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兰科植物种群动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强  殷寿华  兰芹英 《应用生态学报》2010,21(11):2980-2985
兰科植物种群动态研究中,种群统计学分析能够很好地揭示植物个体在时空上的变化,是研究种群动态的核心.在自然生境中,许多附生兰科植物更倾向于离散或斑块状分布,可以通过集合种群研究分析斑块之间个体的基因流动,判断物种种群保护的规模.长期的种群动态研究能够获得兰科植物生活史和种群动态方面的可靠信息,以及一定环境条件下其时空波动及与种群功能之间的关系;短期的研究能够更好地理解具有结构性的独立植株与其所处的群落间的关系.本文根据种群生态学原理以及兰科植物的生态特点,从种群的密度及分布、种群统计学、种群的调节、集合种群和种群生存力分析(PVA)模型等方面阐述了国内外兰科植物种群动态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陈效群  杨凯  陈丹林 《植物研究》1994,14(4):439-447
采用树高级种群分类,在一维和多维主导生态因子梯度上,提出了人工红松森林群落、人工落叶松森林群落,红松、落叶松种群生态位计算公计算结果表明,同林令最高树高级种群只出现在土壤含水率)25%、上壤有机质含量)6%的资源位上。  相似文献   

3.
京津地区大仓鼠种群年龄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洁 《兽类学报》1986,6(2):131
大仓鼠(Cricetulus triton)主要分布于我国季风温带的一些地区,为京津及华北地区农田的主要害鼠之一。以往虽有一些报道(刘焕金,1982;寿振黄,1962;B-,1952),但对种群生态的系统研究报道尚未见到。 种群年龄结构中各年龄组的比例,是研究种群繁殖、分析种群数量发展和变化的基础,是种群生态研究中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生态遗传学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就生态遗传学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问题谈了几点看法。首先陈述了生态遗传学的性质,它是种群生态学和种群遗传学的结合,研究种群层次上正在进行着的进化;其次列举了生态遗传学的基本内容,说明生态遗传学是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不可缺少的基本知识。最后举两个实例阐明生态遗传学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5.
昆虫种群生态过程的数学模拟,一般以单种种群在不同发育阶段的数量变动为基础。这种模拟研究在国内外已作过很多。但是,如何  相似文献   

6.
边疆晖 《兽类学报》2021,41(5):556-570
兽类种群生态学是现代生态学的核心研究内容。Charles Sutherland Elton在20世纪20年代发现小哺乳动物种群波动现象,标志着现代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开始。什么因素调节种群波动的问题一直是现代种群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我国兽类种群生态学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迄今,已走过了70年的发展历程,并取得了重要成果。本综述基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在主流中文期刊及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刊物发表的历史文献,分别从种群波动格局、种群统计参数变化、种群内部和外部调节等不同层面评述了我国在鼠类和大型兽类种群生态学的研究历程及现状,同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红松种群生态场特性函数初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振堂  吕凤 《植物研究》1989,9(4):91-98
文中给出生态空间、生态场、红松种群生态场的定义,分析了由单株母树繁衍而成的红松后代的时空分布,并依据其分布特性给出了以个体数量u和密度ρ为标度的红松种群数量场的函数描述。函数刻画了非均匀场的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非均匀场形成的生态机理及生态场研究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宝(鸡)天(水)高速公路建设地区植被生态环境特点,结合道路工程建设标段划分和小陇山各林场分布现状,对沿线路域生态系统进行了三级分区:其中一级路域生态区分别是麦积林场路域生态区、党川林场路域生态区、百花林场路域生态区和东岔林场路域生态区.最后,选择花石山1#道路域生态带(段)作为本次研究的典型案例区,通过对该路域生态带(段)内的植物群落进行细致调查,并应用种群数量统计分析、扩展最近邻体分析和点格局分析3种方法,选择该路域生态带自然植被类型的地带性种群锐齿栎(Quercus aliena.var) 、非地带性种群华山松(Pinus armandii)、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和人工群落的建群种种群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进行了分布格局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路域生态区内各主要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一定的尺度变异性,如地带性种群锐齿栎(Quercus aliena.var)在0~10m尺度上表现为随机分布、10~20m尺度上表现为聚集分布、大于20m尺度上表现为均匀分布,等.通过路域生态区内的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也对公路施工后的植物生态修复和绿地景观设计提供一定思路,为路域环境监测提供了生物因子方面的对比资料,最终为更合理的保护路域生态环境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态位构建的n-种群集合种群动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韩晓卓  张彦宇 《生态学报》2008,28(7):3271-3277
生态位构建是指任何有机体具有的对环境的修复作用,其可能对集合种群的动态与分布产生深刻的影响.尝试性的将生态位构建概念引入集合种群的续存与动态这一复杂问题的研究中,建立了具有生态位构建作用的多物种集合种群的数学模型.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生态位构建能力的增强,种群的续存能力和平衡态大小都有所增加;在此过程中,生态序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分别呈现灭绝数为零的 1、 3、 5、 7和 9的协同演化.  相似文献   

10.
边缘种群指地理分布边缘可检测到的一定数量的同种个体集合, 准确评价其遗传多样性对于理解第四纪冰期后气候变化对物种边缘扩展或收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以及物种形成等有重要意义。该文探讨了维持植物边缘种群遗传多样性的进化机制, 分析交配系统对物种边缘及其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比较了边缘与中心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差异及其形成的生态与进化过程, 并探讨了边缘种群遗传多样性与其所在的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关系及理论基础。该文提出今后研究的重点是应用全基因组序列或转录组基因序列研究前缘-后缘种群之间或边缘-中心种群之间的适应性差异, 边缘种群与所在群落其他物种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 深入解析边缘种群对环境的适应及边缘种群遗传多样性与群落物种多样性关系的生态与进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穿山甲生态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全球现存7种穿山甲生态学研究概况,目前的研究主要是通过访问法对中国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的栖息地、活动习性、食性、繁殖习性、打洞习性进行一般性的描述。开普穿山甲(M.temminckii)主要集中在家域、活动和运动、食谱和觅食行为生态上,繁殖生态学、种群生态学及栖息地的研究没有涉及。树穿山甲(M.tricuspts)仅见其家域研究的报道。其它4种穿山甲生态学研究未见任何报道。7种穿山甲的习性相似。今后应当强调从生命的各个层次对其生态学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其存在的生态差异。重点应是洞穴生态、觅食生态、行为生态(如家域与活动)、繁殖生态和种群生态。  相似文献   

12.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y in Japan, especially after the Meiji Restoration (1868), is briefly reviewed. Pioneering studies of Hiratsuka, on the calorimetric budget of a silkworm population, and Motomura,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numbers of species and individuals in biotic communities, are noteworthy.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his role in ecology in Japan reveals Kinji Imanishi to have played pivotal roles in leading Japanese population ecologists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dispersal in population regulation, and leading to the worldwide revival of field primatology. Although Imanishi's later (popular) writings, in which he completely negated the role of competion and natural selection, have justifiably drawn much criticism, his earlier critique of the competition-Almighty paradigms may be re-evaluated in the light of recent discussions on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and community equilibrium.  相似文献   

13.
桔小实蝇生物学特点及其防治研究概述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谢琦  张润杰 《生态科学》2005,24(1):52-56
桔小实蝇Bactrocera(Bactrocera)dorsalis(Hendel)是危害热带、亚热带水果的重要检疫性害虫之一,本文综述了桔小实蝇主要生物学、生态学特点和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包括桔小实蝇在国内的总体分布情况,对寄主的选择差异,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发育历期和不同因子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生活史以及农业防治、化学农药防治、诱杀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不同防治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市森林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   总被引:37,自引:5,他引:32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环境问题严重阻碍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城市森林生态学这一新学科,森林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园林学和人类生态学4种学科的相关理论相互融合构成了城市森林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城市森林生态学的形成使人们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审视城市的发展,并把生物环境即人类及所有植物和动物的群体视为这个系统的一个要素,引出了“城市森林”的概念,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城市森林生态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研究内容。理论基础及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及其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15.
The standard mathematical models in population ecology assume that a population's growth rate is a function of its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an alternative proposal according to which the rate of change of the growth rate is a fun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nd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We focus on the philosophical issues involved in such a fundamental shift in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as well as on the explanations the two theories offer for some of the key data such as cyclic populations. We als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is move in population ecology and a similar move from first-order to second-order differential equations championed by Galileo and Newton in celestial mechanics.  相似文献   

16.
松鼠生态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建章  戎可  宗诚 《动物学杂志》2008,43(1):159-164
松鼠(Sciurus vulgaris)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的树栖杂食性啮齿动物。在欧洲,由于入侵种北美灰松鼠(S.carolinensis)的引入,松鼠的数量急剧减少,松鼠的生态学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在中国,松鼠因贮食坚果的习性而受到重视。本文从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种间关系和行为生态学的角度对松鼠生态学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松鼠是哺乳动物生态学研究很好的模式种,以下5个方面的研究将成为松鼠生态学研究的新方向:(1)不同分布区松鼠的比较生态学;(2)与森林天然更新的关系;(3)集合种群动态及其对生境破碎化的响应;(4)分子系统地理学;(5)作为景观管理的实验种。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灵长类学研究始于19世纪中期之后,而兴盛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猕猴(Macaca mulatta)是世界及中国分布最为广泛的一种非人灵长类动物,在中国境内分布于17个省(市、区),已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迄今为止,学者们已对猕猴进行了包括地理分布、种群动态、食性、社会生态、保护生态等多方面的研究。本文拟对国内有关猕猴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回顾与综述,以期通过对以往工作的汇总,梳理关于猕猴的研究线索与动态,并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近几十年来,分子标记方法在生态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显示出重要的应用潜力,着重表现在:①目前分子标记方法主要应用在种群生态学中,在今后的研究中,它将在进化生态学,保护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及生态系统生态学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空间;②现有的一些分子标记方法还有更大的应用空间;③对同一研究问题,结合不同的分子标记方法可以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④新的分子标记方法的产生,将有利于生态学的研究工作的深化和获得新的发展。同时,由于一些分子标记研究费用较高,获得的基础数据重复性较低,研究过程中涉及到一些放射性的安全性问题等都可能影响它在生态学领域的应用。因此,针对生态学不同的要求选择和优化分子标记手段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PERSISTENCE OF A THREE INTERACTING PREY-PREDATOR MODEL WITH REFUG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IntroductionWeknowthataveryimportantconceptInmathematicalecologyIsperslstenceorpermanence.Themodelingofthreeormorespedeshasbeendiscussedbysomeauthors.FreedmanandWaltman[‘·’JdlscussedtheperslstenceofthreeInteractingKolmogorovtypemodelsformedbyprey-predatorandthreecompectltlvepopulations.HutsonandLaw[’Jstudledthesimilarmodeltoo.ItIsshownthataKolmogorovthree-spedessystemwithvariouscasescanbepersistent.TheecologymodelsInwhichthepreyspedeshasdlffuslonbehaviorsorrefugeshavebeendi…  相似文献   

20.
珙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珙桐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对珙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珙桐的形态描述、地理分布、种群和群落生态以及引种繁殖等方面。而对其发育生物学,特别生殖过程等研究较少。即便是研究较多的生态学方面也仅仅局限在宏观描述方面,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今后有必要对这些方面进行研究以更好的保护这一物种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