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记述在西藏昌都地区采到的盖蚤属一新种,命名为西藏盖蚤 Callopsylla xizangensis sp.nov.,新种可动突与扇形盖蚤Callopsylla kaznakovi相似,与昌都盖蚕Callopsylla changduensis不同,而不动突和阳茎钩突又与昌都盖蚤相似,与扇形盖蚤不同。新种第Ⅶ腹板后缘有一深凹,与上二种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2.
随着学科的发展,有关古人类活动遗址的研究手段逐渐多样化,学者们从不同研究视角分别揭示了早期人类对遗址的利用行为。近年来,作为古人类行为研究的重要分支,动物埋藏研究在阐释遗址形成过程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简要梳理了对保存有动物遗存的古人类活动遗址进行动物埋藏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思路,同时,文章介绍了部分动物埋藏的典型模型与经典案例,以此对动物埋藏研究中存在的缺陷与可能的解决方式进行探讨。此外,作者对动物埋藏研究的方法演进进行了简单回顾,为解决遗址中出现的多个埋藏因素相互影响而导致的混乱及重叠现象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研究思路;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古人类活动遗址的相关研究进展,本文也对中国考古遗址相关研究的思路和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西藏马鞍菌属小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阿生 《菌物系统》2002,21(2):188-191
藏东南林区,藏南的亚东林区和昌都林区等地的马鞍菌属16种,其中有中国新记录种3种,西藏新分布6种,研究标本均保存于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标本室(HXZE)。  相似文献   

4.
徐阿生 《菌物学报》2002,21(2):188-191
藏东南林区、藏南的亚东林区和藏东的昌都林区等地的马鞍菌属16种,其中有中国新记录种3种,西藏新分布6种,研究标本均保存于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标本室(HXZE)。  相似文献   

5.
在富饶美丽的杭州湾南岸,余姚县罗江公社河姆渡,发现了一处原始社会的重要遗址,距今已近7000年。该遗址中同时出土了种类繁多的动物遗骨,这在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发掘中还是少见的。这些动物的发现,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它和当时的原始人类又有什么关系呢?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动物,种类之多,数量之丰富,几乎可以构成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动物园了。其中主要有:哺乳类灵长目的猕猴、红面猴;偶蹄目的猪、水牛、山羊、梅花鹿、四不像;奇蹄目的犀;长鼻目的象;食  相似文献   

6.
在横断山区鸟类区系分类的研究中,发现采自云南中甸,西藏昌都和左贡地区的藏雪鸡(Tetraogallus tibetanus Gould)标本与已知的亚种有显著差异,认为是一新亚种。藏雪鸡为云南省的首次纪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泥河湾盆地板井子遗址(约90 kaBP)2015年出土的动物骨骼为材料,通过骨骼表面痕迹分析、骨骼单元出现频率研究及长骨破碎方式的统计,辨识自然作用与人类行为对动物骨骼造成的不同影响,讨论深海氧同位素5阶段(MIS 5)中国北方古人类获取、搬运及处理动物资源的综合性策略。研究结果显示:1)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为古人类活动所遗留,自然营力对动物骨骼有改造作用,但并未影响我们对古人类行为的辨识;2)古人类在捕获马科动物之后,将其完整地带回了遗址并肢解;3)在处理猎物遗骸时,肌肉和骨髓富集的部位是古人类利用的重点。结合河南许昌灵井遗址的动物遗存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在MIS 5阶段前后,中国北方已经出现了可以高效利用动物资源的人类群体;稳定、充沛的能量来源,或是他们应对北半球中高纬度干旱草原环境气候波动的重要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8.
与中国的家猪早期畜养有关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猪在中国的饲养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素有“六畜”之一的称号。我国人民关心家猪在中国的起源和培育的问题。在我国,猪的畜养不但可以追溯到有文字历史的早期;更早,在我国各地新石器时代遗址中,猪的骨骼也是屡见不鲜的。据作者不完全的了解和经手的兽骨来看,猪可说是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动物群中最常见的一种动物。例如:辽宁旅顺郭家屯遗址,大连遗址,内蒙古宁城遗址,赤峰夏家店和药王庙遗址,山东大汶口遗址,曲阜西夏侯遗址,陕西沣西遗址,西安半坡遗址,河南淅川遗址,江苏邳县刘林遗址,吴江梅堰遗址,南京北阴阳营遗  相似文献   

9.
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动物群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发掘出数千件动物遗骨,主要是哺乳动物的材料,分属于25种。遗址动物群的研究有其特点,即非但要研究遗址动物的生物学(或古生物学)的性质,同时要注意到它们和人类活动各方面的联系,根据这个道理,试将甑皮岩遗址动物分成了五个大类。由猪骨的研究,证明甑皮岩时代的人类已经能够驯养动物。遗址动物群反映出,有小型湖沼分布的多水的山间盆地的环境,显示当时的气候大约较今日炎热。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中国东北地区目前所知较早的双塔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动物遗存及其生存环境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古代人类的生存模式。本项研究的主要材料基于2007年双塔遗址一期地层及遗迹单位出土的三万多件以脊椎动物为主的动物遗存,并结合孢粉分析的研究成果。研究工作主要采用比较解剖学、动物地理学、动物生态学,以及文化历史考古学的分析方法。约一万年前双塔遗址周围处于干旱的沉积环境,气候较冷,双塔一期早中段,植被覆盖率较高,呈现出草甸为主的植被景观,还曾有林地和一定规模的河湖;然而,晚段的植被覆盖率降低,环境变为半荒漠;人们采用的是以蒙古兔、环颈雉等小型动物为主要狩猎对象,兼营渔捞的广谱型肉食资源获取的经济形态;结合对遗址出土的石制工具组合分析,推断当时人们采用的是以渔猎采集经济为主的广谱型生业模式,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可持续性发展的生存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描述了泗洪北部两个晚新生代的地层剖面及其所含脊椎动物,确立了泗洪北部广泛分布的砂砾层的层序和时代.含 "Diceratherium" cf. minus 的重岗山的砂砾层的时代为晚中新世早期,含有 Proboscidipparion、Stegodon orientalis 和 Palaeoloxodon naumanni 等化石的归仁砂砾层的时代则为早更新世.  相似文献   

12.
记述产自西藏南部仲巴县的一个中国目前所知最年轻的菊石群 ,含 2科 4属 6种 ,其中 4新种。据菊石群面貌和它们所产出的层位可以划分出上、下两个组合带 :上部Pachydiscuscf.hidakaensis Libycoceraszhongbaense组合带 ;下部Manambolitescujiangdingensis M .pivaeteaui组合带。产菊石的曲贝亚组的下段和上段的中、下部(82F5 0及其以下层位 )为晚Campanian期 ,上段上部 (即 82F5 2及其以上层位 )为早Maastrichtian期。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发现于宝格达乌拉地区的少量古近纪化石材料(包括零碎的牙齿和头后骨骼)。材料产自不整合覆盖在细粒红层之上的河相沉积物,显示出再沉积特点。经鉴定,它们可归入Breviodon minutus,Rhinocerotidae gen.et sp.indet.,Brontotheriidae gen.et sp.indet.及其他未定奇蹄类。材料在时代上确属古近纪无疑,但产出层位的时代尚有疑问。宝格达乌拉地区过去只出产新近纪脊椎动物化石,古近纪的地层和化石都未曾报道。根据新化石点与附近地层的接触关系,我们怀疑这些古近纪化石是后期再沉积在新近纪的宝格达乌拉组中的。新材料的发现提示该地区可能还有更多的古近纪地层。  相似文献   

14.
河北阳原小长梁遗址哺乳类化石及其时代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小长梁遗址中的旧石器以小型石器为主,打制技术相当进步,其类型与欧洲某些更晚期的旧石器有某些相似之处,而与旧石器伴生的哺乳动物化石则是泥河湾早更新世的重要成员,古地磁初步测试结果接近167万年。  相似文献   

15.
1972年10月,作者在陇东进行第四纪哺乳动物和地层考察期间,在陕西省长武县城关附近的窑头沟及鸭儿沟观察了几个晚更新世地层剖面,并且在这些剖面的中、下部灰色砂质土及砂砾层找到了许多石器和少量哺乳动物化石。此外,还获得了一枚化石智人牙齿。通过这些材料的简单记述(石器材料将另文发表),作者希望对黄土高原晚更新世哺乳动物和地层时代的认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河北阳原、蔚县几个早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及旧石器地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干河流域,特别是阳原、蔚县盆地的河湖相沉积,不仅发育良好,出露的面积广,厚度大,而且含有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长期以来作为我国北方第四纪早更新世的一个标准地层。近年来在这一地区,在泥河湾地层的下部一些地点,又发现了一些新的哺乳动物化石,并发现了一定数量的旧石器。这有助于进一步确定泥河湾的地层时代,为解决我国北方长期以来第四纪下限问题,为寻找人类化石提供了有利的线索。  相似文献   

17.
云南开远小龙潭动物群的性质及时代的进一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新材料,对小龙潭动物群作了新的补充与论述.小龙潭动物群在组合面貌上与西瓦立克的 Chinji, Nagri 层动物群相近,动物群的时代不早于 Chinji 层而早于云南禄丰石灰坝动物群,为晚中新世.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迪庆州更新世早期哺乳类化石的发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简述横断山脉中段中甸尼西的哺乳类化石九种,能鉴定到种一级的只有1/3,其中(亻莫)鼠是新种.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记了在四川省炉霍县虾拉沱附近鲜水河左岸发现的十三种哺乳动物化石.根据动物群的性质和 C~(14) 年代的测定,初步确定含化石层的时代为晚更新世最晚期.  相似文献   

20.
安徽芜湖金盆洞为新近发现的一处旧石器遗址,2002—2004年间两度发掘,除了人工制品外,另发掘出众多的哺乳动物化石。本文系统研究了其中的食肉类,经鉴定共计9属11种,即Nyctereutescf.N.sinensis、Canis variabilis、Arctonyx collaris rostratus、?Melessp.、Mustela sibirica、Mustelidae gen.et sp.indet、Ursusthibetanus kokeni、Ursus arctos、Pachycrocuta brevirostris sinensis、Panthera tigris和Pantherasp.。食肉类化石数量不多,但种类颇丰,对于探讨和分析遗址的地质年代具有重要意义。短吻硕鬣狗中国亚种的存在排除了晚更新世的可能,对比表明它与安徽和县龙潭洞动物群最为接近,可能稍晚于后者,应为中更新世中晚期。金盆洞主要由北方类型的动物构成,变异狼是长江以南地区的首次发现,黄鼬在南方同样十分少见,这表明金盆洞当时的气候较现今偏冷。与龙潭洞动物群相比,喜湿润的动物稀少,显然金盆洞的气候偏干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