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不同红树植物群落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2006年对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三种红树植物群落(白骨壤 桐化树群落、桐花树群落、木榄 桐花树群落)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白骨壤 桐化树群落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数、栖息密度、生物量、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最高,优势度指数居中,均匀度指数略低于桐花树群落;桐花树群落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急剧减少,尤其是底内型、底上附着型和穴居型种类减少明显,生物量和栖息密度下降到最低,由于个体数种间分配较为均匀而导致优势度指数下降而均匀度指数增高,虽丰富度指数略低于白骨壤 桐化树群落,但多样性指数接近于白骨壤 桐化群落;木榄 桐花树群落,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数,尤其是穴居型和底内型种数继续减少,但生物量和栖息密度有所上升,个体数种间分配不均匀而使优势度指数增高而均匀度下降,加上丰富度指数最低,故多样性指数最小。白骨壤 桐化树群落优势种的生活型是底内型和穴居型;桐花树和木榄 桐花树群落优势种的生活型均是穴居型。三种红树植物群落中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GS/GSB分别为0.48、0.63、0.80。相同红树植物群落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都较为相似,木榄 桐花树群落的相似性最高,而不同红树植物群落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的差异明显,反映了不同红树群落对底栖动物群落作用的差别,同时也展示了各种大型底栖动物对不同红树群落生境的适应情况。  相似文献   

2.
2005—2006年对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三种红树植物群落(白骨壤+桐化树群落、桐花树群落、木榄+桐花树群落)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白骨壤+桐化树群落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数、栖息密度、生物量、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最高,优势度指数居中,均匀度指数略低于桐花树群落;桐花树群落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急剧减少,尤其是底内型、底上附着型和穴居型种类减少明显,生物量和栖息密度下降到最低,由于个体数种间分配较为均匀而导致优势度指数下降而均匀度指数增高,虽丰富度指数略低于白骨壤+桐化树群落,但多样性指数接近于白骨壤+桐化群落;木榄+桐花树群落,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数,尤其是穴居型和底内型种数继续减少,但生物量和栖息密度有所上升,个体数种间分配不均匀而使优势度指数增高而均匀度下降,加上丰富度指数最低,故多样性指数最小。白骨壤+桐化树群落优势种的生活是底内型和穴居型;桐花树和木榄+桐花树群落优势种的生活型均是穴居型。三种红树植物群落中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GS/GSB分别为0.48、0.63、0.80。相同红树植物群落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都较为相似,木榄+桐花树群落的相似性最高,而不同红树植物群落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的差异明显,反映了不同红树群落对底栖动物群落作用的差别,同时也展示了各种大型底栖动物对不同红树群落生境的适应情况。  相似文献   

3.
底栖动物是鱼类重要的天然饵料,评估水体中底栖动物的现存量可以指导渔业生产中鱼类的放养数量。为了探究淡水生态养殖水库中底栖动物群落的季节动态,于2013年4月、7月、10月和2014年1月对三河水库的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共采集到7个属的底栖动物,隶属于颤蚓科、摇蚊科和蠓科,未采集到软体动物。相对重要性指数(IRI)计算结果表明,菱跗摇蚊属Clinotanypus(IRI=7136)、颤蚓属Tubifex(IRI=6734)和尾鳃蚓属Branchiura(IRI=1384)是优势类群,分别占总捕获数量的34.26%、50.38%和10.96%。不同季节之间底栖动物的总密度和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均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总密度(4100个/m~2)和总生物量(10.14 g/m~2)最高,春季(1446个/m~2;1.07 g/m~2)次之,夏季(579个/m~2;0.66 g/m~2)较低,秋季(492个/m~2;0.64 g/m~2)最低。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MDS)和群落相似性分析表明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季节差异显著(P=0.001),2013年三河水库的底栖动物群落可明显划分为3个:春季群落、夏秋季群落和冬季群落。皮尔森相关分析表明,底栖动物总密度与溶氧和营养盐呈正相关关系,与其他水理化因子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冗余分析表明,氨氮、盐度、pH和浊度是三河水库底栖动物群落季节差异的显著影响因子(P0.05),总氮对底栖动物群落的季节差异具有边缘显著影响(P=0.08)。  相似文献   

4.
盐沼生态系统环境梯度明显,物种组成较简单,是研究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理想对象。本研究以崇明东滩盐沼湿地为研究区域,研究优势种去除对植物群落结构以及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1)去除处理仅对植物群落分株密度有极显著效应(P0.01)。去除组和对照组物种组成差异随时间增加而减小,处理效应逐渐减弱。(2)去除组底栖动物密度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3)盐沼植物群落特征与底栖动物群落有密切关系,植物密度、冠层高度与底栖动物密度相关性极显著。去除优势种后,植物群落分株密度升高,群落内剩余物种占比有所上升,次优势种对群落的补偿效应具有较大贡献;而底栖动物群落密度下降,其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与密度并不一致。上述结果表明生物多样性变化影响了盐沼湿地生态系统植物群落和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而可能影响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  相似文献   

5.
香溪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季节动态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大型底栖动物的量化监测,对香溪河水系大型底栖动物季节动态进行研究.共采集大型底栖动物197种,隶属6纲68科,其中,四节蜉、高翔蜉、短尾石蝇为该水系优势类群,不同季节间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类群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以冬季最为复杂,春、秋季次之,夏季相对简单.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以集食者占优,其次为刮食者、捕食者和滤食者,撕食者丰度最小.典型对应分析表明,不同季节影响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因子差异较大;夏季和秋季营养盐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影响较大,水深对各季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空间分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以杰  余世孝 《生态学报》2007,27(5):1703-1714
用生态样带研究了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高桥镇核心区大型底栖动物的空间分带。结果表明:德耀村红树剖面中出现的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类为琵琶拟沼螺、悦目大眼蟹、扁平拟闭口蟹、宽身闭口蟹、黑口滨螺、等齿角沙蚕、弧边招潮和中华伪露齿螺。该剖面大型底栖动物从高潮位到低潮位可分为3个分布带:琵琶拟沼螺-弧边招潮-浓毛拟闭口蟹带;宽身闭口蟹.悦目大眼蟹.黑口滨螺带;扁平拟闭口蟹-珠带拟蟹手螺带。群落生物量的变化主要由软体动物所主导,栖息密度的变化主要由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所主导,多样性指数变化主要由软体动物所主导。红寨村红树剖面中出现的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类为琵琶拟沼螺、蝼姑虾、扁平拟闭口蟹、宽身闭口蟹、耳螺科的一种、黑口滨螺、中华伪露齿螺、哈氏仿对虾、弧边招潮和等齿角沙蚕。该剖面大型底栖动物也可分为4个分布带:黑口滨螺-中华伪露齿螺-等齿角沙蚕带;琵琶拟沼螺-宽身闭口蟹-耳螺科的一种带;蝼蛄虾.扁平拟闭口蟹带;沈氏长方蟹-珠带拟蟹守螺带。群落生物量的变化也主要由软体动物所主导,栖息密度的变化主要由甲壳动物所主导,多样性指数变化主要由软体动物所主导。底栖动物群落的等级聚类和非参数多变量标序显示,大型底栖动物分带与红树植物群落类型相一致。大型底栖动物分带受红树植物群落类型影响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红树植物群落间的群落特征、沉积物性质和所处潮位线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渤海中、南部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韩洁  张志南  于子山 《生态学报》2004,24(3):531-537
在对渤海中、南部大部分海区 3个航次的大型底栖动物现存量、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研究的基础上 ,对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种群的相对重要性存在着年份和季节的差异 ,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关系最为密切的环境因子为水深和底层水中的硝酸盐浓度。底层水中的 NO3-N和 PO4-P含量、N∶ P值及大型底栖动物的类群组成显示 ,渤海已成为典型的富营养化海域 ,有些群落已有受到污染或富营养化扰动的趋势 ,但总体上污染尚未给研究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带来明显影响。与 2 0世纪 80年代初相比 ,渤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发生了一些变化 ,高速的富营养化进程、渔业活动的加剧以及底栖动物捕食者的改变 ,可能是造成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香溪河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空间分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通过对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量化检测,对三峡水库湖北库区最大河流香溪河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节蜉、高翔蜉、短尾石蝇为香溪河水系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类群;香溪河各支流间生境特征及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差异较大;功能摄食类群密度相对丰度的变化能够反映不同的栖境特征.对生物多样性指数及优势类群耐污值的比较表明,大型底栖动物栖境为九冲河最好,香溪河干流次之,高岚河和古夫河较差.典型对应分析表明:铵态氮对香溪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影响显著;pH值、浊度、水深、二氧化硅、电导和碱度对九冲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影响显著;浊度对高岚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影响显著;铵态氮和硝酸盐氮对古夫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
温彬  高勤峰  董双林  宁鲁光 《生态学报》2016,36(14):4327-4336
于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调查了荣成靖海湾3个不同水深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内大型底栖动物的构成,以了解不同水深对刺参养殖池塘环境条件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结果表明:3个不同水深梯度池塘(1#浅水位、2#正常水位和3#高水位)底部光照强度、叶绿素a(Chla)和总有机物(TOM)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各池塘水温差异不显著。光强、Chla和TOM含量在夏季、冬季和春季均表现为1#池塘显著高于3#池塘;秋季各池塘间光强和TOM含量差异不显著,Chla含量则表现为3#池塘显著高于1#池塘。各季节3个池塘间大型底栖动物在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夏季均表现为1#池塘显著高于3#池塘,秋季和冬季则相反;春季1#池塘丰度显著高于3#池塘,生物量则差异不显著。这些差异主要与其各自优势种及其优势度指数大小有关。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夏季和秋季均表现为1#池塘高于3#池塘,春季则相反,冬季各池塘间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单因子相似性分析(ANOSIM)表明,各季节3个池塘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均存在显著差异,表明水深梯度对刺参养殖池塘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造成显著性影响。相似性百分比分析(SIMPER)显示,各季节对3个池塘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差异起主要作用的物种为各个池塘的优势种。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水深、Chla和TOM含量为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0.
陈国贵  王文卿  谷宣  洪伟  林宇枫  王瑁 《生态学报》2021,41(11):4310-4317
在城市化的背景下,探明不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对植物群落变化的响应,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和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漳江口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揭示红树植物群落周转对不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蟹类和软体动物)的影响,并分析其与环境参数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1.6 km的地理尺度上,漳江口红树林湿地的环境变化较大,表现出7.19个环境梯度。在此地理尺度的环境梯度上,红树植物群落由5种红树植物组成,其平均周转率为76%;软体动物群落由12种软体动物以模块化和非随机的方式聚集,其平均周转率为83%,并随红树植物群落周转出现显著非线性增加,盐度和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周转是其主要影响因素;蟹类群落则由20种蟹类以更高的模块化和非随机的方式分散,平均周转率为89%,并随红树植物群落周转而呈线性增加,主要受pH和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周转的影响。研究揭示了大型底栖动物与植物群落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城市化背景下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植物生态学报》2018,42(7):774
红树林对全球气候变化敏感, 近年来不少区域又受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的影响, 土壤碳库组成发生显著变化, 然而鲜有从有机碳官能团特征角度出发的关于两群落的研究。为了解在红树林群落与互花米草群落下土壤碳库及其有机碳官能团的特征差异, 在福建省云霄县漳江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湿地内由内陆到海岸方向选取3条样带, 每条样带依次选取3个样地: 红树林群落(MC)、秋茄(Kandelia obovata)-互花米草过渡带(TC)和互花米草群落(SC), 每个样地选取3个呈品字形分布的采样点, 分5层采集0-100 cm土壤样品, 分析土壤中的总有机碳(TOC)、颗粒有机碳(POC)以及可溶性有机碳(DOC)特征, 并利用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表层0-15 cm与深层75-100 cm土壤总有机碳官能团特征, 以空间换时间法研究入侵前后土壤碳库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1)从MC群落到SC群落, 土壤有机碳库显著减小, 各样地总有机碳与颗粒有机碳含量表现为MC > TC > SC, 并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 DOC含量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2)各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以烷基碳与烷氧碳为主, 其次是芳香碳与羰基碳, N-烷氧碳与酚基碳含量最少, 其中表层0-15 cm土壤从红树林群落到互花米草群落, 烷基碳与烷氧碳含量呈现增加趋势但不显著, 芳香碳与酚基碳含量显著减少, 其余有机碳组分含量无显著差异。在深层75-100 cm随着植被类型的改变, 土壤有机碳组成结构均无显著差异。(3)在0-15 cm土层, 烷基碳/烷氧碳含量表现为: SC > MC > TC; 芳香度表现为SC最小, MC与TC无显著差异; 疏水碳/亲水碳无显著差异; 脂族碳/芳香碳表现为SC显著大于其他两种植被类型, MC与TC无显著差异。在75-100 cm土层, 各比值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 红树林群落碳储量显著高于互花米草群落, 受植被的影响, 互花米草群落表层土壤有机碳分解程度显著高于红树林群落, 而红树林群落的土壤有机碳分子结构要比互花米草群落更复杂, 以维持其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因此, 互花米草入侵红树林后可能会加快有机碳的分解, 最终稳定在相对简单的分子结构, 降低土壤碳储量。  相似文献   

12.
红树林对全球气候变化敏感, 近年来不少区域又受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的影响, 土壤碳库组成发生显著变化, 然而鲜有从有机碳官能团特征角度出发的关于两群落的研究。为了解在红树林群落与互花米草群落下土壤碳库及其有机碳官能团的特征差异, 在福建省云霄县漳江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湿地内由内陆到海岸方向选取3条样带, 每条样带依次选取3个样地: 红树林群落(MC)、秋茄(Kandelia obovata)-互花米草过渡带(TC)和互花米草群落(SC), 每个样地选取3个呈品字形分布的采样点, 分5层采集0-100 cm土壤样品, 分析土壤中的总有机碳(TOC)、颗粒有机碳(POC)以及可溶性有机碳(DOC)特征, 并利用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表层0-15 cm与深层75-100 cm土壤总有机碳官能团特征, 以空间换时间法研究入侵前后土壤碳库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1)从MC群落到SC群落, 土壤有机碳库显著减小, 各样地总有机碳与颗粒有机碳含量表现为MC > TC > SC, 并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 DOC含量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2)各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以烷基碳与烷氧碳为主, 其次是芳香碳与羰基碳, N-烷氧碳与酚基碳含量最少, 其中表层0-15 cm土壤从红树林群落到互花米草群落, 烷基碳与烷氧碳含量呈现增加趋势但不显著, 芳香碳与酚基碳含量显著减少, 其余有机碳组分含量无显著差异。在深层75-100 cm随着植被类型的改变, 土壤有机碳组成结构均无显著差异。(3)在0-15 cm土层, 烷基碳/烷氧碳含量表现为: SC > MC > TC; 芳香度表现为SC最小, MC与TC无显著差异; 疏水碳/亲水碳无显著差异; 脂族碳/芳香碳表现为SC显著大于其他两种植被类型, MC与TC无显著差异。在75-100 cm土层, 各比值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 红树林群落碳储量显著高于互花米草群落, 受植被的影响, 互花米草群落表层土壤有机碳分解程度显著高于红树林群落, 而红树林群落的土壤有机碳分子结构要比互花米草群落更复杂, 以维持其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因此, 互花米草入侵红树林后可能会加快有机碳的分解, 最终稳定在相对简单的分子结构, 降低土壤碳储量。  相似文献   

13.
深圳福田红树植物群落特征及金属元素分布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深圳福田红树林群落特征的研究,对红树植物的区系组成、群落的外貌和结构、群落的主要类型和分布进行了概述,并对该红树林中的桐花树+秋茄+白骨壤+老鼠簕+海漆混交群落林地土壤和红树植物的金属元素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该林地土壤金属元素含量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元素K、Na、Ca、Mg在各层土壤中分布均匀;必需金属元素Fe、Mn在各层土壤中含量变化不明显;非必需重金属元素Cr、Ni、Pb、Hg、Cd和必需元素Zn、Cu含量从底层至表层逐步提高;金属元素在该林地红树植物中分布也具有一定规律性,元素K、Na、Ca、Mg在五种红树植物的不同部位均大量存在;必需金属元素Fe、Mn、Zn、Cu在各种红树植物中含量FeMnZnCu;非必需重金属元素Cr、Ni、Pb、Hg、Cd在各种红树植物中含量表现出差异性,秋茄和海漆中Ni含量较大,白骨壤中Pb含量最大,桐花树中Cr含量最大,老鼠簕Cu含量最大,Cd和Hg在五种红树植物中含量都最低;植物中金属元素含量分布和土壤中金属元素含量分布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不同植被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任健  阎冰  洪葵 《微生物学报》2012,52(6):736-743
【目的】比较不同植被下红树林土壤细菌和古菌的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认识红树林土壤微生物资源多样性。【方法】直接提取红树林土壤总DNA,采用细菌通用引物27F/1492R和古菌通用引物Arch21F/Arch958R进行PCR扩增,构建细菌和古菌16S rRNA基因文库,对海南东寨港自然保护区秋茄林、无瓣海桑林和无红树林裸滩土壤的细菌和古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3种土壤样品的细菌类群包括变形细菌门(Proteobacteria)等16个类群,其中变形细菌门(Proteobacteria)与绿屈挠菌门(Chloroflexi)是优势类群;古菌包括6个嗜泉古菌界(Crenarchaeota)类群和7个广域古菌界(Euryarchaeota)类群,分别以Marine Benthic Group C、Marine Benthic Group D为优势类群。多样性指数(H’)和物种丰富度指数(Schao1)表明,本地种秋茄林下土壤细菌和古菌的多样性指数最高,外来种无瓣海桑显著低于秋茄林,甚至明显低于相邻无红树林裸滩沉积物;不同植被下土壤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秋茄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无红树林裸滩沉积物更相似。【结论】红树林土壤微生物类群丰富,不同植被下土壤细菌和古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Mytilopsis sallei is a small marine bivalve and is considered as a serious pest. We assume that the invasive bivalve M. sallei changed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of fouling macrofauna and reduced the species diversity index in Yundang Lagoon, Xiamen, China. In order to verify the above hypothesis, test panels were submerged seasonally at five stations during four seasons in Yundang Lagoon, and some chemical parameters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ensity and biomass of M. sallei and other fouling macrofauna with season and with station. The species diversity of the macrofaunal fouling community at stations B and F was low in summer, because high density of M. sallei was found at two stations. 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density and biomass of M. sallei and water temperature and COD, and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s with pH. The results confirmed that this invasive species changed the density and biomass compositions of fouling macrofauna, reduced the species diversity index during the summer period, and somewhat worsened the aquatic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Yundang Lagoon, because the pH and the DO were the lowest, and the BOD and the COD were the second lowest in summer among four seasons.  相似文献   

16.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和盐沼湿地的多毛类动物群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比较漳江口4种植物生境之间多毛类动物群落的差异性,2010年对漳江口潮间带秋茄、桐花树、白骨壤和互花米草4种植物生境的多毛类动物进行4个季度的定量取样.共获得15种多毛类动物,4个季度在4种植物生境中均出现三角洲双须虫、溪沙蚕、拟突齿沙蚕、凿贝才女虫、小头虫和加州中蚓虫.多毛类动物栖息密度、生物量、丰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变化不明显;但4种植物生境之间多毛类动物栖息密度、生物量、丰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有显著差异,且互花米草生境与3种红树林生境之间多毛类动物优势种不同.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漳江口红树林和盐沼湿地除了多毛类物种数与泥温显著相关外,多毛类动物栖息密度、生物量、丰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与泥温、盐度、总有机碳、总氮无显著相关关系,其原因是漳江口4种植物生境多毛类动物常见种小头虫、加州中蚓虫和溪沙蚕均是广温、广盐及耐高有机质含量的种类.  相似文献   

17.
The seasonal daily travel of a group of snub-nosed monkey (Pygathrix roxellana) was investigated using the group’s straight-line distance method. The group was followed from dawn to dusk for 30 consecutive days during each season to encompass all aspects of daily travel patter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Summer and Autumn, the mean daily travel distance (m)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in Winter and Spring.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mean daily travel distance between Summer and Autumn or between Winter and Autumn. The mean travel distance (m/hr) during daytim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Summer and Autumn than in Spring, and in Autumn than in Winter. The travel of the group in all seasons had similar patterns. Traveling showed morning and afternoon peaks, with a rest period at the noon in a day. Seasonal food availability, length of daytime, and mean travel distance (m/hr) during daytime might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different daily travel distances in different seas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