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就科昆虫的起源,各亚科、族及属的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根据各属的世界分布情况,将其分为8种类型。文中还就中国科昆虫的地理分布及特点作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在我国已知的2亚科4族20个属中,东洋区分布的有10个属,其中有3个属仅分布于我国;古北区分布的有1个属;东洋-古北区分布的有3个属;东洋-新北区分布的有1个属;东洋-古北-新北区分布的有4个属;东洋-古北-新北-非洲区分布的有1个属。此外,科昆虫在中国的一个主要分布特点就是多数种类集中分布于华中区、华南区和西南区;而华中区则很可能是科种类的分化中心,并以此为中心向其他区扩散。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Ji科昆虫的起源,各亚科,族及属的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大并根据各属的世界分布情况,将其分为8种类型,文中还就中国Ji科昆虫的地理分布及特点作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在我国已知的2亚科4族20个属中,东洋区分布的有10个属,其中3布于我国;古北区分布的有1个属,东洋-古北区分布的3个属,东洋-新北区分布的有1个属,东洋-古北-新北发布的有4个属,东洋-古北-新生-非洲区的有1个属,此外,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中国蛱蝶科已知324种昆虫的分布与区系组成,主要由古北区、东洋区、古北一东洋区共有种类组成,共计309种,占总数的95.37%;其种类组成与澳洲区、新北区有明显差异;特有种类较少,占总数的12.65%;广布种很少,仅占1.74%。同时统计分析了324种蛱蝶在我国各省的贫富指数。  相似文献   

4.
陕西秦岭太白山北坡食蚜蝇科昆虫区系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霍科科  任国栋 《昆虫知识》2006,43(5):700-705
鉴定出秦岭太白山北坡食蚜蝇科昆虫2亚科,10族,35属,61种,包括中国新记录种3种:亮黄斑食蚜蝇Xanthogramma laetum(Fabricius)、无饰缩颜蚜蝇Pipiza inornataMatsumura和阿尔泰颜突蚜蝇Portevinia altaica(Stackelberg),陕西省新记录种16种。太白山北坡食蚜蝇科昆虫的区系成分以古北、东洋区共有种为主体,古北区成分略占优,东洋区成分占有一定比例;从属的分布类型看,多区属比例高达57.14%,单区属均为古北区成分,所占比例最低。太白山北坡食蚜蝇科昆虫区系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混杂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杨定  杨集昆 《昆虫学报》1993,36(2):219-222
锥秆蝇属 Rhodesiella Adams为秆蝇科一大属,全世界已知93种,分布于东洋区、古北区、澳洲区、埃塞俄比亚区和新北区,尤其以东洋区种类最为丰富。该属的种类体呈黑色,胸部略隆突,小盾片锥形,有2—3对鬃位于瘤突上,翅有较大的臀区和较宽大的盘室。我国已知13种,主要分布于台湾省。本文记述了3个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6.
宁波地区蝴蝶种类调查及区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宁波地区蝶类164种,尿属于11科106属,其中,东洋种81个,占总数的49.39%,古北种15个,占总数的9.14%,东洋古北共有种65个,占39.63%,广布种3个,占1.82%,区系分析表明,本地区蝶类资源属于东洋区系范畴,并具有东洋区向古北区过渡的特性,蝶类分布型有24个,仅限于华中,华南,西南3区分布的种类有49个,占总数的近1/3,调查发现浙江省新纪录3种。  相似文献   

7.
2013年4—5月通过对朱鹮自然保护区(洋县)食蚜蝇种类进行了系统调查,并进行分类鉴定,发现该保护区食蚜蝇昆虫有2亚科,4族,8属,11种。蚜蝇亚科种类较多包括墨蚜蝇族、小蚜蝇族、蚜蝇族3个族,墨蚜蝇族、小蚜蝇族和蚜蝇族分别为1种、2种和3种;迷蚜蝇亚科种类较少只有管蚜蝇族1个族共4种。灰带管蚜蝇是朱鹮保护区内的优势种;狭带条蚜蝇、长尾管蚜蝇、大灰优蚜蝇、黑带蚜蝇、印度细腹蚜蝇是常见种。文中给出了各种类名录及分布,分析了该地区蚜蝇科昆虫的多样性。反映了该地区食蚜蝇主要以古北区和东洋区共有种为主,东洋区种类和古北区种类也占有一定比例,说明洋县食蚜蝇的区系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相似文献   

8.
硬蜱属Ixodes自Latreille 1795年建立,至今已记录约250种,为硬蜱科中最大的一属。该属下分20亚属,其中以硬蜱亚属Ixodes(s.str.)种类最多,约占全属种类的1/3。硬蜱属的分布以非洲区、古北区和新北区的种类为多,澳大利亚区的种类较少,东洋区的种类亦不多,新热区的记录很少。  相似文献   

9.
缘脊叶蝉亚科生物地理学研究(同翅目,叶蝉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缘脊叶蝉亚科的组成,族、属和种的地理分布,以及起源与扩散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缘脊叶蝉亚科由7族57属323种组成,只分布于旧世界(Old World).7个族在非洲区均有分布,古北区有4个族、东洋区3个族、澳洲区2个族.依种类分布情况对4大动物区的相似性分析表明,东洋区与古北区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澳洲区,与非洲区的相关性较小,这与地球演化历史是相吻合的.通过对各族地理分布及起源时间分析,它们的起源时间依次是:Drabescini、Paraboloponini、Selenocephalini、Ianeirini、Adamini、Dwightiini和Hypacostemmini.文中给出了各族的地理分布图.  相似文献   

10.
广东拱颏瓢虫属新种记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拱颏瓢虫属Stethorus Weise为小型瓢虫。目前该属已有记录最小的种为Stethoruskeralicus Kapur(Kapur 1961),体长仅0.85毫米,最大的种为Stethorus cruralis Sicard,体长亦仅达1.75毫米。主要以叶螨为食,是叶螨Tetranychus,Paratetranychus等的重要天敌。该属昆虫分布甚广,遍及古北区、东洋区、澳洲区、新北区,Kapur(1948)说明了  相似文献   

11.
蚊科昆虫是最重要的医学昆虫类群,是人类最致命的动物杀手。准确的蚊虫分类鉴定是媒介蚊虫基础研究和控制的基础。蚊科现代分类学研究起自于林奈1758年对库蚊属Culex种类的记述,200多年来,已定名的种类日渐增多,分类系统已基本成形。本文在系统地编制了蚊科昆虫的世界名录和地理分布记录的基础上,概述了世界范围内蚊科昆虫的分类研究历史,属级及以上类群的分类系统、种类及其生物学研究现状,并作了初步讨论和展望。目前,全球已知蚊虫41属201亚属3 573种,其中我国已知20属63亚属419种。按蚊亚科(Anophelinae)被认为是蚊科内单系类群,包括按蚊属Anopheles、白蚊属Bironella和沙蚊属Chagasia 3属11亚属489种。其中,按蚊属已知476种,占按蚊亚科已知种97%,是疟疾的单一传播媒介。库蚊亚科(Culicinae)被认为是一个复系类群,共计11族38属190亚属3 084种,系统发育关系尚未解决。伊蚊族(Aedini)、库蚊族(Culicini)、煞蚊族(Sabethini)和蓝带蚊族(Uranotaeniini)是其中的较大族,分别拥有1 262,800,432和270种。特别是库蚊属Culex、伊蚊属Aedes和曼蚊属Mansonia的许多种类是非常重要的医学媒介昆虫。在所有这些蚊虫种中,东洋区的种类最多,达1 075种;其次为新热带区(951种),非洲区(798种),澳洲区(542种),古北区(251种);新北区分布种类最少,有196种,不少种类跨区分布。这些信息有助于对世界范围内蚊科昆虫分类和分布现状的整体了解。由于隐存种(cryptic species)广泛存在,实际种数应是已定名种数的3~5倍。蚊科昆虫的系统分类对于蚊科昆虫的准确鉴定、基础生物学及蚊媒病传播机制研究、媒介蚊虫及蚊媒病控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蚊科昆虫的分类、系统发育和区系仍是急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记述了采自新疆喀纳斯的倍叉[虫责]属Amphinemura 1新种:环齿倍叉[虫责]Amphinemura tricintusidens Wang&Zhu,sp.nov。根据肛侧突中叶端部有3或4个环绕的小齿和肛上突背骨片端部形成的圆形腔可将该新种与其它种类相区别。正模♂,新疆喀纳斯,2005-Ⅷ—01,朱江艳等采。副模1♂,采集资料同正模。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在扬州大学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13.
记述采自中国陕西佛龙的瘤(虫责)属Tyloperla 1新种:双凹瘤(虫责)Tyloperla bihypodroma Du, sp. nov.,该种与尖突瘤(虫责)Tyloperla attenuata很相近,但前者第8背板近后缘形成1个隆起脊、其中部有1凹陷,后者则在背板中部形成1近圆形的隆起、其上的锥状感觉器比前者多;前者第9背板中央微凹、其前缘骨化明显、极小的锥状感觉器稀少,后者中部有1丛明显的锥状感觉器;前者翅透明,后者翅微烟褐色.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在扬州大学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14.
2009—2010年对宁波四明山地区的蜻蜓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共采集蜻蜓标本460只,隶属9科32属43种。蜻科Libellulidele为优势科(17种,占总数的39.5%),灰蜻属Orthetrum为优势属(5种,占属总数的15.6%)。单种单属有25个,占总属数的78.1%,说明四明山区蜻蜓区系在起源和构成上比较复杂。四明山区蜻蜓区系以东洋区和跨古北区-东洋区种类占优势。调查发现水体污染、湿地过度开发利用已经成为该地区蜻蜓目昆虫及其它水生生物面临的主要威胁。  相似文献   

15.
滇西北昆虫区系特点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杨大荣 《动物学研究》1992,13(4):333-341
本文对滇西北昆虫区系特征进行了分析。滇西北昆虫区系具有以下特点:古北区与东洋区种类过渡与交混明显;新发现的种类及特有种和狭布种十分丰富;原始古老的种类多;垂直分布明显。如以江河分水岭为界,尚可分为怒江、澜沧江、金沙江3个小区。滇西北典型的东洋区系成份,一般在海拔3000m以下地区,海拔3000m以上则以古北区系成份为主。  相似文献   

16.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天牛区系及其起源与演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东经102°52′—103°24′,北纬30°45′—31°25′。据1980—1983年的调查材料,该自然保护区的天牛共有45属、73种,其中,东洋种47种,占64.4%;古北种10种,占13.7%;广布种5种,占6.8%;特有种11种,占15.1%。从区系组成上看,这个地区似位于东洋区与古北区的过渡带上,并且有靠近东洋区的趋势。高道蓉等(1981)在对峨嵋山(东经103°20′,北纬29°31′)白蚁区系的研究中也认为,峨嵋山位于这条过渡带上。然而,这两个地区的地带性植被、气侯和昆虫组成都与古北区迥然不同,而且,这两个地区的古北种都分布在高海投带上。因此,卧龙自然保护区应属东洋区;昆虫的地理区划主要应以地带性植被、气侯和昆虫组成为依据。 卧龙天牛的垂直分布可分为四个带:(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海拔1120—1600米);(2)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海拔1600—2000米);(3)针、阔叶混交林带(海拔2000—2600米);(4)亚高山针叶林带(海拔2600—3600米)。第1带(基带)东洋种占88.9%,没有古北种;第2带东洋种占50%,古北种占14.3%;第3带东洋种占44.4%,古北种占33.3%;第4带全部为古北种。与中国东部的植被相似,天牛分布每向上移一个垂直带,其成员在水平上也向北移一个带。研究结果还表明,在水平方向分布广的种类在垂直方向也表现  相似文献   

17.
小腹茧蜂亚科的雄外生殖器及族级单元系统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分布在东洋区和古北区的小腹茧蜂亚科 (膜翅目: 茧蜂科)21个属的67个种及外群折脉茧蜂属 (膜翅目: 茧蜂科) 2个种的雄外生殖器的5个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在形态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选用头部、胸部和腹部(包括雌雄外生殖器的性状) 等34个性状,运用支序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分布在东洋区和古北区的小腹茧蜂亚科21个属以及它们所属的族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并对Mason (1981) 的分类系统进行了重新评价。雄外生殖器和支序分析基本上证实并恢复了由Mason (1981) 确定的2个主要分支,即绒茧蜂族Apantelini+小腹茧蜂族Microgastrini和拱茧蜂族Fornicini+盘绒茧蜂族Cotesiini+侧沟茧蜂族MicroplitinI。绒茧蜂族Apantelini、拱茧蜂族Fornicini和侧沟茧蜂族Microplitini为单系群也被支持,但小腹茧蜂族Microgastrini和盘绒茧蜂族Cotesiini是否为单系群尚难于在树形图中体现,而且族内各属间的分支关系有变动。因此,尽管Mason的族级分类单元有一些欠缺,但仍是可信、实用的,不同意Walker等 (1990) 认为不应再使用Mason分族系统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记述采自贵州宽阔水保护区的钩(虫责)属l新种:巨刺钩(虫责)Kamimuria grandispinata Du &Sun,sp.nov.,该新种的阳茎特征与长刺钩虫责K.longispina Wu相似,但长刺钩(虫责)阳茎囊背面近端部有1膜质突起,上面生有粒状微刺,而新种阳茎囊背面近端部是1个近似三角形的刺斑,无突起...  相似文献   

19.
南京老山地区蜻蜓目昆虫区系分析及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2007年对南京老山地区蜻蜓目昆虫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对采集标本的鉴定和分类,初步确定南京老山地区蜻蜓目昆虫有2亚目6科21属30种, 其中7种是江苏省新纪录.其区系组成的特点是:东洋区有8种,占总数的26.67%;古北区有2种,占总数的6.67%;东洋区-古北区有11种,占总数的36.67%;广布种有9种,占总数的30.00%.通过对春、夏、秋三季蜻蜓多样性的研究,发现春、夏、秋三季蜻蜓的种类数量为夏季>春季>秋季.  相似文献   

20.
记述采自中国贵州的新虫责属 2新种 ,即双瘤新虫责 Neoperla bituberculata,sp.nov.和曲囊新虫责 N eoperla flexiscrotata,sp.nov.。模式标本存扬州大学植物保护系昆虫标本室 ( Y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