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盛文芳  洪斌  张政  罗勇  王韦 《生物磁学》2014,(3):461-463,479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脉压fPP)与冠心病并发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328例,168例单纯性老年高血压患者设为高血压组,160例合并有冠心病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设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根据厚度(IMT)是否增大将高血压组分为IMT增厚组94例和IMT正常组74例。对动态血压及颈动脉IMT进行测定。结果:与高血压组相比,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的24hAPP、dPP、IlPP等指标以及24hASBP、nSBP等指标均显著提高;而24hADBP、dDBP、nDBP等指标则明显下降;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24hAPP≥60mmHg的发生率为57.50%,明显高于高血压组的39.29%;IMT增厚组患者的24hAPP、dPP及nPP水平均明显高于IMT正常组;≥60mmHg组共89例,IMT为1.14±0.23mm,明显高于〈60mmHg组79例的平均厚度0.93±0.12mm(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脉压在冠心病并发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预测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Human Fibrinogen,Fro)水平的改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2年6月入住解放军八一医院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508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脑梗死患者颈内动脉颅外段(/ntemalcarotidartery,ICA)、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颈总动脉分叉处内一中膜厚度(Intima—medial Thickness,IMT)。评定标准:颈动脉IMT〉0.9toni或(和)颈动脉斑决定义为CAS。24h内将患者空腹静脉血送检,记录测定后的生化指标及№水平,记录吸烟史、糖尿痛、高血压病等病史,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测定的相关危险因素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强度。结果:按FIB水平分组(FIB≤3g/L组、FIB〉3g/L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IB〉3g/L组的危险度为2.04,年龄、FIB水平、高血压病史及吸烟史对CAS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FIB与CAS的相关性最强。结论:FIB水平与脑梗死患者CAS的发展密切相关,其作用可能强于其他的传统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孙秀芳  朱梅  唐少秋  洪晓岷  黎凯 《生物磁学》2011,(22):4279-428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18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并发高血压组(A组136例)患者和正常血压组(B组50例),对其进行问卷及体格检查,分别观察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腰围、腰臀围比(ⅦR)、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并加以分析。结果:A组患鼻上73.1%;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A组患者体重指数(BMI)、腰臀围比(WHR)、腰围、高血压家族史比例显著高于B组患者(P〈0.05-〈0.01),B组糖尿病家族史比例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高的BMI、腰围、腰臀围比(WHR)以及高血压家族史增加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和方法:观察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以及凝血纤溶活性对颈动脉IMT的影响。采用高频率B型超声法测定160例中老年人的颈动脉IMT,并与冠心病的多种危险因素和凝血纤溶系统的多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颈动脉IMT≥0.8mm组的冠心病、脑血管病、高血压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IMT〈0.8mm组,年龄,收缩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eNOS)与湖北汉族人原发性高血压(EH)和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分析了657例样本eNOS第四内含子重复序列多态性a/b,测量了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等临床指标。结果:EH病例组eNOSab+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EH对照组(基因型:25.3%vs18.9%,P=0.049;等位基因:13.3%vs9.8%,P=0.045);而T2DM病例组与T2DM对照组的eNOSab+aa基因型频率没有显著差异(20.2%vs24.1%,P=0.247)。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NOSab+aa基因型是EH的危险因子(OR=1.623,95%CI 1.053—2.506,P=0.029)。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EH的独立风险因素是年龄、体重指数和eNOS基因a/b多态性,而体重指数和腰臀比是T2DM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eNOS基因a/b多态性是湖北汉族人群EH的一个易感标记,而与T2DM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和分析1993~2012年19年间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为北京地区老年高血压防治中靶器官的保护和并发症的减少提供重要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2012年19年间住院死亡的2866例1〉60岁老年高血压患者,通过病历采集,收集性别、年龄、并发症及死亡原因等临床资料,按性别、年龄及高血压分期和危险程度将病人分组。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比较各组病人的死亡原因。结果:①按疾病:与死亡相关性最高的疾病为心脏病1294例(45.15%),脑卒中985例(34.37%),肾功能衰竭340例(11.88%),感染性疾病131例(4.58%),恶性肿瘤116例(4.06%),心脏病是导致老年高血压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②按性别:男性占老年高血压死亡的53.31%,女性占46.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心脏病(男性46.73%比女性43.35%]和脑卒中(男性37.04%比女性31.32%)均占据高血压死亡原因构成比的前两位;③按年龄:9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因心脏病(43.02%)、肾功能衰竭(20.54%)和感染(6.59%)死亡的比例低于其他各年龄组。因脑卒中死亡的比率低于60—69岁组(38.71%)和70~79岁组(33.37%)。因恶性肿瘤死亡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70~79岁组最高(4.80%);④按高血压分期和危险程度:I.Ⅱ期高血压患者因心脏病(49.70%)和恶性肿瘤(7.55%)死亡的比例高于Ⅲ期高血压患者(分别为43.78%和2.99%),而Ⅲ期高血压患者因脑卒中(35.84%)和肾功能衰竭(12.79%)死亡的比例高于I.Ⅱ期高血压患者(分别为29.45%和8.76%)。高危组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因心脏病(38.15%)死亡的比例低于其他三组(低危组51.05%、中危组47.64%和极高危组47.38%),而其因肾功能衰竭(19.54%)死亡的比例则高于其他三组(低危组1.63%、中危组3.07%和极高危组11.69%),但中危组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因脑卒中死亡的比例最高(42.69%)。结论:男性患者、60~79岁患者在老年高血压的根本死亡原因中所占的比率较高。不同的高血压分期和危险分层对根本死亡原因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分析大规模日本人群的G蛋白β亚单位基因(GNB3,C825T-Gprotein β3 subunit C825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关系。采集日本同一个地区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共4,830例,其中高血压组(HT:2,092例),正常血压组(NT:2,738例)。对体检对象做:体重指数(BMI)、吸烟,饮酒等环境因素和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血液生化指标的测量。并用Taqman—PCR化学分析方法对GNB3基因的C825T多态性进行分型检测。GNB3基因的C825T多态性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遗传规律。在HT与NT之间,CC、CT、TT遗传表型的频率为NT:24.8%,47.8%和27.4%;HT:22.9%,51.7%和25.4%。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NT:48.72%及HT:48.78%;C825T基因型在HT及NT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基因型频率CC/CT+TT:P=0.027;OR:1.169;CI95%:1.019~1.341;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之间也有统计学差异。C,T:P=0.001;OR:1.154;CI95%:1.064—1.252。CT+TT基因型携带者发生EH病的危险性为CC基因型携带者的1.169倍(OR)。GNB3基因的C825T的T等位基因EH发病危险是C的1.154倍。GNB3的C825T基因多态性可能是日本人群EH的一个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8.
周兢  李自清  徐琳琳  朱琳娜  高玉树  黄越 《生物磁学》2013,(35):6949-6951,695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测量椎动脉血流量对后循环缺血(PC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并接受治疗的PCI患者5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住院并确诊为非后循环缺血症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测量椎动脉内径及血流量,观察组患者需行头颅CTA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椎动脉内径、血流量及颈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椎动脉内径及血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发生率为77.5%(44例),对照组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发生率为42%(2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狭窄、轻度狭窄、重度狭窄及闭塞的椎动脉血流量的变化(此处所指的血流量是指小于200mL/min那部分患者)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头颅CTA对比检查,彩色多普勒具有直接、准确、方便及可重复性等优点,可有效的诊断后循环缺血症状。  相似文献   

9.
姜晓芬  宋云霞  王娟  曾艳美  薛清 《生物磁学》2013,(36):7094-7096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6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采取DHS和PFN不同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FN组的优良率为91.18%,明显高于DHS组的70.59%(P=0.031〈0.05);PFN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愈合时间均优于DHS组(P均〈0.05)。PFN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低于DHS组的17.65%(P=0.046〈0.05)。结论:PFN较DHS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更有效,并发症少,安全性大。  相似文献   

10.
刘红霞  李小玲  刘仁红  肖毅 《生物磁学》2013,(24):4683-4686
摘要目的:总结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肾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2月~2012年8月我院小儿科诊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86例,根据是否伴有肾脏损害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52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总结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导致儿童过敏性紫癜并发肾损害的相关因素。结果:(1)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诱因包括感染、过敏、疫苗接种、寄生虫病史及其它原因,其中感染比例最高,占66.28%;首发症状包括紫癜、腹痛及关节痛的一种或多种,其中紫癜比例最高,占59.30%。(2)观察组患儿中年龄≥8Y、皮疹反复≥4w及血FIB升高的比例分别为73.53%(25/34)、52.94%(18/34)和26.47%(9/3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示皮疹反复≥4W及血FⅢ升高为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生肾脏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主要诱因为感染,典型临床表现为紫癜,皮疹反复芝4w及血FIB升高为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生肾脏损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段军仓  杨志家  黄桂园 《生物磁学》2009,(18):3478-3480,3477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祖细胞(EPCs) CD34+水平与新疆哈萨克族(哈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血脂、血糖、肥胖等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新疆哈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7为观察组,哈族健康对照组79例,测量血压(BP)、身高、体重、腰围(WC)、臀围(HC),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结果:①原发性高血压组血浆EPCs CD3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②原发性高血压组血浆EPCs CD34^+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体重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对照组血浆EPCsCD34^+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体重指数呈负相关。③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在原发性高血压组中收缩压、甘油三酯是影响血浆EPCs CD34^+水平的独立因素,在对照组中总胆固醇、体重指数是影响血浆EPCs CD34^+水平水平的独立因素。结论:哈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EPCs CD34^+水平与血压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王娟  刘寓  金萍  何梅  王文慧  杨均 《生物磁学》2014,(8):1525-1527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治疗组(实验组)和常规方法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加服一次瑞舒伐他汀10mg,疗程8周,测定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清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和hs-CRP的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清SBP、DBP、TC、LDL-C、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较对照组组更低(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辅助治疗能显著降低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压和血清血脂水平,并可减少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有益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右关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行全凭静脉麻醉患者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丙泊酚用量及拔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拟于全麻下行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患者30例(ASA I~II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试验组(D组)给予DEX负荷剂量0.5μg·kg-1,注药时间15rain,继以0.3μg·kg-1·h-1持续输注至修补硬膜时;对照纽(N组)在相同时间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两组麻醉诱导方法相同,术中以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为麻醉深度监测指标,根据BIS值调节丙泊酚血浆靶浓度维持麻醉。记录拔管期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并计算心肌氧耗指数(RPP);记录丙泊酚平均用量、用药前后BIS值、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术中不良反应。结果:①D组给予负荷剂量后,BIS值由(95±3)降至(7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N组相比,D组丙泊酚用量减少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⑧拔管期间SBP、DBP和HR与入室时比较,D组无明显变化,N组HR显著升高(P〈0.05);D组拔管期间SBP、DBP、HR和RPP明显低于N组(P〈0.05);④两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⑤两组不良反应(心动过缓、高血压、低血压)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术中持续静脉输注DEX可减少TCI丙泊酚用量,能使BIS值进一步降低,产生良好镇静效应;同时可有效减轻拔管期间循环变化,降低RPP,减少心肌耗氧量,提高拔管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4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将患者分为晨峰组62例和非晨峰组32例,检测和比较两组的血肌酐和尿素氮、12小时尿微量蛋白、尿β2微球蛋白、空腹血糖、血脂等指标。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晨峰组12小时尿微量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均显著高于非晨峰组(P0.05);晨峰血压与12小时尿微量白蛋白(r=0.374)、尿β2微球蛋白(r=0.456)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早期肾损害有关,治疗高血压的同时重视控制晨峰血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作为麻醉镇静程度指标,探讨不同速率输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全凭静脉麻醉中丙泊酚用量,术中重要时点血液动力学及麻醉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拟于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ASAI~II级),根据DEX输注速率不同随机分为四组,即D1、D2、D3和D4组,每组15例,麻醉诱导前四组均给予负荷剂量DEX0.5μg·kg-1,10min输注完毕,继而四组分别以0.2、0.4、0.6和0.8μg·kg^-1·h^-1输注速度持续输注至冲洗腹腔。四组麻醉诱导方法相同,术中以BIS作为麻醉深度指标,根据BIS值调节丙泊酚血浆靶浓度维持麻醉。记录入室用药前(T0)、DEX负荷量输注后(T1)、气腹即刻(T2)、气腹后5min(T3)、气腹后30min(T4)、解除气腹后5min(T5)、拔喉罩即刻(T6)、拔喉罩后1min(T7)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丙泊酚平均用量、苏醒时间、拔喉罩时间、拔喉罩后15rainOAA/s评分、术中及术后24小时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①D2、D3、D4组丙泊酚平均用量较D1组明显减少(P〈0.05),D3、D4组丙泊酚平均用量较D:组明显减少(P〈0.05)。D3、D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T0比较,Tl~T2时四组SBP、DBP、HR降低(P〈0.05),T3~T4时D3、D4组SBP、DBP、HR降低(P〈0.05),D1、D2组SBP、DBP无明显变化(P〉0.05),T5~T7时四组SBP、DBP、HR降低(P〈0.05);D3、D4组在T3~T4时SBP、DBP较D1、D2组明显降低(P〈O.05),D1、D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3、D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D4组苏醒时间、拔喉罩时间、较Dlq组明显延长(P〈0.05),D4组OAA/s评分较D1-3组明显降低(P〈0.05)。④D4组使用阿托品次数较D1-3组明显增多(P〈0.05),四组术中使用麻黄碱次数和术后24小时内恶心、呕吐、寒战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DEX作为全身麻醉辅助用药,负荷剂量0.5μg·kg-1,术中持续输注速率0.4μg·kg-1·h-1可以有效降低丙泊酚用量,使围手术期的血流动力学保持平稳,不延长苏醒时间和拔喉罩时间,且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餐时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商品名:诺和龙)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早时相分泌功能的影响及其用药安全性观察。方法:符合入选的患者,完成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根据血糖水平及胰岛素释放结果给予单独瑞格列奈口服治疗12周。结果:与基础值比较,瑞格列奈治疗12周后患者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空腹血糖(FBG)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比较,患者的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并无明显升高,P〉0.05;Ins30、Ins60明显升高,P〈0.05;而且Ins120、Ins180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I30/△G30比值明显升高,P〈0.05,AUCINS未见明显变化,P〉0.05。治疗前后比较患者的甘油三酯(TG)水平下降,P〈0.05,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有所下降同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略有上升,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患者的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治疗过程中只有1例患者在早餐与午餐间出现轻微的低血糖的症状,当时测指尖血糖为3.3mmol/L,进食后症状缓解。应用瑞格列奈治疗后患者的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的异常,P〉0.05。结论:瑞格列奈治疗可部分恢复老年T2DM早期时相胰岛素分泌,是一种有效的并且耐受性好的口服降糖药。  相似文献   

17.
彭道有  岳华  何卫  关彦军  赵龙 《生物磁学》2011,(8):1509-1513
目的:探索中老年慢性肾脏病并发左室肥厚(LVH)的现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肾内科住院的40-75岁CKD2-5期患者210例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心脏舒张功能减退发生率高于收缩功能减退(79.1%VS 20.3%P=0.000);左房扩大检出率高于左室扩大检出率(46.5%VS 19.8%P=0.000);室间隔增厚检出率(IVSH)也高于左室后壁增厚检出率(LVPWH)(43.0%VS 21.1%P=0.000);LVH的发生率高于IVSH检出率(47.9%VS 35%P=0.001),其中女性LVH高于男性(73.2%VS31.0%P=0.000),然而若采用另外一种诊断标准,两者并无统计学差异(50%VS 34.5%P=0.068)。(2)IVSH组收缩压、脉压、血肌酐均高于无IVSH组。IVSH组除上述因素外血磷尚高于无IVSH组,但在CKD5期的亚组分析中仅收缩压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LVH组收缩压、脉压均高于无LVH组,而血红蛋白、体质指数则低于对照组。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仅性别、体质指数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40-75岁的心血管疾病高危的CKD患者中,采用超声心动图诊断LVH,根据公式计算的LVMI诊断阳性率最高,但诊断切点仍需进一步研究。(2)收缩压升高、脉压增大、贫血、低体质指数、女性均可能是LVH的危险因素,控制血压、纠正贫血和营养不良可能是防治LVH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绝经后女性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浆中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exhormonebindingglobulin,SHBG)水平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绝经后女性404例,其中高尿酸血症组204例,正常对照组200例,测量所有研究对象体重、身高、腰围、臀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WHR),检测血尿酸(UA)、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雌激素(E2)、雄激素(T)、空腹胰岛素(INS)及SHBG,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绝经后女性尿酸正常者相比,高尿酸血症的患者UA,WHR,TC,FBG,INS,Homa-IR明显升高(P〈0.01),DBP,WAIST和LDL升高(P〈0.05),SHBG水平明显下降(P〈0.01);SHBG与INs、uA、TG呈显著负相关(P〈0.05),SHBG与E2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绝经后女性中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低血浆SHBG水平与高血尿酸水平显著相关,血浆SHBG水平下降与胰岛素抵抗可能高度相关,低sHBG可能作为绝经后女性患高尿酸血症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