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以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作为麻醉镇静程度指标,探讨不同速率输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全凭静脉麻醉中丙泊酚用量,术中重要时点血液动力学及麻醉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拟于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ASAI~II级),根据DEX输注速率不同随机分为四组,即D1、D2、D3和D4组,每组15例,麻醉诱导前四组均给予负荷剂量DEX0.5μg·kg-1,10min输注完毕,继而四组分别以0.2、0.4、0.6和0.8μg·kg^-1·h^-1输注速度持续输注至冲洗腹腔。四组麻醉诱导方法相同,术中以BIS作为麻醉深度指标,根据BIS值调节丙泊酚血浆靶浓度维持麻醉。记录入室用药前(T0)、DEX负荷量输注后(T1)、气腹即刻(T2)、气腹后5min(T3)、气腹后30min(T4)、解除气腹后5min(T5)、拔喉罩即刻(T6)、拔喉罩后1min(T7)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丙泊酚平均用量、苏醒时间、拔喉罩时间、拔喉罩后15rainOAA/s评分、术中及术后24小时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①D2、D3、D4组丙泊酚平均用量较D1组明显减少(P〈0.05),D3、D4组丙泊酚平均用量较D:组明显减少(P〈0.05)。D3、D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T0比较,Tl~T2时四组SBP、DBP、HR降低(P〈0.05),T3~T4时D3、D4组SBP、DBP、HR降低(P〈0.05),D1、D2组SBP、DBP无明显变化(P〉0.05),T5~T7时四组SBP、DBP、HR降低(P〈0.05);D3、D4组在T3~T4时SBP、DBP较D1、D2组明显降低(P〈O.05),D1、D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3、D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D4组苏醒时间、拔喉罩时间、较Dlq组明显延长(P〈0.05),D4组OAA/s评分较D1-3组明显降低(P〈0.05)。④D4组使用阿托品次数较D1-3组明显增多(P〈0.05),四组术中使用麻黄碱次数和术后24小时内恶心、呕吐、寒战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DEX作为全身麻醉辅助用药,负荷剂量0.5μg·kg-1,术中持续输注速率0.4μg·kg-1·h-1可以有效降低丙泊酚用量,使围手术期的血流动力学保持平稳,不延长苏醒时间和拔喉罩时间,且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作为麻醉镇静程度指标,探讨不同速率输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全凭静脉麻醉中丙泊酚用量,术中重要时点血液动力学及麻醉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拟于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ASA I~II级),根据DEX输注速率不同随机分为四组,即D1、D2、D3和D4组,每组15例,麻醉诱导前四组均给予负荷剂量DEX0.5μg·kg-1,10 min输注完毕,继而四组分别以0.2、0.4、0.6和0.8μg·kg-1·h-1输注速度持续输注至冲洗腹腔。四组麻醉诱导方法相同,术中以BIS作为麻醉深度指标,根据BIS值调节丙泊酚血浆靶浓度维持麻醉。记录入室用药前(T0)、DEX负荷量输注后(T1)、气腹即刻(T2)、气腹后5 min(T3)、气腹后30 min(T4)、解除气腹后5 min(T5)、拔喉罩即刻(T6)、拔喉罩后1 min(T7)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丙泊酚平均用量、苏醒时间、拔喉罩时间、拔喉罩后15 min OAA/S评分、术中及术后24小时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①D2、D3、D4组丙泊酚平均用量较D1组明显减少(P0.05),D3、D4组丙泊酚平均用量较D2组明显减少(P0.05),D3、D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T0比较,T1~T2时四组SBP、DBP、HR降低(P0.05),T3~T4时D3、D4组SBP、DBP、HR降低(P0.05),D1、D2组SBP、DBP无明显变化(P0.05),T5~T7时四组SBP、DBP、HR降低(P0.05);D3、D4组在T3~T5时SBP、DBP较D1、D2组明显降低(P0.05),D1、D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3、D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D4组苏醒时间、拔喉罩时间、较D1~3组明显延长(P0.05),D4组OAA/S评分较D1~3组明显降低(P0.05)。④D4组使用阿托品次数较D1~3组明显增多(P0.05),四组术中使用麻黄碱次数和术后24小时内恶心、呕吐、寒战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DEX作为全身麻醉辅助用药,负荷剂量0.5μg·kg-1,术中持续输注速率0.4μg·kg-1·h-1可以有效降低丙泊酚用量,使围手术期的血流动力学保持平稳,不延长苏醒时间和拔喉罩时间,且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复合芬太尼及七氟烷用于脑肿瘤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脑肿瘤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丙泊酚组(P组)各20例。麻醉诱导前D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5μg/kg,P组给予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均15 min泵注完成。静脉注射咪唑安定、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依托咪酯行麻醉诱导。术中均用芬太尼、七氟烷、顺式阿曲库铵维持麻醉,D组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2~1.0μg·kg-1·h-1,P组给予丙泊酚3~10 mg·kg-1·h-1,调整右美托咪啶及丙泊酚用量,使BIS值维持于40~50。于麻醉用药前(基础值)(T0)、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T2)、切开硬脑膜(T3)、取瘤(T4)、术毕(T5)、拔气管导管时(T6)记录心率(HR)、血压(SBP、DBP)。记录手术时间、输液量、出血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拔管后10 min警觉/镇静(OAA/S)评分。结果:与T0比较,D组T1、T3、T4时SBP、DBP明显降低(P0.05),HR明显减慢(P0.05),但仍接近正常值,P组T1时SBP、DBP明显降低(P0.05),HR明显减慢(P0.05),T2、T5、T6时SBP、DBP明显升高(P0.05),HR明显加快(P0.05)。与P组比较,T2~T6时D组SBP、DBP明显低于P组(P0.05),HR明显慢于P组(P0.05)。D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P组(P0.05),拔管后10min OAA/S评分显著高于P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或丙泊酚复合芬太尼、七氟烷麻醉用于脑肿瘤手术均能够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右美托咪啶能抑制气管插管、拔管等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反应,术后苏醒快且苏醒质量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BIS监测下丙泊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与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两种方式下的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患者麻醉效果。方法:46例择期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患者,ASAI`II级,随机分为:丙泊酚靶控全凭静脉麻醉组(TCI组)和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组(SD组),各23例。术中均监测BIS值(维持在40~60)。记录麻醉诱导前(T1)、手术开始30 min(T2)、术后1 h(T3)患者血压(BP)和心率(HR);记录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记录术中知晓发生率和术后24小时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结果:TCI组与SD组患者BP和HR在T1、T2、T3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CI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早于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术中知晓;但术后24小时PONV发生率TCI组明显低于SD组(P0.05)。结论:在BIS监测下,丙泊酚靶控全凭静脉麻醉与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用于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均能够维持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预防术中知晓,但全凭静脉麻醉较静吸复合麻醉患者术后恢复更快,术后24小时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维持对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以及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ASAI~Ⅱ级行胃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使用靶控输注麻醉诱导,起始血浆靶浓度为1μg·ml-1 1%丙泊酚泵注,A组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维持麻醉,B组采用七氟烷吸入维持麻醉.记录麻醉前(T0)、切皮后5min(T1)、手术开始30 rmin(T2)、手术开始60min(T3)、停药时(T4)、出室时(T5)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记录患者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SBP、DBP、HR)在T1~T3时点迅速下降,与T0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4时血流动力学指标(SBP、DBP、HR)开始上升,至T5时基本达到基线水平,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指标(SBP、DBP、HR)在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睁眼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低于B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维持对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患者术后苏醒质量高,是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舒芬太尼和地塞米松对肺癌患者双腔支气管拔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全麻下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舒芬太尼组(s组)、舒芬太尼联合地塞米松组(SD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每组20例。SD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推注10 mg地塞米松,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推注0.15μg/kg舒芬太尼;S组、N组分别于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推注0.15μg/kg舒芬太尼和2 mL生理盐水;记录麻醉诱导前(T0)、拔管即刻(T1)、拔管后3 min(T2)及拔管后5 min(T3)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并计算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RPP);术毕后麻醉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结果:与麻醉诱导前(T0)相比,S组、SD组在手术拔管期各时间点的MAP,HR,RPP变化幅度明显低于N组(P〈0.05);SD组较S组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P〈0.05)。S组、SD组虽然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睁眼时间与N组比较有所延长,但拔管时间并无显著性差(P〉0.05),且S组、SD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舒芬太尼联合地塞米松可以使双腔支气管导管拔管时的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双管喉罩(PLMA)在小儿眼科麻醉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小儿眼科手术患者180例,随机均分为(P组)双管喉罩组、(L组)普通喉罩组、(T组)气管插管组。记录麻醉诱导前(T0),置入喉罩(导管)后(T1),手术开始1分钟后(T2),手术刺激最强(T3),拔出喉罩(导管)前(T4),出手术室前(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记录手术时间、拔管时间、麻醉药用量(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及拔管后不良反应(呛咳、低氧血症、喉痉挛、声音嘶哑、咽喉痛)。结果:P组、L组喉罩一次性置入成功率高于T组气管导管一次性插入成功率。P组和L组丙泊酚用量明显低于T组(P〈0.05)。与T组比较P组、L组在T1、T2、T3、T4时HR较慢,MAP较低,BIS值较高(P〈0.05),T组血流动力学波动明显大于P组、L组。P组和L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T组(P〈0.05)。结论:在小儿眼科手术麻醉中,PLMA放置成功率高,血流动力学平稳,术中通气情况良好,发生反流、误吸、分泌物增多等并发症少,苏醒迅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诊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地佐辛组(D组)、芬太尼组(F组)和丙泊酚组(P组),观察患者给药前(T0)、插镜时(T1)、停药时(T2)和睁眼时(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手术时间及术中丙泊酚的用药总量、苏醒时间和离院时间;停药后20 min内Ramsay评分;术中和术后的不良反应,术后患者和术者的满意度。结果:D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F组和P组稳定;P组的丙泊酚用量明显大于F组和D组(P〈0.01);P组的苏醒时间长于F组(p〈0.05)和D组(P〈0.01),且离院时间也明显长于F组和D组;停药10 min时,D组的Ramsay评分小于P组(P〈0.05),停药15 min时,D组和F组的Ramsay评分均小于P组(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诊疗更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芬太尼加丙泊酚与氯胺酮加丙泊酚用于学龄前小儿非心脏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患儿70例,随机分为两组,F组(n=35),用芬太尼2-3 ug/kg,阿曲库铵0.5 mg/kg,丙泊2-3 mg/kg,静脉注射诱导插管,然后微泵持续注射芬太尼0.03-0.06 ug/kg.min-1,阿曲库铵4-8 ug/kg.min-1,丙泊酚80-150 ug/kg.min-1,K组(n=35),用氯胺酮1-1.5 mg/kg,阿曲库铵0.5 mg/kg,丙泊酚2-3 mg/kg,静脉注射诱导插管,然后微泵持续注射氯胺酮30-60 ug/kg.min-1,阿曲库铵与丙泊酚用量同F组,根据术中的情况予以调整。分别记录两组病例在用药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麻醉效果、停药至导管拔除时间,以及拔管后因气道梗阻再次插管等情况。结果:K组病例在麻醉诱导时循环稳定,拔管后无呼吸抑制的发生,但术毕拔管的时间延长,F组病例麻醉诱导时HR、SBP、DBP降低明显,拔管后有3例气管痉挛致呼吸抑制重新插管。结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学龄前小儿非心脏手术的麻醉,麻醉效果确切,可控性强,麻醉诱导平稳,术中易于调整,术毕拔管虽时间略为延长,但可避免呼吸抑制的发生,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电镇痛指数(PRi)评估全身麻醉手术中镇痛程度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ASAI-Ⅱ级,拟于全身麻醉下行经腹手术的病人20例。患者入手术室后持续有创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实时监测脑电双频指数(BIS)和镇痛指数(PRi)。于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后1 min、切皮前、切皮后2 min、追加芬太尼前,追加芬太尼5 min后记录BIS、PRi、SBP、DBP、HR的变化。结果:气管插管和切皮均引起SBP、DBP、HR的显著升高(P<0.05);追加芬太尼后SBP、DBP、HR均降低(P<0.05)。气管插管和切皮均未引起BIS的显著变化(P>0.05);追加芬太尼后BIS有所下降(P<0.05)。气管插管和切皮均引起PRi的显著升高(P<0.05);追加芬太尼后PRi降低(P<0.05)。气管插管和切皮均引起SBP、DBP、HR、PRi的显著升高(P<0.05),但均未引起BIS的显著变化(P>0.05);追加芬太尼后SBP、DBP、HR、BIS和PRi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全身麻醉手术中,PRi能够反映伤害性刺激的变化,与伤害性刺激过程一致,对全身麻醉中镇痛程度的评估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择期颅脑动脉瘤栓塞术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序号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对两组麻醉诱导前1min(T1)、麻醉诱导后1min(T2)、插管时(T3)、手术开始后30min(T4)以及拔管时(T5)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及清醒后拔管时间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T2时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和心率(HeartRate,HR)均较T1明显下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清醒时间(5.1±1.5)min及拔管时间(15.5±7.5)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在进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时,选择使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的麻醉方式,可使患者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术后苏醒较快,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ASA分级为Ⅰ级或Ⅱ级,年龄分布在21-53岁,体重为41-72 kg。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P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每组各30例。在麻醉诱导前15 min,对P组患者采取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NS组患者则采取静脉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两组麻醉诱导方法相同,术中以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为麻醉深度指标,根据BIS值调节异丙酚血浆靶浓度以维持麻醉。记录拔管期间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情况,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期不良反应及拔管后5 min疼痛VRS评分。结果:①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P组在T3至T6各时点的MAP和T3至T5各时点的HR均明显低于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无明显差别(P0.05);P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NS组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P组拔管后5 min疼痛VRS评分为2.0,明显低于NS组的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能减轻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和疼痛VRS评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比较全麻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时,对CO2气腹致应激激素和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LC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A组,n=20)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B组,n=20),连续监测SBP、DBP、MAP、HR、ECG、SpO2、PETCO2,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1)、插管后(T2)、气腹后10min(T3)、气腹后20min(T4)和放气后10min(T5)的SBP、DBP、MAP、HR、同时抽静脉血测定血糖(Glu)、血浆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血管紧张素-Ⅱ(AT-Ⅱ)。结果:T1时两组所有检测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gt;0.05);在T2、T3、T4、T5时A组SBP、DBP、MAP值明显升高,B组较基础值下降,组间差异显著(P&lt;0.05);气腹建立后A组HR,Glu、Cor、ACTH、AT-Ⅱ明显上升(P&lt;0.05),B组无显著变化(P&gt;0.05),(除ACTH外)组间差异显著(P&lt;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LC手术时,能相对更好的的抑制CO2气腹所致应激激素的升高,使循环更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苏醒的影响。方法:将116例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给予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气分析指标、患者麻醉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答问切题时间。结果:麻醉诱导后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插管即刻及插管后2 min MAP及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答问切题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与气腹前相比,气腹10 min、20 min及60min的PaCO2均升高(P0.05),两组各时点其他血气分析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给予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可显著减轻插管应激心血管反应,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效果优于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对患儿呼吸、循环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40例行气管异物取出术患,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n=20)和生理盐水组(S组)(n=20),分别在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8μg/kg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输注时间为10min。术中高频射流呼吸机给氧,保持患儿自主呼吸,泵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结果:D组患儿术中屏气、咳嗽、喉痉挛、术中SP02〈90%显著低于S组(P〈0.05);D组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减少(P〈0.05)。结论:在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有很大的优势,对呼吸系统影响小,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韦景校 《蛇志》2011,23(4):353-35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注射液联合异丙酚注射液对人工流产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ASAI~Ⅱ级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A组给予异丙酚注射液2mg/(kg·h),瑞芬太尼注射液0.2μg/(kg·min);B组给予异丙酚注射液2nag/(kg·h),瑞芬太尼注射液0.4μg/(kg·min)。观察两组麻醉前、麻醉后3min、5min、10min的SBP、DBP、HR。结果两组的麻醉效果好,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术毕停药后病人清醒早,呼之能睁眼,对答问题良好。结论不同剂量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均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