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花背蟾蜍(Bufo Raddei)的分布、生活习性和繁殖行为,并对其进行环境污染物的检测研究进行总结。方法对花背蟾蜍的相关研究文章进行收集,并结合实地调查和观察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花背蟾蜍及其蝌蚪在外周血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血清和肝脏抗氧化酶及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精子结构和活性、蝌蚪生长发育和肾脏结构等方面均表现出对环境污染物的极敏感性。结论花背蟾蜍可作为我国北方环境检测的首选两栖类物种。  相似文献   

2.
花背蟾蜍冬眠期肥满度及部分内脏器官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花背蟾蜍(BuforaddeiStrauch)冬眠期中消耗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内脏?还是躯体?本文采用整体肥满度(简称肥满度)、躯体肥满度、肝系数、脂肪体系数和生殖腺系数等形态生理指标,来了解花背蟾蜍自然冬眠时体躯和某些内脏器官的变化。方法根据当地花背蟾蜍的冬眠期一般始自10月底至翌年4月初,作者于1985年10月7日至11月1日在徐州近郊九里山飞机场附近捕回112只花背蟾蜍(代表开始入眠时的状况);1986年3月24日至4月2日又在上述地区捕回91只花背蟾蜍(代表即将出眠时的状况),对所捕个体的体长、体重和某些内脏器官重量进行了测定。为便于比较,…  相似文献   

3.
采用淋巴细胞培养的方法,分析了花背蟾蜍的核型,并与中华大蟾蜍进行了比较。与蟾蜍属的多数物种一样,花背蟾蜍的2n也是22,由6对大染色体和5对小染色体构成,各对染色体之间在形态上可以区分。花背蟾蜍与中华大蟾蜍在核型上有微小而又重要的差别,主要涉及核仁组织者的位置和第10染色体。应当特别指出的是,与蟾蜍属的其它物种不同,花背蟾蜍的NoR染色体是第4染色体。在分析正常核型的同时,还发现了自发畸变的有丝分裂相,畸变率约为1%。  相似文献   

4.
中华大蟾蜍和花背蟾蜍染色体同源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培养 扣华大蟾蜍、花背蟾蜍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为实验材料,采用BrdU南极洲民法和胸苷标记的方法,获得了中华大蟾蜍与花背蟾蜍析搞分辨晚复制带,确定了中华大蟾蜍每一染色体的特征性晚复制区,并就中华大蟾蜍与花背蟾蜍的晚复纹带进行了精确比较,发现中华大蟾蜍与花背蟾蜍的染色体之间具有极高同源性,该结果说明,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只要BrdU掺入S期的时间较为统一,显示复制带的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利用复  相似文献   

5.
吴文英  李丕鹏  陆宇燕 《蛇志》2011,23(1):20-25
目的了解花背蟾蜍和中华蟾蜍皮肤腺和耳后腺的显微结构特点。方法采用大体解剖学方法观察耳后腺的外部形态及皮肤分泌物特征,采用常规石蜡包埋组织切片技术、HE和PAS染色方法观察皮肤腺和耳后腺的结构。结果花背蟾蜍和中华蟾蜍相比,皮肤黏液腺和耳后腺的显微结构差异有显著性,皮肤颗粒腺结构相似,推测当颗粒腺中的分泌物排出后,腺体外的上皮肌细胞变厚,细胞界限明显。花背蟾蜍皮肤黏液腺有两类分泌细胞相间排列成花环型。根据黏液腺分泌细胞的高矮(即中等高柱状、矮柱状和极矮柱状),中华蟾蜍皮肤黏液腺相应地可见到三种形态,第三种黏液腺的分泌细胞极矮腺腔较大,数量极少,基本上只在前后肢皮肤中观察到。花背蟾蜍和中华蟾蜍的耳后腺也有差别:一是,中华蟾蜍耳后腺中大瓶状腺体内含物明显不同;二是,中华蟾蜍耳后腺中大瓶状腺体的大导管外侧有不同腺体存在,花背蟾蜍则无;三是,中华蟾蜍耳后腺表皮下大瓶状腺体上有钙化层存在,花背蟾蜍则无。结论两种蟾蜍皮肤腺和耳后腺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形态结构的差异与其生活习性和防御机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辽宁产中华大蟾蜍和花背蟾蜍蝌蚪形态特征的比较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中华大蟾蜍 Bufo gargarizans和花背蟾蜍B. raddei 第36期蝌蚪外形和口部形态结构进行详细观察和描述,并进行了定量比较和分析.中华大蟾蜍蝌蚪体背观呈长卵圆形,全身黑褐色;尾呈桨形,背腹鳍透明无斑;唇齿式为2(2)/3 (即Ⅰ:1+1/Ⅲ).花背蟾蜍蝌蚪体背观呈卵圆形,体背面和侧面为灰黑色或深灰色,腹面灰色有金属光泽;尾呈纺锤形,背鳍近透明,其上有黑色细纹,腹鳍透明无色;唇齿式为2(2)/3(即Ⅰ:1+1/Ⅲ),个别为2(2)/3(1)(即Ⅰ:1+1/1+1:Ⅱ).两种蟾蜍蝌蚪在体色、体型、尾色、尾型、口盘形态结构以及繁殖等方面有着明显区别.对辽宁和华西产的中华蟾蜍蝌蚪的分析表明两地蝌蚪在形态特征方面基本相同,显示出蝌蚪在种内的稳定性.编制了两种蟾蜍蝌蚪的简明检索表,供野外调查和监测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相对无污染的刘家峡地区和重金属污染较重的白银地区为研究样点,以黄河流域广泛分布的花背蟾蜍Bufo raddei为研究对象,对比调查研究了两地花背蟾蜍成体的单次跳跃能力以及后肢骨骼肌组织中与运动密切相关的总ATP酶、Ca2+-ATP酶、AChE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与相对无污染的刘家峡地区相比,白银地区花背蟾蜍成体的跳跃能力极显著降低,说明重金属污染对蟾蜍运动能力有一定的影响,使其减弱。白银地区蟾蜍骨骼肌中总ATP酶、Ca2+-ATP酶、AChE活性均呈升高趋势,分别达刘家峡地区的1.91、2.64和1.37倍,酶活性的升高可能与低浓度重金属诱导有关。导致花背蟾蜍跳跃能力下降的途径及机理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选择黄河上游污染程度较严重的兰州地区和相对无污染的刘家峡地区作为研究样点,比较分析了两地花背蟾蜍(Bufo raddei)肝脏和肾脏中抗氧化酶SOD、CAT和G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与刘家峡地区相比,兰州地区花背蟾蜍肝脏的SOD活性升高,CAT和GPx活性极显著降低,肾脏GPx活性显著增高,肝脏和肾脏MDA含量明显高于刘家峡。结果表明,黄河上游环境污染使得花背蟾蜍体内氧化胁迫加重,导致其组织脂质过氧化程度升高。  相似文献   

9.
将非洲爪蟾胚胎细胞核移入花背蟾蜍成熟未受精卵后,得到了发育至各期的胚胎。对发育不同的时期的胚胎,进行了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谱及染色体组型分析,结果一显示其均与受体一致。根据实验分析认为,非洲爪蟾的胚胎细胞进入花背蟾蜍成熟卵后,引起的是花背蟾蜍的单性发育。  相似文献   

10.
花背蟾蜍胚胎发育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赵振芳 《动物学杂志》1991,26(2):11-16,10
花背蟾蜍是最为常见的两栖类动物,本文对其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反复,细致地观察,制定出胚胎发育全过程时程表,并绘制了线条图和较详细地描述了各期发育时的形态特征。为花背蟾蜍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花背蟾蜍XY型性别决定的细胞遗传学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背蟾蜍的性别决定,可能与第6对染色体相关,其类型为XY型。作者以体外不同步转化的淋巴细胞为对象,采用BrdU-Hoechst-Giemsa技术,观察了花背蟾蜍的染色体复制过程。发现第6对染色体的长臂近心端处是SRR区域。又因为在雌性个体中两个SRR区域是同步复制的,而在雄性个体中是不同步复制的,所以在分裂中期的染色体上出现了异态现象。依此,作者确定花背蟾蜍的性染色体构成是XY型。  相似文献   

12.
花背蟾蜍 Bufo raddei Strauch,亦名芮氏蟾蜍(俗称小癞蛤蟆),是乌鲁木齐最常见的一种两栖类。分布在水塘和渠沟的附近、潮湿的盐硷地以及田野中。形态与生态花背蟾蜍体形不大;经常见到的从头前的吻端直至肛门长度均不超过9厘米。共耳后各有一形长而大的毒脉,体背部颜色较深,上面有许多瘤状突起,腹部灰白色,  相似文献   

13.
花背蟾蜍繁殖习性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姜雅风 《四川动物》1991,10(2):15-16
本文报道了辽宁省北镇县城郊花背蟾蜍的繁殖习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目前已知有12种蟾蜍,其中以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和花背蟾蜍(Bufo racldei)最为常见。这两种蟾蜍数量多、分布广、食性杂、食量大,能消灭大量的农林害虫,其耳后腺分泌物蟾酥可入药,是一  相似文献   

15.
于东  赵文阁 《四川动物》2007,26(2):409-411
2004年4月~2005年6月对哈尔滨地区花背蟾蜍的出蛰情况、繁殖期的活动规律、繁殖行为、繁殖力和繁殖期的食性等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哈尔滨地区花背蟾蜍最早出蜇日期是4月19日,雄性先于雌性、成体先于亚成体出蛰;繁殖活动受温度影响比较明显,繁殖的最适气温为20℃、水温为15℃,雄体之间争雌现象显著;繁殖高峰后逐渐迁入陆地活动,繁殖期的摄食活动明显受繁殖的影响,表现为繁殖期不积极捕食,空胃率占69.39%。  相似文献   

16.
比较分析了河南、北京、安徽3个地区分布的花背蟾蜍Bufo raddei种群的核型与染色体银带.结果发现它们体细胞染色体数日都足2n=22,由6对大型染色体和5对小型染色体组成.但是它们彼此之间在亚中部着丝粒的数目和顺序、次缢痕或随体的位置以及银染位置等都有所不同.对此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对蟾蜍属的染色体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一) 春季,正是蟾蜍生殖季节,采来体型较大、有婚垫的雄性蟾蜍(花背蟾蜍或中华蟾蜍均可),用1毫升的注射器,将注射器的玻璃头(不带金属针头)直接插入蟾蜍的泄殖腔中,取其液体0.5毫升,然后在载片中央滴一滴蒸馏水,滴入采集的液体0.1毫升,盖上盖片,放在显微镜下  相似文献   

18.
用扫描电观察了ABS丁酮溶液灌注的花背蟾蜍脉络膜毛细血管构筑情况。结果显示花背蟾蜍脉络膜毛细血管排民层并相互吻合成密集网,毛细知管管径8-24μm。脉络膜前部毛细血管网较疏松,网眼孔径为7-30μm,后部毛细血管网较密集,网眼孔径为6-15μm,脉络膜后部细血和突然终止于视神经周围。不参与视神经乳头血液供应,毛细血管铸型表面光滑,显示有内皮细胞核压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幼体、亚成体和成体花背蟾蜍(Pseudepidalea raddei)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和分布密度的增龄变化。方法取不同年龄组花背蟾蜍的食管、贲门、胃底、幽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直肠等部位,用Grimelius银染法结合微波技术对各段的嗜银细胞进行染色。结果消化道嗜银细胞分为闭合型和开放型细胞两种类型,从食管至直肠的形态学特征无明显的增龄变化。幼蟾食管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显著高于贲门和空肠;亚成体蟾和成蟾都在食管最高,直肠最低,但无显著的部位差异。成蟾和亚成体蟾贲门、胃底和空肠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都显著高于幼蟾,成蟾回肠与亚成体蟾接近,但高于幼蟾,食管、幽门和直肠未见年龄差异。结论花背蟾蜍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形态学特征不随年龄而改变,但分布密度在贲门、胃底、空肠和回肠等部位表现出明显的增龄变化,这可能与食物的机械消化作用和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随年龄而逐渐加强有关。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 technique,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花背蟾蜍(Bufo raddei)消化道5-羟色胺(5-HT)细胞的分布密度及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5-HT细胞在花背蟾蜍整个消化道中均有分布,食管、贲门、胃体和幽门的分布密度都显著高于肠道各段,胃幽门部密度最高,胃体部其次,直肠部最低。消化道各个部位5-HT开放型和闭合型细胞的比值变化范围为2.48~4.71。消化道各段均以开放型细胞为主,大多呈锥体形、梭形或不规则形,少数为闭合型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花背蟾蜍5-HT细胞的形态学特征与其他两栖动物相似,但分布密度有自身特征,可能与其食性和善于摄取活动性小的食物的生活习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