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了解植物病毒在不同水体与温度条件下的灭活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以典型植物病毒烟草花叶病毒(TMV)为模型,比较了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在闽江水、自来水、生活污水、微孔滤膜过滤除菌污水及超纯水中的灭活动力学.结果显示,温度是导致TMV灭活的重要因素,水温升高,病毒灭活速率加快;此外,某些水质因子也影响TMV的灭活效率,其中可溶性盐的存在及其含量对TMV的灭活会因所处的环境不同而异;某些微生物或代谢产物对植物病毒TMV具有灭活作用,而能生化降解的有机质加速TMV灭活可能是通过促进水体中的微生物增殖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了解植物病毒在不同水体与温度条件下的灭活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以典型植物病毒烟草花叶病毒(TMV)为模型,比较了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在闽江水、自来水、生活污水、微孔滤膜过滤除菌污水及超纯水中的灭活动力学。结果显示,温度是导致TMV灭活的重要因素,水温升高,病毒灭活速率加快;此外,某些水质因子也影响TMV的灭活效率,其中可溶性盐的存在及其含量对TMV的灭活会因所处的环境不同而异;某些微生物或代谢产物对植物病毒TMV具有灭活作用,而能生化降解的有机质加速TMV灭活可能是通过促进水体中的微生物增殖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兔抗m~7GMP血清与烟草花叶病毒(TMV)制剂反应能产生免疫沉淀、并抑制TMV的感染力达90%以上。~(32)pCp在RNA连接酶作用下与TMV制剂反应,分离~(32)p标记的TMV再经过核糖核酸酶(RNaseT_2)水解,电泳分离得到~(32)pm~7G~(5′)ppp~(5′)Gp,这些结果说明TMV病毒颗粒中的RNA的5′-端帽子结构可能暴露在病毒颗粒的外部,因而容易与抗m~7GMP血清及~(32)pCp反应,同时也说明TMV的RNA5′-端帽子结构与TMV的感染力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把台有烟花叶病毒(TMV)或马铃薯X病毒(PXV)的烟汁,或把含有提纯的TMV或PXV的缓冲液与舍有马铃薯Y病毒(PYV)的烟汁混合接种酸浆上,PYV所引起的局部病斑比单独接种的较少。PXV对于PYV侵染酸浆的干扰作用仅发生于两病毒同时接种于同一叶表面的情况下o TMV的干扰作用剐也能发生于先接种或在接种PYV之后24小时内接种TMV或两病毒分删在叶面和叶背接种的情况下。PXV的浓度与干扰作用成比例。经世紫外线照射或热处理而钝化了的PXV淡有干扰作用。预先系统感染PXV趋于消除混合接种时PXV对PYV的干扰。无论所用的x病毒毒株是强的或弱的都存在这种关系。  相似文献   

5.
一种食用菌提取物y3对烟草花叶病毒的钝化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从食用菌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中提纯的y3蛋白对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的钝化作用,结果表明y3对TMV有较强的体外钝化作用,在心叶烟枯斑寄主上对TMV的抑制中浓度约为2.0μg/mL;y3在pH9.0时较稳定;TMV与y3混合后用RNase处理,测得侵染率为61.74%,比未用RNase处理的对照降低了38.26%,说明y3具有一定的体外脱衣壳作用;另外电镜观察发现y3可使部分TMV粒体发生裂解,变短.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从食用菌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中提纯的y3蛋白对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的钝化作用,结果表明y3对TMV有较强的体外钝化作用,在心叶烟枯斑寄主上对TMV的抑制中浓度约为2.0μg/mL;y3在pH9.0时较稳定;TMV与y3混合后刚RNase处理,测得侵染率为61.74%,比未用RNase处理的对照降低了38.26%,说明y3具有一定的体外脱衣壳作用;另外电镜观察发现y3可使部分TMV粒体发生裂解,变短。  相似文献   

7.
烙铁头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蛇毒对血小板的活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烙铁头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蛇毒(TMV)可引起人和多种动物(狗、家兔、豚鼠)血小板的活化,发生聚集。血小板聚集强度与加入TMV的量有关。豚鼠血小板对TMV最为敏感,TMV引起豚鼠、家兔、狗和人的血小板聚集的最低剂量分别为0.6、12.5、2.0、2.0μg/ml。EDTA抑制而肝素不影响TMV对血小板的聚集作用。TMV的血小板聚集反应伴有5羟色胺的释放,引起家兔血小板5羟色胺最大释放(72%)的TMV剂量为100μg/ml。TMV还可以诱导血小板血栓恶烷A_2的形成。阿斯匹林能阻断TMV诱导的血栓恶烷A_2的生成,但并不抑制TMV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反应,提示TMV可能通过不依赖于血栓恶烷A_2的途径活化。初步结果表明TMV是研究血小板生理机制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8.
用TMV免疫的BALB/c鼠脾细胞与SP2/0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10株能稳定传代並分泌抗烟草花叶病毒(TMV)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T73McAb滴度最高,ELISA滴度高达1/655,360,能被TMV兔免疫血清所阻断,能中和TMV的感染性。但与其它植物病毒无交叉反应,与TMV不同毒株均有反应。  相似文献   

9.
研究反应的动力学是了解反应机制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烟草花叶病毒(TMV)的研究中,Buzzel通过脲对TMV解聚的动力学研究认为解聚是分阶段进行的;由此还推测了酰胺所形成的氢键在聚合中的作用。在前文中,我们也注意到破坏氢键的试剂——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转化CMV CP和TMV CP基因的转基因线辣椒纯合系植株作为研究试材 ,比较了单独或混合接种CMV和TMV后 ,转化线辣椒的抗病性表达特点 ,并测定了两种病毒在植株体内的病毒含量。结果表明 :转化线辣椒不仅能抵抗CMV和TMV的单独侵染 ,而且还能抵抗CMV和TMV的复合侵染。转化线辣椒表现为系统症状延迟出现 7 15d ,显症株率和病害严重度级别大幅度降低 ,CMV和TMV在接种叶、新生叶中的病毒含量明显减低。转基因线辣椒原生质体作为研究试材接种CMV ,测定病毒含量结果表明 :CMV病毒的增殖在转基因线辣椒原生质体内受到明显抑制。在CMV接种浓度为 4 0 μg/mL ,感染原生质体 4 8h后 ,CP(- )植株原生质体内CMV是CP( )的 4 .2倍。这一结果揭示了转基因线辣椒具有抑制病毒增殖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以转化CMV-CP和TMV-CP基因的转基因线辣椒纯合系植株作为研究试材,比较了单独 或混合接种CMV和TMV后,转化线辣椒的抗病性表达特点,并测定了两种病毒在植株体内的病 毒含量.结果表明转化线辣椒不仅能抵抗CMV和TMV的单独侵染,而且还能抵抗CMV和TMV的 复合侵染.转化线辣椒表现为系统症状延迟出现7-15d,显症株率和病害严重度级别大幅度降低, CMV和TMV在接种叶、新生叶中的病毒含量明显减低.转基因线辣椒原生质体作为研究试材接 种CMV,测定病毒含量结果表明CMV病毒的增殖在转基因线辣椒原生质体内受到明显抑制. 在CMV接种浓度为40μg/mL,感染原生质体48h后,CP(-)植株原生质体内CMV是CP(+)的4.2倍 .这一结果揭示了转基因线辣椒具有抑制病毒增殖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2.
在植物病毒中,烟草花叶病毒(TMV)是研究得最多的一种。从Stanley的工作开始到目前的20几年内,已经积累了有关TMV的大量资料。在化学方面,TMV普通株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已经完全阐明。在物化方面,它的四级结构,分子形状也研究得很  相似文献   

13.
<正>理论Ⅰ整套试题总分:93.8分,时间:180 min。可能是多选题,答题纸上每个空格都需要填写。例如:注意:一些问题可能标记为"忽略"或"删除",不要回答这些内容。细胞生物学1.下表显示氨基酸的遗传密码。一些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TMV)具有包含有"泄露的"终止密码子的RNA序列。在TMV中95%的时间宿主核糖体将在终止密码子终止合成多肽,但其余时间将跨过终止密码子继续合成。下列序列显示来自TMV的一个m RNA的部分序列。用对号(√)或错号(菖)分别标明能或不  相似文献   

14.
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法将含有普通烟草Ubi.U4启动子驱动MrCN基因表达的元件导入TMV敏感烟草品种K326中,对筛选鉴定出的T0代转基因植株接种TMV,测定其接种前后不同时期的理化指标,以接种TMV的野生型植株为对照。结果显示,转基因植株和野生型植株接种TMV前叶绿素(Chl)和MDA含量YLSOD、POD和CAT酶活力均无显著差异,但接种TMV后野生型植株Chl含量逐渐降低,转基因植株Chl含量先增后降,在接种TMV后5d时转基因植株叶片Chl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植株。接种前期(0-3d)转基因植株MDA含量略低于野生型植株,但差异不显著;但接种后期(3~5d)前者的MDA含量显著低于后者。接种TMV后转基因植株中SOD、POD及CAT酶活性变化幅度较野生型植株高,以CAT的变幅最为显著。另外,Real-timePCR分析结果表明,接种TMV后3d时转基因植株删蹦、PR-1α及NrCN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野生型植株。以上结果表明,通过转基因技术提高烟草抗病基NNrCN的表达量,能提高防御酶活性及病程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从而延缓植株感染TMV的发病时间,增强敏感植株对TMV的抗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法将含有普通烟草Ubi.U4启动子驱动NrCN基因表达的元件导入TMV敏感烟草品种K326中,对筛选鉴定出的T0代转基因植株接种TMV,测定其接种前后不同时期的理化指标,以接种TMV的野生型植株为对照。结果显示,转基因植株和野生型植株接种TMV前叶绿素(Chl)和MDA含量及SOD、POD和CAT酶活力均无显著差异,但接种TMV后野生型植株Chl含量逐渐降低,转基因植株Chl含量先增后降,在接种TMV后5 d时转基因植株叶片Chl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植株。接种前期(03 d)转基因植株MDA含量略低于野生型植株,但差异不显著;但接种后期(35 d)前者的MDA含量显著低于后者。接种TMV后转基因植株中SOD、POD及CAT酶活性变化幅度较野生型植株高,以CAT的变幅最为显著。另外,Real-time PCR分析结果表明,接种TMV后3 d时转基因植株MAPK、PR-1a及NrCN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野生型植株。以上结果表明,通过转基因技术提高烟草抗病基因NrCN的表达量,能提高防御酶活性及病程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从而延缓植株感染TMV的发病时间,增强敏感植株对TMV的抗性。  相似文献   

16.
为获得TMV弱毒,在选择轻症纯毒系的基础上,以亚硝酸诱变处理30、40、50、60分钟,得到了30个无症突变株,经室内交叉保护试验,其中DN60-3对TMV的重花叶株系、条斑株系和山东济南的坏疽型都有显著的干扰作用,而对生产影响不大的黄色花叶株系和黄色环斑株系的干扰作用差。田间试验示范结果,对保护地栽培的番茄花叶病(包括卷叶病)的防病增产效果明显。同时发现,栽培技术差,植株长势弱,则保护放果减低。由于弱毒的保护作用属于持异性免疫,因此,在弱毒应用上,对TMV和CMV混发地区的露地番茄无保护作用。随着抗TMV番茄品种的全面推广,弱毒的利用将会失去重要性,目前一些中小城市番茄品种正处于更新时期,弱毒仍可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烟草花叶病毒(TMV)和番茄花叶病毒(ToMV)是烟草花叶病毒属中关系最为密切的病毒, 但它们在含N基因烟草上产生的枯斑大小有明显的差异. 比较了TMV, ToMV及用ToMV运动蛋白基因(MP)精确置换TMV MP后获得的重组病毒T/OMP在不同寄主上的症状差异, 发现T/OMP在含N基因烟草上产生的枯斑大小与ToMV相似. 分析比较TMV, ToMV和T/OMP外壳蛋白和MP在植物体内的积累水平, 发现三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 而TMV和T/OMP在原生质体中的复制水平也没有差异. 比较TMV, ToMV和T/OMP接种后烟草体内防御相关酶(PAL, POD和PPO)的活性变化, 结果T/OMP和TMV所诱导酶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而与ToMV有所差异, 因此认为MP基因功能的差异决定了TMV和ToMV在N基因烟草上枯斑的大小.  相似文献   

18.
我国占番茄面积最大的春季露地和保护地栽培的番茄,近些年由于烟草花叶病毒(TMV)引致的病毒病发生为害,每年都程度不同地造成损失,全国番茄抗病育种协作组在确定TMV为抗病育种主攻目标的同时,以Pelham,J(1968)提出的基因对基因的相关性概念为TMV株系分类的原则,进行了全国番茄TMV株系鉴定的联合试验,鉴定结果:我国为害番茄的TMV存在着株系分化,其中只侵染感病品种(+/+)的0株系占有TMV自然群体的绝大数量,这一株系普遍存在于我国南北各地的番茄产区(重庆、兰州、西安、南京、上海、北京、吉林、哈尔滨、广州);少数地区(西安、南京、北京)出现了侵染Tm型抗病品种的1株系;能侵染Tm-2/Tm-2纯合基因品种的2侏系(南京、吉林)和能侵染Tm/Tm、Tm-2/Tm-2两个纯台基因及Tm/Tm·Tm-2~(nv)/Tm-2~(nv)复合基因品种的1.2株系(北京)仅在局部田块里分离出。随着这些TMV株系的出现,育种工作者可采取相应的对策,利用有关的抗源材料,源源不断地培育出新的抗病品种和后备材料,从而掌握了控制病害的主动权。同时,摸清病毒株系也为抗病品种的推广、合理布局提供了依据。再则,我国自国外引进大量抗TMV基因的番茄品种仅短短十乡年历史,却分离有2和1.2株系,这对我国各地近几年大面积推广种植含Tm-2抗病基因的番茄品种会带来潜在的危险。其分化原因,究竟是通过引种传入的或是株系分化现象,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70℃的温度下干热处理一天,或经过4年以上的干燥贮存,可以脱去番茄种子中所带的病毒(TMV),而用10%的Na_3PO_4溶液浸泡番茄种子30分钟,不能完全脱去种子中的TMV。可是,上述三种方法都不能有效地脱去甜椒种子中的TMV。这说明TMV辣椒株系有较强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20.
1983—1986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应用烟草花叶病毒(TMV)弱毒疫苗N_(14)和黄瓜花叶病毒(CMV)卫星核糖核酸生防制剂S_(52)二联接种免疫番茄,能有效地防治TMV和CMV对番茄的危害。其结果是:经过免疫的番茄比不免疫的番茄病株率下降25.2~45.4%;病情指数下降16.1~31.3;每亩增产率达到22.3~44.9%。 1986年山西省大面积示范约958亩,增产幅度也均在2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