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7和2018年每年6至10月,在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对繁殖期16只黑顶麻雀(Passer ammodendri)(9♀,7♂)和繁殖期后1个月内雌雄各1只的活动区进行了监测。使用95%固定核空间法(FK)计算活动区面积,60%固定核空间法求得的活动区面积作为核心区面积。结果显示,在繁殖期雌雄黑顶麻雀个体间的平均活动区面积分别为(23.88±4.50)hm2(n=9)和(32.36±7.24)hm2(n=7),核心区面积分别为(3.92±0.70)hm2和(5.55±1.55)hm2,繁殖期雌雄个体间的活动区和核心区面积均无显著差异。繁殖结束后一个月内雌雄活动区面积分别为123.86hm2和272.40 hm2,核心区面积分别为23.68 hm2和64.88 hm2。雌、雄性个体繁殖期的活动区面积和核心区面积均显著小于繁殖期后。个性表现为羞怯的个体活动区面积显著小于个性表现为勇敢...  相似文献   

2.
对于特有珍稀鸟类的保护而言,了解其对特定栖息地的要求至关重要。灰胸薮鹛(Liocichla omeiensis)是我国西南山地一种特有的画眉科(Timaliidae)珍稀鸟类。2010~2013年冬季,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在四川峨眉山对灰胸薮鹛的冬季栖息地特征进行了调查。沿山间公路、山脊或林中小径布设观察样线。样线共计26条,总长70 km。观察发现,灰胸薮鹛主要在常绿阔叶林林缘地带活动,海拔范围约500~1 300 m。共设置47个利用样方和25个对照样方。χ2检验的结果表明,灰胸薮鹛主要选择阳坡。与对照样方的差异性检验显示,灰胸薮鹛喜好利用海拔较低、乔木数量较少、乔木胸径较小、乔木均高较低、乔木盖度较小、灌木盖度较大、竹子均高较高、竹子盖度较大、草本盖度较大、藤本植物较丰富、植被总盖度较大和距林缘距离较小的生境。逐步判别分析结果表明,灌木盖度、草本盖度、竹子盖度和距林缘距离是区分利用样方与对照样方的关键因子,判别准确率达87.5%。灰胸薮鹛对冬季栖息地的选择主要与食物和隐蔽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3.
白冠长尾雉雄鸟的冬季活动区与栖息地利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2001年和2002年冬季,利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在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对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reevesii)雄鸟的冬季活动区和栖息地利用进行了研究。对遥测位点超过30个的5只雄性个体的研究表明,白冠长尾雉雄鸟的冬季活动区面积为10.03±1.17hm2(最小凸多边形法,MCP)、8.60±0.35hm2(90%调和平均转换法,90%HMT)和9.50±1.90hm2(95%固定核法,95%FK),明显小于其繁殖期的活动区面积。核心区面积为1.88±0.37hm2。核心区的栖息地组成在个体间变化较大,但主要是针阔混交林、松林、杉木林和灌丛。在研究区尺度上,白冠长尾雉雄鸟对栖息地有明显的选择性,但在活动区内则是随机利用栖息地。乔木胸径、灌木高度、2.0m层盖度及灌丛与森林的距离对雄性白冠长尾雉冬季的栖息地选择有重要影响。根据本项研究结果,我们建议在白冠长尾雉的栖息地管理中首先应加强对现存栖息地的保护,同时应通过适当的造林来扩大栖息地面积,此外还要注意对大面积的现有灌丛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4.
灰胸薮鹛鸣声及繁殖行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5年5~8月、2006年1~2月、2008年10月在四川省老君山自然保护区对灰胸薮鹛(Liodchla omeiensis)的鸣声及繁殖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在繁殖期和非繁殖期都能记录到的灰胸薮鹛鸣声可分为召唤、应答、觅食、采食、休息、飞行联络、报警叫声14种,仅在繁殖期能记录到的有占区、驱逐、逃避、求偶叫声12种.通过声谱分析获得了各种叫声的语谱图及其频谱特征.本文还对灰胸薮鹛繁殖期占区、求偶、交配、营巢、产卵和孵卵前3 d的行为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5.
2015年4—8月,在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记录到小杜鹃Cuculus poliocephalus在小鳞胸鹪鹛Pnoepyga pusilla巢中寄生繁殖。发现时小鳞胸鹪鹛已处于孵卵后期,巢内有1枚红棕色的小杜鹃寄生卵和3枚小鳞胸鹪鹛的白色卵。小杜鹃卵质量为2.55 g,体积2.72 cm~3,小鳞胸鹪鹛卵质量(1.64±0.16)g(n=7),体积(1.65±0.08)cm~3(n=7),两者的卵在颜色和大小上差别明显。光纤光谱仪对卵色的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小鳞胸鹪鹛的卵色亮度显著高于小杜鹃,小杜鹃的卵为高度非模拟寄生卵。这是小鳞胸鹪鹛被小杜鹃寄生的第二例报道,说明其可能是小杜鹃的适宜寄主。  相似文献   

6.
甘肃卓尼橙翅噪鹛繁殖生态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5~7月,在甘肃省卓尼县洮河林业局卡车林场对橙翅噪鹛(Garrulaxelliotii)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橙翅噪鹛多选择在较小的云杉树上营巢,巢距地面高为1.56±0.38m(n=10),其窝卵数平均为3.4±0.5枚(n=10),卵重为5.8±0.2g(n=17)。橙翅噪鹛孵卵期为14天,育雏期为15天,孵化率为67.6%。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蜡皮蜥(Leiolepis reevesii)繁殖期家域大小、家域内是否存在核域,以及家域与核域的重叠程度,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的3月至5月在海南文昌荒坡地生境中,应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对蜡皮蜥家域进行了研究,采用最小凸多边形、固定核域、线家域等方法分析了13只个体(10雄3雌)的家域、核域及其重叠度。雄性最小凸多边形(100%MCP)家域面积为(14 091.6±5 718.0)m2,显著大于雌性的(253.3±106.5)m2(t=4.064,df=11,P=0.002);雄性95%固定核域(FK)和75%FK面积为(10 707.8±2 388.5)m2和(3 282.7±1 022.8)m2,分别显著大于雌性的(379.1±74.1)m2(t=7.262,df=11,P0.001)和(172.1±37.9)m2(t=5.107,df=11,P0.001);雄性线家域为(205.8±52.5)m,显著大于雌性的(25.0±2.0)m(t=5.781,df=11,P=0.034);分析遥测个体位点利用方式,蜡皮蜥个体家域内核域明显,雄性核域为(1 380.5±429.1)m2,显著大于雌性的(80.2±18.5)m2(t=5.088,df=11,P0.001),且雄性核域占100%最小凸多边形家域面积的比例为10.9%±3.9%,显著低于雌性的33.3%±6.1%(t=﹣7.834,df=11,P0.001);雄性100%MCP面积不仅与头体长(SVL)之间线性相关显著(n=10,r=0.815,P=0.004),而且与体重(BM)之间也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n=10,r=0.683,P=0.029);个体之间具有家域和核域重叠,雄性个体之间100%MCP家域重叠指数为0.26±0.17,显著低于雌性的0.66±0.02(t=﹣3.372,df=34,P=0.002),而雄性核域重叠面积占核域比例为2.50%±1.70%、重叠指数为0.02±0.02,雌性比例为0.34%±0.01%、重叠指数为0.01,表明蜡皮蜥具有明显的领域性,且雌性在繁殖季节其领域性明显高于雄性。  相似文献   

8.
2014—2016年繁殖季,在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对红翅噪鹛Trochalopteron formosum的繁殖生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红翅噪鹛的繁殖期为4月下旬到9月中旬。在2016年,红翅噪鹛的繁殖种群密度为14. 733只/km2(95%置信区间:11. 727~18. 511;变异系数:0. 115),主要在八月竹Chimonobambusa szechuanensis上筑巢。在产卵期,雌鸟每天清晨产1枚卵,平均窝卵数为2. 28枚±0. 09枚(n=24;范围:2~3)。孵卵期14~15 d,孵化率约59. 6%。育雏期14 d,出飞率约50. 0%。天敌捕食是红翅噪鹛繁殖失败的首要原因。红翅噪鹛偏好乔木盖度低、竹子较高和竹子盖度较大的巢址生境。乔木盖度可能是影响红翅噪鹛巢址选择的关键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9.
四川老君山灰胸薮鹛繁殖巢的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灰胸薮鹛(Liocichla omeinsis)是全球性近危鸟类,中国中西部特产种。偶见于四川南部及云南东北部海拔1000~2400m范围有限的山区森林中。有关其野外繁殖方面的资料还未见有报道。2007年5月9日,我们在四川省屏山县老君山自然保护区(E104°01′59.1″,N28°42′00.8″)发现一个灰胸薮鹛巢(封4图片)。巢筑于一颗较小的棱木(Melliodendronsp.)树上,巢址生境为常绿阔叶林林缘。巢距地面高1.6m,距小路0.7m,坡向172°,坡度14°。发现当天巢的外形已基本筑好,巢的内径6.6cm,外径11.1cm,深5.1cm,高10.8cm。该巢呈碗状,外层以竹叶和草茎为主编织而成,…  相似文献   

10.
从 2 0 0 0年 5月— 2 0 0 2年 3月 ,用网捕 -环志法和固定样点法研究海南岛尖峰岭几种雀形目鸟的移动和行为。共调查样点 4 89个 ,记录到鸟类 137种。张网 6 4 2 6网小时 ,环志 4 1种 4 2 8只鸟。 8种 2 9只鸟被回收 32次 ,总回收率为 7 5 %。棕颈钩嘴鹛 (Pomatorhinusruficollis)、灰眶雀鹛 (Alcippemorrisonia)等 6种鸟活动高度多在 3m以下 ;白喉冠鹎 (Alophoixuspallidus)在 3 1~ 10 0m活动最频繁 ;银胸丝冠鸟 (Serilophuslu natus)活动高度在 3m以上。灰眶雀鹛的个体移动距离最大 ,为 115 0m ;银胸丝冠鸟平均移动距离最长 ,为6 5 0m。尖峰岭热带森林林下鸟以食虫鸟为主 ,食虫鸟移动的平均距离为 4 4 2 3m (n =2 7) ;而白喉冠鹎等食果鸟大多在环志点附近活动。鸟类移动的平均距离与植被类型有关 :在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中的移动距离最大 ,为 6 86 5m (n =13) ;在热带常绿季雨林中的移动距离最小 ,为 89 6m (n =5 ) ;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F3 ,2 8=5 0 5 ,P <0 0 1)。鸟类移动的平均距离与翅长显著相关 (r =0 84 ,P <0 0 5 ) ,但与体重相关不显著(r=0 79,P >0 0 5 )。尖峰岭热带森林林下食虫鸟的活动范围较大 ,要保护好海南岛热带森林林下鸟 ,保存海南岛连片的大面积森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2015年5~12月,利用无线电跟踪方法对澳门路环3只犬蝠(Cynopterus sphinx;2♂♂,1♀)的捕食区进行研究。结果发现,3只犬蝠的月平均捕食区面积的大小差异显著(F_(3,23)=77.854,P0.000 1),2雄性的捕食区面积分别为(1.6±0.4)hm2(n=8)和(17.9±6.6)hm~2(n=8),雌性为(31.7±4.7)hm2(n=7);3只犬蝠的捕食区离日栖息地的平均距离差异亦显著(F3,23=16.034,P0.001),2雄性分别为(53.6±12.4)m和(446.2±68.8)m(二者均n=8),雌性为(606.9±94.7)m(n=7);2雄性的捕食区存在部分重叠,但是雌性与2雄性的捕食区均无重叠。此外,不同月份犬蝠的捕食区面积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冬季(11月和12月)捕食区面积相对较大,且雌性的10月份捕食区面积比相邻月份有所减少。本研究说明,犬蝠的捕食区通常靠近其日栖息地,捕食区面积中等,其面积大小具有较为明显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12.
灰腹噪鹛(Garrulax henrici)是中国的特有鸟种,也是噪鹛属中繁殖行为研究较少的物种之一。2016年4—7月,在西藏林芝西藏农牧学院内进行了灰腹噪鹛的繁殖生态研究,采用瞬时扫描法观察其求偶期日行为节律,用红外相机监测孵卵期3巢和育雏期2巢灰腹噪鹛的行为。结果表明:灰腹噪鹛4月中旬开始产卵,窝卵数2~3枚,卵长径29.6±0.4mm,短径20.3±0.17 mm,卵重6.66±0.12 g;灰腹噪鹛75.0%的巢树为针叶树,12.5%为阔叶树,8.3%为灌木,4.2%为禾本科;灰腹噪鹛营巢成功率为86.7%,孵化成功率为60%,繁殖成功率为43.3%,影响其繁殖成功率的因素是人为干扰和天敌捕食;求偶期灰腹噪鹛觅食行为占总时间的32.03%,移动占29.27%,上午觅食、移动及鸣唱行为达到高峰,下午休憩行为偏多;孵卵期的主要行为是卧巢孵卵,占总时间的85.31%,翻卵占5.02%;育雏期亲鸟理巢行为占39.74%,卧巢占35.92%,喂食频率平均为2.95次·h-1,灰腹噪鹛单亲喂食频次多于双亲共同喂食。  相似文献   

13.
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以及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利用卫星跟踪技术对6只越冬于鄱阳湖的白枕鹤(Grus vipio)活动区面积进行了研究,利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分析了水位、气温、年份、年龄及个体差异对活动区面积的影响,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将对活动区面积影响较大的因子与活动区面积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两个越冬期内白枕鹤平均周活动区面积,2014至2015越冬期为(57.85±94.67)km~2,2015至2016越冬期为(12.01±17.74)km~2。在两个越冬期内,活动区面积均呈显著下降趋势(2014~2015年,t=﹣2.831,P0.01;2015~2016年,t=﹣3.422,P0.01);气温对活动区面积的影响不显著(P0.05),而水位对活动区面积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2014~2015年水位高度(14.92±0.65)m,2015~2016年水位高度(15.39±0.70)m,周活动区面积与同期水位高度显著正相关(2014~2015年,r=0.370,P0.01;2015~2016年,r=0.380,P0.01)。推测水位的变化影响越冬白枕鹤主要食物的生长及可获得性,进而导致越冬期白枕鹤活动区面积的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14.
灰椋鸟的繁殖生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4年 3月至 7月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对灰椋鸟的繁殖生态研究发现 ,在 1 2 2hm2 的面积内共有 36个灰椋鸟巢 ,繁殖密度为 0 32 1巢 hm2 。繁殖期由 4月 2 4日持续到 7月 1 1日共 79d。平均窝卵数为 5 89(SD =1 1 7,n =36 ) ,窝卵数同繁殖季节呈显著负相关 (r=-0 75 72 ,P <0 0 1 )。平均孵化期为1 3 6d ,平均育雏期 2 1 6d。平均每巢出飞 5 1只幼鸟。幼体 (卵、雏鸟 )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15.
2010年4~8月在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样点法对荒漠伯劳(Lanius isabellinus isabellinus)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VON)对荒漠伯劳卵体积与卵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用二元Logistic回归对雏鸟生长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荒漠伯劳的繁殖时间为4月底至8月初,每巢产卵3~6枚,平均窝卵数为4.67±0.57(n=21),卵体积为(3.14±0.32)cm3(n=95),卵鲜重(3.48±0.20)g(n=20),卵体积随着产卵顺序显著减小(R=-0.427,P=0.021,n=29),其采取的是"窝雏减少"的繁殖策略。雌鸟产首枚卵后即开始孵卵,雄鸟负责情饲及警戒。温度自动记录仪测量平均孵卵温度为(38.19±0.77)℃(n=2),雌鸟在巢率为93.95%。平均孵卵时间为(15.33±0.52)d(n=6)。荒漠伯劳雏鸟留巢期12~15 d,幼鸟离巢后亲鸟继续饲喂幼鸟,整个育雏期最长达31 d。研究地区荒漠伯劳种群的孵卵率为82.50%(n=80),卵成功率为46.25%(n=80),雏鸟离巢率为56.06%(n=66),巢成功率58.62%(n=29)。在2010年环志标记的12对繁殖鸟中只有1对繁殖了第二窝。  相似文献   

16.
褐头鸫是国际受胁物种,繁殖地仅分布在我国的华北山地,迄今有关该物种的生态研究尚无专门报道.我们于2005 年5 月至2006 年8 月对北京和河北两地褐头鸫的巢址选择和活动区进行了初步研究.调查共发现褐头鸫的巢7 个,其中北京百花山6 个,河北雾灵山1 个.巢址平均海拔1805 m±86 m(1730~1930 m),巢树均为华北落叶松 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巢树高度11.3 m±2.2 m(8~14 m).巢距地的平均高度为5.3 m±1.5 m(4~7 m),巢址周围隐蔽性较好,天敌很难发现.2006年6~7月,利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在河北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一只褐头鸫的雌鸟进行了无线电遥测,采用95%调和平均数法来计算,其繁殖期的活动区面积为1.93 hm2±0.76 hm2.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和2009年的4~8月,在四川省雅江县帕姆岭对棕背黑头鸫Turdus kessleri的繁殖生态进行了初步观察.该鸟繁殖期在4月下旬至7月上旬,营树上巢,营巢树种为高山栎Quercus aquifolioides和鳞皮冷杉Abies squamata.窝卵数为2~3枚(n=7),平均卵重(7.96±0.03)g(n=8),卵长径(32.7±0.17)mm,短径(21.9±0.13)mm(n=13),雌雄共同孵卵,以雌性为主,孵化期为15~17 d(n=2),孵化率为83.3%(n=18).雌雄共同育雏,以雄性为主,雏鸟出飞后主要在巢周围的林下或灌从活动,这时亲鸟仍会对幼鸟喂食.在同一繁殖季对巢有重复利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2004~2006年的3~7月,在辽宁省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杂色山雀(Parus varius)的繁殖及繁殖成功率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杂色山雀主要营巢于海拔400~900m的阔叶杂木林、针叶林及林缘地带;繁殖期在3~7月,其洞巢种类多样,筑巢期约15d;巢为碗状,巢结构的2/3由苔藓构成;窝卵数为6~8枚,平均(6·92±0·92)枚(n=13);雌鸟单独孵卵,孵化期为(14·00±0·00)d(n=10);育雏由雌雄鸟共同承担,育雏期为(17·50±0·58)d(n=4)。杂色山雀繁殖成功率为50·95%,繁殖力为2·22。人为干扰是造成卵和雏鸟损失的主要原因,占总损失的74·19%。  相似文献   

19.
灰头麦鸡Vanellus cinereus在江西吉安地区是夏候鸟.2010 ~2011年对当地灰头麦鸡的繁殖生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当地灰头麦鸡最早2月20日迁入,最晚9月17日迁离,居留时间约为7个月;3月初开始产卵,平均窝卵数3.8枚(n=14),平均卵大小48.0 mm×34.5 mm,平均卵重28.8 g(n =38);产满窝卵后即开始孵卵,孵卵由雌雄鸟共同承担;孵卵期为28 ~31 d;孵化率为90.15%.  相似文献   

20.
对横断山及邻近地区风毛菊属(Saussurea)、帚菊属(Pertya)和针苞菊属(Tricholepis)的8种菊科植物进行细胞学研究,其中异叶帚菊(Pertya berberidoides)(2n=2x=32=28m+4sm)、针苞菊(Trichole-pis furcata)(2n=2x=32=16m+ 16sm)、中甸风毛菊(Saussurea dschungdienensis)(2n=2x=30=30m+Bs)、丽江风毛菊(S.likiangensis)(2n 2x=32=26m+6sm)、倒齿风毛菊(S.retroserrata)(2n=2x=32=14m+18sm)和显梗风毛菊(S.peduncularis)(2n=2x=36=26m+ 10sm)为首次报道染色体数目和核型,长毛风毛菊(S.hieracioides)和三角叶风毛菊(S.deltoidea)的核型公式分别为:2n=4x=64=30m+34sm和2n=2x=34=22m+ 12sm,与前人报道的一致.8种植物中,除中甸风毛菊和异叶帚菊的核型不对称性为1B型外,其余6种的核型不对称性均属于2B型;在中甸风毛菊中首次发现B染色体.结合现有的细胞学资料分析表明,风毛菊属和帚菊木族的染色体数目存在变异,并且存在明显的非整倍性;此外,分布于横断山区的风毛菊属植物仪有两种倍性(二倍体和四倍体),而且多倍化并不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