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众所周之,心血管疾病现已成为全球工业国家人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例如在美国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当中有四分之三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引起的,即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而血清胆固醇水平过高则是其主要因素之一,另外,肾病综合征、糖尿病和肝脏疾病等也被认为是高胆固醇所引起的,因此降低胆固醇水平直接关系到了人类的身体健康。益生菌的主要功能除了具有改善肠道内环境、免疫增强作用和抗肿瘤作用,许多体内及体外研究表明益生菌也具有一定的降低胆固醇作用。  相似文献   

2.
乳制品消费对血清胆固醇浓度和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血管疾病 (CVD)现已成为世界上第 1位主要死因 ,国际上许多研究确认乳和发酵乳制品是致血清胆固醇浓度适度降低的因子 ,一些长期吃致血清胆固醇浓度增高饮食的人群因同时食用乳和发酵乳而有低 CVD发病率。本文对有关发酵与非发酵乳制品对血清胆固醇浓度影响和作用机制的现有文献作一综述。1 乳作为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一种食品非洲 Maasai人消费大量肉、血和乳 ,尽管这些食品能致动脉粥样化 ,但该人群 CVD发病率很低 ,提出乳是其饮食中预防 CVD的一种食品 ,是胆固醇合成的一种抑制剂 [1 ] 。科学家们为寻求乳内降低胆固醇的因子而…  相似文献   

3.
<正>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球的头号死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的报告,一年有1 73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球死亡总数的30%[1]。到2030年,死于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冠心病和中风)的人数将增加至2 330万人[1,2],预计心血管疾病将继续成为单个首要死因[2]。那么在这么严峻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呢?近期发表在国际著名医学杂志《英国医学会杂志》(BMJ)上的一篇荟萃分析研究或许能给我们一些提示。该研究综合统计了22项队列研究文献后发现,增加膳食中的纤维摄入与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绞股蓝总皂甙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机制并探索其抗脂质过氧化的机理。方法:用高脂饲料喂饲大鼠6周,复制成高脂血症模型,而后进行4周高、低两种剂量的绞股蓝和阳性对照药血脂康实验性治疗。给药4周后处死动物,比较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同时测定血清SOD、CAT和MDA的浓度。结果:高、低剂量的绞股蓝总皂甙均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脂浓度,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绞股蓝总皂甙组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氢酶显著升高,脂质过氧化产物水平显著降低。结论:绞股蓝总皂甙可治疗高血脂症大鼠血脂异常并有较明显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银杏叶的调节血脂的作用进行研究。采用喂养高脂饲料的方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观察银杏叶对高脂血症成年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0.67、1.33 g/kg.bw/d剂量条件下银杏叶可有效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升高高脂血症大鼠HDL-CH水平。剂量1.33 g/kg.bw/d剂量下,能够降低大鼠血清TG的含量。因此,银杏叶茶在一定剂量条件下具有较好地调节高血脂动物的血脂的功能,本试验为银杏叶功能保健茶的开发提供了较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乳酸菌除了能够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促进人体健康外,有些乳酸菌还具有能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的特性。近年来许多研究都已证明某些乳杆菌、双歧杆菌及肠球菌等具有调节血脂代谢、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的能力。本文综述了降胆固醇乳酸菌的体外筛选模型及其降胆固醇的作用机理,以期为进一步开发相关产品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胆固醇流出是指外周组织和细胞中过多的游离胆固醇流出到载脂蛋白A-I(apolipoprotein A-I,apoA-I)或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s, HDL)的过程。高密度脂蛋白介导的外周细胞胆固醇流出在胆固醇逆向转运(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 RCT)途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流行病学研究观察到,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浓度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风险之间存在负相关,但提高HDL-C浓度并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对经典的HDL-C假说提出了挑战。目前,提高HDL颗粒的胆固醇流出能力被认为是预防心血管疾病更好的目标。因此,本文将简要介绍胆固醇逆向转运途径,并重点讨论影响HDL介导的细胞内胆固醇流出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莲心碱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诱导组饲喂高脂饲料;试验组给予高脂饲料+莲心碱灌胃2.5和5.0 mg·kg-1.测血清中血脂和丙二醛(MDA)水平,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取肝脏测绝对和相对肝重及MDA含量.结果表明莲心碱可显著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显著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GSH-Px和SOD水平;同时还可显著降低血清和肝脏中MDA的含量;其绝对和相对肝重均低于诱导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恒河猴血清抵抗素(RETN)水平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高脂血症恒河猴和健康恒河猴各8只,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测定其空腹血清RETN、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分析高脂血症恒河猴血清RETN水平与血脂的关系。结果实验组的血清RETN水平、TC、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TG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HDL-C差异不显著(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RETN与TC、LDL-C正相关,与TG负相关,与HDL-C无相关性。结论高脂血症恒河猴血清RETN水平与血脂存在相关性,可为人类高脂血症研究提供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0.
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的微藻生物技术正处于十字路口,但仍在不断发展。微藻衍生的多产品技术的发展将大大提高经济可行性,特别是结合生产高附加值化合物。研究结果表明敲除海洋微拟球藻中的DWARF1 (DWF1)基因的突变株具有比野生型更高的色素含量和光合效率,并且还可以显著降低胆固醇积累(这可能是人类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使其从原本占总甾醇 (TSs) 超过70%的含量减少至零。相比之下,其前体24-亚甲基胆固醇(一种对人类健康有益的蜂王浆的关键微量营养素)的产量则从零增加到60%以上。结合海洋微拟球藻中ω-3脂肪酸含量高的特点,我们预计在工业规模上开发该菌株将带来可观的利润。  相似文献   

11.
益生菌降胆固醇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春锋  张兰威 《微生物学报》2010,50(12):1590-1599
本文对益生菌在动物及人体上的降胆固醇功能及可能机理进行了综述。益生菌是一类能够对人体健康起到促进作用的活体微生物。现已发现某些乳杆菌、双歧杆菌和肠球菌属的一些菌株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的能力。由于实验动物和人体在生理学上存在差异,因此同一菌株在实验动物和人体上获得的结论可能不同。关于益生菌降胆固醇功能的机理,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假说。这些假说包括:(1)益生菌将胆固醇吸收至细胞膜或细胞质中;(2)益生菌将胆固醇吸附到细胞表面;(3)胆固醇和游离胆盐在酸性环境下发生共沉淀;(4)结合胆盐被益生菌的胆盐水解酶水解成了游离胆盐,后者具有较低的溶解度,不易被肠道回收;(5)胆酸被益生菌的荚膜胞外多糖黏附到了细胞表面;(6)益生菌发酵肠道食源性未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产生丙酸,后者能够抑制肝脏胆固醇的生物合成,从而导致血清胆固醇水平降低;(7)益生菌通过下调NPC1L1蛋白基因表达来降低小肠细胞对胆固醇的吸收;(8)益生菌抑制胆固醇乳化胶束的形成。这些假说将为我们认识益生菌的降胆固醇机制及潜在降胆固醇功能菌株的筛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E ,apoE)由 2 99个氨基酸组成 ,分子量 34kD ,是维持人体正常脂质代谢的必需蛋白质 .它是乳糜微粒 (CM )、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和高密度脂蛋白 (HDL)的组分 ,是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重要配体 ,是脂质进入细胞不可缺少的中介 .apoE有 3种同分异构体 :apoE2、apoE3、apoE4 ,分别具有不同的生理作用 .apoE4与血浆高胆固醇、心血管疾病和老年痴呆等疾病关联[1~ 3 ] .apoE2与Ⅲ型高脂血症有关 ,并对老年痴呆有防治作用[4,5] .apoE3是大多数健康人所具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患者肠道优势菌群变化及其与血清脂质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高脂血症患者及健康受试者各50例,采集其空腹血清样本和粪便样本,血清样本用于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二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肠道内优势菌群的含量,并将其与血清脂质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高脂血症患者肠道内总细菌量及拟杆菌属细菌较健康受试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双歧杆菌属细菌、乳杆菌属细菌及粪杆菌属细菌较健康受试者明显降低(P〈0.05),肠杆菌科细菌和肠球菌属细菌较健康受试者明显升高(P〈0.05)。高脂血症患者血清Tc与双歧杆菌属细菌、乳杆菌属细菌和粪杆菌属细菌呈现显著负相关,而与肠杆菌科细菌和肠球菌属细菌呈现显著正相关;血清LDL—C与双歧杆菌属细菌和粪杆菌属细菌呈现显著负相关,而与肠球菌属细菌呈现显著正相关;血清TG与双歧杆菌属细菌和乳杆菌属细菌呈现显著负相关,而与肠杆菌科细菌和肠球菌属细菌呈现显著正相关。结论高脂血症患者肠道优势菌群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血清脂质水平与肠道优势菌群变化具有显著相关性,提示肠道优势菌群结构的调整可改善患者血清脂质水平。  相似文献   

14.
马罕 《蛇志》2007,19(4):269-269,275
高脂血症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浆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的一种疾病,其诊断标准为:近期2次(相隔2周以上)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6·45 mmol/L,甘油三酯(TG)≥1·53 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男≤1·04mmol/L,女≤1·17 mmol/L。高脂血症是人体脂质代谢障碍,是引发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及导致动脉硬化、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肾损害等动脉栓塞性疾病的独立危害因素。无并发症的高脂血症是治疗的最佳时期,最简单的方法是:饮食疗法及适度活动和配合治疗,如果盲目服药,或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将会引发严重病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降浊颗粒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胆固醇饲喂大鼠4周,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造模同时给药,分别于给药第2、4周后剪尾取血,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结果:降浊颗粒分别以800mg/kg、400mg/kg和200mg/kg给大鼠预防性灌胃2周及4周时,均具有明显降低高脂模型动物血清TC、TG和LDL-cho含量,同时使TC/HDL-cho比值也明显降低的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分别为(P<0.001;P<0.01或P<0.05),并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结论:降浊颗粒可明显抑制实验性大鼠高脂血症的形成,主要能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  相似文献   

16.
以RNAi应用于医药品为目标,Alnylam公司因拥有大量的专利而出众。利用siRNA成功地降低了小鼠的胆固醇,于是把目标确定为开发每月给药一次的高脂血症治疗药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循环系统疾病,其中以高血压、冠心病及脑卒中最为多见,且心血管病的致死率较高。因此,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大量的研究发现,膳食纤维的摄入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下就对食用膳食纤维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对膳食纤维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可能机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浒苔多糖剂量150mg/kg可使高胆固醇血症小鼠血清胆固醇下降22%,剂量168mg/kg可使高脂血症大鼠TCH和TG分别降低58%和61%,HDL升高27%,剂量250mg/kg可分别提高血清、脑和肝SOD活力33%、118%和224%,剂量168mg/kg对高血脂大鼠血清和心脏LPO含量降低35%和46%。  相似文献   

19.
红色红曲霉菌发酵提取液降胆固醇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韩梅  李秉慧   《微生物学通报》1994,21(5):279-280
红色红曲霉代谢物中含有可抑制人体内胆固醇合成的Mevinolins。将发酵物加工成口服液,给药三周发现,可使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降低(P<0.05),并有轻微的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进化史中,微生物是人类密不可分的“伙伴”,它们与人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超生物体”[1-3]。目前人类对微生态的研究达到前所未有的关注高度,其将从健康生活方式、防治感染性疾病、慢病管理、母婴健康、抗生素耐药、科学营养均衡饮食和快速诊断等各个方面促进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微生态产业也将成为健康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基础研究延伸到临床应用、功能食品和保健品的研发、工农业菌种的开发等。近年来,中国微生态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微生态学研究成果已引发了生命科学、医学、药学、机械、信息和教育等领域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