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测定白念珠菌内不同光敏剂浓度下生成原卟啉IX(Pp IX)的水平及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LA-PDT)对白念珠菌的抑菌率,为临床选择最佳光敏剂浓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备白念珠菌悬液,与ALA避光孵育,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p IX产生情况,MTT法测定5-ALA-PDT对白念珠菌生长的抑制率。结果白念珠菌与ALA避光孵育后有荧光物质Pp IX产生,ALA光敏剂浓度与Pp IX强度呈正相关,当ALA浓度到达300 mg/m L时,Pp IX强度将不再增加。对照组无荧光物质出现。结论 ALA-PDT对白念珠菌抑制效应同光敏剂浓度密切相关。这为临床ALA-PDT治疗白念珠菌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ALA—PDT抑制角质形成细胞(KC)增殖的可行性和最佳效果。方法:新鲜包皮组织经两次酶消化法进行KC分离与培养,分设对照组、单纯ALA组、单纯照光组及0.1mmol/L、0.6mmol/L、1.2mmol/L、1.8mmol/L、3.6mmol/LALA五个浓度组,经0.5h、1h、3h、5h四个避光孵育时间后PDT。酶标仪检测PDT后KC存活率、FCM检测KC中PpⅨ荧光强度,确定ALA最佳药物浓度和最佳用药时间;吖啶橙染色和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KC凋亡率和生长周期的影响。结果:0.6mmoL/LALA(用药1h)-PDT组为最佳药物浓度和最佳用药孵育时间,显示Pp Ⅸ荧光强度表达与KC凋亡率最高,能明显抑制S期与G2期的细胞增殖,使细胞增殖指数降至最低。结论:0.6mmol/LALA(用药孵育1h)-PDT能明显抑制KC增殖,更有效地促进正常KC凋亡。  相似文献   

3.
5-氨基酮戊酸(ALA)是体表光动力疗法的一个重要前体药物,通过代谢产物原卟啉Ⅸ(PpⅨ)介导发挥光敏作用。ALA制剂的研发和优化促生了一系列产品和技术,不仅推动了体表光动力疗法的应用,而且ALA介导的PpⅨ荧光还可用于肿瘤的荧光可视化和辅助手术。本文将对光动力诊疗中ALA及其酯类衍生物和PpⅨ的研究进展作一个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测定5?氨基酮戊酸(5?ALA)与白念珠菌菌悬液不同孵育时间生成PpIX的水平及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LA?PDT)抑菌率,为临床选择最佳孵育时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备白念珠菌悬液并与ALA避光孵育,设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pIX产生情况,MTT法测定ALA光动力治疗对白念珠菌生长的抑制率。结果白念珠菌菌悬液与ALA避光孵育后有荧光物质PpIX产生,孵育30 min到90 min产生的PpIX最多,120 min以后PpIX开始明显减少,对照组无荧光物质出现。结论 ALA?PDT对白念珠菌抑制效应同孵育时间密切相关。这为临床ALA?PDT治疗白念珠菌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利用光敏剂与光源反应后产生的活性氧,破坏细菌组分,进而致细菌死亡。其多靶位杀伤特性在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感染方面有应用前景,但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MRSA菌株取自烧伤、急性咽炎、鼻窦炎和肺炎4类临床常见MRSA感染性疾病患者,使用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光敏剂、发光二极管光源,于体外检测ALA介导的PDT(ALA-PDT)对MRSA菌株的杀伤作用。结果显示,经5mmol/L ALA孵育1h后,给予360J/cm~2强光[(633±10)nm]照射1h,ALA-PDT对MRSA菌株具有1.80log_(10)cfu的有效杀伤作用。结果提示,在相同实验条件和参数下,ALA-PDT对上述4种疾病来源的MRSA菌株体外杀伤作用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6.
卡泊芬净、米卡芬净对8种皮肤癣菌体外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卡泊芬净(caspofungin)、米卡芬净(micafungin)针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癣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参考CLSI制定的M38-A2方案。测定82株常见皮肤癣菌的最低有效浓度(minimal effective concentrations,MECs)。结果按照MEC90浓度从高到低,米卡芬净对紫色毛癣菌和断发毛癣菌的MEC90是0.25μg/mL;对犬小孢子菌、疣状毛癣菌的MEC90为0.06μg/mL;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石膏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的MEC90均在0.03μg/mL。②卡泊芬净对红色毛癣菌、紫色毛癣菌和断发毛癣菌的MEC90为1μg/mL;对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石膏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和疣状毛癣菌的MEC90为0.5μg/mL。③根据中位数检验,米卡芬净对几种皮肤癣菌的MEC值均低于卡泊芬净的MEC值,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卡芬净和卡泊芬净对皮肤癣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米卡芬净的MEC值低于卡泊芬净。  相似文献   

7.
孙影  刘巍  杨方 《激光生物学报》2011,20(5):613-618
探讨贝伐单抗对低剂量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acid,ALA)介导的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诱导的脑组织新生血管形成和U87脑胶质瘤生长的影响。通过将裸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LA.PDT预处置组(ALA:2.3×10-3mol/kg,能量密度:10J/cm2)、贝伐单抗预处置组(1.6×10-5mol/kg)和联合预处置组(ALA—PDT+贝伐单抗),并接受相应处置。第10d,检测PDT照射及相应区域内新生血管形成和VEGF表达并种植U87脑胶质瘤细胞,21d后观察肿瘤体积。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ALA-PDT预处置后新生血管增多、VEGF表达增高,肿瘤体积增大,这些变化在联合预处置组被抑制;贝伐单抗预处置组的血管形态和VEGF表达虽无明显变化,但肿瘤体积减小。研究结果表明低剂量ALA-PDT可通过刺激VEGF表达诱导照射区新生血管形成,这种微环境的改变有利于U87胶质瘤细胞生长,但这些作用可被贝伐单抗所抑制。  相似文献   

8.
解脲脲原体是一种重要的病原微生物,近年来其耐药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寻找一种全新的有效替代治疗方案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探索光动力抗微生物化学疗法对解脲脲原体体外活性的影响。选取解脲脲原体两种生物群(Parvo生物群及T960生物群)代表菌株,包括标准株及临床株,与系列稀释的2.5~0.039 062 5 mmol/L光敏剂甲苯胺蓝孵育20 min或60 min,再以(633±10)nm红光照射,设置48、102、204和408 mJ/cm2共4组能量密度,48 h后判读结果。观察不同解脲脲原体与甲苯胺蓝孵育时间、甲苯胺蓝浓度、光照能量密度对光动力抗微生物化学疗法灭活解脲脲原体效果的影响,并观察两种生物群对光动力抗微生物化学疗法敏感性的差异。结果显示,光动力抗微生物化学疗法在体外对解脲脲原体有明显灭活作用。在光照能量密度及解脲脲原体与甲苯胺蓝孵育时间固定的前提下,这种灭活作用随甲苯胺蓝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单一633 nm红光光源在408 J/cm2及以下的能量密度对解脲脲原体的活性无明显影响。在甲苯胺蓝浓度及解脲脲原体与甲苯胺蓝孵育时间固定的条件下,光动力抗微生物化学疗法对解脲脲原体的灭活作用随光照能量密度(48~408 mJ/cm2)的增加而增强;随甲苯胺蓝孵育时间(30~60 min)延长,光动力抗微生物化学疗法对解脲脲原体的灭活作用有增强的趋势。结果提示,解脲脲原体两种生物群对光动力抗微生物化学疗法的敏感性相似。本研究证实,光动力抗微生物化学疗法在体外能有效灭活解脲脲原体,有望成为解脲脲原体感染的有效替代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450 nm-470 nm可见光(蓝光)是否具有杀灭浮游状态和生物膜内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不同能量密度的蓝光照射浮游状态铜绿假单胞菌,与红光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相比,将照射后细菌采用平板涂板法评价蓝光杀菌效果;制作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模型,16 J/cm2能量密度蓝光照射后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生物膜内细菌存活情况以及生物膜结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 J/cm2及以上能量密度组蓝光照射后,细菌数目明显减少,杀菌率明显增加(P〈0.05),并呈剂量效应关系;16 J/cm2能量密度光照后生物膜内细菌死亡数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且生物膜结构变稀疏。结论:450 nm-470 nm可见光(蓝光)具有高效杀灭浮游状态和生物膜内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代表地区须癣毛癣菌复合体的分子鉴定与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我国代表地区的须癣毛癣菌菌株进行分子再鉴定和分型研究。方法选取我国南北方8个省市地区经表型鉴定的须癣毛癣菌菌株47株,通过再培养形态观察、生理试验;PCR扩增核糖体DNA(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和核糖体大亚基(LSU)D1-D2区,测序后利用数据库进行序列比对,对须癣毛癣菌复合体进行再鉴定;PCR扩增rDNA非转录间隔区(NTS)的三个串联重复亚单位S0、S1和S2区,进行种内分型,并比较不同部位来源菌株型别的差异性。结果我国南北方8个省市地区47株须癣毛癣菌中3株鉴定为断发毛癣菌,6株鉴定为无性型苯海姆节皮菌,其余均鉴定为万博节皮菌中的亲人型趾间毛癣菌;三对不同引物扩增38株趾间型毛癣菌和2株苯海姆节皮菌NTS区,共产生28种特征性带型。带型和菌株来源及发生部位无相关性。结论我国分离自人类须癣毛癣菌复合体的主要组成菌种为趾间毛癣菌;ITS区结合LSU D1-D2区测序有助于鉴定须癣毛癣菌复合体至种水平;NTS区的三个串联重复亚单位所产生的特征性指纹图提供了一种快速、稳定的分子生物学种内分型方法,可应用于趾间毛癣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种激光在不同的能量下对红色毛癣菌的体外抑制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Q开关Nd:YAG 532nm激光、Q开关Nd:YAG 1064nm激光、长脉宽Nd:YAG1064nm激光和强脉冲光分为不同能量组及未照光组,体外照射红色毛癣菌的菌落,观察第0、1、3、7天时菌落直径的变化差异,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激光照射后红色毛癣菌产生角蛋白酶的活性。结果与未照光组相比,上述激光在低能量时对红色毛癣菌的菌落直径与角蛋白酶活性无明显影响。2~4J/cm~2能量Q开关Nd:YAG 532nm激光、4~8J/cm~2能量Q开关Nd:YAG 1064nm激光、4J/cm~2长脉宽Nd:YAG 1064nm激光能显著抑制菌落的生长,红色毛癣菌角蛋白酶的活性出现明显下降。结论 2~4J/cm~2能量Q开关Nd:YAG 532nm激光、4~8J/cm~2能量Q开关Nd:YAG 1064nm激光、4J/cm~2长脉宽Nd:YAG 1064nm激光能抑制红色毛癣菌生长及角蛋白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
5 氨乙酰丙酸 (ALA)可在肿瘤内诱导原卟啉区 (PpIX)光敏剂形成 ,但其亲脂性极差 ,进入细胞的能力有限。脂化的ALA衍生物能增强其进入细胞的能力 ,增进细胞中PpIX的合成。比较了氨乙酰丙酸己酯 (He ALA)与ALA对肝癌细胞中PpIX的生成及光动力损伤作用。细胞的荧光显微图象显示 ,经He ALA培育后 ,细胞中生成了PpIX。PpIX分布在细胞质中 ;细胞的荧光光谱显示出PpIX的特征荧光峰 ,证实细胞中PpIX的生成。实验发现 ,0 .2mmol/L的He ALA药物浓度与 2mmol/LALA的药物浓度在细胞中生成的PpIX含量相当 ;予以相同剂量的光照射后 ,两者对细胞的光敏损伤程度相近 ,反映He ALA对癌细胞有更高的光动力损伤功效。因此在光动力治疗的应用中 ,He ALA是一种极有开发前景的新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益生菌拮抗阪崎肠杆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鼠李糖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等8种常见益生菌对阪崎肠杆菌的拮抗作用。方法采用牛津杯法测定益生菌耗尽上清对阪崎肠杆菌的抑菌圈,获得对阪崎肠杆菌具有较强抑菌能力的鼠李糖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采用混合培养法对2株益生菌与阪崎肠杆菌的拮抗竞争能力进行测试。结果 8种益生菌耗尽上清均能抑制阪崎肠杆菌,其抑菌能力具有热稳定性且依赖于酸性pH环境。阪崎肠杆菌(107CFU/mL)与鼠李糖乳杆菌(108CFU/mL或109CFU/mL)共孵育至24 h,其活菌量开始逐渐下降,至120 h孵育结束下降到105CFU/mL;菌量比为1:10的阪崎肠杆菌与植物乳杆菌共孵育至24 h,其活菌量开始逐渐下降,菌量比为1:100时则提前至8 h,至120 h孵育结束活菌量均下降到102CFU/mL。结论鼠李糖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均能有效地竞争拮抗阪崎肠杆菌。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68岁,福建农民,头顶部片状脱发3个月。体检:头顶部形状不规则暗红斑片,少量脱屑。红斑区毛发根部紧贴头皮脱落,呈黑点状,脱发区毛囊轻度红肿,皮损区头皮局部有轻度波动感。直接镜检可见断发内大量孢子集聚沿发干呈链状分布,真菌培养分离黄白色绒毛状菌落,小培养镜下可见棒形,梨形小分生孢子,尿素酶试验阳性。临床分离株进行r DNA ITS扩增测序,BLAST比对与Gen Bank中断发毛癣菌序列同源性100%。诊断:断发毛癣菌所致黑点癣。治疗采用伊曲康唑0.2~0.4/d口服及酮康唑洗剂、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及酮康唑乳膏等外用,总疗程2个月,皮损完全消退,断发重新长出,无瘢痕秃发形成。停药后随访半年无复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532 nm脉冲激光、532 nm连续激光和氙灯对K562细胞进行基于5-氨基乙酰丙酸的光动力疗法(ALA-PDT),研究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细胞抑制率的变化情况,为实现体外ALA-PDT的高效率选择合适的光源。方法: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光源、不同的光剂量对ALA-PDT组细胞进行辐照,利用O-LYMPUS倒置荧光显微镜和显微镜数码相机系统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并拍照,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台盼兰拒染法检测细胞的抑制率变化情况。结果:532 nm连续激光和脉冲激光对K562细胞的ALA-PDT抑制率均较低,增加光剂量也不能有效提高ALA-PDT的抑制率;氙灯在功率密度为350 mW/cm2、光照5 min时就能达到最佳的光剂量,此时单纯光照对K562细胞的光损伤作用很小且ALA-PDT效率很高。结论:宽光谱、高功率的氙灯对K562细胞的ALA-PDT效果远优于532 nm激光,对体外ALA-PDT实验比较适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姜堰地区儿童头癣流行病学、传播方式、病原菌及治疗结果.方法 对我科2006年8月~ 2013年5月诊治的33例儿童头癣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3例儿童头癣中白癣24例、黑癣5例、脓癣4例;男19例、女14例;犬小孢子菌22例、紫色毛癣菌2例、须癣毛癣菌3例、断发毛癣菌3例、红色毛癣菌1例、石膏样小孢子菌2例.患者中有动物接触史的占42.42% (14/33).经口服特比萘芬或伊曲康唑6~8周,每日用硫磺皂洗头,局部外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均取得满意疗效.8周时治愈率分别为87.50%和88.24%,真菌清除率分别为100%和94.12%.结论 近年来本病增多的原因与喂养猫、犬等宠物有关,主要病原菌是亲动物的犬小孢子菌,经综合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患儿男,5个月,额部发际处红斑3个月。皮肤科检查:前额发际处大片红斑,相互融合、边界较清,红斑内头发稀疏,个别折断或脱失,毛囊性脓疱及皮下脓肿,经真菌镜检、培养及提取DNA做PCR后测序鉴定,确诊为断发毛癣菌致婴儿脓癣,予口服伊曲康唑(33mg/d)及外用2%酮康唑洗剂、1%萘替芬-0.25%酮康唑乳膏等治疗。在治疗中出现头面部多发散在环状鳞屑性丘疹及红斑,诊断脓癣继发癣菌疹,加用泼尼松(5 mg/d)口服,改用1%卢立康唑乳膏。抗真菌药物体外药敏试验证实1%卢立康唑乳膏比1%萘替芬-0.25%酮康唑乳膏抗菌活性更强。伊曲康唑治疗9周、泼尼松治疗5周后皮损完全消退,重新长出新发,无瘢痕秃发形成。停药后随访1a无复发。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31岁,养羊史。上唇部、下颌部、颏部、颈前上部皮损4个月,逐渐加重。皮损呈红色肿胀性浸润性损害,上有结节、脓疱、结痂,有脓液外溢,压痛明显,胡须大部分脱落,亦见一些断须,易拔出。脓液真菌镜检可见透明分支分隔菌丝,真菌培养为指(趾)间毛癣菌,组织病理显示为感染肉芽肿改变。诊断须癣,给予患者口服伊曲康唑400 mg/d治疗6周,之后伊曲康唑200mg/d联合特比萘芬250mg/d治疗6周痊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深圳地区教学医院门诊皮肤癣菌感染的病原菌特点,测定7种抗真菌药物对85株皮肤癣菌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收集疑诊为皮肤癣菌感染的患者的皮屑(或甲板刮屑、毛发)进行KOH直接镜检和培养。并通过测定皮肤癣菌临床分离菌株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区序列鉴定菌种。参考CLSI M38-A2方案,测定7种抗真菌药物对85株鉴定为皮肤癣菌的临床分离菌株的体外抗真菌活性。结果 161例疑诊为皮肤癣菌感染的患者中KOH直接镜检皮肤癣菌的阳性率为67.7%,真菌培养皮肤癣菌的阳性率为52.8%。菌种鉴定结果为红色毛癣菌68例、犬小孢子菌7例、石膏样小孢子菌3例、趾间毛癣菌5例、紫色毛癣菌1例、断发毛癣菌1例。体外药敏试验显示特比萘芬(GM MIC,0.032μg·mL~(-1), MIC范围, 0.001~0.125μg·mL~(-1))对6种皮肤癣菌表现出良好的体外抗真菌活性,而伏立康唑(GM MIC, 0.041μg·mL~(-1), MIC范围, 0.032~0.125μg·mL~(-1))在唑类药物中的体外MIC值相对较低。结论本研究中皮肤癣菌感染的致病菌以红色毛癣菌为主。标准化药敏试验证实特比萘芬和伏立康唑对分离的皮肤癣菌具有较强体外抗菌活力,适用于本地区皮肤癣菌感染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研究578.2 nm激光照射对兔视网膜的作用特点,以新西兰白兔5只10眼为实验对象,铜蒸汽激光(578.2 nm)通过裂隙灯照射兔视网膜后极部,照射时间为100 s,光斑直径为2 mm,照射剂量分别为60 J/cm2、80 J/cm2、100 J/cm2、120 J/cm2、160 J/cm2、200 J/cm2,每组4个光斑。照后1 h及24 h进行眼底照相及光镜观察。照光后可见,随激光功率密度的增加,兔视网膜的损伤也逐渐加重,并且照后24 h的损伤要重于照后1h。80 J/cm2和60 J/cm2在照后1 h和24 h均未发现明显改变。578.2 nm激光照射白兔后的主要病理学改变位于脉络膜。因此,以578.2 nm激光作为光动力治疗眼底疾病的光源时,照射剂量不宜超过80 J/c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