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温湿度对烟青虫实验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烟青虫Helicoverpa assulta(Guenee)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的发育历期、生存率、繁殖力进行了研究.在20℃、24℃、28℃、32℃和36℃恒温下,世代存活率分别为23.28%、 37.04%、44.22%、30.21%和8.28%,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3.45、65.68、72.57、30.69 和0.卵期、1-6龄期幼虫、预蛹和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是12.03℃,10.39℃、8.97℃、 8.96℃、10.87℃、11.23℃、9.16℃、11.40℃和10.69℃,有效积温分别是47.62日度、56.46 日度、44.30日度、40.57日度、26。26日度、33.94日度、64.61日度、34.50日度和202.45日度。每天4h 39℃以上高温对烟青虫的存活和繁殖不利。在28℃和32℃下,湿度可影响初龄幼虫、预蛹和蛹的存活,但对历期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沙葱萤叶甲为近年来在内蒙古草原猖獗成灾的新害虫,为明确温度对其发育速率的影响,分别设置5个变温组合(8/20℃,11/23℃,14/26℃,17/29℃和20/32℃)和6个恒温(13℃,17℃,21℃,25℃,29℃和33℃),比较了变温和恒温对沙葱萤叶甲幼虫和蛹发育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变温组合和恒温对沙葱萤叶甲幼虫和蛹的发育速率有显著的影响。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在变温条件下,1龄幼虫期、2龄幼虫期、3龄幼虫期、总幼虫期和蛹期分别从最低温度组合(8/20℃,平均15℃)的11.00,13.44,23.18,46.42和16.89 d,缩短至最高温度组合(20/32℃,平均27℃)的4.92,4.63,9.17,17.83和5.83 d;在恒温条件下,13℃下幼虫不能发育和存活,1龄幼虫期、2龄幼虫期、3龄幼虫期、总幼虫期和蛹期分别从17℃的14.50,10.75,20.63,45.50和11.00 d,缩短至33℃的6.10,5.47,10.60,22.17和5.33 d。在变温条件下,幼虫和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7.44℃和8.48℃,有效积温分别为344.82日度和113.52日度;在恒温条件下,幼虫和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0.64℃和5.11℃,有效积温分别为714.28日度和147.06日度。变温促进了沙葱萤叶甲幼虫和蛹的发育,本研究结果为沙葱萤叶甲的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明确不同幼虫密度和不同温度条件对水芹叶象甲Hypera sp.未成熟阶段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在室内条件下对不同幼虫饲养密度和不同温度条件饲养的水芹叶象甲未成熟阶段(卵、幼虫、预蛹和蛹)的存活和生长发育进行研究.[结果]幼虫密度对水芹叶象甲幼虫、预蛹和蛹的存活和生长发育均具有显著影响.水芹叶象甲幼虫、预蛹和蛹在50头/盒的密度条件下的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其它密度条件,且发育历期显著短于其它密度条件.此外,各密度条件下的雌蛹重均显著重于雄蛹重,但性比(♀/♂)不受密度条件的影响.温度条件对水芹叶象甲卵、幼虫、预蛹和蛹的存活和生长发育亦均具有显著影响.27℃条件下的幼虫和蛹的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其它温度条件,1龄幼虫在30℃条件下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其它温度条件,而3龄幼虫在27℃条件下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其它温度条件,但温度条件对2龄幼虫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水芹叶象甲各龄期幼虫及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升高而显著缩短.[结论]幼虫饲养密度和温度是影响水芹叶象甲种群变化的重要因子,这将为分析水芹叶象甲种群动态变化规律,以 及提高该虫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控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温度对空心莲子草叶甲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室内温度控制条件下,空心莲子草叶甲卵、幼虫、蛹的生长发育历期与温度呈函数关系,在22、25、28、30和32℃下,随着温度的提高,发育历期呈明显下降.幼虫有3龄,幼虫期8.8d.成虫寿命长短与温度和性别有关,雌虫寿命比雄虫长,成虫产卵前期1.5~5.0d之间,产卵期11.5~116.0d之间.卵、幼虫、蛹的起始温度分别是12.4、12℃,有效积温分别是69.192、125日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烟青虫Helicoverpa assulta在高温下的滞育的发生和生理的变化。【方法】高温可以诱导不同龄期的烟青虫进入夏滞育,本实验在35℃,L︰D=16︰8条件诱导3龄、4龄、6龄、预蛹期的烟青虫夏滞育,并比较研究了滞育蛹和非滞育蛹代谢水平的差异。【结果】研究结果发现,在35℃下,烟青虫的3龄、4龄、6龄幼虫与预蛹期的夏滞育率分别为25.96%、25.71%、22.76%、11.31%,3个幼虫期的滞育率显著高于预蛹期滞育率。不同龄期的滞育诱导中,雄性的夏滞育率都明显高于雌性夏滞育率。并且,滞育蛹显著比未滞育蛹重。对滞育蛹和未滞育蛹的失重动态与呼吸代谢速率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夏滞育虫蛹的失重曲线平缓,显著低于未滞育蛹;并且呼吸代谢速率曲线平缓且显著低于未滞育蛹。【结论】研究表明,高温能诱导烟青虫能进入夏滞育,并且夏滞育蛹能通过维持低的代谢水平来度过不利环境,具有一定的生态适应意义。  相似文献   

6.
温度对以白茶为寄主的米缟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温度对以白茶为寄主植物的产虫茶昆虫米缟螟生长发育的影响,分别设置5个温度条件(31、28、25、22、19℃),研究温度对米缟螟各虫态平均发育历期、发育速率和存活率的影响,计算各虫态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温度对米缟螟各虫态平均发育历期影响显著,除卵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外,幼虫、蛹及未成熟期的发育历期均在25℃达到最小值,分别为(249.53±23.83)d、(12.94±1.27)d和(273.00±24.19)d;除蛹外米缟螟各虫态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极显著相关,其中卵的发育速率与温度呈线性相关,幼虫、蛹和未成熟期则呈抛物线相关;温度显著影响各虫态存活率,卵、幼虫、蛹及未成熟期各虫态存活率均在25℃最高,分别为94.0%、73.8%、91.3%和63.4%,22和19℃次之,31℃最低;幼虫及蛹存活率在31℃均为0,表明米缟螟不耐高温;卵、幼虫、蛹及未成熟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3.21、17.12、14.76和16.47℃,有效积温分别为117.94、870.88、149.70和1442.75日·度.研究结果与米缟螟在贵州息烽地区一年发生2至3代的事实大致相符.  相似文献   

7.
幼虫期短时高温暴露对二点委夜蛾存活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夏季短时极端高温发生的频率逐渐增加。本研究旨在探明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幼虫期对高温的适应性。【方法】将二点委夜蛾不同日龄(1,6,12和18日龄)幼虫在不同高温(35,38和41℃)条件下暴露不同时间(0.5,1,2,4和6 h)后转移至适温(26℃)继续饲养,观察短时高温对其存活率、发育历期、化蛹率、羽化率、雌虫寿命、单雌产卵量及次代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幼虫期短时高温暴露的温度和时间对二点委夜蛾幼虫的存活率和发育历期有显著影响,而对化蛹率、成虫羽化率、雌虫寿命、单雌产卵量以及次代卵孵化率影响不显著。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幼虫存活率逐渐降低,发育历期逐渐延长。其中,18日龄的幼虫最为敏感,38℃和41℃暴露6 h后存活率分别为58.3%和17.7%,显著低于对照,发育历期分别为25.5 d和29.2 d,较对照显著延长。【结论】幼虫期经历短时高温暴露仅对幼虫的存活和发育历期有影响,而对后续蛹和成虫的生长发育及成虫繁殖力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温度对白蜡吉丁柄腹茧蜂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军  王小艺  杨忠岐  马玲  郎瑾  曾繁喜  何国萍 《昆虫学报》2009,52(11):1223-1228
为了提高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的重要天敌——白蜡吉丁柄腹茧蜂Spathius agrili Yang的繁育效率, 本研究调查了不同温度(22, 24, 26, 28, 30和32℃)对该蜂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22~32℃范围内, 白蜡吉丁柄腹茧蜂的卵、茧蛹及世代发育速率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而幼虫的发育速率在26℃时最快. 卵、幼虫、茧蛹和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4.34, 16.89, 14.16和13.84℃, 有效积温分别为24.59, 61.16, 166.27和276.80日·度。温度对白蜡吉丁柄腹茧蜂的寄生率、寄生成功率、产卵量、子代蜂数量和性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据此提出适于人工繁育白蜡吉丁柄腹茧蜂的温度范围为26~28℃。  相似文献   

9.
【背景】南亚果实蝇是世界性的检疫性害虫,在我国多个省市发生为害,对瓜果作物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方法】采用人工恒温饲养方法,分别设置10、14、18、22、26、30、34℃7个恒温条件,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下南亚果实蝇卵、幼虫和蛹的生长发育历期,并推算出相应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南亚果实蝇卵、幼虫和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7.36、2.43、7.64℃,卵期、幼虫期和蛹期的有效积温分别为20.21、187.69和156.65日度。完成整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是7.64℃,有效积温为364.55日度。当温度达到34℃时,卵的发育历期相对延长,而蛹则不能正常发育,无法羽化为成虫。【结论与意义】在10~30℃,南亚果实蝇的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各虫态的发育速率和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在26和30℃下,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均显著短于其他各处理温度的发育历期。该试验结果为了解南亚果实蝇的发育温度极限和进一步开展该害虫的适生性分析提供了基础信息,进而为制定该虫的检疫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金黄指突水虻Ptecticus aurifer Walker,是一种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资源昆虫.在15、33、35℃条件下,金黄指突水虻未能正常发育.在17、20、25、30℃下,卵、幼虫、预蛹、蛹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金黄指突水虻从卵到成虫的平均历期分别为69.4、48.3、36.9、34.5 d.温度与各虫态发育历期之间呈二次曲线关系.上述4种温度条件下,90%幼虫变成预蛹所用时间分别是27.5、20.8、16.8、15.3 d,预蛹个重分别为0.245、0.221、0.178、0.163 g.综合分析,饲养金黄指突水虻幼虫的最适温度为20 ~25℃.  相似文献   

11.
杨群芳  王慧  李庆  王海建  蒋春先 《昆虫学报》2010,53(12):1382-1389
为了明确温度对光滑足距小蠹Xylosandrus germanus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本研究分别采用真菌Acremonium kilienseAmbrosiella hartigii在培养皿中饲养雌成虫和幼虫, 以及半人工饲料在试管中培养雌成虫的方法, 系统地研究了该食菌小蠹在16~31℃范围内6个恒温条件下的发育和16~28℃范围内5个恒温条件下的繁殖力和性比。结果表明: 从16~28℃, 光滑足距小蠹未成熟期各虫态和卵至成虫的发育历期均随温度升高而缩短, 16℃时蠹虫的发育历期为28℃时的3~4倍, 31℃时除蛹外发育历期又有延长。各温度下均以幼虫的发育历期为最长, 占卵至成虫羽化整个发育历期的50%以上。幼虫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6.44℃。发育起点温度在11.0℃(蛹)至12.7℃(卵至成虫)之间。卵期有效积温最小(61.5日·度), 幼虫期最大(189.7日·度), 卵至成虫需要12.7℃以上约305日·度的积温才能完成发育。卵至成虫的存活率在16~25℃范围内从53.3%增大至68.3%, 28~31℃范围内又从35.0%降至3.3%。31℃时幼虫几乎不能化蛹。在半人工饲料中, 22~25℃范围内每雌平均后代数为114.3~121.5头, 以25℃时为最大, 约为16℃时的3倍、19℃和28℃时的2倍。雌雄性比以16℃时为最小(9.6∶1), 25℃时最大(23.3∶1), 其余温度下均为19.0∶1以上。结果说明, 温度直接影响光滑足距小蠹的发育, 主要通过影响虫道真菌生长和产孢而影响光滑足距小蠹的繁殖。  相似文献   

12.
温、湿度对美洲斑潜蝇发育、存活及食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郝树广  康乐 《昆虫学报》2001,44(3):332-336
以花斑芸豆Phaseolus vulgaris为食料植物,在不同温、湿度组合下,观测了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的发育、存活及取食特征。结果表明,卵、幼虫和蛹期的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均呈S型曲线。发育起点温度为:卵,8.9℃;幼虫, 10.1℃;蛹,9.6℃;整个未成熟期,9.5℃。有效积温为:卵,57.7日·度;幼虫,53.9日·度;蛹,151.9日·度;整个未成熟期,264.2日·度。湿度对发育速率的影响不明显。温度对存活的影响较大,当温度>34℃或<19℃时,各虫态的存活率都显著降低。湿度对存活率的影响主要发生在蛹期,当湿度低于50%时,蛹的羽化率显著降低。在高温、低湿的条件下,蛹不能羽化。在相对低温下的累计取食面积大于高温时的相应值,在25℃时达到1.6 cm2,而在28℃及以上温度时取食面积只有0.9 cm2左右。  相似文献   

13.
为掌握草地贪夜蛾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本文在5个恒温条件下:20℃、25℃、28℃、32℃和35℃,采用玉米苗作为饲料,测定了不同虫态的发育历期、繁殖力、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在20~35℃温度条件下,草地贪夜蛾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下降,完成一个世代发育历期在23.0~48.3 d;其中,卵、幼虫、蛹、成虫和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2.70℃、11.11℃、11.01℃、5.65℃和9.21℃,有效积温分别为:39.40日·度、201.25日·度、134.12日·度、171.06日·度和636.53日·度;20~32℃是卵、幼虫、蛹和成虫产卵的适宜温度,15℃、35℃恒温条件下不适宜草地贪夜蛾的生长发育。根据本试验测定的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推测草地贪夜蛾在滇中、滇西、滇南、滇东南、滇西南、滇东北、滇西北年发生世代分别为2.18~8.59代、2.28~10.15代、3.43~12.13代、3.15~8.46代、2.75~9.39代、1.38~6.87代、1.11~6.72代。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温度对大菜粉蝶生长发育的影响,在16、20、22、25、28和31℃共6个恒温条件下以白菜为寄主进行饲养,测定了温度对大菜粉蝶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发育速率、存活率及成虫寿命等的影响,并采用直接最优法计算其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在16~28℃温度范围内,大菜粉蝶的卵、幼虫、蛹及全世代平均发育速率具有随温度升高而加快的趋势,存活率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76℃、6.87℃、5.30℃和14.91℃,有效积温分别为38.14、213.90、169.68和43.01 d·℃。在28℃时大菜粉蝶卵的孵化率、各龄幼虫存活率、化蛹率、蛹重及羽化率均显著低于其他温度,31℃条件下不能完成个体发育。由此可见,高温环境不利于大菜粉蝶的存活和生长发育。研究结果可为大菜粉蝶田间发生期预测及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温度与光周期对麝凤蝶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吕龙石  金大勇  朴锦 《昆虫知识》2004,41(6):572-574
观察了麝凤蝶的卵、幼虫和蛹在不同温度和光周期条件下的发育历期。结果表明 :卵、幼虫和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 1 3 7,7 9和 8 0℃ ,有效积温分别为 43 8,3 98 0和 2 79 4日·度 ;越冬蛹的发育可以分为 5个阶段 ;大部分越冬蛹在上午 (88 2 % )羽化 ;长光照处理平均比短光照出处理提前羽化 2d。  相似文献   

16.
菜蛾啮小蜂的生物学及温度对其 种群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菜蛾啮小蜂Oomyzus sokolowskii (Kurdjumov) 是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 的一种主要寄生天敌。观察表明,该蜂喜产卵于小菜蛾各龄幼虫,也可产卵于预蛹,进行幼虫至蛹期的跨期聚寄生。每头寄主蛹出蜂多为5~10头,平均7.8头,其中雌蜂占85%~90%。该蜂也可产卵于在小菜蛾幼虫体内寄生的菜蛾绒茧蜂高龄幼虫,故又是小菜蛾的兼性重寄生蜂。在杭州,每年该蜂在田间的活动期为4~10月,10月中下旬陆续以老熟幼虫或预蛹进入休眠越冬,第二年4月陆续羽化并开始产卵寄生。该蜂发育、存活和繁殖的适温范围为20~30℃,低于20℃或高于30℃对其存活不利,但在适温下发育羽化的雌蜂,短时间内在32~35℃高温下仍可大量产卵寄生。在20℃、25℃和30℃下,平均每雌一生可寄生小菜蛾幼虫数分别为3.1、13.2和6.8头,产子蜂数分别为20.5、92.1和504头,内禀增长率分别为0.082、0.240和0.263(雌/雌·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温度对草小卷蛾Celypha flavipalpana Herrich-Schaffer种群动态和繁殖情况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在不同条件下(20~32℃,16L︰8D,RH=70%~80%)对草小卷蛾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系统研究,并于26℃下建立实验种群生命表和生殖力表。【结果】经统计分析,其卵、幼虫、蛹、成虫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4.30±2.43、6.45±1.57、11.01±1.78、12.40±2.7和9.48±2.19,有效积温(日·度)分别为45.05±8.88、492.01±42.48、107.53±13.63、65.51±12.39和671.86±94.19;实验种群趋势指数I>1,次代种群数量呈12.13倍趋势增长,净增值率R0=15.85,世代平均周期T=39.99,内禀增长率rm=0.0691,周限增长速率λ=1.0715,种群倍增时间t=10.0331。【结论】在20~28℃,草小卷蛾各虫态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缩短,32℃下幼虫期和蛹期发育速率减慢,部分幼虫出现休眠状态;26℃下次代实验种群数量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8.
温度对食蚜瘿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  杨茂发  王利爽 《昆虫知识》2008,45(2):256-259
在19,22,25,28,31℃和RH为80%的组合下,测定食蚜瘿蚊Aphidoletes aphidimyza Rondani的发育历期,分析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并且测定各温度下食蚜瘿蚊的化蛹率和羽化率等生物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对食蚜瘿蚊的生长发育有较大影响。在19~28℃范围内,食蚜瘿蚊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而在28~31℃范围内,食蚜瘿蚊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略为延长。采用线性日度模型和Logistic模型对卵期、幼虫期、蛹期和全世代的发育速率进行模拟分析,2种模型均能较好地反映各虫态的发育速率。不同温度下食蚜瘿蚊的5天化蛹率和总羽化率差别较大,但以25℃下为最高,分别为88.00%和94.70%;而22℃下的化蛹率和羽化率与25℃下较为接近,分别为84.00%和90.66%,经分析差异不显著。食蚜瘿蚊最适生长发育温度为22~25℃。  相似文献   

19.
韦昌华  陆永跃  曾玲 《昆虫知识》2011,48(6):1738-1743
在室内自然变温条件下研究了番石榴实蝇Bactrocera correcta(Bezzi)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除雌虫产卵前期表现出26℃最短、随着温度升高或者降低均延长的规律外,卵、幼虫和蛹发育历期随着温度升高总体呈现变短的趋势。该虫卵、幼虫、蛹、雌虫产卵前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5.25、9.24、10.35、20.14℃和21.24、91.06、180.85、135.66日·度,建立了各虫态发育速率与温度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20.
温度对双纹须歧角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研究了温度对双纹须歧角螟Trichophysetis cretacea (Butler)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9~31℃范围内,双纹歧角螟的发育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当温度超过31℃时,发育速率减慢。在各虫态中,蛹期的存活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最大,35℃时蛹全部死亡。19℃、23℃、27℃、31℃和35℃下的世代存活率分别为87.1%、83.0%、85.2%、70.1%和0%。卵、幼虫、预蛹、蛹及从卵至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08℃、8.95℃、7.80℃、9.09℃和8.86℃,有效积温分别为62.4、122.0、16.0、108.1和309.1日·度。成虫的寿命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27℃时成虫的产卵量最高,平均为91.3粒。19℃、23℃、27℃和31℃条件下,实验种群的净生殖率分别为31.0、41.8、46.7、0.8,内禀增长率分别为0.0813、0.1439、0.1710、-0.0094,平均世代周期分别为42.2、26.3、23.1和19.2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