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辽宁蛙科一新种:无尾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86-1987年4月在辽宁省桓仁县采到25只成蛙。其鉴别特征为,头宽大于头长;鼓膜约为眼径的1/2;背侧褶细而折曲;胫长于足;趾间全蹼,缺刻浅;雄性无声囊,无雄性线。此蛙与林蛙其它种均有明显区别,故定为新种,桓仁林蛙Rana huanren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北地区林蛙属物种的分类学研究(两栖纲:蛙科)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用比较分类学方法和数值分类方法相配合,对我国东北产林蛙属物种多样性和原各命名物种的有效性及与中国林蛙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认为:地方名为哈土螨的原中国林蛙的东北居群应属于我国蛙类的一新纪录东北林蛙R.dybowskii,而R.semiplicata和R.chensinensis changbaishanensis(魏刚等,1991a)为该种的同物异名,重新界定了东北林蛙和中国林蛙的分布区,提出中国  相似文献   

3.
滇蛙和昭觉林蛙的形态差异及其潜在的适应意义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以比较解剖学的方法,观察和比较了采自1997年8月-2000年9月的滇蛙(♂16,♀14)和昭觉林蛙(♂17,♀17)标本的外部形态、肌肉和骨骼。结果显示,两种蛙的皮肤颜色不同;滇蛙的鳞骨比昭觉林蛙的发达;滇蛙雄性个体具声囊,而昭觉林蛙则无;滇蛙和昭觉林蛙的肱三头肌、股三头肌和胫部的肌肉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昭觉林蛙的四肢骨骼较滇蛙的细长,腰带坐骨结节较突出,髋臼也较大;两种蛙头部扩大的骨骼不同;滇蛙腹直肌具腱划4条,昭觉林蛙5条。两种蛙的这些形态差异与其栖息的小生境及生活方式的差异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人工封沟养蛙若干技术问题的探讨傅立中,张新田,王宝贵,王建军(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公主岭136100)中国林蛙(RanaChansinensis)俗称哈士螟、油蛤螟,属于两栖纲、蛙科、蛙属的珍贵经济动物。我省人工封沟养殖林蛙始于80年代初,近几年来,封沟...  相似文献   

5.
山东昆嵛山蛙属林蛙群一新种(两栖纲:无尾目:蛙科)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山东省胶东半岛昆嵛山采集到林蛙类及其蝌蚪标本,与中国林蛙Raha chensinensis具背侧褶弯曲等特征极相似,但有以下主要区别;无声囊,无雄性线,雄性第1指婚垫分2团,蝌蚪唇齿式多为Ⅰ:1-1/Ⅲ,少数为Ⅰ:1-1/Ⅱ:1-1。此蛙与已知林蛙其它种有明显区别,故定为新种,即昆嵛林蛙Rana kunyu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6.
对台湾产R.sauteri(=Pseudorana sauteri)和R.multidenticulata两个种和产于大陆的趾沟蛙属及其它近缘属物种进行了对比研究。由于台湾两个种的蝌蚪体腹面有吸盘,既不同于林蛙属Rana,也不同于趾沟蛙属Pseudorana和水蛙属Hylarana,而类似于湍蛙属Amolops的蝌蚪,但与后者的成体和蝌蚪又明显不同。因此,将上述台湾两个种从Rana中分出,建议定为  相似文献   

7.
对野生和养殖中国林蛙肥满度和重/长指标的研究表明,辽宁野生中国林蛙肥满度(K)在雌性中无年龄差异,在雄性则亚成年和成年蛙组间有显着差异;性别差异只在成年蛙组间出现。重/长指标(Kwl)均随年龄的增加而显着提高,且在不同年龄组间均有性别差异。1龄家养中国林蛙K无性别差异,Kwl有性别差异。养殖蛙Kwl显着高于同性同龄野生蛙,K无显着差异。Kwl比K更灵敏,二者结合对两栖类肥满度进行研究较合理。  相似文献   

8.
中国蛙类一新种(无尾目,蛙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1种采自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蛙类1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沈阳师范大学自然博物馆.猫儿山林蛙,新种Rana maoershanensis sp.nov.(图1~17)正模:SYNU 06020120,雄性成体,李丕鹏和王绍能于2006年2月采集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1 980 m.配模:SYNU 06020091,SYNU 06020122和SYNU06020124,雄性成体;SYNU06020121,SYNU06040153,SYN 0604154和SYNU 06040155,雌性成体.李丕鹏和王绍能于2006年2月和4月采集,采集地点与正模相同.蝌蚪:SYNU0602001和SYNU 0604001系列,采集信息与配模标本相同.新种具有如下主要鉴别特征:1)体略大;2)头宽略大于头长;3)背侧褶明显且略弯曲;4)胫跗关节前达眼角;5)雄性婚垫2团,无内声囊,腹部无雄性线;6)蝌蚪唇齿式多为Ⅰ:3-3/Ⅲ:1-1,少数为Ⅰ:3-3/Ⅳ.新种在头型上与中国林蛙相似,在体形上与昭觉林蛙相似.但与已知林蛙均有明显不同.新种的背侧褶略显弯曲,这一特点明显不同于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的黑龙江林蛙种组Rana amurensis group和中国林蛙种组R.chensinensis group的成员.新种与长肢林蛙种组R.longicrus group的镇海林蛙R.zhenhaiensis在背侧褶的弯曲特点上相似,但前者有别于后者的主要特点有:头型较宽扁,雌蛙后腿相对较长,蝌蚪唇齿式多为Ⅰ:3-3/Ⅲ:1-1.新种与长肢林蛙种组的其他林蛙不仅在背侧褶和头型等方面明显有别,而且蝌蚪唇齿式也显著不同.通过对四川、贵州和云南的昭觉林蛙R.chaochiaoensis成体和蝌蚪标本(包括地模标本)的核查和比较,新种的胫跗关节前达眼角,皮肤光滑,缺乏疣粒,雄性腹侧无雄性线,蝌蚪下唇乳突排列规则,中央无缺刻;而昭觉林蛙胫跗关节前达鼻孔或超过吻端,体侧和背部有圆疣或长疣,雄性背腹侧均有雄性线,蝌蚪下唇中央乳头排列稀疏或有缺刻.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新疆地区中国林蛙中亚林蛙、中亚侧褶蛙和阿尔泰林蛙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方法]分别于新疆7个地方采集了4种蛙类共53个个体,对线粒体12S RNA基因进行了扩增和测序。[结果]经过拼接和比对,得到长度为893 bp片段的序列,4种蛙类共定义了21个单倍型,其中,中国林蛙、中亚侧褶蛙和阿尔泰林蛙遗传变异程度高,而中亚林蛙的遗传变异很低。各群体总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367 88,总固定系数Fst为0.871 56,总基因流Nm为0.04。中国林蛙与中亚林蛙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158,与中亚侧褶蛙之间的遗传距离次之,为0.137,与阿尔泰林蛙之间遗传距离最小,为0.034。聚类分析显示中国林蛙和阿尔泰林蛙聚为一支,中亚林蛙和中亚侧褶蛙聚为一支。[结论]新疆地区的中国林蛙、中亚侧褶蛙和阿尔泰林蛙的遗传多样性丰富,中亚林蛙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各群体遗传分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李明会  周伟  潘晓赋  张庆 《四川动物》2007,26(2):386-389,I0007
根据对滇蛙(Rana pleuraden)和昭觉林蛙(R.chaochiaoensis)标本外部形态比较和野外观察结果,滇蛙和昭觉林蛙的雌雄性比大约在1:1之间,而它们的形态特征、栖境与习性、繁殖时间等均存在分化。昭觉林蛙更适应陆地生活。昆明地区的滇蛙和昭觉林蛙的繁殖策略不同,滇蛙的繁殖在3—7月,昭觉林蛙的在9—11月。昭觉林蛙选择在冬季繁殖,可以避开与其它蛙类的繁殖竞争,但其更深层次的生物学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三种蛙类呼吸系统比较解剖及进化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明会  李伟  周伟  张庆  李凤莲 《四川动物》2006,25(2):223-227
对昆明地区滇蛙Rana pleuraden和昭觉林蛙R.chaochiaoensis及大蹼铃蟾Bombina maxima的呼吸系统比较解剖,结果表明,3种蛙鼻孔的开合与颏下肌的收缩无关;大蹼铃蟾的内鼻孔较昭觉林蛙与滇蛙的更靠近口前端;昭觉林蛙和滇蛙的下颌下肌倾斜走向,大蹼铃蟾的呈水平走向;滇蛙和昭觉林蛙喉气管室较膨大而长,环状软骨后端有棘突,大蹼铃蟾喉气管室狭小而短,环状软骨后端无棘突;昭觉林蛙和滇蛙喉肌共5对,大蹼铃蟾喉肌仅有喉口开肌和前杓肌2对;昭觉林蛙和滇蛙肺囊表面沟回较大蹼铃蟾的小而密.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两栖纲蛙科一新种,新种具林蛙属(Rana)特征,与昭觉林蛙种组(费梁,1999)相近,但与该组成员又有明显区别,被命名为寒露林蛙Rana hanluica sp.nov.。新种有系列特征与峨眉林蛙(R.omeimonts)、昭觉林蛙(R.chaochiaoensis)相似,但又明显不同于后者,如:1)无雄性线;2)蝌蚪唇齿式为Ⅰ:3 3/1 1:Ⅲ;3)股部背侧黑褐色横斑窄,通常整齐、数目较多;4)繁殖季节在农历寒露节前后。这些特征可以与峨眉林蛙、昭觉林蛙准确区别。新种标本采自湖南省双牌县阳明山,模式标本保存在湖南师范大学动物标本馆及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一新种蛙及一新种蛇的鉴别特征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赵尔宓 《四川动物》1999,18(3):封2
1 张村蛙 新种 Ranazhengisp.nov.正模:WA95-8(25-26)0007,成年雄性,1995年8月,郑明全采于四川洪雅县张村,海拔1300m。副模:WA95-8(25-26)0016,0023,0028,均系成年雄性,采集日期及地点与正模同。鉴别特征:新种与桑植蛙Ranasangzhiensis相近,区别在于:①新种体较sangzhiensis略小;②新种吻长约与眼径相等,后者约为眼径的113倍;③新种胫附关节达吻端或超过,后者不达吻端;④新种左右跟部略重叠,后者显著重叠;⑤…  相似文献   

14.
2022年10月在浙江省庆元县贤良镇采集到5只林蛙属(Rana)雌性个体,经形态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鉴定为长肢林蛙(R. longicrus),是浙江省两栖动物分布新记录种。所采集的5只长肢林蛙个体体长40.4 ~ 55.2 mm,头长大于头宽,肩部上方由数个疣粒隐约组成“八”字形黑斑;背侧褶明显,与胯部相连;四肢背面具黑褐色横纹,后肢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超过吻端,形态特征与地模标本基本一致。基于线粒体16S rRNA基因片段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蛙与模式产地中国台湾的长肢林蛙序列聚成单系支,且遗传距离小于0.005%。此前记录的长肢林蛙仅分布于我国台湾、广东、福建、江西等地,长肢林蛙在浙江省庆元县的分布为浙江首次记录,这提示该蛙有更广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5.
王立志 《生物资源》2019,(5):397-401
本文对中国林蛙受精卵、蝌蚪和幼蛙等不同发育阶段生长发育的盐效应进行了综述。盐度对不同发育阶段的中国林蛙均有影响。中国林蛙受精卵孵化的最适盐浓度范围为0~5 g/L,孵化率超过80%;在2~3 g/L盐浓度下孵化的中国林蛙雌性个体超过90%,孵化后中国林蛙蝌蚪的存活率没有显著变化;中国林蛙蝌蚪和变态幼蛙的安全盐度上限分别为2 g/L和1.5 g/L。这些研究结果为中国林蛙野生资源的保护和人工养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2019年7月在贵州桐梓黄莲自然保护区(107°2'37.31″E,28°29'31.95″N,海拔1 666 m)采集到2号两栖动物标本,经形态特征比较,与大别山林蛙Rana dabieshanensis相似;基于线粒体16S rRNA构建的蛙属Rana部分物种贝叶斯系统发育树显示,此次采集的林蛙标本与大别山林蛙聚为一支,且具有较高的支持率(0.98);基于Kimura双参数模型估算,该标本与大别山林蛙模式产地标本间的遗传距离为0.6%~0.8%,远小于蛙属物种间的遗传距离。综合形态学和系统发育比较,确定此次采集到的标本为无尾目Anura蛙科Ranidae蛙属的大别山林蛙,系贵州省两栖动物分布新记录。  相似文献   

17.
中国林蛙的分子系统关系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测定了 6种林蛙和用作外群的 2种侧褶蛙和 1种陆蛙的线粒体 12SrRNA基因序列 393bp。序列两两对位比较表明内外群间的位点替换率是 7 3%到 2 3 1% ,内群中物种间则为 0 0 %到 9 2 %。依据上述DNA序列 ,用距离法和最大简约法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 :①研究的 6种林蛙聚为一支 ,构成单系群 ,并有高的BPs值(90 %以上 )支持 ;② 6种林蛙可以分成 2个姐妹群 ,即中国林蛙、黑龙江林蛙和桓仁林蛙为一组 (BPs >94% ) ,峨眉林蛙、昭觉林蛙和镇海林蛙为一组 (BPs >5 0 % ) ;③昭觉林蛙与镇海林蛙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④中国林蛙的榆中种群与牡丹江种群间的遗传分化似乎达到了种级分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高原林蛙(Rana kukunoris)隶属于两栖纲(Amphibia)无尾目(Anura)蛙科(Ranidae)林蛙属,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两栖类动物(谢锋等2000)。高原林蛙背部多为灰褐色或棕红色,疣粒色略浅,其周围褐黑色,体侧散有黑色或红色斑,四肢具黑色横纹,雄蛙腹面多为粉红色或黄白色,雌蛙为红棕色,多无斑(费梁等2012)。在青藏高原高海拔、缺氧、强紫外线环境中,为维持个体生存及栖息地适应,高原林蛙皮肤结构产生了一系列特异性变化(米志平等2016,张湑泽等2018)。  相似文献   

19.
于2009年5月—2010年5月,通过分组实验,研究了在大棚增温环境和围栏常温模拟林下环境条件下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与围栏常温模拟林下条件相比,大棚圈舍内平均气温、地温和湿度显著升高,有效积温增加;林蛙发育历期缩短,性成熟提前,二龄雌蛙性成熟比例增加,大棚圈舍的雌蛙的繁殖率为93.1%,围栏圈舍雌蛙的繁殖率为76.0%;在大棚中林蛙生长速度加快,饲养的一、二龄林蛙体重分别达到(6.30±2.62)g和(36.55±11.79)g,较围栏中体重提高了85.5%和56.6%;在大棚里林蛙出蛰时间、进食时间提前,停食时间、入蛰时间延后,生长期间延长,每窝平均产卵量增加,林蛙体重与产卵量呈显著的正相关(r=0.921,P<0.01)。  相似文献   

20.
刘伯  白秀娟  马辉 《四川动物》2006,25(2):354-356
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越冬是林蛙人工养殖中的重要环节.在休眠期间林蛙死亡率高达31%,且以优良种蛙较多.利用自动控温水族箱模拟林蛙越冬,揭示这个阶段林蛙的生理机制,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可指导实践,减少种蛙的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