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植物分化研究概况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分化的概念分化的研究首先是从动物胚胎学开始,动物的一个卵受精以后,分化并发育成一个成熟的胚胎,再长成幼体。这种过程在人和其它动物如海胆、鱼、蛙、鸟、兔等基本上是相同的。动物的一个卵比一个体细胞大若干倍,且易于离体进行实验,所以长期以来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以海胆为例  相似文献   

2.
胚胎学研究动物个体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的变化,叙述怎样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胚胎,从而了解各种动物发育的特点和规律的生物学分支学科。也可广义地理解为研究精子、卵子的发生、成熟和受精,以及受精卵怎样发育到成体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正生命的发生、发育是生命科学最核心的基本问题。伴随生命的发育,人类也面临各种疾病的困扰。由于技术、伦理的局限,我们对这些基础理论的理解,或是对疾病机制的认识和治疗,都需要理想的动物模型。自19世纪始,生命科学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离不开实验动物。有统计表明,三分之二以上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基于实验动物的研究。灵长类动物是人类的近亲,在早期胚胎发育、神经  相似文献   

4.
哺乳动物早期胚胎体外培养所用各种化学成份明确的培养基是研究生命科学中一项重要技术。它已被常规用于研究胚胎早期发育,多种动物及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转基因动物,动物克隆等领域。介绍了用于移植前胚胎培养基的研究和发展历史,当前所用化学成份明确胚胎培养基的主要组成,特别是针对小鼠和大鼠移植前胚胎所用各种培养基及其成份,讨论了这类培养基发展前景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哺乳动物早期胚胎的发育机制一直是动物胚胎学和发育生物学领域中存在广泛争议的研究热点, 近年来, 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早期胚胎细胞的不同发育命运决定出现的阶段以及是否存在某种起关键作用的形态发生决定子等问题上.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精子入卵位点、第二极体、胚胎形状、第二次卵裂的方向、细胞极性等因素对小鼠着床前胚胎细胞发育命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引言 本文的目的在于提高现代发育生物学家们对形态发生梯度场区(gradient field)这个古老概念的注意。图1是1934年对两栖类神经胚的描绘。实验胚胎学已揭示出在任何分化信息出现以前,胚胎发育早期已有器官形成场区的存在把蝾螈胚胎的组织块异位移植,在发育晚期,这些细胞场区将生成不同的器官如前肢、后肢、尾平衡器以及鳃等。这些“形态发生场区”的细胞均能“调整”,即经过一系列的人工手术仍可发育为正常结构。例如:把场区的一部分切除或把未决定的组织移入场区,都能形成正常结构。假如把场区分成很多部分,也全得到多个完整的结构。很多书籍提到这种观  相似文献   

7.
两栖类的成熟卵是辐射对称的。当精子穿入后产生了灰色新月,标志了胚胎背腹极性的形成,而第一次分裂面往往是通过灰色新月,因而建立了胚胎两侧对称平面。这个现象早在19世纪90年代就有人提出,直至本世纪初著名的胚胎学家A.布拉舍证明第一次卵裂面与两侧对称约有60-70%是相符的。随后许多学者以不同实验方法来阐明灰色新月的形成,以期了解胚胎体型是怎样建立的。 (一)受精前卵母细胞的细胞质结构长足而生理上尚未成熟的卵母细胞内含有各种成分:卵黄小板、糖原颗粒、脂滴、核糖体、线粒体、皮层颗粒等以及一些可溶性成分如  相似文献   

8.
H1N1流感病毒属于常见的致病性病毒。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新生儿表型缺陷与流感病毒感染有关,但是具体机制还不明确。为了探讨H1N1流感病毒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本文通过流感病毒感染孕母鼠来构建流感病毒宫内感染的动物模型,分别在胚胎发育至E14.5、E15.5、E16.5、E17.5、E18.5 d以及出生1 d后测量各胚胎的体长,并在体视镜下观察胚胎体表各血管和器官来分析胚胎外表发育的情况,然后采用阿尔新蓝-茜素红染色法观察各发育时期胚胎骨骼发育的情况。结果表明,流感病毒感染的小鼠胚胎的体长明显降低。外部器官发育的差异性可体现在眼、耳等器官,攻毒组成型稍晚,尾部异常卷曲更为严重。各骨骼发育攻毒组较对照组更迟缓,但没有出现长短肢或骨骼缺失等严重异常表型。本研究首次构建了流感病毒宫内感染的动物模型,探究了H1N1流感病毒对小鼠胚胎表型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作为四大模式动物之一,斑马鱼(Danio rerio)广泛应用于胚胎学、发育生物学、毒理学、分子生物学等研究。但关于斑马鱼繁殖内分泌生理和环境毒理方面的研究少见报道,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内分泌学方面以斑马鱼作为实验动物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0.
伞藻的再生实验在有关性别决定等问题里,我们只介绍了基因对遗传性格发育的一般概念。至于具体地某一种生物、某一个基因如何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支配了某一种或许多种遗传性格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却提得很不够。这虽说是遗传学与胚胎学的边缘问题,但对于任何一方面都可以说是基本问题,因为胚胎学家不解决这种问题就永远不掌握器官及个体发育的根本原因,而遗传学家不去研究它,也永远不会知道基因在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小型猪实验动物化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张德福  刘东 《生物学通报》2004,39(10):14-16
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医药产业的迅猛发展对实验动物,尤其是动物模型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猪在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结构、骨骼发育和营养代谢等方面与人极其相似,因此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要动物模型。更是人类异种器官、组织、细胞移植的首选供体。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小型猪实验动物化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现在所用的大多数疫苗都是根据上世纪末巴斯德提出的设想生产的,即通过改变培养条件或在不同的寄主动物上传代将致病微生物弱化及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将它们灭活。但这些疫苗都不理想。弱化的株系可突变为有毒性的,或失去其免疫原性。灭活不适当的疫苗会引起疾病的流行。许多疫苗需要冷冻,不适合实际使用和在不发达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3.
.分别叙述顶体反应和皮层反应以及它们在受精过程中的作用。(2。分).各种动物的卵子在不同的成熟状态受精,各种情况各举一例(15分).怎样判断胚胎细胞的决定?决定与细胞分化的关系如何?(15分).画出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各一种幼虫类型,说明其重要性。(10分).比较负类、两栖类、鸟类的早期发育命运图,由此说明它们系统发育中的关系。(20分).用简图丧小细胞核移植的操作过程。应用这种技木可以探讨哪些问题?(20分)(完可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一九八七年招考硕士研究生“胚胎学”试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一套动物模型检测方案,用于筛选和研究对人类和动物早期妊娠有影响的环境卤代芳烃类污染物。方法利用TCDD作为初始研究标准化合物,以NIH小鼠建立动物早期妊娠模型评估方案,包括剂量-反应评估(DRE)、着床前后毒性比较(PPP)、子宫蜕膜细胞反应(DCR)和胚胎转移速率(ETR)分析。结果DRE发现TCDD剂量依赖性地引起了第9天胚胎数量的显著减少。PPP比较发现100 ng/(kg.d)对胚胎着床前期影响显著大于着床后期;胚胎重量评估发现,TCDD在妊娠早期的不同时间给药均影响了胚胎的发育,造成发育迟缓,重量减轻。DCR检测发现TCDD处理显著抑制(P<0.01)假孕小鼠子宫蜕膜。ETR分析发现TCDD未影响胚胎在输卵管中的转移速度,但造成分裂卵发育迟缓,着床前分裂卵丢失(P<0.05)。对出生前胚胎成活率观察发现,TCDD可造成出生前胎儿死亡,胎儿成活率低于妊娠中期的胚胎成活率。结论TCDD对着床前胚胎的毒性明显大于着床后,并具有持续毒性的特点。其机理涉及抑制子宫蜕膜细胞反应、造成着床前分裂卵的丢失或发育的不同步。  相似文献   

15.
动物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胚胎干细胞 (ES细胞 )是从动物早期胚胎的内细胞团或原始生殖细胞分离出来的具有发育全能性的一种未分化的无限增殖细胞系 ,ES细胞能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肌肉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各种细胞。综述了动物的ES细胞的分化诱导机理及目前体外诱导分化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6.
实验动物学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支撑条件之一。在医学院校实验动物学的教学中,应以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标准化为中心,增加和完善动物模型、分子遗传、胚胎工程及转基因动物等理论内容,紧跟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同时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相互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教育技术,以基本实验、综合实验和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这些改革措施将对改进实验动物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医学院学生的科研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依据系统论的基本原理,人类疾病动物模型采用整体设计,统筹考虑模型与实验动物生物学特性方面的相似性、模型复制的重复性、可靠性、适用性、可控性、易行性和经济性等,以便模型复制的顺利开展。整体性原则应贯穿整个模型复制过程,使复制的模型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模型复制要落实系统论的相关性原则,一个模型不是孤立的,动物的各系统、各器官、各分子之间是相互联系,人类和动物在生物学、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等方面的相互联系,疾病的发生、发展是相互联系的,相关性原则为动物模型研究人类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动物模型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发展之中,在研究模型的过程中,要用动态的方法而不是静止的方法来研究动物模型,应根据疾病的特点,分成不同的阶段,结合动物的免疫功能、营养状况、疾病的发展、转归等采用不同的对策。模型的复制采用最优化原则,要求模型设计最优化,选用高质量的实验动物,减少动物使用数量,保护动物福利与伦理,最终实现模型评价体系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8.
李冰杨  那杰  刘岩 《昆虫知识》2008,45(3):441-444
为了从组织胚胎学角度探究昆虫胚胎发育过程,以双斑蟋Gryllus bimaculatus de Geer的卵为实验材料,通过观察、记录蟋蟀胚胎每一天的形态变化并使用显微摄影方法记录胚胎发育过程,对蟋蟀卵胚胎发育全过程进行系统的观察和研究。根据胚胎形态的发育特点,可将整个胚胎发育过程分为7个阶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无节幼体期Ⅰ、无节幼体期Ⅱ、无节幼体期Ⅲ、无节幼体期Ⅳ。经历14天,蟋蟀的头部、触角、3对足、尾部、腹部及背部都发育完全,整个胚胎发育随之结束。  相似文献   

19.
自2015年初至今,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以巴西为首先后在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暴发流行。几乎同时,与日俱增的小头症患儿使全球对此陷入警惕状态。目前,全球正在积极探索ZIKV感染所引发的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在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在细胞水平和动物模型中ZIKV能直接损伤胚胎脑部发育的同时,ZIKV感染者的防治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本文从ZIKV的流行病学、与小头畸形因果关系的研究进展及其预防疫苗和治疗药物的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20.
张博  李绍武 《遗传》2012,34(9):1079-1081
进入21世纪以来,一个小小的身影在遗传发育研究领域显得越来越活跃,这就是斑马鱼(Danio rerio)。同果蝇、小鼠等经典实验材料相比,斑马鱼作为模式动物的研究历史并不长,它正式进入遗传发育研究领域仅有30余年。不过,由于它天生拥有体外受精、体外发育、胚胎透明、发育快、个体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