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9 毫秒
1.
图1.肝小叶局部扫描电镜(SEM)图象:图为兔肝小叶局部断面,有的肝细胞被断开暴露出细胞质及核(N);可见肝细胞彼此相连,形成许多肝细胞索(板)。在相邻细胞索之间,为宽窄及形态不一的窦状隙(*)。×1,350 图2.肝小叶间胆管超薄切片透射电镜图象:L为其管腔,其管壁由单层立方或柱状上皮组成。在上皮细胞的游离面(腔面),有散在的微绒毛(mv)和少量纤毛(↑)。 N为上皮细胞核。×6,000 图3.双核肝细胞SEM图象:肝细胞呈多边形,  相似文献   

2.
为配合“呼吸系统”一章的教学,我们选择了部分呼吸器官的电镜图像(见封三)供教师参考。图1.肺支气管粘膜表面扫描电镜(SEM)图像:该部粘膜为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以纤毛细胞为主,并夹有数量较多的杯状细胞(Gb)。纤毛细胞的顶部,伸出大量纤毛(Ci)暴露于粘膜表面。杯状细胞顶部,则  相似文献   

3.
中华须鳗嗅觉器官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10尾不同体长中华须鳗嗅觉器官的结构.结果表明:中华须鳗嗅囊呈楔型;嗅囊膜和嗅囊腹面的透明膜共同围成嗅囊腔;嗅囊长径与眼径的平均比值为2.2倍;每侧嗅囊嗅板数变化范围在30~44之间;嗅板远轴端有一纤毛和嗅孔密集的舌状游离突;嗅板上皮纤毛密集,纤毛细胞表现为3种类型:纤毛感觉细胞、纤毛非感觉细胞和微绒毛感觉细胞;纤毛非感觉细胞和微绒毛细胞也出现在嗅囊壁.嗅板上大量的纤毛表明,中华须鳗嗅囊的水动力机制应属嗅板纤毛搅动型(isosmates).除观察到嗅囊壁表面有两种类型的微嵴外,还首次在嗅板上观察到一种呈荸荠状的杆状细胞.  相似文献   

4.
杂色鲍头触角的显微与亚显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娜  石和荣  李海云  柯浩 《动物学报》2006,52(4):755-764
本文采用光镜和电镜方法,研究了杂色鲍(Haliotisdiversicolor)头触角的显微和亚显微结构。结果表明,杂色鲍头触角的表皮布满乳头状突起,突起表面布满微绒毛,顶端具纤毛。头触角作为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具触觉兼嗅觉功能,其上皮为特殊的感觉上皮,其组成细胞主要包括三种类型:支持细胞、感觉细胞、腺细胞。头触角表皮之下的成分为平滑肌纤维和疏松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里含胶原纤维、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微孔细胞、变形细胞等成分。  相似文献   

5.
图1.血管内壁不光滑,有微绒毛及突起。管内有红细胞、白细胞。Rbc(红细胞),Wbc(白细胞)5000×(取材自金黄地鼠十二指肠粘膜)  相似文献   

6.
图1.角膜的扫描电镜图像该图为家兔角膜,上半部为复层扁平上皮的游离面,下部为角膜断面。可见复层扁平上皮由5—6层细胞组成(EP),基底面平滑无乳头,固有层(LP)中胶原纤维层的走行方向与上皮表面相平行。×600 图2.晶状体的扫描电镜图像图为大鼠晶状体纤维的表面形象,不少部位可见其断面,完整的晶状体纤维呈长扁平带状,定向平行排列,结构非常规律。×1,800 图3.视网膜的扫描电镜图像图为人视网膜,左  相似文献   

7.
动物是从单细胞生物中带鞭毛的领鞭毛虫演化而来的,但是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中,人们普遍认为动物身体内的多数细胞是不带鞭毛的,只有精子、呼吸道和输卵管的上皮细胞有能够摆动的鞭毛(称动纤毛)。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就发现动物细胞上不能摆动的鞭毛(称静纤毛),但是由于不知其生理功能而不被重视。在21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多囊肾其实是与纤毛有关的疾病,随后对纤毛的研究才进入热潮。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脑脊液的流动和动物内脏位置左右不对称分布上动纤毛发挥关键作用。而静纤毛存在于动物的许多细胞上,含有各种感觉受体,成为动物细胞接收信号的"天线"。它们能够感知动物体内多种液体的流动情况,被动物用于监测血压、眼压、胆汁流动、尿液流动和感知骨骼负荷;动物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自体感觉、细胞运动也是通过静纤毛接收信号的。在动物胚胎的发育过程中,静纤毛也负责细胞的信息接收,是Hedgehog(刺猬蛋白)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等的起始处。由于纤毛在动物体内的多种功能,纤毛功能障碍会导致全身性疾病,统称纤毛病(ciliopathy),包括嗅觉丧失、听觉丧失、视网膜退化、雄性不育、脑室积水、脑发育障碍、骨骼畸形、多指、多囊肾、多囊肝、内脏位置左右颠倒等多种症状。领鞭毛虫的另一个线状结构——领毛,演变成为动物细胞上的微绒毛,像静纤毛一样,成为细胞接收信号的"天线",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自体感觉中发挥作用。因此鞭毛、纤毛和微绒毛一起,被认为是动物细胞上的多功能细胞器。  相似文献   

8.
动物是从单细胞生物中带鞭毛的领鞭毛虫演化而来的,但是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中,人们普遍认为动物身体内的多数细胞是不带鞭毛的,只有精子、呼吸道和输卵管的上皮细胞有能够摆动的鞭毛(称动纤毛)。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就发现动物细胞上不能摆动的鞭毛(称静纤毛),但是由于不知其生理功能而不被重视。在21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多囊肾其实是与纤毛有关的疾病,随后对纤毛的研究才进入热潮。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脑脊液的流动和动物内脏位置左右不对称分布上动纤毛发挥关键作用。而静纤毛存在于动物的许多细胞上,含有各种感觉受体,成为动物细胞接收信号的"天线"。它们能够感知动物体内多种液体的流动情况,被动物用于监测血压、眼压、胆汁流动、尿液流动和感知骨骼负荷;动物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自体感觉、细胞运动也是通过静纤毛接收信号的。在动物胚胎的发育过程中,静纤毛也负责细胞的信息接收,是Hedgehog(刺猬蛋白)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等的起始处。由于纤毛在动物体内的多种功能,纤毛功能障碍会导致全身性疾病,统称纤毛病(ciliopathy),包括嗅觉丧失、听觉丧失、视网膜退化、雄性不育、脑室积水、脑发育障碍、骨骼畸形、多指、多囊肾、多囊肝、内脏位置左右颠倒等多种症状。领鞭毛虫的另一个线状结构——领毛,演变成为动物细胞上的微绒毛,像静纤毛一样,成为细胞接收信号的"天线",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自体感觉中发挥作用。因此鞭毛、纤毛和微绒毛一起,被认为是动物细胞上的多功能细胞器。  相似文献   

9.
动物是从单细胞生物中带鞭毛的领鞭毛虫演化而来的,但是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中,人们普遍认为动物身体内的多数细胞是不带鞭毛的,只有精子、呼吸道和输卵管的上皮细胞有能够摆动的鞭毛(称动纤毛)。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就发现动物细胞上不能摆动的鞭毛(称静纤毛),但是由于不知其生理功能而不被重视。在21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多囊肾其实是与纤毛有关的疾病,随后对纤毛的研究才进入热潮。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脑脊液的流动和动物内脏位置左右不对称分布上动纤毛发挥关键作用。而静纤毛存在于动物的许多细胞上,含有各种感觉受体,成为动物细胞接收信号的"天线"。它们能够感知动物体内多种液体的流动情况,被动物用于监测血压、眼压、胆汁流动、尿液流动和感知骨骼负荷;动物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自体感觉、细胞运动也是通过静纤毛接收信号的。在动物胚胎的发育过程中,静纤毛也负责细胞的信息接收,是Hedgehog(刺猬蛋白)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等的起始处。由于纤毛在动物体内的多种功能,纤毛功能障碍会导致全身性疾病,统称纤毛病(ciliopathy),包括嗅觉丧失、听觉丧失、视网膜退化、雄性不育、脑室积水、脑发育障碍、骨骼畸形、多指、多囊肾、多囊肝、内脏位置左右颠倒等多种症状。领鞭毛虫的另一个线状结构——领毛,演变成为动物细胞上的微绒毛,像静纤毛一样,成为细胞接收信号的"天线",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自体感觉中发挥作用。因此鞭毛、纤毛和微绒毛一起,被认为是动物细胞上的多功能细胞器。  相似文献   

10.
多斑岭鳅(Oreonectes polystigmus)是营洞穴生活的鱼类,嗅觉器官在其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保藏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鱼类标本馆的4尾多斑岭鳅标本进行解剖,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多斑岭鳅嗅囊上皮超微结构,以期了解嗅觉器官适应洞穴黑暗环境而产生的形态适应。多斑岭鳅的嗅囊呈椭圆型,嗅囊长径平均为2.27 mm,嗅囊长径与眼径比平均为1.36,揭示其为"嗅觉"鱼类。其嗅轴为直线型,嗅囊腔内对称紧密排列2排嗅板,嗅板数为22~24个。单个嗅板呈卜状亚型,舌状突起较发达。观察发现,非感觉纤毛连续广布在嗅板各个部位,但在嗅板近嗅轴处较少,此处裸露的表皮多褶皱,其上分布很多细微小孔。感觉纤毛主要分布于非感觉纤毛分布较稀疏的地方。上皮表面微绒毛多,一般在非感觉纤毛下,前后两端嗅板上的微绒毛数量相对较少。多斑岭鳅嗅囊水动力机制应属嗅上皮纤毛运动机制。嗅孔分布不均,中间嗅板上的嗅孔较嗅轴前、后分布的嗅板为多,同一嗅板上近嗅轴处的嗅孔最多。由于纤毛分布不均,嗅上皮可分为裸露区和非裸露区,一般裸露区和非裸露区边界清晰,嗅轴上非感觉纤毛和微绒毛主要分布在非裸露区的凹槽里。嗅轴和嗅板近嗅轴处裸露区面积较大,嗅轴裸露区上皮被一系列的连续的微脊切割成多边形,多边形内具有许多隆起与小孔。嗅轴处正是嗅囊中水流回流的区域,为感受水中气味的重要位置,推测与洞穴生活的习性有密切关系。多斑岭鳅嗅囊形态属于G型,这类鱼类其嗅觉功能在鱼类生命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近缘的地表种相比,多斑岭鳅具有较多的嗅板数目、较多数量感觉纤毛和微绒毛,且其嗅囊长径与眼球径比值大于1,这些都揭示了其为"嗅觉"鱼类,表现出了对洞穴黑暗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11.
扫描电镜观察表明,花背蟾蜍眼形态发生过程中角膜上皮细胞表面形态结构的变化,大致可分三个阶段。1.从神经管期至肌肉感应期预定角膜上皮表面无明显变化;2.在心跳期和鳃血循环期预定角膜上皮表面出现较多的细胞缢束和其下细胞表面的下陷;3.在以后各期,角膜上皮中纤毛细胞的纤毛逐渐退化消失,在右鳃盖封闭期纤毛细胞全部消失。上述变化与视网膜及其中光感受器的发育分化密切相关,纤毛的退化和消失更精确地反映了这种依赖关系,似可作为角??膜上皮分化的一个形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纤毛(cilia)是细胞表面的突起状细胞器,几乎存在于所有细胞表面,且广泛分布于组织和器官的上皮.纤毛由外部的纤毛膜和内部的轴丝组成,结构在进化上十分保守.根据微管组成和排列方式的不同,纤毛可分为9+2型运动纤毛与9+0型基本纤毛或非运动纤毛.作为一种特殊的感受器,纤毛通过影响细胞信号通路参与胚胎形成、心脏等内脏器官发育及人体重要生理活动.本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把前列腺素信号通路与纤毛生长及心脏发育相联系.研究发现,ABCC4/LKT前列腺素转运蛋白从细胞内运输前列腺素E2(PGE2)至细胞外,并通过结合位于纤毛膜上的G蛋白偶联受体EP4影响细胞内c AMP浓度,调节纤毛内运输蛋白的正向速率,进而调控纤毛生长与心脏等器官的左右不对称性发育.纤毛生长或功能缺陷会引发先天性心脏病、多囊肾、视网膜变性等多种疾病.本文主要介绍纤毛参与调控细胞内信号转导与器官发育及相关纤毛疾病.  相似文献   

13.
图1.肾小体扫描电镜图象图示兔肾皮质部的割断面。可见一完整肾小体,其肾小囊的壁层(PL)为单层扁平上皮,囊下腔(*)较窄而不规则。血管球内毛细血管表面,足细胞(PO)外形不整。×680 图2.肾滤过膜扫描电镜图象本图下方为足细胞胞体,由胞体分出初级突(PP)、次级突(SP)和三级突(TP)。三级突附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外的基膜上(*)、图右上角为毛细血管腔,腔内有血细胞。毛细血管内皮上有孔(↑),L为肾小体囊腔。×21,500  相似文献   

14.
采用解剖及组织学显微技术观察研究了可口革囊星虫消化道的形态及组织学结构特征。消化道始于口,经咽、食道、游离肠、螺旋肠(上行肠及下行肠)、直肠,止于肛门,各段从内向外均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及外膜组成。粘膜层表面具微绒毛及纤毛,微绒毛增加了消化道的表面积,纤毛的摆动有利于消化道内食物或消化后残渣的运送;螺旋肠及直肠的粘膜层中均有杯状细胞,在下行肠前段与中段及上行肠前段与直肠中尤其多,杯状细胞能够分泌粘液,保护粘膜上皮,润滑食物及残渣。粘膜下层为结缔组织,肌层为环肌,外膜为浆膜。肠沿纺锤肌盘绕的特点延长了食物的滞留、消化和吸收时间,弥补了缺乏消化腺的不足。肠各段除直肠肌层较厚外,其余各段肌层薄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光镜和电镜方法,研究了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鳃的显微和亚显微结构。结果表明,杂色鲍的鳃为一对不等大的双栉状鳃,各鳃由鳃轴和两侧列生的状鳃叶组成,鳃叶上皮为单层上皮组织结构,细胞类型主要为:纤毛细胞、立方细胞、腺细胞;鳃轴上皮为鳃叶上皮的延伸,亦是单层上皮组织,细胞类型主要有:纤毛细胞、微绒毛立方细胞和腺细胞等;鳃叶远轴端游离缘表皮之下,含有几丁质杆支撑的血腔,血腔内可见血细胞及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血腔之间有平滑肌纤维束和疏松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内含胶原纤维、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及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等;鳃轴的皮下组织也含有几丁质杆、平滑肌纤维、疏松结缔组织及其间的血腔结构。  相似文献   

16.
可口革囊星虫消化道的形态及组织学结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消化道各部分结构进行了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表明可口革囊星虫消化道由翻吻、咽、食道、肠、直肠和肛门组成。翻吻收缩性很强;肠道极长,沿纺锤肌螺旋缠绕成肠索。消化道管壁由内向外分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粘膜上皮主要由柱状细胞组成。除肠外,消化道上皮细胞均有发达的纤毛,肠上皮细胞主要具发达的微绒毛;粘膜下层及肌层的发达程度因消化道的部位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7.
图1.有髓神经纤维扫描电镜图象:图示兔臂丛的横断和侧面。其神经纤维粗细不一,每根神经纤维中央为轴索(AX),四周围以髓鞘(MS),在神经纤维的表面被结缔组织形成的神经内衣(En)包着,在神经纤维之间的空隙内有较粗的胶原纤维(CF)。×2,800 图2.腹腔神经节扫描电镜图象:图中部显示两相邻神经节细胞的断面,其中一个在有核部被割断。在细胞质(Cy)内有大量粗面内质网(RER)。×3,600  相似文献   

18.
嗅感受器主要感知外界环境中化学信号分子.本文采用银染、NADPH-组化染色和电镜技术来观察黑斑侧褶蛙(Petophylax nigromaculatus)的嗅器和犁鼻器的功能差异及细胞组成.银染法可对嗅上皮和犁鼻上皮的细胞进行分类及区分.其中,支持细胞胞核深染成黑色,嗅细胞胞核银染为花斑状.细胞计数显示,犁鼻上皮的嗅神经细胞含量百分比显著高于嗅上皮.组化结果显示,黑斑侧褶蛙嗅上皮和犁鼻上皮对NADPH-d表达模式差异显著,前者表达明显高于后者.电镜结果显示,黑斑侧褶蛙嗅上皮和犁鼻上皮的支持细胞由两种类型的细胞组成,分别为纤毛型和颗粒型支持细胞.  相似文献   

19.
一个草履虫的体表约有二万条纤毛.草履虫依靠纤毛的鞭打,在水中游泳,这是它的主要运动方式.此外,草履虫还能以其腹侧(开口的一侧)的纤毛尖端附着在水草或水中其他物体上,缓慢地作匍匐运动.这种运动方式在绿草履虫(P.bursaria)和卡氏草履虫(P.calkiusi)比较常见. 纤毛的超微结构纤毛是从细胞质基质向细胞表面突出的一种细长的细胞器,其最外层的膜即为细胞膜的延伸,称纤毛膜.纤毛露在细胞外面的长度约为  相似文献   

20.
图1 虹膜的扫描电镜图象图的右下角为虹膜的后房面,细胞分界略可辨认,右上为其断面,上皮层(EP)薄,上皮下的纤维及细胞排列无规律,左侧可见小血管(BV)的横断面。×1200 图2 内耳螺旋器前庭膜扫描电镜图象 CD处相当于暴露出的蜗管腔隙,可明显对比前庭膜两面被覆的单层上皮有明显区别。V为前庭阶面,C为蜗管面。×18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