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立科学、系统、规范的护理人员高级职称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调动临床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选取四省部分医疗机构护理人员开展护理高级职称评价标准问卷调查,从基本情况、护理工作、护理教学、护理科研和社会工作5个维度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 针对医疗机构的合理用药水平进行评价研究。方法 根据医疗机构合理用药的具体要求,构建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模糊群决策的方法和多指标评价分析法构建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评价模型。结果 构建了基于模糊群决策的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评价模型,并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评价模型的可行性。结论 建立的基于模糊群决策的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评价模型能够对医疗机构的合理用药水平进行科学评价,为提高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水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福建省医疗机构科技论文被国际权威检索工具MEDLINE收录情况,以评价福建省各医疗机构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地位.方法:应用文献计量学和数理统计方法对2001-2010年MEDLINE收录的福建省医疗机构科技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10年MEDLINE一共收录福建省医疗机构科技论文1385篇,包括中文文献908篇,英文文献477篇,国内刊物发表文献1085篇,国外刊物发表文献300篇,其中美国、英格兰、荷兰位列国外出版刊物前三;发文机构中,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位列前三;发文地区分布主要集中在福厦泉漳医疗事业发达地区,地区分布不均衡;论文合作率达98.3%,论文合作度达5.21.结论:近10年来,福建省医疗机构科研水平发展总体处在上升的趋势,但地区分布不平衡,且外文文献和国外刊物发文文献所占比例较少.  相似文献   

4.
提高教育科研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维新 《生物学通报》1996,31(11):39-40
提高教育科研能力的实践与思考袁维新(江苏省淮阴师范学校223300)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本人结合自己在生物教育科研中的实践,就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谈一点认识与体会。1教学实践是提高教育科...  相似文献   

5.
尽管政策鼓励医疗机构开展分工协作,但关于分工协作的内容、必要性缺乏研究,没有厘清整合与分工协作的关系,部分效果评价存在一些问题,更缺乏从宏观层面介绍国外开展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的情况。文章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定义、分工协作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和动力机制、模式效果评价以及国外医疗整合现况等5个方面予以分析,并提出了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科研论文是对科学领域中的问题进行总结、研究、探讨,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论文。撰写科研论文是科研工作的最后环节,也是科研成果产出和学术交流的主要形式。对广大科技工作者,能否在高水平杂志(如SCI期刊)上发表论文,是评价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国内的高校和科研单位都将发表论文作为晋升职称、岗位竞争、研究生毕业等工作的主要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7.
科研能力的水平是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现代生物医学研究中呈现的"大数据"特点给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分析"大数据"基本特点和总结医学科研思维模式在"大数据"影响下发生的转变的基础上,对提高医学研究生获取和利用"大数据"信息的能力提出一些具体建议,希望能够推动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综合型医院门诊医疗服务品质是新医改时期医疗机构建设与发展的全新课题,而科学、合理地评价医疗机构的服务品质对推进医院自身建设和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试图构建一套符合新疆地区民情,体现病人需要与期望的、可信而有效的综合型医院门诊服务品质测评指标体系,为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评价与改善提供客观的测量工具,以便于掌握和分析不同类型患者对医疗机构的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9.
"发酵工程"是生物工程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产出导向理念,设定了"发酵工程"合理具体的课程目标,聚焦学生的工程知识掌握及问题分析、工程设计及研究能力培养。针对不同课程内容模块,以课程目标达成为导向,对教学内容及方法、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进行整合并优化,采用了多元化、注重课程形成性评价的考核方式。构建了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模式,形成了"设计—实施—考核—评价—改进"闭环运行的课程质量保障体系。课程教学改革有效提高了学生理解、分析、设计、研究发酵工程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项目制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倡导主动性学习、咨询性学习的教育方法。为了提高"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实验的系统性,增强其科研性,我们进行了基于项目制学习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研究型实验的探索。本文对实验设计、实施、评价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与总结。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践,能够使学生对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研究有更系统性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科研探索的精神,对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医疗机构的组织冗余进行分析,反映其生产效率,并提出进一步研究医疗机构组织冗余的框架。方法 选择10家医疗机构作为样本。基于医疗机构投入的可变性,使用数据包络分析计算组织冗余。结果 样本医疗机构的组织冗余水平呈现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考虑到产出的增长,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在于医疗机构管理能力的提升和医疗机构的生产效率依然处于较低水平。 结论 对医疗机构组织冗余的进一步研究需要将非理想产出、主观认知和知识利用能力纳入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2.
医学研究生的科研探索和创新能力对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十分重要,培养研究生的基础科研能力是医学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方面。本文从课程设计、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成绩评价等要素总结了昆明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体系构建与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与思考。该课程体系由"分子生物学理论基础"和"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两个模块组成;前者侧重加强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引导学生建立科研思维方法,后者注重提高学生的基础实验技能,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通过理论分析和文献综述,介绍此付费制度与医疗服务质量关系的研究现状,探讨了一些国家通过引入医疗机构提供能力、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标准及全面质量管理观念等措施,对制度进行改良的实践效果,对我国医疗付费制度的改革和优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医疗机构作为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地区(或城市)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基于此对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评估标准进行了探讨。该标准分为一、二、三级指标,内容包括基础质量、过程质量和终末质量。基础质量评价要素包括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基础设施、人员及岗位培训、经费保障及管理等。过程质量评价要素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置,传染病报告、监测与管理,预防接种服务,死因监测与管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报告与管理,职业病报告与管理,精神疾病报告与管理,医院感染控制与消毒管理,健康教育与促进,妇女儿童保健等。终末质量为上述评价要素的服务效果。根据标准深圳市于2010年对随即抽查的8家医疗机构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5.
《生命科学》2008,20(2):257-257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和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5个科研和医疗机构的科学家组成多学科交叉研究团队,经过近3年的联合攻关,在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非定点医疗机构推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表现形式和发展过程,认为:政策落实不到位、监督机制不健全、定点医疗机构诊疗能力弱、非定点医疗机构维护自我利益、相关保障机制不健全等是医疗机构推诿的主要原因。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的策略:完善政策、提高定点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加强培训、完善防护措施、健全补偿机制、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加大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17.
在补偿机制扭曲、政府监管滞后的背景下,科学设定公立医疗机构政府补偿标准和方式,改进政府监管手段和能力对保障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具有重要意义。上海市闵行区开展了基于公益性绩效的政府补偿机制改革和基于信息平台的政府监管机制改革。文章以新公共行政理论为指导,总结闵行区政府补偿和监管机制的特点,评价改革的效果,并且探索分析补偿和监管机制改革对医疗机构运行绩效的影响,为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的标准是世界公认的医疗服务标准,依据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标准对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改进,建立标准化健康教育工作程序、推行医师、护士、药师、康复治疗师、营养师等共同协作全员参与的健康教育模式,取得一定成效。对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标准下的健康教育模式和体会作出总结,为临床健康教育模式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围绕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评价,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评阅以及对当前改革进展的分析,明确建立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评价工具的理论意义及必要性。在结合治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就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的外部环境、公益性的多维特征、主观能动性和服务对象的主观感受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创新离不开科研,病理学是多学科科研究工作的基础。建立科研平台提高科研能力是研究生教育十分关注的问题。如何培养研究生病理学实验能力,使学到知识技术在今后的科研活动中得以运用,本文就近几年我们在研究生病理学实验带教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