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2012年,对滇西、滇西南、滇南、滇东南、滇东和滇东北6个稻区的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种群发生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云南主要稻区均没有采集到稻纵卷叶螟的各越冬虫态,表明云南稻区的稻纵卷叶螟早期虫源主要来自境外;(2)灯下虫源始见期在4月中旬到7月中旬,不同稻区的虫源迁入期变化较大,相差近3个月。滇西沧源和滇东南富宁虫源始见期最早,在4月中旬—5月下旬,滇西南勐海灯下始见期最晚,为6月上旬—7月中旬;(3)滇西、滇西南、滇东北和滇南为稻纵卷叶螟轻发生区,主要在中晚稻上发生危害,田间卷叶率在30%以下,田间发生量少于300头/667m2。滇东和滇东南为中等和重发生区,田间卷叶率在30%以上,高的达80%以上,田间虫量最高可达7 000头/667m2;(4)云南稻纵卷叶螟田间种群发生高峰期主要集中在5月下旬至9月下旬。滇东南高峰期为6月下—7月中旬,正值水稻孕穗期到抽穗开花期,应做好田间监测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室内研究了不同化蛹温度及羽化温度对半闭弯尾姬蜂Diadegma semiclausum Hellén自然种群性比及羽化规律的影响,试验共设4种处理,A:化蛹温度25℃,羽化温度25℃;B:化蛹温度25℃,羽化温度22℃;C:化蛹温度22℃,羽化温度25℃;D:化蛹温度22℃,羽化温度22℃。结果表明:(1)A处理条件下,雌、雄蜂的羽化历期为4 d(47 d),羽化高峰期均为化蛹后第5天,羽化率分别为11.5%、12.5%。(2)B处理条件下,羽化历期为5 d(57 d),羽化高峰期均为化蛹后第5天,羽化率分别为11.5%、12.5%。(2)B处理条件下,羽化历期为5 d(59 d),羽化高峰期均为化蛹后第7天,羽化率分别为11.5%、10.5%。(3)C处理条件下,羽化历期为3d(79 d),羽化高峰期均为化蛹后第7天,羽化率分别为11.5%、10.5%。(3)C处理条件下,羽化历期为3d(79 d),雌蜂羽化高峰期为化蛹后第79 d),雌蜂羽化高峰期为化蛹后第78天,羽化率为9.2%,雄蜂羽化高峰期为化蛹后第8天,羽化率为11.4%。(4)D处理条件下,羽化历期为4 d(98天,羽化率为9.2%,雄蜂羽化高峰期为化蛹后第8天,羽化率为11.4%。(4)D处理条件下,羽化历期为4 d(912 d),羽化高峰期均为化蛹后第10天,羽化率分别为13.5%、13.9%。(5)A、B、C、D处理条件下性比(♀/总数)分别为0.41、0.39、0.82和0.76。在4个处理温度组合中,22℃条件下化蛹的蜂蛹性比要高于25℃,在5%水平上差异显著(P<0.05),但在化蛹温度相同时,不同羽化温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6)化蛹温度为25℃和22℃时,性比分别为0.40±0.07、0.79±0.05;羽化温度为25℃和22℃时,性比分别为0.59±0.11、0.56±0.07。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化蛹温度22℃与25℃处理间在1%水平和5%水平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1,P<0.05)。⑺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比(Y)、化蛹温度X1、羽化温度X2间的线性关系为Y=3.324-0.128X1+0.012X2(R2=0.753,F=9.975,P<0.01)。研究表明,相对于25℃而言,22℃左右更适合半闭弯尾姬蜂的室内扩繁。  相似文献   
3.
5种杀虫剂对滇东白背飞虱种群的毒性及其田间药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持续有效防控白背飞虱,研究云南东部白背飞虱种群对常用5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及药剂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采用室内稻茎浸渍法测定白背飞虱种群对5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同期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评价5种杀虫剂对白背飞虱种群的防治效果。【结果】与敏感种群比较,噻虫嗪、噻嗪酮、吡虫啉、吡蚜酮和毒死蜱对滇东白背飞虱种群的LC_(50)分别为0.208、0.459、0.608、3.108、1.256 mg·L~(-1),抗性倍数分别为2.2、10.4、5.6、6.5、5.3倍;白背飞虱对噻虫嗪无抗性,对吡虫啉、吡蚜酮和毒死蜱为低水平抗性,对噻嗪酮为中等水平抗性;5种杀虫剂药后1、5和10 d对白背飞虱种群的田间防控效果均有显著差异。除了吡蚜酮外,其他药剂的防效均在80%以上,其中以吡虫啉和噻嗪酮的持续期较长,药后10 d仍在90%以上;噻虫嗪和吡虫啉药后1和5 d的防效达90%以上;吡蚜酮药效在供试药剂中防效最低,在64.88%~77.82%之间。【结论】滇东师宗白背飞虱种群对噻嗪酮为中等水平抗性,对吡虫啉、吡蚜酮和毒死蜱均为低水平抗性,对噻虫嗪无抗性,田间防控效果以吡虫啉和噻嗪酮为最好。建议滇东稻区可以使用吡虫啉和噻嗪酮药剂防控白背飞虱,注意控制吡蚜酮的使用次数与用量。  相似文献   
4.
云南不同菜区小菜蛾的产卵规律与发育起点温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室内不同温度条件下(15~27℃,RH60%~70%),系统测定了云南不同菜区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的产卵规律、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云南不同菜区小菜蛾的产卵规律、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有所不同,差异显著,呈现不同的区域性种群特征。(1)玉溪市通海县、昆明市呈贡县、红河州石屏县和曲靖市陆良县的小菜蛾单雌产卵量分别为213.0、182.5、132.2和71.6粒,区域间差异显著,以通海县小菜蛾种群的产卵量为最高,陆良县的最低;产卵天数分别为7.76、5.81、7.0和3.63d。(2)玉溪市通海县、昆明市呈贡县、红河州石屏县、曲靖市陆良县和大理州弥渡县的小菜蛾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5±0.5)、(10.0±0.5)、(9.3±1.0)、(9.2±0.7)和(9.4±0.8)℃;有效积温分别为:(407.2±17.2)、(404.5±15.4)、(419.2±29.6)、(383.0±20.5)和(398.0±23.9)日·度。  相似文献   
5.
小菜蛾对杀虫剂的敏感性与其抗药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开展云南省通海县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种群对11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的同时,对小菜蛾抗药性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小菜蛾对杀虫剂的敏感性与其抗药性总体上呈现负相关,即随着抗药性的增加,小菜蛾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呈下降趋势,但相关性并不显著。如在无抗性至高抗性的杀虫剂之间,其敏感性并无明显的变化,处理间无差异,只有对其极高抗性的阿维菌素、虫酰肼和高效氯氰菊酯才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种药剂是否因抗药性增加而不能使用,还应该参照田间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滇西南沧源县稻区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的种群发生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于2010-2019年通过灯诱监测和田间调查的方法,分析沧源县白背飞虱的越冬种群、灯诱种群及田间种群发生特征,并对白背飞虱种群数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白背飞虱以成、若虫在再生稻、落粒稻上越冬,越冬虫量最高可达1600头/667 m2,越冬虫量大小与冬季极端最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r=0.473);(2)白背飞虱灯诱高峰主要集中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5月下旬至7月上旬以及9月,灯诱峰期和诱虫量在不同年份之间差异较大;随着白背飞虱不断迁入,田间白背飞虱种群呈增长趋势,一般于5月底至6月初田间种群数量最大,构成田间种群的危害高峰,而水稻抽穗之后,白背飞虱田间种群数量迅速下降,向外迁出,9月水稻进入成熟收割期,外地回迁的灯诱峰次虽虫量较大,但对当地水稻威胁较小;(3)沧源县白背飞虱田间最大虫量与5月累积灯诱虫量呈显著正相关(r=0.670),与越冬虫量以及3、4月累积灯诱虫量无显著关系,5月累积灯诱量又与5月降雨存在显著正相关(r=0.758),说明5月迁入虫源是影响白背飞虱种群为害的关键因素.明确滇西南稻区白背飞虱的种群发生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对当地白背飞虱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稻飞虱是缅甸水稻种植区常见且分布广泛的一类害虫,可造成农作物不同程度的减产.稻飞虱的爆发与高产品种的大规模推广种植具有一致性,同时其种群变化也与天气条件有关.近年来,缅甸中部部分省份稻飞虱大量孳生,在一定程度上,这与氮肥施用水平有关.雨季稻飞虱种群增加,7月和8月为高峰期.在缅甸,主要通过培育抗虫、抗旱、抗逆等水稻品种来防控稻飞虱.同时用诱虫灯进行早期入侵的虫源的监测,必要时,采用化学杀虫剂防治.缅甸部分农场还采用了病虫害综合管理系统(IPM),以建立健康、安全、可调节的水稻生态系统及可持续的病虫害管理.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明确了乙基多杀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丸粒化包衣后对玉米种子的安全性和玉米幼苗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为玉米苗期草地贪夜蛾防治提供新技术。首先在室内验证了乙基多杀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拌土后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又进行了种子丸粒化包衣处理,测定了丸粒化包衣方式下药剂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和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50 mg/kg的乙基多杀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拌土处理后,草地贪夜蛾对14天的玉米苗的取食率分别为1.67%、5.01%,与对照组取食率27.02%差异显著。药种比为1:100和1:200的乙基多杀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丸粒化包衣处理组与对照组的发芽率之间无显著差异。乙基多杀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丸粒化包衣处理组在播种后第7天对草地贪夜蛾广州种群防治效果显著,其中药种比为1:100的乙基多杀菌素丸粒化包衣处理组致死率最高为89%;两药剂丸粒化包衣处理组在播种后第21天对草地贪夜蛾云南种群仍有较好防治效果,两个浓度的乙基多杀菌素丸粒化包衣处理对草地贪夜蛾的致死率均达100%。本研究表明玉米种子丸粒化包衣技术可有效防控玉米苗期草地贪夜蛾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区域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田间种群发生消长规律及温度、降雨和种植制度模式对种群的影响。【方法】2009—2014年,采用性诱剂监测和田间系统调查方法连续6年对滇中菜区——通海县小菜蛾田间种群数量开展成虫和幼虫田间种群数量的研究,分析当地月平均气温、月降雨量和种植模式因素对小菜蛾种群数量的相关性。【结果】(1)通海小菜蛾成虫种群消长年度间波动差异明显,全年呈现1个大的虫峰期为2—11月份,年度间出现小的2~3个虫峰。2012年种群数量较高,高峰期提前到4月份,与2013年高峰期的7—8月份差异明显,2010年和2011年田间种群数量是历年较少年份,种群高峰期的虫量少于百头/盆(卡)/月;(2)小菜蛾幼虫种群全年有2~3个危害峰期,3—6月是发生主峰期,9—11月是弱峰期;与成虫高峰期比较,幼虫田间种群,高峰期推迟20~30 d左右,全年的波动消长情况基本一致;(3)小菜蛾成虫与温度显著相关r=0.442,与降雨量成正相关r=0.283,但相关程度弱;幼虫种群与温度显著相关r=0.530,相关程度显著,与降雨没有相关性r=0.125,相关程度微弱;幼虫种群与成虫有相关性r=0.253,但相关程度微弱。【结论】滇中菜区常年成片种植十字花科蔬菜,一年4造、周年复种的种植制度对小菜蛾的种群发生有促进作用,区域模式相对稳定是造成小菜蛾种群周年活动频繁危害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滇中稻区稻水象甲的卵巢发育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开展稻水象甲卵巢发育、扩散能力和防治药剂的筛选研究,为云南稻水象甲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成虫采用卵巢解剖法,确定卵巢的发育进度和产卵期;采用田间系统调查法和染色法明确扩散范围;采用浸叶法对常用杀虫剂进行室内筛选。【结果】2009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秧苗期,稻水象甲Ⅱ级卵巢达100%,Ⅲ级卵巢的平均抱卵量为8粒·头~(-1),最大抱卵量为23粒·头~(-1)。秧田返栽田的幼虫、成虫虫口密度明显高于大田,秧田返栽田的幼虫虫量是大田的4.82倍,第一代成虫是大田的6.50倍。烯啶虫胺、毒死蜱、辛硫磷、三唑磷、锐劲特对稻水象甲成虫防效在96.11%以上。【结论】滇中稻水象甲自然传播的范围小,随稻秧移栽是稻水象甲的主要传播方式,秧苗揭膜1周后至移栽前是化学防治的关键期,建议选用烯啶虫胺、辛硫磷、三唑磷、锐劲特在此期间开展田间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