈福坤  张丽微  陈雷  邓利 《广西植物》2018,38(6):755-761
为探索柊叶和象草在人工湿地中的应用及其净化机理,该研究以柊叶和象草为人工湿地植物分别构建了波式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分析了柊叶和象草波式潜流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中COD_(cr)、TN和TP的净化效果,观察了柊叶和象草两种植物在不同季节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经过15个月的连续运行,在表面水力负荷约0.3 m·d~(-1)的条件下,柊叶和象草波式潜流人工湿地平均去除率是COD_(cr)分别为66.1%和70.1%,TN分别为60.4%和63.7%,TP分别为74.1%和75.1%。两种植物生长良好,根系发达,象草的地上生物量是柊叶的2.1倍,地下生物量相当;冬季象草生长缓慢,柊叶部分叶片的四周干枯,但二者都不会枯亡。这说明两个人工湿地对COD_(cr)、TN和TP都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无显著性差异,柊叶和象草能明显提高潜流人工湿地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4.
镉在白骨壤模拟湿地系统中的分布、迁移及净化效应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在温室中建立红树林植物白骨壤模拟湿地系统,分别用正常(C1)、5倍(C5)和10倍(C10)3种人工配置的不同浓度的污水每周定时定量对模拟系统污灌1年,研究重金属Cd的分布、迁移以及系统对Cd污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由人工污水加入系统中的Cd主要存留在土壤子系统中(87.67%~96.74%),只有很少部分迁移到植物体和凋落物中,约占总加入量的0.43%~3.23%;白骨壤植物各器官中Cd含量在根中最高;模拟系统对污水中Cd的净化效果显著,在植物-土壤系统中,正常、5倍和10倍浓度组的净化率分别为90.43%、97.17%和97.06%,在无植物系统中,对应组分别为93.29%、93.10%和90.4%.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6a生的木榄、红海榄、海莲红树植物在桐花树次生灌木群落中进行人工改造的形成的新群落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海莲、红海榄和木榄都能成功在桐花树灌木林群落定居,其中以木榄的地径、树高生长量较大;红海榄、海莲的造林的株行距为1m×1m或0.8m×1m,木榄的株行距为1.5m×2m为宜;引入红树林乔木树种海莲、红海榄、木榄小苗16年后,桐花树密度呈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木榄的引入较不利于桐花树次生灌木群落的发展;海莲、红海榄各自生物量或群落总生物量均比桐花树群落总生物量增加,以红海榄的生物量增加量最大,为桐花树群落总生物量的1.9倍;海莲、木榄具有良好的更新状况,特别在海莲群落中,平均每方米超过2株幼苗,说明该群落开始步入发育盛期,可以预见未来的15年内,可使红树林群落茂密复生。  相似文献   

16.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3种红树植物生理生态特性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靖元孝  任延丽  陈桂珠 《生态学报》2005,25(7):1612-1619
研究了淡水条件下潜流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红树植物海桑、桐花树和木榄的生理生态特性。一年后,海桑、桐花树和木榄株高增长量分别为134、32cm和21cm,基径增长量分别为18.2、14.3mm和12.9mm,生物量增长量分别为747、113g/株和55g/株,表明海桑生长最快,桐花树次之,木榄最慢。从2004年1月至12月,海桑、桐花树和木榄各项生理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叶片总叶绿素含量1.91、1.26、0.91mg/gFW,叶绿素a含量1.44、0.93、0.64mg/gFW,叶绿素b含量0.5、0.34、0.17mg/gFW,净光合速率9.67、6.39、3.57μmolCO2/(m2·s),蒸腾速率54、38、24mmolH2O/(m2·s),气孔导度285、222、110mmolH2O/(m2·s),电解质渗出率10.2、12.9、13.5%和SOD活性447、396、386U/gFW。结果表明光合作用和水分代谢海桑>桐花树>木榄,植物受伤害程度海桑<桐花树≈木榄。另外,3种红树植物全年的生理生态特征的变化规律基本相似,4~10月份生长较快,大部分生理指标维持高水平,1~3月份和11~12月份由于温度较低,生长比较慢,大部分生理指标处于较低水平。综合比较一年来人工湿地中3种红树植物的各项生理生态特征,结果显示海桑好于桐花树,桐花树好于木榄。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外来红树植物拉关木对乡土红树植物的化感作用,该研究观察了不同浓度(0.1、0.3、0.5g·mL~(-1))的拉关木根、叶水浸提液对乡土红树植物桐花树和正红树的胚轴(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拉关木水浸提液对桐花树种子的成苗率、萌发指数和根长均存在抑制作用,其中对根长的抑制作用随水浸提液浓度的提高而增强。(2)根水浸提液对桐花树幼苗的根长、苗高、生物量等生长指标的影响总体上均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3)拉关木水浸提液对正红树胚轴的萌发率、萌发指数、生长指标均表现为促进作用,且根水浸提液0.1、0.3 g·mL~(-1)处理组的芽长以及根、叶水浸提液0.1、0.3 g·mL~(-1)处理组的生物量显著大于对照组;拉关木水浸提液对正红树幼苗的生物量也表现为促进作用。(4)抗性生理方面,随着拉关木水浸提液浓度的升高,桐花树和正红树幼苗SOD活性降低,正红树幼苗POD活性在根水浸提液0.3 g·mL~(-1)和叶水浸提液0.1 g·mL~(-1)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表明,不同乡土植物对拉关木化感作用的敏感性不同,拉关木水浸提液抑制了桐花树的生长,而对正红树的生长则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低温时植物枯萎导致人工湿地运行效率降低, 研究将脱落酸应用于湿地植物, 以期提高其抗寒性。采用0、5、10、15、20和25 mg/L的脱落酸(ABA)对美人蕉(Canna indica L.)幼苗叶面进行喷施并进行阶段性降温培养, 评价各组在0℃时的抗寒性, 筛选出最适ABA处理浓度。结果表明: 在低温条件下, 经过适宜浓度外源脱落酸预处理组的丙二醛(MDA)、相对电导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 脯氨酸、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也有所提高。综合以上指标, 认为15 mg/L脱落酸处理为最佳。随后将其应用于人工湿地, 对其冬季净化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发现, 15 mg/L脱落酸预处理可使人工湿地的冬季TP、TN和COD去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 一定浓度的脱落酸预处理能够有效提高美人蕉的抗寒性, 并提高人工湿地冬季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太湖水体叶绿素a含量与氮磷浓度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基于太湖水体1993—2002年5—9月监测资料,进行了叶绿素a含量与总氮(TN)、总磷(TP)浓度关系的分区统计分析,探讨了太湖藻类生长的TN、TP适宜浓度。结果表明:太湖叶绿素a含量与TN、TP浓度的关系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在梅梁湾和西北区,当TN、TP浓度较低时,叶绿素a含量与TN、TP浓度呈正相关;当TN、TP浓度较高时(梅梁湾TN、TP浓度分别超过5.4和0.31mg.L-1;西北区分别超过4.5和0.27mg.L-1),叶绿素a含量与TN、TP浓度呈负相关;在湖心区和贡湖区,叶绿素a含量与TN、TP浓度呈正相关,尤其当TP浓度超过0.1mg.L-1时,叶绿素a含量随TP浓度增加而上升;在东太湖和湖东滨岸区,随TN、TP浓度的升高,叶绿素a含量变化较小;在西南区,叶绿素a含量与TN浓度无显著相关关系,与TP浓度呈正相关;太湖藻类生长的适宜浓度是TN<5.4mg.L-1,TP为0.1~0.31mg.L-1。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引滦入津工程天津明渠段设置了10个点位对水体质量状况进行采样调查。结果表明, 引滦入津工程天津段水质以Ⅱ类和Ⅲ类为主, Ⅰ-Ⅴ类水质分别占0.19%、44.19%、52.62%、2.62%和0.37%, 达标率为97%。2009年至2012年引滦流域整体达标率逐年提高, 在2013年出现下滑。自上游至下游水质达标率呈现升高趋势, 位于水厂的396号点位达标率达100%, 其余点位均出现超标现象, 位于上游的383号点位达标率仅为93.33%。Hg、Pb、Cu等重金属和As、氰化物等剧毒物质浓度保持低水平, 水质偏碱性。引滦上游点位As、Cu、氨氮、硫化物、总磷等测试指标高于下游点位, 下游点位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石油类等指标高于上游点位。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和总磷为超标项目, 最大值分别达22.00 mg⋅L–1、4.10 mg⋅L–1、2.26 mg⋅L–1和0.492 mg⋅L–1。383号点位和385号点位多次出现冬季氨氮和总磷超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