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2006年2月20日,浙江省某儿童医院收治了1例重症肺炎病例,后经病原学检测为人禽流感确诊病例,现对该病例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肝功能衰竭并发感染与肠道细菌易位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肝功能衰竭患者易并发内毒素血症、细菌及真菌感染。细菌学检查证实 80 %的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有细菌感染 ,32 %的病人有真菌感染 ,肺、血液及尿路是其主要感染部位 ,且这些感染主要发生在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早期 (4天内 ) ,其中 6 0 %的病人死于细菌感染 [1 ] 。在慢性肝功能衰竭者 ,5 0 %的患者死于细菌感染。研究表明 ,肝功能衰竭并发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肠道细菌 [2 ] 。肝功能衰竭者易并发感染的主要原因与其体液、细胞免疫防御功能受损有关。肝功能衰竭时 ,通常补体合成严重不足 ;多形核白细胞移动、吞噬及细胞内杀菌功能下降 ;…  相似文献   
4.
感染微生态研究进展——肠道菌群对机体代谢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肠道菌群的组成 在人体,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由于细菌培养手段的局限性,我们对其结构和组成知之甚少。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感染微生态学上的应用,根据细菌16S rRNA序列的分类,发现肠道内寄住的微生物群的种类超过800种,主要有拟杆菌属、梭菌、乳杆菌、大肠埃希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等;  相似文献   
5.
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共生共存,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与人体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肠道微生物在不同疾病中的作用,并发现在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中,人体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是非常关键的一环。肠道微生物与衰老也息息相关。衰老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过程,整体来看是健康的器官功能逐步退化的过程,在细胞层面上是细胞的衰老。本文主要分析了长寿人群肠道微生物的分布特征,并分析了与长寿密切相关的部分肠道微生物及其影响细胞衰老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无菌大鼠进行无菌检测,分析其微生物污染的多种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采集无菌隔离器内环境、无菌大鼠及其粪便等标本,选用合适的培养基在不同的条件下对其进行培养,并于第7天和第14天转种于血平皿,以此来判断无菌动物的无菌状态,并分析出现微生物污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在被检的163例标本中,检出阳性13例,且各平行样检测结果一致。经复检确认,阳性结果中有10例是动物自身带菌,3例是培养基污染。结论本检测中所采用的培养基和方法准确可靠。检查用培养基质量、培养时间、标本处理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无菌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免疫缺陷性疾病,因其高传染性和不可治愈而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HIV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与其发病机制、抗逆转录病毒耐药及肠道免疫激活的相关性。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是降低肠道黏膜免疫和导致持续炎症的独立风险因素。肠道菌群参与或干扰抗病毒药物的代谢,造成肠道黏膜的通透性增加,微生物移位,激活不同的T细胞亚群的免疫活性,产生炎性因子导致CD4+细胞数量持续低下。某些特定的益生菌及粪菌移植(FMT)可调节HIV患者的肠道微生态的平衡,延缓AIDS的发病进程。  相似文献   
8.
从浙江省3例SARS患者中收集含漱液标本,经处理后接种Vero、RD、VeroE6和Hep-2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3d后在Vero和RD细胞中可观察到细胞病变。从细胞培养上清中提取病毒核酸,用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并经测序证实从3份临床样本中分离到2株SARS冠状病毒株。对其中1株病毒的基因组进行了全序列测定并作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浙汀省SARS冠状病毒株与新加坡2774株和台湾TW1株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9.
10.
肠道菌群正常参考值的检测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目的定性定量检测并比较杭州地区健康青壮年及老年人群肠道主要菌群(双歧杆菌属、类杆菌属、消化链球菌属、产气荚膜梭菌、乳杆菌属、肠杆菌科、肠球菌属及酵母菌等)的正常参考值,同时计算并比较双歧杆菌属细菌数量与肠杆菌科细菌数量的对数值比值(B/E值).方法采用光冈法 .结果老年组肠道双歧杆菌数量及B/E值较青壮年组均显著减少(P<0.05, P<0.001);消化链球菌、肠杆菌科及肠球菌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1,P <0 .001,P<0.05).结论在获得肠道菌群正常参考值的同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肠道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减少,肠杆菌科及肠球菌细菌数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