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蓝带蚊的同物异名、地理分布及某分类(双翅目:蚊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带蚊属(Uranotaenia)首先由Lynch Arribalzaga于1891年所建立,迄今将近百年。由于当初对属的特征描述不够严密,以及该类蚊虫标本采集比较困难,基础分类研究进展迟缓,蚊种鉴定上的错误与混淆长期未能澄清纠正。近十多年以来,美国Smithso-nian研究院深入开展了蚊类的基础分类研究,对蓝带蚊属的认识亦从中得到发展。迄目前为止,全世界已知蓝带蚊属共包括2亚属183种以上。按照世界上已知32个蚊属中所包括的蚊种数顺序排列,蓝带蚊属居于伊蚊属(Aedes)库蚊属(Culex)及按蚊属(Anopheles)之后的第四位,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2.
我国库蚊食窦甲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库蚊属(Genus Culex)有相当一部分雌蚊没有很好的外部鉴别特征,特别是某些与医学有关的近缘种的雌蚊很难区分,这就给实际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甚至可能由于媒介蚊种的误订而导致错误的流行病学结论。因此,寻找新的分类依据进行雌蚊鉴别,是当前蚊虫分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雌蚊的食窦甲(cibarial armature)鉴别,就是其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食窦甲为按蚊属塞蚊亚属(Subgenus Cellia)和库蚊属(Genus Culex)所特有。按蚊的食窦甲早已有了研究。Sinton和 Covell(1927)、Barraud和Covell(1929)、Christophers(1933)先后用于按蚊的分组。但是库蚊属食窦甲的研究则相对较晚,Barraud(1934)曾  相似文献   

3.
蚊虫的种类繁多,分布极广,世界上已知的蚊种约近二千种。我国的蚊种已报告的有144种,按蚊42种、伊蚊37种、库蚊35种以及其他蚊类30种。其中有许多种蚊虫是疟疾、血丝虫病、登革热及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染媒介。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和分析骚扰阿蚊Armigeres subalbatus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并在线粒体基因组水平探讨阿蚊属Armigeres在库蚊亚科(Culicinae)中的系统发育地位。【方法】经PCR扩增和序列测定,首次得到骚扰阿蚊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对其核苷酸组成和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基于蛋白质编码基因核苷酸序列,采用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法(BI)构建库蚊亚科8个种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骚扰阿蚊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4 891 bp(Gen Bank登录号:KY978578),包含37个基因,其中含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和2个rRNA基因,各基因位置、排列顺序与蚊科已知物种的一致;基因组碱基组成具有明显的偏好性,全基因组AT-skew为正值,GC-skew为负值;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的起始密码子除COⅠ使用TCG外,其余均为ATN,终止密码子除COⅡ使用不完全的T外,其余均为TAA;22个tRNA基因中除tRNA~(Ser(AGN))缺失DHU臂,其余均可形成典型的三叶草式二级结构。基于库蚊亚科8个种的线粒体基因组系统发育关系为库蚊属Culex+(阿蚊属Armigeres+伊蚊属Aedes)。【结论】分析库蚊亚科的线粒体基因组系统发育关系发现,阿蚊属Armigeres与伊蚊属Aedes亲缘关系较其与库蚊属Culex更近,这与传统的形态分类学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广西僮族自治区蚊类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为1957年4月到10月,在广西僮族自治区5个市、34个县以及10个集镇对蚊类采集调查的结果。上述地区共发现蚊虫92种(亚种),分隶13个属:巨蚊属(Megar-hinus Rob-Desv,1827),按蚊属(Anopheles Meig,1818.),伊蚊属(AedesMeig,1818.),阿蚊属(Armigeres Theo,1901.),库蛟属(Culex Linn,1758.),费蚊属(Ficalbia Theo,1903.),钩蚊属(Harpogomyia Meij,1909.),哈蚊属(Heizmannia Ludlow,1904.),曼蚊属(Mansonia Blanch,1901.),直脚蚊属(Ortho-podomyia Theo,1904)局限蚊属(Topomyia Leic,1908),杵蚊属(Tripteroi-des Giles,1904.),蓝带蚊属(Uranotaenia Lynch Arrib,1891.)。 在发现的蚊种中,多数库蚊族和巨蚊族的种类,都是该地区的新载,同时,除了一新种和一新亚种外,并有5种(亚种)为我国的新载: Ae.(C.)ibis(Barraud,1931. Ae.(F.)greeni(Theo.),1903. Ae.(S.)mediopunctatus submediopunctatus Barraud,1923. Ar.(Ar.)theobaldi Barraud,1934. C.(N.)tenuipalpis Barraud,1924. 该地区发现的蚊类主要系东洋区的性质,和云南及广东的蚊虫相近似。 我国已知蚊亚科共有14个属,在此次调查中,除赛蚊属(Theobaldia)未发现外,其余在该地区都采集到。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 关于海南岛的蚊类,迭经前人采集调查,但大部偏重于按蚊,关于巨蚊和库蚊的资料则甚少。姚永政氏(1946)综合日本人在侵占海南岛期间所做的调查,列有巨蚊和库蚊16种(其中有3种未定名),在这个名录中並包括有Culex pipiens的记录,根据近年来冯兰洲、刘维德二氏(1954)的研究及作者的采集结果,Culex pipiens在海南岛的发现,显然是由于当时分类鉴定上存在困难而产生的错误,应当从海南岛的蚊虫名录中  相似文献   

7.
一.1954年3—10月,在长沙市初步调查蚊虫,共採得蚊种9属26种。其中有按蚊属1种、拟三翅蚊属1种、Uraunotaenia属2种、Orthopodomyia属1种、番蚊属1-种、曼蚊属1种、阿蚊属土种、蚊属3种及库蚊属15种(其中2种未定名)。所採得的9属26种蚊虫中,有树竹拟三翅蚊、Uranotaenia bimaculata、Orthopodo-myia anopheloides及罗宗番蚊4种,在湖南尚系首次报告。 二.长沙市蚊种的分佈,郊區有25种、中心區有13种。较为常见者有致乏库蚊、三 带喙库蚊、中华按蚊、白纹伊蚊貪食库蚊及骚扰阿蚊六种。 三.”长沙市各种成蚊的停歇处,主要是山陵、住宅、郊野及猪、牛栏。 四.在长沙市所发现的蚊虫中,只发现17种幼虫。各蚊种幼虫孳生地的范围是有差别的。致乏库蚊及贫食库蚊范围最广;Uranotaenia bimaculata、othopodomyiaanopheloides、黑足伊蚊的幼虫,只在树洞渍水中发现。 五.各蚊种幼虫间共生情况,已在文中讨论。 六.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黑足伊蚊在傍晚时吸吮人血。 七.将湖南省已肢知蚊虫编为俭索表,以便有关工作人员之参考。  相似文献   

8.
西双版纳澜沧江河谷竹林蚊类群落学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热带竹林的蚊类群落学特征和继续探讨蚊类群落学的调查和分析方法,采用随意全捕积水较久树桩内蚊幼,并对调查资料进行群落学特征分析的方法开展研究,共发现库蚊亚科和巨蚊亚科的8属,14亚属,23种蚊虫;分析显示各蚊各上的优势度均较低;优势种侧白伊蚊、圆斑伊蚊和幼小库蚊的优热度仅分别是26.22、25.26和23.74;群薄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分别为2.45和0.78。结论为此群薄蚊种丰富,但无任何蚊种占绝对优势,群落稳定性差。  相似文献   

9.
为给三峡水利枢纽在施工和建成后开展防蚊灭蚊等方面的工作提供资料,我们于1982—1984年在三峡水库四川地段的巫山、巫溪、奉节、云阳、开县、万县、石柱、忠县、丰都、涪陵、长寿等十一个县(市)进行了蚊虫区系调查。共查见蚊虫10属68种,其中按蚊属14种,库蚊属28种,伊蚊属17种,阿蚊属1种,杵蚊属3种,蓝带蚊属、赛氏蚊属、直脚蚊属、曼氏蚊属和局限蚊属各查见1种。以上各属的蚊种与邻近地区所见一致。将捕获标本作分类统计,中华按蚊、致倦库蚊、白纹伊蚊、三带喙库蚊、骚扰阿蚊等为优势蚊种,其数量占调查总蚊数的52.37%(12250/23389)。其中以…  相似文献   

10.
蚊种的鉴定一直是以成虫或幼虫的外部形态特征为主要依据,近缘种间的形态特征极相似,给分类带来一定的困难。随着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国内外许多学者用生化方法作为蚊虫分类学方法之一。Trebatoski和Haynes(1969)对库蚊属、伊蚊属、按蚊属的12种蚊虫,Saul和Jrims  相似文献   

11.
以上海常见蚊种:淡色庙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白纹伊蚊、骚扰阿蚊和棕垲麻蚁等6咱,在相似条件下进行对犬丝虲的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证明犬丝虫能在白纹伊蚊、中华按蚊、淡色库蚊及三带喙庸蚊完垒傲育;骚援阿蚊吸血後,所有进入马氏管中的微丝蚴全成角質化,不能发育;棕尾麾蚊不能吸血,无法观察。各试验种中以感染率论,淡色庙蚊最高,中摹按蚊和白纹伊蚊次之,三带喙庵蚊最低。以发育率论,中华按蚊最高,白纹伊蚊次之,淡色库蚊和三带喙庳蚊最低。以蚊虫存活率论,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最高,三带喙应蚊次之,中莘按蚊最低。根攘Kartman氏(1954)所建议的实验戚染指敷比较各蚊种的感受力,试验蚊植中以白纹伊蚊最高,淡色库蚊和中华按蚊次之,三带喙库蚊最低。各蚊种的吸犬血率,在实验室条件下,以白纹伊蚊为最高,中华按蚊次之,三带喙库蚊及骚扰阿蚊及淡色库蚊次之。上述试验结果指出四种蚊虫中,以白牧伊蚊为最適宜的试验媒介,也可能是自然媒介;中华按蚊灾之,其他二种库蚊更次之,似不重要。  相似文献   

12.
薛瑞德 《昆虫学报》1992,35(2):254-256
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 Giles为流行性日本乙型脑炎痫毒的重要媒介,对其自育性的研究有助于媒介生物学的研究。关于蚊虫自育性国外已育较多报告(Laurence,1964;Spielman,1971;Trpis,1977)。近年来,我国也发现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 Skuse(崔可伦,1982)与东乡伊蚊  相似文献   

13.
从70年代以来,应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医学昆虫表皮烃类碳的波形,能有效地鉴别复组的亲缘种类(sibling species),包括蚊、蚋、釆釆蝇等重要传病媒介,已成为昆虫的化学分类法(Carlson, 1984; Phillips & Milligan, 1986)。本文试用气相色谱法鉴别尖音库蚊(Culex pipiens Complex)的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北京株、致倦库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的武汉株和广州株。  相似文献   

14.
孙铎 《昆虫学报》1960,(2):222-222
本溪地区的蚊虫过去未有过文献报告。我们于1957—1958年,在本溪地区(本溪市、本溪县)进行了蚊虫的初步调查。经两年的调查已发现的蚊种,有按蚊属1种,伊蚊属4种,库蚊属6种,共计11种。其名称如下:  相似文献   

15.
陈汉彬 《四川动物》1989,8(2):28-29
在整理云南蚊类标本过程中,发观库蚊属(Culex)4种新纪录,分别隶属于库状蚊亚属(Culiciomyia)1种、簇角蚊亚属(Lophoceraomyia)2种和库蚊亚属(Culex)1种。一、佛氏库蚊Culex(Cui.)fragilis Ludlow,1903检视标本:云南,勐腊。1985,Ⅷ,10—4,14,4L,采自木槽积水。鉴别特征:腹节背板全暗。雄蚊抱肢端节齿脊自亚端部伸达亚基部。幼虫头毛5,6—C从亚基部各分出5—7芒支。前胸毛1—3P均不分支。呼吸管较短,自基部向端部渐变细。呼吸管毛1—S3对,每分2—3支。本种幼虫特征突出,不难与我国已知的库状蚊相区别。本种在国外分布于泰国、菲律宾、印…  相似文献   

16.
孙延昌  胡玉祥 《昆虫学报》1991,34(3):383-384
蚊虫的幼虫体色突变品系已在淡色按蚊(Anopheles albimanus)、斯氏按蚊(An.stephensi)、致倦库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和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chus)等许多蚊种中被分离出来。这些遗传变异品系的发现对研究蚊虫的变异性和遗传性及蚊虫和蚊媒疾病的防治有着重要的价值。在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种内至今未见关于体色遗传变异类型的报道。作者于1987—1988年在上海中华按蚊种群中,成功地分离出幼虫绿色和幼虫褐色两个品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1.1953年3月作者在云县进行了当地蚊虫种类的调查。 2.调查结果在该地共采得蚊虫22种,计按蚊9种;伊蚊2种;库蚊11种。对各蚊种的孳生地进行了了解。 3.云县的按蚊,过去曾有过调查,综合共15种,唯我们这次所采得的A.gigas baileyi为新记载,以前在该地记载的A.jeyporiensis则可能为A.jeyporiensis candidiensis之误,本文进行了讨论。这次所采得的伊蚊属2种,库蚊属11种,均为云县首次报告。  相似文献   

18.
中国白纹伊蚊亚组伊蚊的研究——Ⅰ.成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宝麟 《动物学研究》1982,3(4):327-338
白纹伊蚊亚组(Aedes albopictus subgroup)是复蚊亚属(Stegomyia)伊蚊的重要类群之一,例如其中的白纹伊蚊是我国登革热的媒介之一,而且在福建、四川等地,它被认为与乙型脑炎的传播有关。本亚组所属种类,尤其是它们的幼虫和蛹,都很近似,因而过去有些种类不易区分。最近黄耀民(Huang,1972a;1979)对东南亚的本亚组蚊种作了比较详细的分类研究,才澄清了一些问题,提高了这方面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中国菌蚊科属的系统发育关系分析(双翅目:眼菌蚊总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Hennig 86程序,以柄菌蚊科和喙菌蚊科代表种为外群,选取48个特征,使用mhen-nig^*和bb^*指令在586微机上运算,首次对菌蚊科中5亚科28属的28种进行支序分析,探讨各分类单元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菌蚊亚科与滑菌蚊亚科的亲缘关系较近,二者互为姐妹群,粘菌蚊亚科属于原始类群;菌蚊亚科为5个亚科中的进化类群;邻菌蚊亚科可能为并系群;真菌蚊亚科是介于邻菌蚊亚科与菌蚊亚科之间的类群。  相似文献   

20.
中国领蚊属研究和二新种记述(双翅目:蚊科)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领蚊属(Heizmannia Ludlow,1905)是伊蚊族(Aedini)的一个小属,主要分布于东洋区。本属已知仅30余种,但过去多数种类没有很好描述,混淆不清,直到近年才有所澄清(Mattingly,1970)。我国过去对本属蚊虫所知甚少,仅有2种成蚊的记述,对幼虫一无所知。近十多年来,我们在华南和西南以及连日清(Lien,1968)在台湾陆续发现了一些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