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类病斑突变体的生理与遗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全基因组水平上筛选获得了10个籼稻和8个粳稻类病斑(lesion resembling disease,lrd27-44)突变体.从突变体性状受环境影响敏感程度可以分为环境钝感型和环境敏感型.从发育进程可以分为全生育期类病斑型,营养生长阶段起始类病斑型和生殖生长阶段起始类病斑型.病斑的光诱导表明病斑由受光信号激发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引起,而不受损伤诱导.对其中4个突变体lrd32,lrd39,lrd40和lrd42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类病斑性状由1或2对隐性基因控制.两个突变体lrd37和lrd40表现出对白叶枯病菌的广谱抗病性,有关基因定位克隆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2.
<正> 戴芳澜在《中国真菌总汇》中报告了我国产的枝孢属真菌16种。现增补以下4种。 1.甘蓝枝孢 新记录种 图1 Cladosporium brassicae(E11. & Barth)M. B. Ellis, More Demat. Hypham. P. 340, 1976 Fig. 1=Cladotrichum brassicae Ellis & Barth, Trans, Kans. Acad. Sci. 16: 167, 1899. 寄生于甘蓝上,引起黄色病斑,病斑背面生橄榄褐色霉层。分生孢子梗簇生,直立或曲膝状,有节状膨大,橄榄褐色,25.0—148.0×5.4—9.2μm;分生孢子单生或呈短链,圆柱形,近圆形,椭圆形,橄榄  相似文献   

3.
牡丹腔孢叶斑病及其病原物的共无性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牡丹腔孢叶斑病于2007-2008年在山东省菏泽、济南、泰安、肥城等地牡丹上普遍发生,除危害牡丹叶片外,也发生于枝干上,在病枝上形成边缘褐色、中部灰白色的病斑,病斑绕茎可致枝条干枯,于病部形成稀疏的黑色扁平状子实体;叶片上病斑黄褐色,圆形至长圆形,直径10-35mm,具褐色至黄褐色相间的同心轮纹,于其上形成橘黄色至橘红色子实体。叶斑上的病原物载孢体盘状、有柄,为Hainesia lythri;病枝上的病原物载孢体为封闭的半球形结构,显示Pilidium concavum的典型特征。两种载孢体中形成的产孢细胞及分生孢子形态一致。分别从多份牡丹病枝、叶上分离获得的7株和21株分离物,在培养性状、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等方面基本相似。依据上述特性及部分分离物的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将山东牡丹叶斑上的病原物鉴定为Hainesia lythri,病枝干上为Pilidium concavum。二者是同一病原真菌的共无性型。  相似文献   

4.
油菜菌核病主茎上病斑长度和面积的扩展与时间间的关系极相关,同一植株上、下部病斑扩展动态无明显差异,中、高两种肥力条件对主茎同一部位病斑扩展动态无明显影响,相对较低的湿度与病斑扩展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记述了采自中国台湾斑腿蝗科外斑腿蝗属Xenocatantops Dirsh,1953的2新种.台湾外斑腿蝗X.taiwanensis sp.nov.近似Xenocatantops sauteri(Ramme,1941),区别特征为前翅较长,超过后足股节中部,到达肛上板的中点;颜面隆起具纵沟,两侧近平行,中部微缩狭;前胸腹板突圆柱形,端圆形.长翅外斑腿蝗X.longipennis sp.nov.近似Xenocatantops luteitibia Zheng et Jiang,2002,区别特征为后足股节粗壮,长为最宽处的3.7倍;触角中段一节的长为宽的1.1~1.3倍;前胸背板缺小黑点.并附外斑腿蝗属中国已知种的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台中.  相似文献   

6.
对大豆灰斑病抗性水平不同的品种资源的农艺性状,包括结荚习性、株型、叶形、花色、茸毛色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灰斑病抗性较好的品种中,分枝型、圆叶、紫花、棕色茸毛的品种所占比率较大,这种现象可供今后灰斑病抗源筛选及抗灰斑病育种参考.  相似文献   

7.
烟草野火病菌的分子遗传赵卫东刘进元(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北京100084)烟草野火病是烟草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由Pseudomonassyringaepv.tabaci引起,在我国云南等主要烟草栽培地区常年发生,危害十分严重。该病菌从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烟草,引起的症状为水渍状圆形褪色斑点,愈合后中心褐色,周围有一圈很宽的黄绿色晕环。在多雨潮湿季节,病害迅速蔓延;干燥后病斑褐色部分枯焦破...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了壳二孢属(Ascochyta)新种4个:(木忽)木壳二孢(Ascochyta araliae Sun et Bai),朝鲜槐壳二孢(A.maackiae Sun et Bai),假酸浆壳二孢(A.nicandrae Sun et Bai)和花椒壳二孢(A.zanthoxyli Sun et Bai)。建立了新组合1个,即淡竹壳二孢(A.osmophila(Davis)L(?) et Bai))。此外,报告了国内新记录种19个。新种有拉丁文和中文描述及图。标本保存于沈阳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SAU)。  相似文献   

9.
玉米种质资源对纹枯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人工接种条件下,对国内常用的285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抗纹枯病大田鉴定与评价,未发现免疫材料,抗病材料很少.高抗、抗和中抗材料的比例分别为1.0%、3.2%、13.7%;绝大多数材料属于感病或高感,分别占29.8%、52.3%.株高、主穗位高、主穗位高/株高之比值与病情指数呈负相关,病斑高、病斑高/株高、病斑高/主穗位高之比值与病情指数呈正相关,可以将病斑高度与主穗位高度的比值作为抗性鉴定与评价指标之一.采用带菌麦粒在拔节中后期定位接种,以病斑到达的叶鞘位作为病情和抗性评价体系是较为准确和规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红松上的散斑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子囊果在寄主组织中的位置、生态学特性和松针上线纹有无等特点,将中国东北红松(Pinn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上的散斑壳(Lophodermium Chev.)鉴定为5个种,其中2个新种:寄生散斑壳(Lophodermium parasiticum B. Z.He et Yang),大散斑壳(L.maximumB.Z.He et Yang);3个为我国新记录种:光亮散斑壳(L.nitens Darker)、偃松散斑壳(L.pini-pumilae Sawada)和乔松散斑壳(L.pini-excelsae Abmad)。引起红松落针病的病原菌主要是大散斑壳,其次是寄生散斑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